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78)
- 2023(8681)
- 2022(7717)
- 2021(7025)
- 2020(6401)
- 2019(14828)
- 2018(14684)
- 2017(30058)
- 2016(16403)
- 2015(18955)
- 2014(19135)
- 2013(19268)
- 2012(18405)
- 2011(16816)
- 2010(17146)
- 2009(16292)
- 2008(16382)
- 2007(14764)
- 2006(13032)
- 2005(11696)
- 学科
- 济(74423)
- 经济(74347)
- 业(46354)
- 管理(46274)
- 方法(39528)
- 数学(36208)
- 数学方法(35946)
- 企(34885)
- 企业(34885)
- 农(21205)
- 中国(20820)
- 财(19783)
- 贸(15264)
- 贸易(15259)
- 易(14834)
- 制(14743)
- 农业(14131)
- 业经(13551)
- 学(13390)
- 地方(12814)
- 银(12254)
- 银行(12217)
- 务(12036)
- 财务(12020)
- 财务管理(11982)
- 行(11646)
- 企业财务(11386)
- 融(11321)
- 金融(11319)
- 环境(10230)
- 机构
- 大学(252834)
- 学院(249622)
- 济(107853)
- 经济(105618)
- 管理(95654)
- 研究(82662)
- 理学(82547)
- 理学院(81605)
- 管理学(80429)
- 管理学院(79942)
- 中国(62811)
- 京(52960)
- 财(51527)
- 科学(48964)
- 农(43268)
- 所(42173)
- 财经(41388)
- 中心(38201)
- 研究所(37958)
- 经(37467)
- 业大(37385)
- 江(37142)
- 经济学(34624)
- 农业(34487)
- 北京(33398)
- 经济学院(31794)
- 范(31630)
- 师范(31313)
- 财经大学(30655)
- 院(29301)
- 基金
- 项目(159681)
- 科学(125403)
- 基金(116957)
- 研究(115607)
- 家(101451)
- 国家(100635)
- 科学基金(85506)
- 社会(74292)
- 社会科(70564)
- 社会科学(70540)
- 基金项目(62064)
- 省(61392)
- 自然(54585)
- 教育(54418)
- 自然科(53301)
- 自然科学(53282)
- 划(52507)
- 自然科学基金(52384)
- 资助(49078)
- 编号(46968)
- 成果(38988)
- 部(37249)
- 重点(36002)
- 发(34161)
- 创(32524)
- 课题(32123)
- 教育部(32049)
- 科研(30959)
- 国家社会(30918)
- 人文(30866)
共检索到3636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董里 涂锦
利用行政区划的结构及行政区划变迁内外的影响因素数据,验证了中国行政区划结构变迁的动力因素。以行政区划变迁实证分析验证了林毅夫对中国制度变迁的理论假说:就诱致性变迁和强制性变迁共同作用下的制度变迁路径来讲,地域行政管理制度的变迁更多的体现为诱致性制度变迁辅以强制性制度变迁,所以中国的行政区划变迁可能更多沿着"从下至上"的路径进行。
关键词:
行政区划 影响因素 实证分析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董里 涂锦
从制度效率的角度,通过分析影响行政区划结构及影响因素,构建了行政区划最优选择的理论模型。结果表明:当行政区划所需要的行政管理人员激励的单位成本提高,行政区划应该增加其行政区划的分枝数,现实中表现为增加分枝(基层行政组织)的独立性;但行政区划的分枝数目增加会导致协调成本增加,所以一个有效的行政区划需要权衡以上两种组织成本;当行政区划的分枝增加时应减少行政层级。
关键词:
行政区划效率 协调成本 监督成本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彭安琪 罗小龙 刘晓曼 李杰
近年来国际上的收缩城市研究开始超越人口、经济、空间的相似表征,正日益转向收缩城市转型发展的个性差异。在我国,收缩作为城市动态发展的阶段性现象,具有一定的可逆性。以安徽巢湖为实证案例,分析城市收缩的过程机制与治理应对,探讨城市从收缩到恢复的发展轨迹与内在逻辑。研究表明,巢湖的城市收缩源于其行政区划重构,并表现为人口收缩、经济放缓与空间扩张停滞的叠加特征。但城市收缩现象并没有持续,通过转变竞合关系、创新要素投入与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等治理创新,巢湖开始了收缩后恢复的新进程,这为我国收缩城市恢复和转型提供了经验。
关键词:
收缩城市 恢复 行政区划调整 巢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游士兵 祝培标
文章主要探究改革开放以来县市级行政单位改革(即"撤县设区"政策)对改革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采用1997—2014年长江流域192个县级市的统计年鉴数据。使用了PSM核匹配下的双差分方法分析县改区政策对县域经济的影响。回归结果显示"县改区"政策确实能够给县域经济注入活力,并且通过研究随着时间推移各大经济指标的变化规律,发现政策实施时间越早,对经济促进作用越明显,最后通过双差分和PSM后的双差分结果的对比,表明匹配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
撤县设区 PSM 双差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游士兵 祝培标
文章主要探究改革开放以来县市级行政单位改革(即"撤县设区"政策)对改革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采用1997—2014年长江流域192个县级市的统计年鉴数据。使用了PSM核匹配下的双差分方法分析县改区政策对县域经济的影响。回归结果显示"县改区"政策确实能够给县域经济注入活力,并且通过研究随着时间推移各大经济指标的变化规律,发现政策实施时间越早,对经济促进作用越明显,最后通过双差分和PSM后的双差分结果的对比,表明匹配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
撤县设区 PSM 双差分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彪 庄汝龙 王世晨
基于城市能级指数、空间场能模型等方法,定量分析了1993—2013年江苏省的行政区划变迁。结果表明:1993—2013年,城市总量持续减少,地级市有所增加,县级市数量先增后减,县的数量则呈逐年减少的态势,市辖区数量则逐年递增;1993—2003年,行政区划调整以撤县设区为主,2003—2013年间,行政区划调整以撤市设区为主;江苏省城市空间场能变化较大,经历了前期的"极核化"和后期的"分散化"两个阶段;江苏省行政区划问题突出集中在南京—镇江(句容)、常州—镇江(丹阳)、常州—无锡(宜兴)、泰州—扬州区域。
关键词:
行政区划 空间场能 城市能级 江苏省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白小虎
城市化进程中行政区划已成为城乡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的刚性约束。本文讨论了我国行政区划与产业空间变迁的关系。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推进,行政区划的刚性在减弱,区域政府间推动行政区划的弹性调整,形成多中心产业空间引导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本文通过对杭州市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空间变迁和行政区划调整的实证研究,说明现阶段行政区划调整的可能路径及其对产业空间变迁和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行政区划调整 产业空间 城市化 杭州市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匡贞胜 申立 肖莎
近年来中国部分传统资源型地区的社会经济已发生重大变迁,引发了原有行政区划结构不适应,已成为国土空间治理的难题。文章基于行政区划体系配置资源的特性,从产业结构转型、体制关系转变和管理模式转换等三个维度阐释了资源型地区行政重构、空间重组以及体制改革需求的生成机制,并以伊春市的行政区划调整为例,揭示了资源型地区政区改革的背景、过程与逻辑。最后,结合国土空间与行政框架高度同构的现实情境,探讨了未来资源型地区的政区改革方向,认为有必要融合生态系统、行政组织与利益主体,以整合资源治理空间、契合地区功能定位以及提升公共服务效率为原则,探索管治尺度的重构路径,重塑与国土空间新功能相耦合的行政框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李 陈萌
"三层区划圈"是对中西部地区中心城市行政空间特点的一个理论概括。依托于行政区域界线,中心城市可以分为核心城区(含近郊区)、远郊区、依附型城市(镇)三个圈层。根据这一框架,中心城市应结合各自条件在城市群和都市圈这两个方向之间作出选择。中西部地区因受到行政的强干预,其城镇格局呈现出两个特点:省会城市举足轻重且发展潜力依然很大,中等城市断档且发育困难。这表明中西部地区现阶段更适合优先发展都市圈。鉴于此,行政区划改革应作为优化其城镇格局的先行举措,重点是适度推进第一圈层内较小市辖区的合并,借助市政府驻地迁移来实现权力中心的自我分割以进行圈层间破局。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施宏
探索有效的区域管治模式,以引导和促进都市圈的成长,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美国在区域管治实践中形成了不同的理论范式,经历了从传统区域主义到公共选择理论再到新区域主义的演进。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已经经历了四次行政区划调整高峰,从20世纪80年代的地方化的分权取向,到当前的集权化改革,其基本逻辑依然是过于注重行政力量,而对都市圈成长中市场力量的内在规律性以及跨区域合作网络的重要性关注不够。今后的都市圈发展推进策略,应当更多地运用市场机制,同时积极借鉴新区域主义的网络化合作模式,避免过于频繁的行政区划调整。
关键词:
区域管治 行政区划 合作网络 都市圈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骆嘉
藉助重庆市被设立为直辖市这一特殊历史事件,对基于省级行政区划分类的原四川A股的联动变化进行了检验。分析发现,中国A股市场的信息传播渠道是通畅的,但参与中国A股市场的投资者并不都是理性的。相对重庆组合、四川组合,重庆市被设立为直辖市是各样本联动变化的原因之一。虽然各样本联动变化短期内呈现出过度反应的特征,但或许是投资者有限关注的存在,直到重庆市正式被设立为直辖市,投资重庆A股的投资者才将行政区划上的重庆市与四川省区分开来。研究得出,基于省级行政区划分类的中国A股存在联动关系。
关键词:
联动 省级行政区划 A股 重庆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石忆邵 徐妍菲
行政区划的调整往往是为了适应城市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要求而进行的。除经济和生态环境因素外,住宅价格还受社会、文化和政治等因素的影响和作用,但行政因素对住宅价格变化影响的实证研究并不多见。以上海市南汇区并入浦东新区为例,运用Hedonic模型、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半弹性系数等方法,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定量测度行政区划调整对住宅市场价格变化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从时间变化上看,行政区划调整以后,浦东新区各板块的住宅均价呈现上涨趋势,住宅价格比调整之前上涨2.74个百分点,且前阶段的涨幅较之后要大;从空间变化上看,外郊环、郊环外涨幅潜力更大。总体而言,行政区划调整对区域住宅价格变化有一定的正面影响,但其影响程度有限且不及区位、交通和住宅特征等因素显著。因此,地方政府和房地产开发商应当理性对待行政区划调整策略,不能过于奢望通过短期的行政区划调整来提升房地产价值,而应当更多地关注开发区位的选址及区域交通和环境条件的改善,提升物业管理水平与服务质量,完善社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林拓 申立
站在国家治理及新型城镇化新格局的入口处,2014年行政区划改革正展现出新的图景,推动了海洋发展与边疆治理、城市—区域协调发展、城市转型与城乡统筹发展、政府社会关系治理等一系列新格局的形成。这一新格局不仅涉及海洋发展与边疆治理两大扇面,也涉及"三纵两横"的城镇化总体布局及东西部联动发展的重要节点,同时,又促进城市空间拓展向城市转型发展、城乡联动治理向城乡共同体构建的深化,并呈现人本发展与风险防范、稳中求进与守正创新等基本取向。文章认为,在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背景下,行政区划的重要意义正在突显,将有助于构建国家治理的空间基础,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不断深化。未来中国优化行政区划设置应当更加重视政区改...
关键词:
国家战略 新型城镇化 行政区划 体制改革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孟祥林 王妙英
京津冀在历史上行政归属发生了很多次变化,从明代的京师(北直隶)到清代的直隶再到民国时期的河北省,继而目前的河北省,行政沿革的变化证明了该区域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鉴于此,城市化进程中该区域应该实施的发展对策是:突破行政区划限制,构建以京津为核心的包括很多中小城市在内的城市群;通过统筹考虑,让京津冀在互补中得到发展,在此过程中应该不断强化唐山与保定的发展势头;通过构建"大保定"、"大天津",促进"大北京"发展,让保定和唐山逐渐发展为京津周围的专业化城市。
关键词:
行政区划 核心城市 京津冀 发展思路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帮兴 杜宝贵 张植炫
为了揭示美国科技资源配置模式,科学稳妥地制定竞争应对策略和掌握科技博弈主动权,以美国50个州级行政区划为研究样本,通过模糊集定性分析方法,探索其科技资源配置对创新效能的影响因素和组态关系。研究发现:(1)单一科技资源配置要素难以成为推动美国高或低创新效能的必要条件;(2)美国实现高创新效能的科技资源配置呈现出5种模式,即全要素驱动型、产学协同驱动型、产业驱动型、产研协同驱动型和学研协同驱动型路径,科技人力资源和企业财力资源充当较为普遍的核心条件;(3)美国各州域科技资源配置模式及高或低创新效能的实现存在显著的空间聚集差异特征。本研究丰富了不同意识形态下影响科技创新效能的前置因素及组态关系,可为中国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应对国际科技竞争挑战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