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82)
2023(5716)
2022(5110)
2021(4954)
2020(4276)
2019(9867)
2018(10002)
2017(21156)
2016(11480)
2015(13041)
2014(13240)
2013(13357)
2012(12856)
2011(11799)
2010(12230)
2009(11652)
2008(11611)
2007(10591)
2006(9842)
2005(8954)
作者
(33126)
(27556)
(27333)
(26289)
(17589)
(12908)
(12629)
(10664)
(10288)
(10182)
(9141)
(8924)
(8899)
(8796)
(8621)
(8436)
(8127)
(8084)
(8004)
(7954)
(7065)
(6852)
(6737)
(6358)
(6268)
(6126)
(6110)
(6103)
(5505)
(5422)
学科
(47361)
经济(47308)
管理(34089)
(32680)
(25554)
企业(25554)
方法(20703)
数学(18500)
数学方法(18322)
中国(16210)
(14217)
(13607)
(13188)
(11863)
贸易(11855)
(11758)
银行(11737)
(11595)
(11299)
(10419)
(9382)
金融(9382)
业经(9269)
地方(8719)
农业(8705)
(8360)
(8210)
税收(7870)
(7820)
及其(7626)
机构
学院(167930)
大学(167145)
(75497)
经济(73864)
管理(64195)
研究(60115)
理学(54032)
理学院(53396)
管理学(52654)
管理学院(52325)
中国(50147)
(39137)
(36304)
科学(33401)
(31448)
财经(29586)
研究所(27793)
中心(27001)
(26706)
(26292)
(24550)
北京(24123)
经济学(22848)
(21739)
财经大学(21714)
(21697)
师范(21611)
(20941)
经济学院(20625)
业大(20613)
基金
项目(98305)
科学(77693)
研究(74975)
基金(71282)
(60790)
国家(60266)
科学基金(51059)
社会(46936)
社会科(44470)
社会科学(44464)
基金项目(36836)
(36440)
教育(34612)
自然(32112)
(31694)
编号(31395)
自然科(31301)
自然科学(31293)
资助(30968)
自然科学基金(30758)
成果(27233)
(23283)
课题(22100)
重点(22059)
(21700)
教育部(20004)
(19964)
(19749)
人文(19397)
项目编号(18807)
期刊
(88642)
经济(88642)
研究(57342)
中国(33787)
(28139)
管理(25211)
(24287)
金融(24287)
(22041)
科学(21009)
学报(20337)
教育(17747)
大学(15683)
经济研究(15160)
财经(14713)
业经(14704)
农业(14704)
学学(14615)
技术(13409)
(12706)
(12024)
问题(11957)
国际(11186)
理论(9651)
商业(8982)
实践(8647)
(8647)
技术经济(8417)
现代(8313)
世界(7973)
共检索到2707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王学力  
近两年,虽然行业工资收入差距有所缩小,但总体尚未回到合理水平,工资增长中非劳因素难以剔除,行业之间平均工资增长差距比较大,而且一些行业工资增长更多依赖于要素价格的上涨。这主要是由于工资分配改革缺乏理论指导,垄断、市场泡沫化以及政府宏观调控手段缺乏等因素造成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国民收入翻番的目标,并且缩小行业工资收入差距已成为收入分配改革方案的重要内容等,都预示着未来几年,我国行业工资收入差距将继续朝着逐步缩小的方向发展。我们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加大工资宏观调控力度,加强理论创新、基础制度的建设和工资立法。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朱尔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供需结构演进走过了一条符合世界各国一般规律的道路,供需结构总体合理匹配。近年来,市场供需出现一些新的趋势性变化,供给质量和效益提升滞后于需求转型升级的问题日益凸显。这既与国内外经济环境和市场变化有关,也有深刻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扭曲因素,需要在深入分析我国供需结构现状和趋势的基础上,采取一揽子措施加以解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供需结构变化分析1978年以来,在以经济建设为中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蔡昉  
行业间工资差异的成因与变化趋势蔡昉市场是一套良好运作的机制和制度的组合,而并非一对简单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同样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资的决定,也是有一系列经济机制起作用。搞清这些机制,对于我们认识劳动力价格原理、把握劳动力市场发育的程度,是十分有助...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丁俊发  
文章指出了影响我国消费的主要因素,评价了我国现阶段的消费状况。文章详细探讨了我国跨世纪的消费趋势,包括消费的总格局、消费结构、消费层次和消费热点。最后提出了推动我国消费适度增长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江西银监局课题研究组  李赛辉  
本文以三种类型9家上市银行作为样本,对样本近5年年报信息进行研究,对比分析了三类银行收入结构基本特征、影响因素及变化趋势,并围绕商业银行收入结构的优化调整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戴小平  程浩  
后WTO时期,我国银行业市场将全面开放,这必将提高我国银行业市场的国际化程度,使银行体系更趋稳健、竞争更加激烈,市场份额将重新划分。外资银行进入我国的方式也将呈现多元化趋势并会做战略调整。我们应该坚持循序渐进的政策,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外资银行的监管,把握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尺度,密切关注外资银行进入以后的不平等竞争。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小广  张晏玮  梁雅楠  
只有供给端、需求端和分配端三方协同发力,建立起相对完善的促进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才能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一方面,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局势和世纪疫情发生以来的第二波强冲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鲁鱼  余晖  胡振宇  
从上世纪80年代我国第一个开发区设立至今,经过起步、扩张发展、竞争分异等几个阶段,目前正迈向成熟的、规范化的发展阶段。随着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土地价格的上涨、技术水平的提高、关税与非关税壁垒的消除、开发区政策优势日益淡化,我国开发区内企业将推动以往明显的差别竞争优势,而开发区在以往加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旧疾,更增添了开发区成熟化、规范化发展的难度。本文在这一背景下,剖析我国开发区现存的主要问题及合理的发展趋势,并针对我国开发区巩固优势、发展创新提供了对策建议。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胡少维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态势良好,根据当前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分析,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势有可能是,行政区划与经济区划将逐步吻合;政府间合作走向务实;大企业将扮演更重要角色;各区域经济增幅差距有望缩小;投资增幅将出现一定回落;消费需求增幅会略有差异;东中西部外贸差距进一步扩大。文章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夏杰长  张颖熙  
我国人均GDP已达4500美元左右,城市化进程也在明显加快,居民服务消费增长有着空间巨大,我国已进入服务消费快速增长的黄金期。"十二五"时期,我国城乡居民服务消费整体上仍将处于较高的增速水平。预计"十二五"末期,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服务消费支出将达6242元,占总消费支出比重32.4%;农村居民人均服务消费支出将达1697元,占总消费支出比重28.3%。扩大我国城乡居民服务消费需求需要强有力的政策措施,比如:推进税制改革,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完善社会保障建设,为服务消费增长创造制度基础;继续调控房地产市场,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避免因为房价过快上涨而挤占服务消费需求;改善服务消费条...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琰  
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出转移总量大且呈上升趋势,省内转移增加,以兼业转移为主且转移目的多元化的特点;指出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应注意不能以农业衰退为代价,要避免城镇化发展中的无序性以及城镇经济发展中的污染问题。提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建议,要发挥政府政策支持作用,建立土地流转市场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资金与制度支持,发挥地方特色发展特色产业以吸纳劳动力就近转移,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杨波  
通过分析宏观经济长周期主要变化及深层次的技术经济原因,本文前瞻性地探讨了能源领域可能发生的趋势性变化。通过申能诚毅的投资实践,分析展示了能源股权投资机构在此背景下的投资导向和方法论,探讨了为了推动能源行业的重大变革,政策制定所应关注的重点问题,如帮助新技术、新业态切实增加收入降低成本,打造更加公平和开放的市场环境,推进市场主体资格的准入和认证等。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杨波  
通过分析宏观经济长周期主要变化及深层次的技术经济原因,本文前瞻性地探讨了能源领域可能发生的趋势性变化。通过申能诚毅的投资实践,分析展示了能源股权投资机构在此背景下的投资导向和方法论,探讨了为了推动能源行业的重大变革,政策制定所应关注的重点问题,如帮助新技术、新业态切实增加收入降低成本,打造更加公平和开放的市场环境,推进市场主体资格的准入和认证等。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荣灿  
国际直接投资的变化趋势,给中国吸收外资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中国在吸收FDI取得较好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应该结合这些情况对利用外资政策进行调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