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21)
2023(8026)
2022(7064)
2021(6431)
2020(5826)
2019(13340)
2018(13296)
2017(27156)
2016(15027)
2015(17377)
2014(17761)
2013(17984)
2012(17253)
2011(15879)
2010(16093)
2009(15392)
2008(15664)
2007(14399)
2006(12669)
2005(11645)
作者
(46834)
(39228)
(38978)
(37441)
(24835)
(18850)
(18184)
(15307)
(14502)
(13890)
(13244)
(13083)
(12530)
(12473)
(12376)
(12184)
(12153)
(11662)
(11398)
(11290)
(9858)
(9784)
(9572)
(8919)
(8841)
(8818)
(8748)
(8677)
(8039)
(8004)
学科
(71042)
经济(70977)
管理(39043)
(38795)
方法(32602)
数学(29294)
数学方法(29073)
(28167)
企业(28167)
(19982)
中国(19231)
地方(16311)
(15884)
(14542)
贸易(14538)
(14111)
(14086)
(13756)
业经(13067)
农业(12894)
(11958)
银行(11929)
(11440)
(11254)
金融(11252)
(10486)
环境(10254)
地方经济(9955)
(8610)
(8609)
机构
大学(233826)
学院(232438)
(100696)
经济(98603)
管理(85637)
研究(82680)
理学(73024)
理学院(72124)
管理学(71018)
管理学院(70576)
中国(62497)
(50434)
科学(50367)
(46500)
(44025)
(42645)
研究所(39836)
中心(37365)
财经(36973)
(35358)
业大(35148)
农业(34155)
(33249)
北京(32333)
经济学(31881)
(30918)
师范(30628)
经济学院(29076)
(28885)
(28341)
基金
项目(146159)
科学(113405)
研究(106503)
基金(104391)
(91462)
国家(90745)
科学基金(75280)
社会(66800)
社会科(63244)
社会科学(63225)
(57013)
基金项目(55112)
(48808)
教育(48702)
自然(47358)
自然科(46138)
自然科学(46122)
自然科学基金(45289)
编号(44271)
资助(43761)
成果(36878)
重点(33703)
(33451)
(33298)
课题(30595)
(29735)
科研(28073)
创新(28014)
教育部(27819)
国家社会(27506)
期刊
(111242)
经济(111242)
研究(69880)
中国(41180)
(38445)
学报(37150)
(34116)
科学(32963)
管理(29111)
大学(27019)
农业(26118)
学学(25407)
(22834)
金融(22834)
教育(22103)
技术(19298)
经济研究(18303)
财经(18222)
业经(18081)
问题(16063)
(15727)
(13959)
(13891)
技术经济(12576)
理论(12303)
统计(12232)
商业(12090)
国际(11822)
实践(11063)
(11063)
共检索到3466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雪  傅泽田  常虹  
对全国不同省份蔬菜生产的对称性规模比较优势指数、对称性效率比较优势指数以及对称性综合比较优势指数进行了计算和分析 ,认为我国蔬菜生产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 ,蔬菜生产的区域优势地区大多具备良好的市场区位条件 ,而且蔬菜生产的格局已经开始遵循比较优势原则。为了进一步发挥我国蔬菜生产的区域优势 ,提出以下建议 :1)蔬菜生产应该走规模化的道路 ;2 )要建立国内统一的蔬菜流通体系 ,确保蔬菜区际贸易的高效畅通 ;3)政府应制定区域优势互补的蔬菜产业政策 ;4 )各地要协调好蔬菜生产与发挥区域农业比较优势的关系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吴建寨  张建华  宋伟  徐克  孔繁涛  
近年来,跨区域的蔬菜供应已经成为常态,大市场、大流通的蔬菜供需格局基本形成,开展新形势下中国蔬菜生产优势度演变研究,对正确引导蔬菜生产布局,推动区域供需匹配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分析中国省域蔬菜播种面积与产量变动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区域蔬菜生产优势度指数,探讨了1995~2013年间中国区域蔬菜生产优势空间格局演变,并分析了引起变化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研究期内我国各地区播种面积与产量变化表现出了明显的空间差异性,面积、产量主要增加区分布在黄淮海平原,增加幅度显著的区域多为西北、西南的边远地区,产量比重北升南降,东减西增。区域蔬菜生产综合优势为东、中、西顺序递减,但东部地区生产领先优势正在逐步减弱...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汤勇  黄军  李岳云  
本文运用国内资源成本法对中国蔬菜生产层面的比较优势进行了测算,结果是中国蔬菜具有很强的潜在优势。但是对出口竞争力测算的结果表明,中国蔬菜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强,生产层面潜在的比较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冀名峰  
在我国当前的情况下,实现粮食供求平衡的矛盾焦点,是国内供给增长慢于需求增长。而在众多的促进国内供给增长的手段中,充分发挥粮食生产的区域比较优势,提高粮食生产效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从理论上说,完善的市场机制会自动地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安排粮食生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马惠兰  
我国是世界产棉大国之一,棉花在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运用生产规模和生产效率两项指标,通过建立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模型,分析了我国各产棉省区棉花生产的比较优势差异。同时,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净出口贸易指数两项指标,分析了各产棉省区棉花出口竞争力的区域差异及其动态变化,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简要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姜洁  安晓宁  王义明  杜彦明  
立足于区域优势的发挥,在提高区域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实现农业总体水平的增长,其着力点应放在主要作物、重点地区和关键举措上。本文选择三大粮食作物之一的玉米,构建模型对中国玉米生产的区域比较优势进行实证分析。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姜洁  安晓宁  
小麦是中国三大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本文采用秩与回归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1979~1994年间全国小麦生产的区域比较优势进行实证分析,并就充分发挥小麦区域比较优势以提高区域间小麦生产水平,乃至最终实现全国小麦生产水平整体增长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罗善军  何英彬  罗其友  蔡为民  王卓卓  段丁丁  
[目的]基于我国马铃薯总产高、单产低的现状,在推进马铃薯主粮化的战略背景下,优化马铃薯生产布局和马铃薯生产资源配置,提高马铃薯生产效率。[方法]文章对全国范围内马铃薯生产区域的比较优势进行研究。在国内外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2006~2015年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运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分析的方法,从效率优势、规模优势和综合优势3个方面对我国各主产省份的马铃薯进行生产优势差异分析。[结果]效率比较优势方面:相比全国平均水平,甘肃、黑龙江、辽宁、青海、新疆、云南、四川、重庆、西藏、江西、福建和广东有明显优势;规模比较优势方面:相比全国平均水平,甘肃、内蒙古、陕西、山西、宁夏、青海、云南、四川、贵州、重庆、福建有明显优势;综合比较优势方面:相比全国平均水平,甘肃、内蒙古、陕西、宁夏、青海、云南、四川、贵州、重庆、福建有明显优势。最后,从自然因素、科技因素、市场因素、政策因素等方面分析了我国马铃薯生产区域比较优势差异的原因。[结论]提出通过调整马铃薯种植区域分布、完善马铃薯市场体制、加大新品种和技术推广力度等建议来提高马铃薯生产区域的比较优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岳云  卢中华  凌振春  
文章试图探索中国蔬菜生产区域化的演化和优化的内在机制,为此首先分析了中国蔬菜生产区域化的演化历程、机制以及存在问题,指出其演化动力根源于生产者的利益驱动,并通过市场竞争机制和集聚效应向具有生产综合比较优势的区域集中;然后运用综合优势指数和聚类分析实证研究了中国31省区蔬菜生产的综合比较优势,发现有20个省区具有蔬菜生产的综合比较优势,并且按照优势不同又可分为四类;进而提出构建四大蔬菜产业带(环渤海、黄淮、东南沿海和中南)的优化设想,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应瑞瑶  周力  
本文分析了我国蜂蜜出口美国的状况,比较了“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显示性对称比较优势指数”和“区域显示性对称比较优势指数”在针对单一出口市场时的准确性,并测算了我国蜂蜜出口美国的“区域显示性对称比较优势指数”,对比分析了主要对手的竞争力和我国蜂蜜出口美国的比较优势。根据分析的优势状况,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马惠兰  
本文以比较优势理论为基础,结合实际,给出了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的概念和内涵解释。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农产品的价格和质量是确定其比较优势的决定性因素,而构成区域农产品价格和质量的因素又很多,本文从区域农业生产的自然资源条件与要素禀赋状况、营销、政府行为、生态环境、经营体制、历史发展基础与区域文化、特色产品这七个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并给出了一个理论分析模型。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德  向东梅  
柑橘是劳动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发挥柑橘的区域比较优势对于重庆市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采用了综合比较优势法测算了重庆市柑橘的区域比较优势,分析了重庆市柑橘表现出较高的区域比较优势的原因和进一步提高重庆市柑橘区域比较优势的限制性因素及对策。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陈晓玲  陈登科  李国平  
本文研究1985—2007年我国各省区及东、中、西三大地区资源密集型行业、劳动密集型行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比较优势是否随着要素禀赋结构的变化实现动态升级,并采动态面板数据的系统GMM估计方法分析各要素对不同类型行业比较优势的影响。研究发现,只有浙江、上海、天津、江苏、福建、四川、湖北7个省区的比较优势实现了动态升级,东、中、西部三大地区的比较优势行业没有实现升级;中西部地区的资本积累、外商直接投资和规模经济使其资源密集型行业的比较优势地位进一步强化,东部地区的这些要素使其劳动密集型行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比较优势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中西部劳动密集型行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专...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李连发  
大多数经济学家都赞成以下的观点:研究经济结构离不开研究产业结构和区域结构;同样,研究经济增长也离不开研究各产业的增长和各区域经济的增长。这已经成为经济学家们的共识。在我国,虽然近几年区域经济研究已十分活跃,但总体来说,区域研究仍落后于产业研究;而能够将这两种研究结合起来的更是不多见。将区域研究和产业研究结合起来,不仅可以从中观上把握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中产业结构的特点,而且可以从客观上把握我国各产业增长的区域结构。无疑,这将加深我们对经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晴  刘洋  高明杰  刘李峰  
近年来我国蚕桑业的主产区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特别是"东桑西移"、"两广崛起"的发展态势十分明显。本文在对我国桑蚕业区域格局现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运用产业重心模型及年际空间移动角度模型对我国蚕桑业优势产区及其变动情况进行分析显示,2000年以来全国桑蚕生产重心逐步向西、向南移动,广西、广东蚕桑业发展突飞猛进。运用比较优势指标对我国蚕桑业区域比较优势进行分析评价也印证了上述结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