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57)
2023(8758)
2022(7406)
2021(6779)
2020(5436)
2019(12487)
2018(12452)
2017(24176)
2016(13119)
2015(15056)
2014(15119)
2013(15144)
2012(14639)
2011(13746)
2010(14214)
2009(13353)
2008(13180)
2007(12130)
2006(11431)
2005(10706)
作者
(41065)
(33995)
(33787)
(31923)
(21339)
(16063)
(15254)
(13164)
(12736)
(12190)
(11571)
(11004)
(10955)
(10891)
(10588)
(10441)
(9816)
(9759)
(9662)
(9657)
(8663)
(8479)
(8200)
(7838)
(7696)
(7657)
(7578)
(7538)
(6845)
(6733)
学科
(62447)
经济(62394)
管理(35675)
(35331)
(25628)
企业(25628)
中国(22609)
地方(21883)
(20302)
方法(18244)
数学(15420)
数学方法(15294)
业经(14968)
环境(13993)
农业(13729)
(12779)
(12718)
银行(12701)
(12488)
贸易(12473)
(12439)
(12284)
(12132)
(12051)
地方经济(11872)
(11814)
金融(11813)
(11459)
(9954)
技术(9325)
机构
学院(199056)
大学(194497)
(82875)
经济(80933)
研究(75503)
管理(71040)
中国(58958)
理学(58783)
理学院(58021)
管理学(57173)
管理学院(56793)
科学(46007)
(43627)
(39662)
(39631)
研究所(35549)
(33785)
中心(33046)
(31515)
财经(30036)
北京(29190)
(29137)
师范(28897)
(27357)
业大(27279)
(26832)
(26654)
农业(25923)
经济学(24404)
(23568)
基金
项目(120418)
科学(93637)
研究(90969)
基金(83464)
(72803)
国家(72140)
科学基金(59791)
社会(56306)
社会科(53336)
社会科学(53323)
(48769)
基金项目(44045)
(41101)
教育(39895)
编号(38045)
自然(36610)
自然科(35485)
自然科学(35474)
自然科学基金(34751)
资助(33865)
(33292)
成果(31538)
课题(28034)
重点(28022)
发展(27049)
(26586)
(25666)
(24492)
创新(22961)
(22643)
期刊
(106952)
经济(106952)
研究(65475)
中国(44941)
(32550)
管理(28384)
学报(28115)
科学(27926)
(26951)
(23994)
金融(23994)
教育(23814)
农业(22413)
大学(20816)
业经(20078)
学学(19462)
技术(16495)
经济研究(16494)
问题(14676)
财经(14411)
(12429)
(12084)
资源(11972)
(11832)
国际(10778)
商业(10753)
现代(10283)
理论(9858)
(9801)
技术经济(9447)
共检索到3248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利顶,王军,傅伯杰  
我国西南干热河谷地区,由于其独特的气候和生态环境特征,严重地制约着该区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本文在分析该区生态环境基本特征的基础上,阐述了制约该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限制因子,包括:气候干旱、水资源分配不均、自然灾害发生频繁、水土流失严重、土壤性质差与土地退化严重等几个方面。同时,结合该区的生态环境特征和资源优势,提出了该区经济发展方向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志英  孙奕  
从脆弱生态区的概念、特征分析入手,对中国西南高山峡谷脆弱生态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了研究,提出保障生态安全、适度城市化和发展生态经济是高山峡谷生态脆弱区城镇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策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于丽娟  杜长江  
本文通过对干热河谷地区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技术需求进行的分析,提出了干热河谷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对解决干热河谷农业发展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退化、坝周低山区农业生态系统"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江河泥沙输入等国家和省地面临的相关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冷疏影  刘燕华  
本文分析了我国脆弱生态区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矛盾,探讨了我国典型脆弱生态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建立的指导原则和方法,提出了我国典型脆弱生态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高旺盛,刘巽浩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金萍  李为科  郭跃  
本文分析了重庆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以及社会经济脆弱性特征,提出库区走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原则和目标;根据库区气候、植被、土壤、水文等要素具有分层性和带谱性的特征,构建了库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相协调的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模式,并对库区生态农业发展的动力机制、技术进步机制、制度创新机制、农户参与机制等方面展开了探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军涛  傅小锋  
生态脆弱区是经济落后、人民生活较为贫困的地区,是可持续发展领域重点研究地区之一。实现生态脆弱区可持续发展管理的重要基础之一是对其发展现状进行综合测度。以我国典型生态脆弱区—东北农牧交错区为例,运用所建立的指标体系对阜新、通辽、赤峰等典型样点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现状进行评估,对引致区域可持续发展现状的主要原因进行剖析;对1990年和2002年两个不同时段的可持续发展状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资源与环境状况是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子,经济发展是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根本保证,社会、人口、科技子系统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基于对上述问题的分析,提出东北农牧交错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几点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苏维词,朱文孝  
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脆弱 ,缺土少水 ,农业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本文阐述了贵州喀斯特生态脆弱区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性 ,探讨了该地区可持续农业发展的目标与内涵 ,指出保护、改善和重建生态环境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并编绘了贵州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类型图。最后提出了适合喀斯特生态脆弱区地域特征的持续农业发展的原则、产业化模式与战略对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曾艳华  陈少军  黄世杰  
一、西南石山区生态环境与农业 发展面临的严峻问题 在我国西南滇、黔、桂、蜀、渝这片土地上,裸露与浅埋岩溶面积占区域总面积约31%,其中以滇、黔、桂三省区最为连片,约占总面积的46%以上;岩溶面积占30%以上的石山县(市)—即我们所称的“石山区”,贵州有68个 云南62个广西44个,四川26个,重庆9个;岩溶面积超过60%的县(市),仅黔、滇、桂三省就有93个,一些石山县,如桂西都安、滇东蒙自等,岩溶面积高达90%以上。目前西南石山区生活着1亿多人口,30多个民族,土地承载量164.23人/平方公里,比我国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卢艳丽  丁四保  王荣成  王昱  
脆弱的生态环境与区域贫困是我国生态脆弱地区最本质的特征。在国家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下,生态脆弱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不单是其自身的问题,而是一个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区域之间关系的问题。本文在凝练我国生态脆弱地区主要特征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生态脆弱地区所遭遇到的区域外部性问题,即无约束条件下的消极外部性(环境影响)和限制开发条件下所产生的积极外部性(生态服务)。在国家区域协调战略下,由于区域外部性的客观存在,会使生态脆弱地区面临利益失衡,即产业限制导致的发展权力剥夺,人口迁移导致的公共服务流失和承担生态服务的成本。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生态脆弱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和国家的政策取向,指出建立完善的区域生态补偿制...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冉圣宏  毛显强  
本文利用分形理论对脆弱生态区的稳定性进行了定量分析 ,并据此指出了脆弱生态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最后以内蒙古翁牛特旗为例 ,提出了其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合理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梁玉华  杨爱军  
文化生态如同自然生态一样,具有脆弱的一面。天龙屯堡在发展文化旅游的过程中,积极引导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开发,坚持社会效益适度优先的原则,走出了一条具有天龙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探寻天龙屯堡文化旅游的发展路径对于指导其他屯堡文化区以及文化生态脆弱区发展旅游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曾其国  彭培好  陈文德  何方永  
四川干旱河谷区是具有独特的自然、气候特征以及文化多样性的民族聚居区,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地质灾害严重。在几十年的干旱河谷利用经济作物治理方面已取得大量的成果,地区生态修复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农、林、牧、药复合型经济作物配置模式受到关注,经济作物引种和开发日益受到重视,地方特色的产业逐步取得初步成效。然而,干旱河谷发展还存在科学认识、科学规划、科技支撑、科学管理以及资金来源等方面的问题,生态演替有逆向发展势头,水土流失严重,经济和环境矛盾突出。干旱河谷地区经济作物的进一步发展,应着重从认识、规划、管理和创新着手,全面制订干旱河谷地区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政策,实现整个干旱河谷地区经济作物可持续发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冉圣宏  唐国平  薛纪渝  
脆弱生态区是指对环境因素的改变反映敏感、而维持自身稳定的可塑性较小的生态环境系统 ,内部结构的不稳定性和对外界干扰的敏感性是它的两个最主要的特征。全球变化和经济开发活动是对脆弱生态区产生影响的最重要的两种外界干扰活动。全球环境变化会严重影响到脆弱生态系统的结构 ,并进而影响到其经济开发活动。目前我国生态环境急剧恶化 ,全国脆弱生态区的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1 5,且其中的北方地区为全球变暖的高敏感区 ,因此讨论全球变化对我国脆弱生态区经济开发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特点及全球变化对我国脆弱生态区的影响 ,利用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发展并改进的农业...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裴伟征  李嘉  王欢  李永  
在综合分析川西北地区自然、经济、生态特征的基础上,针对川西北生态脆弱区在四川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主体功能定位,提出了该区域产业发展、人口布局、生态恢复与保护等发展战略,从构建开放式生态保护机制、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政策、建立绿色GDP制度等方面探讨了配套环境政策选择,对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实施机遇,促进四川各区域协调发展,保障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安全具有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