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58)
2023(14346)
2022(12531)
2021(11829)
2020(9816)
2019(22728)
2018(22866)
2017(44253)
2016(24122)
2015(27549)
2014(27768)
2013(27615)
2012(25925)
2011(23624)
2010(24065)
2009(22212)
2008(21903)
2007(19568)
2006(17747)
2005(16282)
作者
(72852)
(60028)
(59914)
(56639)
(38198)
(28691)
(27219)
(23550)
(22895)
(21707)
(20423)
(20311)
(19226)
(19160)
(18446)
(18401)
(17774)
(17661)
(17297)
(17134)
(15155)
(14915)
(14482)
(13635)
(13522)
(13485)
(13471)
(13447)
(12178)
(11871)
学科
(102161)
经济(102045)
管理(69878)
(65671)
(52346)
企业(52346)
方法(40724)
数学(34688)
数学方法(34270)
中国(31659)
(29340)
地方(26831)
(24386)
业经(23115)
(22343)
(20475)
环境(19614)
农业(19519)
(19503)
贸易(19487)
(18853)
(18123)
银行(18082)
(17402)
(16765)
金融(16763)
(16739)
技术(15877)
理论(15777)
(15049)
机构
大学(352433)
学院(351336)
(139828)
经济(136525)
管理(136398)
研究(123037)
理学(115930)
理学院(114571)
管理学(112693)
管理学院(112050)
中国(93887)
(77593)
科学(76255)
(66582)
(63457)
(57110)
研究所(57026)
中心(55064)
(53390)
财经(51898)
业大(51074)
北京(50569)
(48846)
师范(48438)
(46830)
(44686)
(44176)
农业(44163)
经济学(40744)
师范大学(39053)
基金
项目(228443)
科学(178040)
研究(169613)
基金(162536)
(141318)
国家(140062)
科学基金(118777)
社会(104447)
社会科(98786)
社会科学(98760)
(89460)
基金项目(86584)
教育(76953)
自然(76569)
(75797)
自然科(74624)
自然科学(74604)
自然科学基金(73208)
编号(70787)
资助(67273)
成果(58842)
(52470)
重点(51220)
(49950)
课题(49243)
(46688)
创新(43526)
科研(43227)
项目编号(43071)
教育部(42376)
期刊
(165014)
经济(165014)
研究(111229)
中国(71351)
学报(53838)
(52918)
管理(51650)
科学(50386)
(48689)
教育(42963)
大学(40391)
学学(37541)
农业(36563)
(35276)
金融(35276)
技术(30208)
业经(28300)
经济研究(25221)
财经(25065)
问题(22484)
(21276)
图书(21002)
理论(18541)
(18207)
(17084)
技术经济(17034)
实践(16930)
(16930)
科技(16880)
现代(16495)
共检索到5424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吴绍洪,戴尔阜,何大明  
我国西南纵向岭谷区是我国西南与东南亚极为重要的生态走廊,生态变化直接影响我国跨境生态安全及资源保障。该区南北方向"通道"和东西方向"阻隔"作用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大气环流、南北走向山脉对季风的阻挡作用和人为作用的影响。其生态效应主要表现为植被分布的三维地带性规律;干旱河谷发育,生态脆弱;生态系统类型多样,格局复杂。"通道-阻隔"作用的形成因素和生态效应亦作用到社会经济活动上。研究表明该区跨境生态安全研究中的重要科学问题:纵向岭谷区生态系统的变化趋势及主驱动力:纵向岭谷区重大工程建设的生态效应;纵向岭谷区的跨境生态安全及调控。为了适应该区跨境生态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有一个生态-经济综合区划作为研究基础。本文以生态地理地域系统为基础,引入社会经济指标,对研究区进行生态-经济分区,共划分为三个温度带,7个自然地带,19个自然区和55个经济小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万诚  万云霞  肖子牛  
对纵向岭谷地区近百年来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纵向岭谷区年降水量、夏季降水量和冬季降水量第一种主要分布型式呈现出一致偏多(或偏少)的特征。由于受地形阻隔、通道及地形抬升影响,岭谷地区年和夏季降水量以元江-红河流域为界,东部降水量空间分布减小,西部年降水量空间分布增加,其中心在澜沧江、怒江流域摆动,具有经向分布特征;冬季岭谷地区雨量具有纬向分布特征。近百年的降水量变化,年际变化最显著,周期变化主要集中在3.5年以下的高频振荡时域内,其次是年代际变化,最后是气候态的变化,但冬季的气候态变化并不明显;年降水分布第二模态的气候态变化是3个不同时段中最明显的,其次是夏季降水分布的第二种模态...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郑建萌  朱红梅  任菊章  张万诚  
用1959年-2008年云南降水和NCEP/NCAR资料,分析纵向岭谷区北部"春汛"降水典型站点福贡、贡山的气候特征,表明"春汛"降水过程具有雨量多、强度大的特征"。春汛"期间的降水远大于主汛期的降水,3月降水占年降水百分率最大,并且2月、3月的降水比前一个月突增一倍左右,大雨暴雨以上日降水频次远大于主汛期,近50年来"春汛"降水变化趋势基本不明显,在年际尺度上具有很强的年际震荡,以8年周期较为明显。在年代际尺度上,16年周期较为显著。合成分析和相关分析得出:形成"春汛"的主要原因是2月-4月对流层低层逐渐增强的南支西风受到南北向地形的阻挡和抬升,在纵向岭谷区北部产生降水。南支西风、南支槽是造...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朱建军  崔保山  姚华荣  董世魁  
运用A RC I/NFO软件,对纵向岭谷区内典型公路沿线1km、2km、5km和20km缓冲带土地利用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和扩展强度指数,研究了公路沿线土地变化及公路的扩展效应。研究表明:①各缓冲带内均存在林地向耕地和草地退化的现象;②研究区自然状况完好,林地与草地所占比例之和均超过土地总面积的80%,但存在一定的内部差异性;③景洪各缓冲带土地利用程度排序为La2k0m>La5km>La2km>La全区>La1km,保山土地开发利用程度高于景洪,排序情况La1km>La2km>La5km>La全区≈La2k0m;④公路的扩展效应与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基本上是...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世梁  温敏霞  崔保山  富伟  杨敏  
以纵向岭谷区道路网络为研究对象,考虑地形等相关因子,利用GIS图形叠加分析得到区域道路影响域的范围,进一步统计道路影响域面积与区域面积的比例,探寻道路对区域影响的空间分异规律,并分析其与道路密度、人口密度、村庄数目、生态承载力、平均海拔高度等因素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纵向岭谷区道路不同等级具有不同的影响域范围,区域道路影响的空间分布存在差异,由省会昆明逐渐向周边辐射减小,红河流域高于澜沧江流域和怒江流域。在纵向岭谷区东部、北部、西南部部分地区道路影响呈现显著的空间集聚效应。影响因子的相关性分析表明,道路影响域比例与平均海拔高度不相关,与道路密度、人口密度、村庄数目、生态承载力相关显著。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潘韬  吴绍洪  刘玉洁  戴尔阜  
基于1976-2005年30年的高空气象逐月资料,分析了地表大气水汽含量与实际水汽压之间的统计关系,构建出基于地表水汽压的大气水汽含量气候学计算模型;结合地面气象资料,计算得到纵向岭谷区各站点的地表实际水汽压;采用ANUSPLIN气象要素插值模型,对站点地表水汽压进行空间化处理,实现地表水汽压的栅格化;最后,将地表水汽压格网数据输入构建的气候学模型,基于GIS地理空间分析平台,得到纵向岭谷区地表大气水汽含量的空间格局,实现大气水汽含量的空间化模拟。讨论纵向岭谷区地表水汽压与大气水汽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主要成因,认为纵向山系对水汽输送的东西向阻隔作用导致了地表水汽压与大气水汽含量的东西差异,南北走向深切河谷是季风水汽输送的重要通道;地形的"通道-阻隔"作用形成了大气水汽含量的特殊空间分布格局。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万云霞  张万诚  肖子牛  
利用NCEP/NCAR 1948~2002年月平均比湿、风场以及高度场等再分析资料,对纵向岭谷及周围地区的多年平均气柱可降水量及其月、季节变化以及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纵向岭谷地区可降水量具有明显的月际、季节、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在纵向岭谷地区,气柱平均可降水量季节变化明显。四季都为南湿北干的分布,夏季可降水量含量最大,冬季最小,云南大气含水量的分布在整体上大致为西北东南向的"凹"字形。纵向岭谷可降水量的月际变化反映了纵向岭谷地区南北向通道作用和东西向阻隔作用。夏季可降水量在25°N附近、98.5°E附近以及106°E附近地区发生了明显变化。夏季、冬季纵向岭谷区的可降水量变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何欢浪  陈璐  
在开放经济背景下,本文通过构建基于纵向关联市场的博弈模型分析环境政策强度对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由于中国和发达国家在环保产品生产技术和环境政策强度方面存在差距,当中国和发达国家环保产品的生产技术差距较大时,中国可以通过提高环境政策强度而获得更多环保产品的市场份额;环保产业的存在可以提高一国的环境政策强度,发达国家由于拥有更为先进的环保产业,其环境政策的强度将高于发展中国家。虽然中国政府提高环境政策的强度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中国下游产业的出口竞争力,却可以减少对外国环保产品的依赖,有利于扶持本国环保产业的发展。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尤卫红  吴湘云  李德俊  
应用三维数据的时间小波变换方法,分析研究了夏季风作用下的纵向岭谷区夏季降水量在年际变化上的时空特征和规律。结论为:夏季风作用下的云南纵向岭谷区夏季降水量在年际变化上的特征时间尺度分别约为2年、7年和16年;2年、7年和16年特征时间尺度的较大振幅能量活动区分别与纵向岭谷区的山脉走向一致或正交;与2年特征时间尺度相对应的较大振幅能量活动中心纬度的夏季降水量表现出了明显的东西向波动的时间演变特征,而与7年和16年特征时间尺度相对应的较大振幅能量活动中心纬度的夏季降水量则分别表现出了一种向西和向东移动的时间演变趋势;与2年特征时间尺度相对应的较大振幅能量活动中心经度的夏季降水量也表现出了明显的南北向波动的时间演变特征,而与7年和16年特征时间尺度相对应的较大振幅能量活动中心经度的夏季降水量则分别表现出了一种明显向北和向南移动的时间演变趋势。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杨旺舟  宋婧瑜  武友德  罗仁波  董锁成  
在分析滇西北纵向岭谷区怒江州农业土地资源特征、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揭示农业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症结及其产生的原因。并从技术上可能、经济上可行、社会可接受以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选择适宜的土地利用方式,调整和优化农业土地资源配置,构建与生态环境相协同的土地利用结构和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生态经济,加快生态保育和受损农业生态系统的修复或重建,实现怒江州农业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吴剑峰  丁沂昕  雷震  刘佳  
被视为改革“蓄水池”的存续企业一经从母体分离就走向寻找自我的道路;然而,对于存续企业如何理解“我们是谁”这一身份问题,现有文献并未给出充分的解释。本文从组织身份视角出发,采用纵向单案例研究解构了存续企业20年的组织身份变革过程。研究发现:(1)存续企业基于“压力—响应—生成”逻辑形成组织身份变革机制;(2)存续企业组织身份变革过程呈现动态性:压力情境决定响应模式,响应模式匹配生成模式;(3)存续企业组织身份变革路径的独特性表现为身份属性变化的显著性,以及变革机制的复杂性与动态性。本文创新性地提出并解析了存续企业的组织身份变革机制模型,贡献于存续企业成长变革和组织身份理论的相关研究,为存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海龙  张蒙  朱辰  
自有品牌事关零售商的后向一体化和制造商的前向一体化,但是这种产业链中的纵向融合关系在自有品牌实践中并未得到重视。本文聚焦于与自有品牌相关的零售商、制造商、品牌商等产业链主体,对自有品牌中的交互融合关系进行界定和研究,并从建立纵向融合认知、选择开发策略、选择纵向融合模式、增强内部运营管控、加强政策与行业支持等方面给出对策建议,助力零售企业自有品牌的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海龙  张蒙  朱辰  
自有品牌事关零售商的后向一体化和制造商的前向一体化,但是这种产业链中的纵向融合关系在自有品牌实践中并未得到重视。本文聚焦于与自有品牌相关的零售商、制造商、品牌商等产业链主体,对自有品牌中的交互融合关系进行界定和研究,并从建立纵向融合认知、选择开发策略、选择纵向融合模式、增强内部运营管控、加强政策与行业支持等方面给出对策建议,助力零售企业自有品牌的发展。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彭文敏  崔红卫  史本山  
考虑纵向研发合作中合同的不完全性,分析了里程碑支付合同中开发单位的敲竹杠行为,建立了防敲竹杠问题的投资激励模型,给出了不同信息结构下研究单位的投资决策和开发单位的合同设计。研究结果表明:均衡解存在的情况下,信息对称时,研究单位获得的预付款和里程碑支付分别为零和其外部选择收益;信息不对称时,开发单位为研究单位提供了一个高低两种质量类型下预付款和里程碑支付相互平衡的信息甄别合同。比较分析发现:信息不对称时研究单位的投资水平更高,且研究单位拥有信息优势时的投资激励作用随着创新的关系专用性程度和高质量创新出现的概率递减,但随着两种类型创新的质量的比值递增。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海涛  
美国对纵向价格约束行为的规制经历了一个从形式区分到效果评估的过程。在法律适用上,早期强调行为的形式,借助行为划分对行为进行定性,决定是适用当然违法原则还是合理原则。随着《反托拉斯法》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美国逐渐进入效果评估阶段,不再强调行为的类型,取而代之注重分析行为时市场竞争的影响,以其市场效果评估来决定适用怎样的法律原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