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645)
- 2023(17384)
- 2022(14884)
- 2021(13886)
- 2020(11926)
- 2019(26855)
- 2018(26863)
- 2017(51746)
- 2016(28184)
- 2015(31897)
- 2014(31649)
- 2013(31273)
- 2012(28697)
- 2011(25734)
- 2010(26128)
- 2009(24604)
- 2008(24544)
- 2007(22108)
- 2006(19926)
- 2005(18088)
- 学科
- 济(115286)
- 经济(115118)
- 业(103874)
- 管理(98682)
- 企(92272)
- 企业(92272)
- 方法(51090)
- 数学(40943)
- 数学方法(40459)
- 财(36848)
- 农(34863)
- 业经(34125)
- 中国(31482)
- 制(27892)
- 技术(25204)
- 务(25196)
- 财务(25109)
- 财务管理(25070)
- 农业(23785)
- 企业财务(23752)
- 理论(22039)
- 学(20918)
- 和(20891)
- 地方(20816)
- 贸(20474)
- 贸易(20458)
- 易(19904)
- 银(19594)
- 体(19579)
- 银行(19547)
- 机构
- 学院(408594)
- 大学(407047)
- 济(165710)
- 管理(165457)
- 经济(162107)
- 理学(141533)
- 理学院(140056)
- 管理学(138001)
- 管理学院(137248)
- 研究(131735)
- 中国(102345)
- 京(87595)
- 财(81528)
- 科学(78950)
- 所(65743)
- 农(63956)
- 财经(63786)
- 江(62000)
- 中心(59596)
- 研究所(58862)
- 业大(58241)
- 经(57748)
- 北京(55803)
- 范(51286)
- 师范(50850)
- 农业(49849)
- 州(49676)
- 经济学(48933)
- 院(47809)
- 财经大学(47013)
- 基金
- 项目(265513)
- 科学(209615)
- 研究(199063)
- 基金(191436)
- 家(164757)
- 国家(163304)
- 科学基金(141572)
- 社会(125467)
- 社会科(118876)
- 社会科学(118846)
- 省(104693)
- 基金项目(101427)
- 教育(90909)
- 自然(90293)
- 自然科(88155)
- 自然科学(88133)
- 自然科学基金(86594)
- 划(86449)
- 编号(81970)
- 资助(78208)
- 成果(66754)
- 部(58766)
- 重点(58690)
- 创(58576)
- 课题(56350)
- 发(56338)
- 创新(54018)
- 制(52071)
- 国家社会(51020)
- 项目编号(50876)
- 期刊
- 济(190256)
- 经济(190256)
- 研究(124711)
- 中国(81922)
- 管理(66757)
- 财(65589)
- 农(59046)
- 学报(58129)
- 科学(55476)
- 教育(46692)
- 大学(45212)
- 学学(42419)
- 农业(40870)
- 技术(39238)
- 融(38252)
- 金融(38252)
- 业经(32594)
- 财经(31864)
- 经济研究(29147)
- 经(27287)
- 问题(24704)
- 业(23318)
- 技术经济(22866)
- 科技(20757)
- 理论(20182)
- 现代(19981)
- 图书(19441)
- 商业(19015)
- 贸(18695)
- 财会(18249)
共检索到6176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何卫平 齐亚丽
装备制造业是制造业的主体,其技术创新能力的发展成为国家关注的焦点。以往的研究都以某些发达省份或发达地区的装备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对我国装备制造业整体的研究比较少。本文将从技术创新资源投入能力、技术创新支撑能力、技术创新研发能力和技术创新产出能力4个维度出发,构造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选取20112015年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指标的数据,应用因子分析法进行评价分析。通过对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提出合理有效的提升对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章豹 孙陈
技术创新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动力,装备制造业的产业竞争力集中体现在其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上。本文采用多指标投入产出分析法和因子定权法等方法,对我国装备制造业7个子行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定量测度和排序分析,并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与建议。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技术创新效率 测度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章豹 孙陈
创新是产业技术进步和竞争力提升的源泉,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振兴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必由之路,本文在分析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设计了由创新支撑保障能力、创新资源投入能力、技术成果转化能力、技术创新产出能力和技术创新环保能力5大模块共18个指标构成的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评价模型,以装备制造业7个行业作为研究样本,对其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定量评价和实证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技术创新能力 评价 主成分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梅洪常 马华骏
以重庆市为例,运用DEA和DEA-Malmquist指数分析法,对2010—2016年重庆市高端装备制造业具有代表性的4个细分行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静态和动态评价。静态评价表明,重庆市高端装备制业技术创新效率较高,但有部分行业未能达到DEA有效,其中仪器仪表制造业最弱的,主要原因是R&D人员以及技术经费出现了投入冗余;动态评价表明,2010—2016年间重庆市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呈缓慢上升趋势,这种趋势主要是由技术进步引起的,技术效率的贡献度并不大。最后得到继续加强人才、科研经费的投入力度、鼓励仪器仪表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提升产业链合作关系的启示。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军 马亚静
装备制造业是辽宁省的标志性产业,提高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关键在于提高其技术创新能力。本文在阐述提高辽宁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意义基础上,分析提高我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面临的困难,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技术创新 创新机制 创新环境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红梅
创新是促进我国装备制造行业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而装备制造业又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基础产业。因此,分析和评价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对经济发展意义重大。本文把DEA/AHP模型引入技术创新能力评价领域,结合依据装备制造业的产业特点构造的评价指标体系,对装备制造业的行业技术创新能力作出评价,使装备制造业各行业对自己的创新能力有清晰的定位,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关键词:
DEA AHP 装备制造业 技术创新能力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谭智斌 周勇
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是衡量一个产业发展前景的重要尺度,是构成区域综合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针对此问题,文章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25个地区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为各地区产业调整和制订产业发展政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
技术创新能力 因子分析 指标体系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林迎星 李昊 李鹏
将技术创新分为两个阶段——投入转化阶段和转化产出阶段,运用DEA两阶段法和DEAMalmquist指数法,对2008—2012年福建省高端装备制造业5个细分行业的两阶段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静态和动态评价。研究结果如下:在技术创新的第一阶段,福建省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投入转化效率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技术进步,但这种趋势在减弱;在技术创新的第二阶段,福建省高端装备制造业的转化产出效率呈下降趋势,且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对之共同发挥影响作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徐建中 曲小瑜
本文综合考虑我国制造业的环境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构建了环境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指标数值变化方法确定指标权重,对我国13个典型制造业行业2010年的环境技术创新能力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环境技术创新能力较强,最后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牛泽东 张倩肖
本文基于产出距离函数的随机前沿分析方法,以1997~2010年中国装备制造业7个子行业的面板数据为样本,测算了装备制造业创新生产活动的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并对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1998~2010年装备制造业的平均技术创新效率为0.833;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随时间变化呈现缓慢递增趋势,样本期间内共增长了0.127;装备制造业的总技术创新效率与规模效率皆获得了较大改进,但仍处于低效率水平;在影响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因素中,产权结构的改善以及企业规模的提高是促进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改进的主要原因。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云 王昕
本文基于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研究了ODI对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并以航空装备制造业为例,运用Engle-Granger两步法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ODI对我国航空装备制造业的产品创新短期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长期的促进作用受限于我国与航空装备制造强国之间的水平差距;不论短期还是长期,ODI对我国航空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均具有正面影响,由于研发的累积效应,长期的促进作用要大于短期;短期来看,过多的人均资本和固定资本的投入会对ODI产生挤出效应。
关键词:
ODI 自主创新 技术创新 产品创新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高伟凯
该文通过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影响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因素与产业创新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政府研发资金投入对产业创新始终存在积极影响;而企业研发投入、人力资本投入、新增资本投入对产业创新的影响长短期不同,综合看企业的科技投入效果并不确定;国内市场竞争对产业创新不仅没有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反而抑制了产业创新;国外竞争短期内刺激了产业创新,但长期中仍对国内创新产生了不利影响。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产业创新 技术创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司林波
在对国内外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相关文献分析的基础上,从技术创新水平评价、技术创新的影响要素,以及技术创新的实现途径等三个方面对国内外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研究的主要内容进行了综述,并指出了当前国内外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研究的特点,认为技术协同创新应该是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研究的重要趋势。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技术创新 技术协同创新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陈海波 姚蕾
通过梳理生产性服务进口对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的理论,利用2003年~2015年中国投入产出表和UNCTAD数据库,分别从服务贸易总体和分部门层面,实证检验生产性服务进口对中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进口能够显著提升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效率,生产性服务进口每增加1%,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提升0.354%;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诸如金融保险、科技专利、通讯信息等新兴服务贸易进口的提升作用要强于技术含量较低的诸如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贸易进口;此外,行业规模扩张、资本深化以及研发支出结构改善均有利于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齐孝福 高国力
本文从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特征出发,基于可比较的角度,从理论上分析了工业行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决定因素,设计了行业技术创新能力比较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借鉴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就山东制造业28个行业进行了技术创新能力的比较评价,并简要给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技术创新能力 评价指标体系 山东制造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