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570)
- 2023(19138)
- 2022(16267)
- 2021(15148)
- 2020(12843)
- 2019(29200)
- 2018(28996)
- 2017(56458)
- 2016(30242)
- 2015(34003)
- 2014(33677)
- 2013(33372)
- 2012(30317)
- 2011(27133)
- 2010(27240)
- 2009(25721)
- 2008(25423)
- 2007(22506)
- 2006(19973)
- 2005(17850)
- 学科
- 济(124493)
- 经济(124310)
- 业(108215)
- 管理(103664)
- 企(95101)
- 企业(95101)
- 方法(56862)
- 数学(46739)
- 数学方法(46144)
- 财(39304)
- 农(37701)
- 业经(35322)
- 中国(32458)
- 制(28583)
- 务(26836)
- 财务(26753)
- 财务管理(26706)
- 农业(25472)
- 企业财务(25324)
- 贸(22693)
- 贸易(22681)
- 技术(22524)
- 理论(22462)
- 学(22152)
- 易(22107)
- 和(21710)
- 地方(21231)
- 体(20577)
- 银(20421)
- 银行(20383)
- 机构
- 学院(436551)
- 大学(434920)
- 济(178379)
- 管理(176991)
- 经济(174655)
- 理学(152708)
- 理学院(151134)
- 管理学(148720)
- 管理学院(147891)
- 研究(137917)
- 中国(106518)
- 京(91899)
- 财(87120)
- 科学(81808)
- 财经(69143)
- 所(67300)
- 农(66776)
- 江(64105)
- 中心(62986)
- 经(62749)
- 业大(61843)
- 研究所(60487)
- 北京(57788)
- 范(54731)
- 师范(54282)
- 经济学(53626)
- 农业(52111)
- 州(51371)
- 财经大学(51343)
- 院(50406)
- 基金
- 项目(289398)
- 科学(229563)
- 研究(215838)
- 基金(211509)
- 家(182008)
- 国家(180429)
- 科学基金(157190)
- 社会(137409)
- 社会科(130249)
- 社会科学(130217)
- 省(112291)
- 基金项目(111637)
- 自然(101041)
- 教育(99163)
- 自然科(98709)
- 自然科学(98684)
- 自然科学基金(96915)
- 划(93584)
- 编号(88603)
- 资助(86661)
- 成果(71663)
- 部(64596)
- 重点(63760)
- 创(61640)
- 发(61094)
- 课题(59932)
- 创新(57038)
- 制(56431)
- 国家社会(56397)
- 教育部(56147)
- 期刊
- 济(199102)
- 经济(199102)
- 研究(130073)
- 中国(79294)
- 财(69951)
- 管理(69601)
- 农(61725)
- 学报(61711)
- 科学(58784)
- 大学(48737)
- 学学(46001)
- 教育(45516)
- 农业(42510)
- 技术(39732)
- 融(39703)
- 金融(39703)
- 业经(34640)
- 财经(34352)
- 经济研究(30994)
- 经(29392)
- 问题(26334)
- 业(23318)
- 技术经济(22490)
- 理论(21054)
- 现代(20833)
- 商业(20587)
- 贸(20036)
- 财会(19926)
- 科技(19827)
- 版(19499)
共检索到6418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佳斌 王厚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装备制造业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产业迅速发展,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但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和市场渠道,我国装备制造业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位置。文章首先采用增加值出口率和GVC地位指数衡量了我国装备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状况,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我国装备制造业陷入"低端锁定"困境。其次从形成原因角度,提出了我国装备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的四种表现形式,引出智能制造是我国装备制造业实现全球价值链跃升的重要途径,并阐述了智能制造的内涵,分析了智能制造对装备制造业全球价值链跃升的作用机理。最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散长剑
江西制造业已经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虽然部分环节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但是总体上仍然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环节,在技术、品牌、渠道等领域面临"低端锁定"的风险。全球价值链的嵌入并不必然导致制造业的产业升级,跨国公司主导的垂直分工体系存在俘获效应、替代效应和内卷效应,会抑制江西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的能力。江西制造业可以在技术研发能力、市场开拓能力、链条整合能力和标准制定能力等方面实现突破。政府应该围绕制造业核心能力突破的要求,提升产业政策供给质量,加强产业集群协同效应,培育产业高端生产要素,推动产业跨界融合发展。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低端锁定 突破路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林生 曹东坡
在全球价值链主导企业的俘获型价值链治理模式下,我国制造业企业长期陷入价值链低端锁定。集聚作为生产者服务业嵌入制造业生产过程的一种有效机制,对于制造业企业的升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全球价值链"主导企业-代工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中,生产者服务业集聚通过放松代工企业的激励相容约束增加了其突破价值链低端锁定状态的可能性。实证研究表明,生产者服务业集聚有助于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制造业突破低端锁定,而对于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升级发展却无显著影响。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自身发展定位出现错位、生产者服务业体制改革不彻底和发展
关键词:
俘获型治理 生产者服务业 集聚 低端锁定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林生 曹东坡
在全球价值链主导企业的俘获型价值链治理模式下,我国制造业企业长期陷入价值链低端锁定。集聚作为生产者服务业嵌入制造业生产过程的一种有效机制,对于制造业企业的升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全球价值链"主导企业-代工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中,生产者服务业集聚通过放松代工企业的激励相容约束增加了其突破价值链低端锁定状态的可能性。实证研究表明,生产者服务业集聚有助于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制造业突破低端锁定,而对于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升级发展却无显著影响。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自身发展定位出现错位、生产者服务业体制改革不彻底和发展水平偏低可能是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所在。
关键词:
俘获型治理 生产者服务业 集聚 低端锁定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吕越 包雅楠
本文利用2000~2009年《中国企业专利申请数据库》《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的合并数据,对制造业行业国内价值链长度对中国企业创新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提高国内价值链长度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创新行为与创新强度提高;按照企业所有制类型和专利类型的分类研究表明,国内价值链长度增加对发明创造类创新、民营企业创新强度的促进作用最为突出;另外,本文以中国加入WTO的外生冲击构建因果识别机制并利用双重差分的方法考察了国内价值链长度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考虑WTO冲击后国内价值链长度仍对企业创新有显著正影响。进一步,本文发现国内价值链长度可以通过提高企业生产率、缓解融资约束、提高市场集中度来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葛新庭 谢建国
文章以地方人才引进政策出台构造准自然实验,探讨其对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的影响。研究表明,通过成本加成渠道和中间品配置渠道,地方人才引进政策显著提升了当地企业的出口国内附加值。异质性分析表明:(1)在东部地区和营商环境优化的地区实施人才引进政策效果更明显;(2)人才引进政策无法提升国有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3)人才引进政策在资本密集型行业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效果更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地方人才引进政策将产生“虹吸效应”,加速人才向政策实施地流入,对周边地区企业的出口国内附加值产生抑制影响。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吕越 陈帅 盛斌
本文基于2000~2006年的《中国知识产权数据库》、《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数据库》的高度细化合并数据,考察制造业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是否以及如何影响研发创新行为的问题。研究发现:嵌入全球价值链对企业研发创新行为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外资企业、加工贸易企业以及高技术企业的作用尤其明显。进一步,本文从技术外溢的过度依赖、技术吸收能力以及发达国家的"俘获效应"等3个角度,探究企业嵌入价值链没有产生预期的技术升级效应的原因。同时,本文还以中国加入WTO的外生冲击构建因果识别机制,采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不同价值链嵌入程度企业的自主研发行为,发现在考虑WTO冲击后价值链嵌入仍然对制造业企业研发行为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且该效应对高价值链嵌入度企业的抑制作用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因此,实现中国制造的价值链攀升,需不断提升企业自身的技术吸收能力,引入外部竞争机制以及更深度地参与国际经贸规则的全球治理。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低端锁定 研发专利 技术溢出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徐娜 达妮 李明明
本文分析形成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要素禀赋低端锁定的地理转移契机、从"出口加工区"向"自由贸易区"的功能升级契机、中产阶层消费市场形成的产品升级契机以及中国"走出去"战略助力价值链全面升级等四大契机。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徐娜 达妮 李明明
本文分析形成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要素禀赋低端锁定的地理转移契机、从"出口加工区"向"自由贸易区"的功能升级契机、中产阶层消费市场形成的产品升级契机以及中国"走出去"战略助力价值链全面升级等四大契机。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丁宋涛 刘厚俊
基于垂直分工演进的全球价值链是当前国际产业组织的典型模式。在借鉴Hay和Morris两阶段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垂直分工的动态演进规律,对垂直分工演变、价值链重构与"低端锁定"突破进行深入研究后发现:知识、技术要素的投入有助于改善南北贸易收益不平衡的现状;提升知识要素投入量,可以削弱跨国领航企业自上而下的绝对优势地位,从而提升后发工业国的国际分工收益,达到"低端锁定"突破的目标。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美娟
由于中国企业自身的因素以及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对中国企业技术创新进行严密封锁等原因,使得中国企业在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中被锁定于低端环节。该文从改变企业心智模式、构建市场势力和培育国内需求市场等方面分析了中国企业突破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的路径选择,并以万向集团为例,讨论了中国企业如何突破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的路径和方法。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低端锁定 路径选择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维林
借助全球价值链(GVC)参与国际分工并进行产业升级是发展中国家发展本土制造业的重要途径,但单纯基于功能视角的价值链延伸难以突破"低端锁定"。本文基于产品分工和功能分工的双重视角对GVC的价值模块进行解析,认为在价值模块的动态调整过程中,产品架构对于本土企业的GVC升级意义重大。双重嵌入可以通过知识扩散、动态能力建构、治理结构、租金创造与分配四重机制丰富GVC攀升的路径并加快升级进程。本土企业的GVC攀升可以采取更加多样化、迂回式的策略,避免直接造成与链主企业的正面竞争而遭受其打压。结合案例,本文提出本土制造业嵌入策略的四重转变,即由单一环节嵌入转向多点系统性嵌入、由低端嵌入转向高端嵌入、由被动...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产品架构 双重嵌入 低端锁定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明 魏作磊
本文构建了服务业开放作用于制造业低端突破的分析框架和假说,利用2004—2015年服务业开放的平衡面板数据对理论推演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服务业FDI和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通过技术外溢和逆向技术外溢、互补和资源再配置效应等对中国制造业打破"低端锁定"产生了正向的影响。同时,来自中国制造业的独立研发活动能有效吸收服务业开放所带来的先进服务技术,有利于制造业的价值链攀升。此外,服务业开放下的制造业低端突破存在明显的行业异质性,技术密集型行业对中国制造业的低端突破要大于资本-劳动密集型行业。最后,本文试图从服务业开
关键词:
服务业开放 低端锁定 制造强国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康志勇
本文通过对比较优势理论的基准模型进行扩展,引入我国的市场分割因素与经济的二元结构因素,讨论了现阶段我国制造业普遍存在的技术"低端锁定"问题。本文分析认为政府的不合理干预与制度学习不足是导致市场分割,进而导致低端锁定问题最为根本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文章指出,推进市场化进程、加快制度学习是解决当代中国制造业技术低端锁定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
适宜技术 禀赋结构 低端锁定 制度学习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晓东 毕克新 叶惠
加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制造业低碳突破性创新风险管理对提高我国能源安全、降低我国环境污染和尽早跨入"制造强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全球价值链的三个关键环节和低碳技术突破性创新过程中三个重要阶段,从全球低碳创意研发风险、全球低碳生产制造风险和全球低碳营销服务风险三个方面揭示全球化背景下的低碳突破性创新风险,利用基于霍尔三维结构的风险清单描述了不同层次风险之间的逻辑关系。然后,基于识别结果,构建了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基于属性识别理论的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对全球价值链下中国制造业低碳技术突破性创新风险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全球低碳创意研发风险属于高等级风险、全球低碳生产制造风险属于较低等级风险、全球营销服务风险属于较高等级风险,全球价值链下中国制造业低碳技术突破性创新综合风险为高等级风险。在此基础上,提出风险应对的四种方式、风险应对方式选择模型及其应对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