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19)
- 2023(17266)
- 2022(14721)
- 2021(13854)
- 2020(11381)
- 2019(26300)
- 2018(26360)
- 2017(50174)
- 2016(27705)
- 2015(31347)
- 2014(31471)
- 2013(31073)
- 2012(29257)
- 2011(26715)
- 2010(26946)
- 2009(24599)
- 2008(23858)
- 2007(21305)
- 2006(19183)
- 2005(17232)
- 学科
- 济(114496)
- 经济(114376)
- 管理(72387)
- 业(69730)
- 企(54447)
- 企业(54447)
- 方法(44859)
- 数学(38347)
- 数学方法(37904)
- 中国(34923)
- 农(33817)
- 地方(30849)
- 业经(26716)
- 学(25307)
- 财(24696)
- 农业(22753)
- 制(22008)
- 贸(21101)
- 贸易(21081)
- 易(20376)
- 理论(19055)
- 银(18865)
- 银行(18802)
- 环境(18277)
- 行(18124)
- 融(17946)
- 金融(17941)
- 技术(17927)
- 和(17888)
- 地方经济(16491)
- 机构
- 学院(394687)
- 大学(394504)
- 济(154050)
- 经济(150418)
- 管理(147765)
- 研究(140945)
- 理学(126219)
- 理学院(124645)
- 管理学(122429)
- 管理学院(121736)
- 中国(104782)
- 科学(89297)
- 京(87268)
- 所(72737)
- 财(70990)
- 农(70051)
- 研究所(66055)
- 中心(62796)
- 业大(60878)
- 江(60401)
- 北京(56110)
- 财经(55752)
- 范(55561)
- 师范(54973)
- 农业(54836)
- 院(51601)
- 经(50429)
- 州(49468)
- 经济学(45423)
- 师范大学(44246)
- 基金
- 项目(263263)
- 科学(204084)
- 研究(193657)
- 基金(185500)
- 家(163134)
- 国家(161700)
- 科学基金(135988)
- 社会(117946)
- 社会科(111442)
- 社会科学(111413)
- 省(104870)
- 基金项目(98816)
- 教育(89037)
- 划(88762)
- 自然(88173)
- 自然科(85944)
- 自然科学(85920)
- 自然科学基金(84341)
- 编号(80976)
- 资助(76085)
- 成果(66908)
- 发(60555)
- 重点(60042)
- 课题(57447)
- 部(56838)
- 创(54532)
- 创新(50801)
- 科研(49672)
- 项目编号(48725)
- 大学(48101)
- 期刊
- 济(179600)
- 经济(179600)
- 研究(121203)
- 中国(83654)
- 学报(65491)
- 农(64818)
- 科学(59934)
- 管理(55384)
- 教育(52927)
- 财(51116)
- 大学(48708)
- 学学(45474)
- 农业(44879)
- 融(36541)
- 金融(36541)
- 技术(35068)
- 业经(30905)
- 经济研究(27767)
- 财经(26566)
- 问题(24283)
- 业(23223)
- 经(22805)
- 图书(22408)
- 科技(19466)
- 理论(18945)
- 技术经济(18585)
- 资源(18418)
- 贸(18254)
- 版(18072)
- 现代(18039)
共检索到6025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蒲培勇
基于“农业+、康养+”的规划理念,探究田园与康养相结合新的发展模式,将“三产融合”“三生空间”“生态康养”贯穿于田园康养产业发展的全域过程和产业链中。以攀枝花仁和区为例,构建“农业+、康养+”的田园康养产业布局发展路径,为我国康养产业发展实践提供实证研究。
关键词:
田园康养 “农业+”“康养+” 发展路径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潘德均
攀枝花市仁和区是1973年建立的城市近郊县级区,辖17个乡镇,地处川滇交界山区,拥有22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24%,属典型的内陆多民族聚居区。仁和区原经济基础差,曾被喻为“刀耕火种”和穷山僻壤”。实施“科教兴区”战略以来,特别是被列为四川省技术综合...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谢美娥
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是西部地方经济发展的一条可行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西部经济发展具有内生的可能,其中依靠老工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就具有一定可行性。本文分析了西部工业内生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在此基础上,以攀枝花为例,分析了老工业难以与地方经济融合发展的原因,最后提出老工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思路,即分类促进老工业本身的发展,提高老工业企业的社会化分工程度,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培育地方产业集群以及推动区域科技创新等。
关键词:
西部 老工业 地方经济 融合发展 攀枝花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陈渝 向华 苏细福 谢娟
商业汇票融资是企事业单位以未到期的商业汇票向金融机构融通短期资金的一种金融活动。据调查,2005年,攀枝花市商业汇票融资较2000年增长4.3倍。商业汇票融资的快速增长对企业流动资金贷款需求有较强的替代效应,缓解了实体经济短期融资的困难,对支持地方经济持续、健康、平稳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商业汇票融资中仍存在许多问题,本文以攀枝花为例,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
商业汇票 短期融资 经济发展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陈虎
攀枝花钛产业的国际化不仅可以使产业本身获得世界一流的供销系统,而且通过融入国际产业链可以吸收更为先进的理念和技术,提升品牌的国际效应,吸引更多的国际一流创新人才,从而带动整个产业的转型升级,提升产业的整体国际竞争力。本文在对产业国际化的动因、途径和模式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国际国内战略新兴产业国际化经验,提出攀枝花钛产业国际化的途径和措施。
关键词:
攀枝花 钛产业 产业国际化 集约化发展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马光霞 何征 谢家贵
以攀枝花钒钛产业为例,分析了攀枝花钒钛产业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从供应链角度提出了基于供应链空间整合和价值链整合的攀枝花钒钛产业发展模式,为攀枝花钒钛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钒钛产业 供应链整合 价值链 攀枝花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洁灵
本文以西南地区为样本,以2008-2017年为样本区间,利用区位熵指数分别研究了流通业、旅游业的集聚水平,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协同集聚指数方法研究了两个产业之间的协同发展水平。由结果可知,近十年来西南地区流通业、旅游业的集聚水平虽然局部波动,但总体上保持了稳定特征,同时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流通业与旅游业的协同集聚水平总体上保持在较高水平,且时序上总体呈现"V型"波动提升趋势。综合两个产业的集聚程度以及协同集聚水平,要确保流通业与旅游业的协同发展,就不能再盲目追求产业各自集聚的前提下谋协同,关键是要确保两个产业的集聚性要相互协调,不能偏倚一方。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徐丽君 肖亮 刘知路
攀枝花实施"6+2"产业发展战略,打造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发展壮大钒钛产业是重要的战略支撑。目前,攀枝花钒钛产业已呈集群式发展的态势,但是还处于集群发展的成长阶段。根据国内外产业集聚理论发展和钒钛产业发展现状以及攀枝花钒钛产业自身条件,攀枝花钒钛产业集群发展应在产业整合、产业发展平台建设、资源开发及产业链延伸等方面下工夫,改善交通物流条件,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关键词:
钒钛产业 集群发展 有利条件 对策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玖斌 谢虹 范春林
四川省攀枝花市是一座移民城市,20世纪60、70年代来攀的建设者已陆续成批次进入老年,养老问题日益突出。但长期以来,由于全市经济基础比较薄弱,老年服务的供给主要集中在物质赡养方面,并未满足经济文化生活水平提高后当今老年人在精神、心理等方面的多重需求。养老产业作为一个横跨三次产业的综合产业体系,具有显著的经济带动效应,亦是当前扩内需、增就业的巨大潜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李优树 付盼盼
随着矿产资源不加节制的开采,资源地区优势逐渐弱化,生存空间逐渐缩小,资源型城市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关注焦点。以攀枝花市为例,对其基本状况和发展问题进行研究,并对其实现创新驱动战略进行SWOT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出攀枝花市应该加大对创新基础的投入,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培育以企业为核心的创新主体,官产研学共享信息,破解共同关键技术难题,形成技术链,从而推动创新链形成,最终全面提升产业层次,激发地区经济发展活力。
关键词:
资源地区 创新驱动 攀枝花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旭辉 蔡洪文 杨永攀
钒钛资源型产业集群是围绕钒钛矿产资源进行综合利用而形成的产业集群。根据对攀枝花钒钛资源型产业集群的研究,描述了资源型产业集群的涵义和特征,论证了资源禀赋、市场需求、政府培育、技术突破和动态优化等因素是钒钛资源型产业形成的必要条件,社会分工的现实约束导致了钒钛资源型产业以钒钛资源型产业集群的形式出现。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形成机理 钒钛资源 攀枝花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汤晖
中国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要想赶上东部发达地区,发展创意经济是明智的选择。本文以西南地区城市为立足点,从其城市创意经济发展的现状入手,对西南地区主要代表性城市的创意经济进行分析,从四个方面探讨了西南地区城市创意经济的发展路径:明确城市创意定位;转换政府职能;发展利于创意发生的横向网络;建立有利于创意实现的纵向网络。
关键词:
西南地区 城市 创意经济 路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倩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全国发展水平最高、综合经济实力最强的地区之一,咨询业有良好的发展可能性和发展环境;而西南地区的经济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但有自身的经济文化发展特征,也对咨询业的发展具有强烈的需求。中国东西部咨询产业的发展都应该以产业化的方式来顺应全国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关键词:
咨询业 产业 发展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郑有贵
三线建设是新中国成立后实施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国家建设战略行动,承载着扩展战略纵深和调整生产力区域布局的双重任务。这一战略行动计划实现了预期目标,对推动国家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乃至保障国家安全,都发挥着重大作用。通过对三线建设中的典范攀枝花钢铁生产基地建设及转型发展半个多世纪的全部历程的考察,对为什么要在没有工业基础的西部地区的大山深处攀枝花嵌入式建设大型钢铁生产基地、在攀枝花如何嵌入式建设大型钢铁生产基地以及为什么能够建成、为什么改革开放时期攀枝花钢铁生产基地能够持续发展3个问题进行探讨,以再现国家在三线地区大规模嵌入式实施重大工业建设项目的历史逻辑,再现中国工业化战略实施的历史,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工业化及转型发展路径。攀枝花钢铁生产基地建设及转型发展的实践表明,落后而又交通不便的攀枝花之所以能够突破循环累积因果逻辑,根本在于充分发挥了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的“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脱离中国通过70多年建设改变弱势地位的事实,只是基于某一理论抽象地讨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就难以解释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在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上发生重大变化的历史现象,还有可能陷入用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否定改革开放之前历史的认识逻辑,对新中国实现跨越发展的成功经验也就难以形成共识。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韩秋 王欢欢 沈山
阐释康养产业概念,提出其具有关联度高、结构复杂、体验度高的产业特征。分析四川省广元市康养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提出塑造全域康养品牌,构建多元化康养产业体系,重组以人文生态文化度假为核心的旅游要素体系,促进康养产业与农业、制造业和旅游业的融合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
康养产业体系 发展路径 广元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