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919)
- 2023(17857)
- 2022(15317)
- 2021(14136)
- 2020(12119)
- 2019(27598)
- 2018(27564)
- 2017(53452)
- 2016(29110)
- 2015(32522)
- 2014(32590)
- 2013(32561)
- 2012(29900)
- 2011(26911)
- 2010(27153)
- 2009(25640)
- 2008(25627)
- 2007(22890)
- 2006(20598)
- 2005(18746)
- 学科
- 济(119352)
- 经济(119179)
- 业(104992)
- 管理(100203)
- 企(92400)
- 企业(92400)
- 方法(54059)
- 数学(43980)
- 数学方法(43486)
- 财(38740)
- 农(36069)
- 业经(34284)
- 中国(31827)
- 制(29359)
- 务(26276)
- 财务(26195)
- 财务管理(26153)
- 企业财务(24830)
- 农业(24625)
- 学(22952)
- 技术(22469)
- 地方(21392)
- 贸(21382)
- 贸易(21368)
- 理论(21251)
- 和(21190)
- 易(20805)
- 银(20468)
- 银行(20422)
- 体(20240)
- 机构
- 学院(424941)
- 大学(424886)
- 济(172010)
- 管理(170589)
- 经济(168204)
- 理学(146432)
- 理学院(144865)
- 管理学(142634)
- 管理学院(141855)
- 研究(138418)
- 中国(107368)
- 京(91026)
- 财(85190)
- 科学(84511)
- 农(70883)
- 所(69929)
- 财经(66865)
- 江(64126)
- 研究所(62894)
- 业大(62815)
- 中心(62721)
- 经(60591)
- 北京(57595)
- 农业(55557)
- 范(52972)
- 师范(52496)
- 州(51473)
- 经济学(51238)
- 院(50099)
- 财经大学(49449)
- 基金
- 项目(279034)
- 科学(219992)
- 研究(205069)
- 基金(202801)
- 家(176022)
- 国家(174507)
- 科学基金(150476)
- 社会(130063)
- 社会科(123200)
- 社会科学(123166)
- 省(109074)
- 基金项目(107291)
- 自然(97459)
- 自然科(95165)
- 自然科学(95139)
- 自然科学基金(93481)
- 教育(93035)
- 划(90856)
- 编号(83658)
- 资助(83439)
- 成果(68334)
- 部(61829)
- 重点(61767)
- 创(59347)
- 发(58714)
- 课题(57025)
- 创新(54891)
- 制(53652)
- 国家社会(53191)
- 科研(52988)
- 期刊
- 济(195362)
- 经济(195362)
- 研究(127693)
- 中国(82152)
- 财(68160)
- 管理(66724)
- 农(65184)
- 学报(64601)
- 科学(60110)
- 大学(49547)
- 学学(46567)
- 农业(44886)
- 教育(43159)
- 融(40071)
- 金融(40071)
- 技术(37247)
- 财经(33491)
- 业经(33336)
- 经济研究(30189)
- 经(28643)
- 问题(25643)
- 业(25143)
- 技术经济(22552)
- 图书(22426)
- 理论(20932)
- 现代(20397)
- 科技(20024)
- 商业(19594)
- 贸(19289)
- 版(19246)
共检索到6367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綦良群 蔡渊渊 王成东
以我国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互动效率为研究对象,基于两大产业互动作用展开研究,分析了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影响因素,建立互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选择DEA作为互动效率的评价方法,并构建相应评价模型;以我国30省市及细分行业截面数据为基础进行实证研究,揭示我国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效率现状、特征及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两大产业关联、改善产业资源投入结构、加强产业技术研发和创新、提升产业管理水平和大力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等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解季非
生产性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的互动效率不仅关系到两大产业自身的发展,同时也关系到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效果的发挥。文章通过构建互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DEA模型,从目前中国总体及各省份、东中西部划分、主要经济区域以及细分行业等多个视角,分析和揭示了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互动效率的现状及特征。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装备制造业 互动效率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孔令夷 邢宁宁
评述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两产业互动理论,梳理陕西两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其关联程度进行投入产出比较实证分析。发现陕西两产业互动程度较弱,细分产业之间的互动程度存在较大差异。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金融业互动水平较高;房地产、科研技术服务互动程度较弱;科研和技术服务的影响力系数较高。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互动关系 产业发展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孔德洋 徐希燕
关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有多种观点,但二者相互依赖、唇齿相依的双向互动关系越来越成为学界的共识。从专业分工与外包、生产价值链、生态群落的角度,可以剖析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的机制,并总结出二者互动共生的模型:中心型互动共生模型、金字塔型互动共生模型、平行型互动共生模型以及嵌套型互动共生模型。一个重要的挑战是,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如何通过二者互动,使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并选择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的战略路径。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外包 战略路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易莹莹 席艳乐
基于我国1986-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本文分析了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背景下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关系,研究表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存在内生性;通过测算其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并且构建两者的联立方程模型得出的结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且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促进更大,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辐射、拉动作用更需提高。因此,我国必须要充分重视并利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间的互动机制,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实现良性的协调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焦爱丽
当前,全球产业结构开始从工业型经济转向服务型经济,并逐渐将服务业发展成为一个国家的重要支柱产业,由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系,与制造业成为融合发展态势。本文在对国内外有关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的文献进行总结的基础上,针对文献研究的不足,分析了两者之间的互动机理,构建了两者影响因素的相关模型,进行了详细分析,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我国促进两者互动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中国相互影响 因素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昊 徐建中 刘晶磊
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融合发展是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向产业价值链高端攀升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我国2009-2017年数据,运用系统动力学对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融合财政政策有效性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现有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存在异质性: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对两产业互动融合起阻碍作用,政府投资型支出政策的有效性较小,现阶段政府科技投入政策无效,而政府教育支出政策对于两产业互动融合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上述结论对相关财政政策优化有参考价值。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綦良群 何宇
基于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融合演进分析,归纳了演进过程的4个阶段,即分化发展阶段、关联发展阶段、互动发展阶段以及融合发展阶段,并基于自组织理论提出了两大产业互动融合演进过程模型假设。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融合演进发展4个阶段的演进模型,通过仿真验证了两大产业互动融合演进的自组织过程,进而揭示了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融合演进趋势,并归纳了两大产业互动融合演进特征。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屠莉佳
本文利用中国1990-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生产性服务FDI溢出效应对制造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FDI有利于制造业效率的提高,但对外资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作用大于对内资制造业的影响;外资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将促进内资制造业效率的提高,反之,则不成立;人均资本、产权制度可以提高制造业的效率;制造业产出结构不合理,高产值并不意味着高效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惠利 丁新新
文章基于最新可用的中国投入产出表数据,使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对我国装备制造业及其细分行业的产业特征、结构变化、产业关联度、就业创造能力及其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发展进行研究与诊断。研究发现,装备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比不断上升是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表现,且主要通过后向关联带动产业需求对国民经济发挥较强的拉动作用,其就业创造能力高于制造业平均水平。装备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尤其是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及金融服务)的产业融合需求,成为影响其向产业链高端跃迁的重要因素。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胡国平 杨诗宇 景宏鑫
本文将从产业关联效应的视角研究生产性服务业FDI对我国制造业效率变化的影响及作用机理。通过对生产性服务业FDI中的5个子行业、我国制造业中的15个子行业2003—2011年数据的分析发现:生产性服务业FDI对我国制造业效率的影响并不强。分行业看,金融业FDI通过前向关联效应、后向关联效应进而提升制造业效率的作用较大,且两种效应均呈上升趋势;租赁和商业服务业FDI的前、后向关联效应也较强,但两者均呈下降趋势;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行业的关联效应则不强。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成东 綦良群 蔡渊渊
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发展受市场需求、技术创新和自身竞争力提升等多层次因素共同的驱动,融合过程由技术融合、产品融合、市场融合和组织融合等阶段有机构成;产业融合受产业技术能力因素、产品能力因素、市场能力因素、管理能力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本文利用中间投入率和中间需求率指标构建融合水平综合测度模型,依据SFA方法和Cobb-Douglas生产函数构建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影响因素的评价模型,基于中国30个省市截面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揭示融合影响因素的影响强度和影响方向,最后提出促进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慧敏 刘乃全
文章通过对区域内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效率均衡分析,理论上界定与论证了生产要素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流动性配置的纠偏方向与均衡标准;运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企业层面数据,结合统计年鉴生产性服务业的同期宏观数据,分区域分行业实证研究发现:东西部区域普遍都存在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整体规模不经济现象、互动效率较低、中部整体投资效率较高,存在较好的互动效果;东部机械制造业、轻工业、化工业、材料业四个行业的市场扭曲程都低于中西部区域;中部区域的机械制造业市场扭曲程度高于东部和西部,轻工业、化工业、材料业的市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魏江 周丹
本研究采用投入产出法与比较分析方法,对典型国家(或地区)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需求结构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经济发展水平、服务业发展水平、生产性服务业性质、制造业性质四方面是影响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需求结构的重要因素。本文从四要素发展特点总结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需求的国际发展态势,即随着经济发展水平与服务业发展水平的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由对制造业需求显著转为对自身需求显著,而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由以非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为主导逐步转向以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为主导。结合我国现状,本文最后提出了推动我国两类产业互动发展的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欧阳翰夫
近年来,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研究成为学术界研究热点之一。文章对过往研究进行文献综述,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关系、互动机制、区位研究以及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等方面梳理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研的相关研究成果,并提出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互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