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32)
2023(6951)
2022(5784)
2021(5576)
2020(4643)
2019(10637)
2018(10786)
2017(21286)
2016(11996)
2015(13474)
2014(13506)
2013(13812)
2012(13248)
2011(12166)
2010(12539)
2009(12176)
2008(11952)
2007(11228)
2006(10500)
2005(9696)
作者
(34517)
(29215)
(29212)
(27808)
(18134)
(14136)
(12967)
(11345)
(11125)
(10696)
(9974)
(9752)
(9232)
(9210)
(8826)
(8785)
(8761)
(8516)
(8300)
(8227)
(7637)
(7359)
(7166)
(6887)
(6779)
(6728)
(6699)
(6266)
(6035)
(6000)
学科
(54156)
经济(54092)
(49752)
(38491)
农业(33078)
管理(24363)
中国(18770)
业经(17319)
方法(16903)
(15854)
企业(15854)
数学(15507)
数学方法(15375)
(14479)
地方(14236)
农业经济(12460)
(11312)
(10627)
(10242)
贸易(10232)
(10139)
银行(10120)
(10009)
(9813)
(9560)
(9547)
农村(9539)
劳动(9529)
(9518)
发展(9466)
机构
学院(176964)
大学(172875)
(77675)
经济(76085)
管理(65992)
研究(61586)
理学(55991)
理学院(55398)
管理学(54610)
管理学院(54289)
中国(51149)
(49745)
农业(37343)
(36801)
(35758)
科学(34967)
(31488)
业大(31043)
中心(30393)
(29373)
研究所(27841)
财经(27284)
(24530)
(24519)
师范(24377)
(23456)
北京(23392)
经济学(22953)
农业大学(22752)
(22033)
基金
项目(107727)
研究(85163)
科学(83944)
基金(76524)
(65405)
国家(64578)
社会(54782)
科学基金(53993)
社会科(51280)
社会科学(51271)
(42514)
基金项目(40823)
编号(37873)
教育(37236)
(34711)
成果(32089)
自然(30900)
资助(30177)
自然科(30079)
自然科学(30071)
自然科学基金(29514)
(29489)
(25547)
(24937)
课题(24807)
重点(23362)
(22642)
国家社会(22455)
(21683)
发展(21452)
期刊
(98985)
经济(98985)
(56918)
研究(56145)
中国(42050)
农业(38371)
学报(26351)
科学(25450)
(24259)
金融(24259)
(23944)
业经(23154)
大学(21406)
学学(20068)
管理(19757)
教育(18739)
(16759)
问题(15367)
农业经济(15077)
农村(14971)
(14971)
技术(13677)
财经(13308)
经济研究(12565)
(11452)
经济问题(11101)
(11011)
世界(10823)
农村经济(9748)
图书(9675)
共检索到2869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杜建军  孙君  汪伟  
文章系统地考察了藏族农村劳动动力转移意愿的决定因素,深入探讨了民族异质性和藏族农村劳动力个人特征对藏族农村劳动动力转移地区的影响。运用Probit模型、多元Logistic模型和工具变量法计量得出以下主要结论:独特的宗教信仰、语言文化与风俗习惯是阻碍藏族农牧民外出务工的重要因素;并且对不同类型的藏族影响也有差异;独特的宗教信仰、语言文化与风俗习惯使得整体上藏族农村外出劳动力更愿意到藏区和藏区之外本省省会成都或西宁务工,而到沿海发达地区务工的很少;另外,不同类型的藏族其转移地区也有较大区别。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麦伟  
本文回顾了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历史 ,指出了目前及今后一段时期里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所面临的困境 ,最后阐述了走出困境的几点想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万甫  
在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已经不只是关系到农村和农民的问题而是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的战略问题。在此过程中,对农民的转移培训是一个重要环节。借鉴国内发达地区的先进做法,结合国情,本文在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培训状况以及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付朝阳  
大量存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使我国具有明显的劳动力密集型优势,同时对我国就业也造成了极大的压力,通过对比分析改革后我国国有部门和非国有部门雇佣的职工人数增长情况,本文指出非国有部门是我国就业岗位的主要提供者。而农村劳动力的特点——低工资使得他们很容易被雇佣此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实现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措施。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汪长根  居德里  石恂如  陈楚九  钱洪明  
苏州市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调查与思考汪长根居德里石恂如陈楚九钱洪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伴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乡镇工业的发展壮大和众多小城镇的崛起,苏州市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步伐明显加快。据统计,自1981年初至1996年底的16年...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秦德文  
一、转移特征 1992年,安徽阜阳地区农村人口1158万人,农村劳动力581万人,若按每个劳动力耕种10亩土地计算,全区1700万亩耕地需要劳动力170万人,加上目前乡镇企业已吸纳近百万人,余下的300万左右成了“驱人归农,无田可耕;驱人归业,无技需人”的富余劳动力。人多地少的生存压力,外部世界的强烈诱惑,传统习惯的惯性作用,邻里之间的模仿效应,引发这些“三个月种田,一个月过年,八个月空闲”的农民带着提高经济收入、改善生活质量、开阔视野、学习技术的双重目标,源源不断地从种植业中转移出来。据初步调查,目前,全区每年向区外出劳务已达百万左右。人均年纯收入多在1500元以上。纵观阜阳地区农村...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白鸽  
四川欠发达地区人口比例高 ,贫困地区农民为增收 ,他们大量地向非农领域转移 ,取得了许多可喜成绩 ,但同时也出现了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在新形势下 ,四川必须站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 ,增强欠发达地区农民的市场与创新意识、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建立统一劳动力市场、加大贫困地区教育投入力度、改善政策环境等 ,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 ,调整结构 ,扩大就业 ,实现农民增收 ,促进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夏显力  冯兆星  吴喆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是现阶段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许多学者将西北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寄希望于小城镇与以小城镇为依托的乡镇企业,笔者对此有不同看法:在系统分析城市化和工业化关系及小城镇发展背景的基础上,对以小城镇和小城镇为依托的乡镇企业主要作为吸纳西北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观点提出质疑。在分析政府为何偏爱以小城镇为主导的城市化战略的基础上,将发展大中城市、大中城市边缘及交通干线上条件成熟的小城镇、发展劳动密集型特色产业及劳务输出作为西北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途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并生,岳国喜,陶武辉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钟燕  叶果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是实现城乡共同富裕的关键。本文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标准着手,对近些年来出现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放缓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由此所引发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灵芝  
农民问题是一个关系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进入21世纪,农民问题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问题,而要解决这一问题,一个有效且须首先解决的问题是农民的就业问题。农民就业问题不仅直接影响到农村发展和农村社会安定,而且影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与稳定。研究、探讨和解决农民就业问题,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而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来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大规模的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