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49)
- 2023(11020)
- 2022(9903)
- 2021(9420)
- 2020(7853)
- 2019(18564)
- 2018(18705)
- 2017(36968)
- 2016(20044)
- 2015(22806)
- 2014(23110)
- 2013(23161)
- 2012(21347)
- 2011(19296)
- 2010(19389)
- 2009(17801)
- 2008(17339)
- 2007(15117)
- 2006(13516)
- 2005(11841)
- 学科
- 济(86081)
- 经济(85986)
- 管理(57780)
- 业(53000)
- 企(42122)
- 企业(42122)
- 方法(38564)
- 数学(33920)
- 数学方法(33587)
- 中国(25260)
- 农(22000)
- 财(20003)
- 地方(18981)
- 业经(16964)
- 学(16468)
- 制(15922)
- 贸(15027)
- 贸易(15019)
- 农业(14777)
- 易(14549)
- 银(13175)
- 环境(13144)
- 银行(13142)
- 理论(12900)
- 和(12880)
- 行(12563)
- 技术(12389)
- 融(11437)
- 金融(11435)
- 务(11203)
- 机构
- 大学(292650)
- 学院(290631)
- 管理(117924)
- 济(115925)
- 经济(113175)
- 理学(102222)
- 理学院(101058)
- 管理学(99459)
- 管理学院(98936)
- 研究(95362)
- 中国(70630)
- 京(63191)
- 科学(59200)
- 财(53786)
- 所(47402)
- 财经(43601)
- 研究所(43090)
- 中心(42790)
- 农(42551)
- 业大(42000)
- 北京(40431)
- 江(40370)
- 经(39519)
- 范(39095)
- 师范(38792)
- 院(34618)
- 经济学(34527)
- 州(34044)
- 农业(33329)
- 财经大学(32462)
- 基金
- 项目(197469)
- 科学(154899)
- 研究(145602)
- 基金(142691)
- 家(123263)
- 国家(122249)
- 科学基金(105075)
- 社会(90975)
- 社会科(86132)
- 社会科学(86109)
- 基金项目(77291)
- 省(75889)
- 自然(68316)
- 自然科(66664)
- 自然科学(66650)
- 教育(66242)
- 自然科学基金(65413)
- 划(64412)
- 编号(60571)
- 资助(58473)
- 成果(49026)
- 部(43736)
- 重点(43234)
- 发(42038)
- 课题(40973)
- 创(40490)
- 创新(37751)
- 教育部(37514)
- 科研(37321)
- 项目编号(37032)
- 期刊
- 济(126375)
- 经济(126375)
- 研究(88845)
- 中国(49192)
- 学报(42559)
- 管理(41590)
- 科学(40622)
- 农(37741)
- 财(37673)
- 大学(32122)
- 教育(30946)
- 学学(30156)
- 农业(26406)
- 融(24661)
- 金融(24661)
- 技术(24073)
- 业经(20869)
- 财经(20495)
- 经济研究(19985)
- 问题(18939)
- 经(17390)
- 理论(15731)
- 图书(15449)
- 实践(14534)
- 践(14534)
- 技术经济(14074)
- 现代(14039)
- 科技(13855)
- 商业(13633)
- 资源(12936)
共检索到4172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段明辰 林军
系统地研究了我国西北省会城市居民住房支付能力指标的组成和分布特征,从不同住宅面积、不同收入家庭和影响住房支付能力指标因素的敏感性诸方面,探讨了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结合前人对我国一类城市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的研究资料,阐明了西北二类城市与我国一类城市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的差异性,并且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结果表明,西北省会城市之间居民住房支付能力指标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大部分城市居民购买适合的住宅支付能力仍然较差,购买小套型面积的居民住房支付能力较好,大部分城市中等以下收入家庭的住房支付能力较差,西北省会城市的房价收入比低于我国东部一类城市,并且住宅面积越大和收入越低的家庭,这种差距越大。研究认为,房价收入...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吴刚
根据我国10个城市的中房指数推算各城市2000年—2008年期间的房价,利用国家城调队的城镇居民家庭收入和消费数据,计算各城市的房价收入比、住房可支付性指数、月供收入比,提出月供消费结余作为辅助判断指标,在此基础上分析各城市居民的住房支付能力,结果发现所有样本城市的房价收入比普遍较高,其中南京、武汉、深圳、成都和重庆五城市居民的住房支付能力比其他5个城市强,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姜永生 李忠富
在构建住房支付能力模型的基础上,评价了我国城镇各阶层居民家庭的住房支付能力,并研究了其1998-2010年间的变化情况。研究表明,最低收入阶层的居民家庭一直存在着住房支付问题,且问题不断加重;其他收入阶层居民家庭的住房支付能力均得到了提高,但提高幅度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低收入、中低收入以及中等收入阶层的居民家庭提升速度较慢,而中等偏上、高收入和最高收入阶层的居民家庭提升速度较快;居民家庭剩余收入和其年住房按揭还款额的绝对差额随着居民家庭社会阶层的提高,呈逐年逐级扩大趋势。研究还表明,当前我国城镇居民家庭的住房消费结构已经基本形成了一定的梯度,但要进一步提高中低收入以下阶层居民家庭的住房支付能力,...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向肃一 龙奋杰
虽然住宅价格是由住宅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决定的,但从长期来看,住宅价格应该与城市居民家庭的住房支付能力相适应。评价住房支付能力的指标有房价收入比(PIR)和住房可支付性指数(HAI),房价收入比用于判读住房价格是否合理,而住房可支付性指数能够反映家庭购买住房的还贷能力。论文通过计算2004年我国34个主要城市的房价收入比和住房可支付性指数,对我国城市居民的住房支付能力进行了城市排序。参照国外相关指标的评价标准,论文采用Pareto累计图的评价方法,得出了我国当前房价收入比和住房可支付性指数的分布区间。论文的研究成果既可作为政府调控城市住宅市场发展的依据,也可作为居民投资置业的依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咏馨 季峰
居民平均可支付房价与当期住房平均价格的比率决定了当地居民的平均支付能力。住房平均支付能力是检验住房平均价格是否超出了居民的平均经济承受能力、市场是否过热及市场是否存在泡沫的关键性指标。由于不同地区的收入水平和房地产市场的行情不同,各地的支付能力也未必相同。居民平均支付能力的研究旨在度量各地房地产市场行情,为管理部门及时提供监管市场的依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晨 陈立文
本文在采用因子分析识别评价指标的基础上,构建城市居民动态住房支付能力评价模型,并对2014年北京、天津、河北地区城市居民动态住房支付能力进行评价。研究表明,动态住房支付能力评价值比静态评价值更具参考意义;以按揭贷款方式购买住房比租赁同等面积大小住房所需费用更低;通过京津冀地区比较研究表明,城市居民动态住房支付能力区域化差异明显,政府、房地产开发商及居民应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采取措施解决住房问题。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栾贵勤 周雯瑜 孟伟
面对"居高难下"的房价,上海城市居民是否还有足够的住房支付能力来满足自身的刚性需求值得探究。及时了解上海城市居民住房支付能力有助于相关部门更好地为居民提供住房保障政策,改善上海城市居民的居住条件。本文通过分析、计算上海居民的实际购买力来确定适用于上海的房价收入比取值范围,并在当前收入水平、住房价格条件下,计算上海城市居民的房价收入比,从而对上海城市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的现状进行深入的剖析。
关键词:
房价收入比 取值范围 住房支付能力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巨虹
近年来,提升城镇化水平、提高居民消费能力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向。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平均城镇化率为57.35%,我国西北地区城镇化率虽呈现逐年上涨趋势,但却并未达到国家平均水平。在此背景下,本文分析了我国西北地区城镇化水平对居民消费能力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城镇化水平的提升会在短期内提高该地区的居民消费能力,而这一提升作用会随着时间的增加趋于平稳态势。
关键词:
陕西地区 城镇化 居民消费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况伟大 丁言豪
住房租金支付能力是中等收入家庭以及"新市民"住房问题的核心。本文基于Kuang和Li(2012)的动态住房支出上限模型以及各国经验,将中国住房支付困难程度划分为6个等级,使用1996-2016年中国35个大中城市家庭支出和家庭收入数据发现,北京、杭州、海口、深圳、大连、厦门等16个城市租金收入比介入0.3-0.5,中等收入者存在"租不起房"问题,必要时可实施租金控制政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焦书乾
两汉、唐、清为西北地区古代城市发展的三个高峰期。政治军事因素在西北地区城市的发展机制中始终居主导地位。水资源条件一直严重地制约着西北地区城市的地域分布。城市的职能性质一般比较简单,多为行政军事方面的,但也产生过一些如国都、宗教圣地、商业中心等特殊职能的城市。
关键词:
古代城市,起源,演变,西北地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程兰芳 马肖肖
文章将居民住房支付能力区分为首付能力和月付能力,编制了"首付+月付"式的住房支付能力复合指数,并解释了其几何意义,给出了"等支付能力线"的概念及其性质。讨论了首付比例和利率因素对该复合指数产生的边际影响,对2012年我国36个大中城市居民住房支付能力复合指数予以测算,发现大多数城市居民住房支付能力较低,且有明显地域差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程兰芳 马肖肖
文章将居民住房支付能力区分为首付能力和月付能力,编制了"首付+月付"式的住房支付能力复合指数,并解释了其几何意义,给出了"等支付能力线"的概念及其性质。讨论了首付比例和利率因素对该复合指数产生的边际影响,对2012年我国36个大中城市居民住房支付能力复合指数予以测算,发现大多数城市居民住房支付能力较低,且有明显地域差异。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进涛 孙峻 李红波
借鉴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确定家庭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等非住房基本消费支出的基础上,运用剩余收入法测度了2003-2008年武汉市七种不同类型家庭的住房承受能力。剩余收入法测度结果能反映出不同类型家庭住房承受能力的具体差距,显示出武汉市中等偏下收入及以下收入家庭面临住房承受能力问题,并且收入越低住房承受能力问题越突出,结果比传统比率法更具有说服力。而比率法测度显示中等偏上户及以下家庭面临住房承受能力问题,扩大了存在住房承受能力问题的家庭范围。运用剩余收入法可以定量地测度各类家庭住房承受能力的大小和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丽艳 王振坡
随着城市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和住房市场化,以及近年房价的持续上涨和住宅供应结构性缺陷,我国城市中低收入阶层正面临严重的购房支付能力问题。本文以天津为例,对不同收入阶层家庭的房价收入比、月还款额与月收入比的内部结构进行分析,揭示出其购房的真实处境,提出应积极引导住宅梯度消费,在完善房地产市场机制的同时,有效运用行政手段,多渠道解决中低收入阶层住房问题,使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瞿富强 颜伟 吴静
住房保障对象的精准界定,是提升住房保障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而当前住房保障对象的界定很少考虑到居民的住房支付能力。本文以江苏省为例,在探究住房支付能力内涵及分析指标的基础上,对江苏省典型城市不同收入等级家庭的住房支付能力进行分析研究,进而对住房保障对象进行界定并分类、分级保障,最后将住房保障对象与保障方式精准衔接。基于住房支付能力的住房保障对象的界定,既能够赋予住房困难家庭更多的保障机会,显著提高住房保障效率,也能够为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因城施策制定住房保障政策提供理论指导,实现住房保障的高质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