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11)
- 2023(14244)
- 2022(12150)
- 2021(11094)
- 2020(9638)
- 2019(22045)
- 2018(21658)
- 2017(41978)
- 2016(23267)
- 2015(26318)
- 2014(26067)
- 2013(25990)
- 2012(24637)
- 2011(22512)
- 2010(22574)
- 2009(21100)
- 2008(21198)
- 2007(19190)
- 2006(17010)
- 2005(15223)
- 学科
- 济(94531)
- 经济(94421)
- 管理(65781)
- 业(64806)
- 企(50515)
- 企业(50515)
- 方法(43992)
- 数学(38954)
- 数学方法(38557)
- 农(28300)
- 中国(25803)
- 财(24599)
- 学(22865)
- 业经(20364)
- 贸(19877)
- 贸易(19870)
- 易(19321)
- 农业(18857)
- 制(18785)
- 技术(18497)
- 地方(18127)
- 银(15591)
- 银行(15512)
- 环境(14910)
- 行(14778)
- 务(14647)
- 财务(14620)
- 财务管理(14578)
- 融(14433)
- 金融(14429)
- 机构
- 大学(351312)
- 学院(347909)
- 济(139436)
- 经济(136462)
- 管理(127013)
- 研究(123685)
- 理学(109683)
- 理学院(108291)
- 管理学(106265)
- 管理学院(105627)
- 中国(91101)
- 科学(81288)
- 京(75862)
- 农(73678)
- 所(66352)
- 财(63590)
- 研究所(60816)
- 业大(60456)
- 农业(59195)
- 中心(55824)
- 江(53323)
- 财经(51041)
- 北京(47476)
- 经(46242)
- 范(45890)
- 师范(45234)
- 院(43855)
- 经济学(43259)
- 州(42048)
- 经济学院(39440)
- 基金
- 项目(233592)
- 科学(180569)
- 基金(167992)
- 研究(161077)
- 家(151496)
- 国家(150246)
- 科学基金(124620)
- 社会(100857)
- 社会科(95456)
- 社会科学(95423)
- 省(92172)
- 基金项目(89542)
- 自然(83661)
- 自然科(81657)
- 自然科学(81622)
- 自然科学基金(80191)
- 划(79271)
- 教育(74065)
- 资助(68839)
- 编号(63478)
- 重点(53794)
- 成果(51541)
- 部(51312)
- 发(50722)
- 创(48769)
- 计划(46549)
- 创新(45828)
- 科研(45701)
- 课题(44803)
- 教育部(42463)
- 期刊
- 济(150459)
- 经济(150459)
- 研究(98819)
- 学报(68259)
- 农(65974)
- 中国(65462)
- 科学(58744)
- 大学(49154)
- 财(48498)
- 学学(46567)
- 农业(44848)
- 管理(44202)
- 教育(33983)
- 融(29578)
- 金融(29578)
- 技术(29555)
- 财经(25314)
- 经济研究(24661)
- 业经(24583)
- 业(24291)
- 经(21775)
- 问题(21021)
- 版(19234)
- 技术经济(18349)
- 业大(18239)
- 科技(17735)
- 贸(17574)
- 图书(16205)
- 理论(16127)
- 商业(15702)
共检索到5104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标 张领先 傅泽田 李鑫星
为探究我国蔬菜生产技术效率变动及其影响因素,基于技术效率理论基础,利用30个省市2011和2012年的164组样本数据,构建了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蔬菜生产技术效率平均为0.809 9,存在显著的技术效率损失;各地区蔬菜生产技术效率水平有较大差异;平均技术效率从高到低依次为:中南>西北>华北>华东>西南>东北;物质与服务费用、化肥成本和劳动力成本3种投入要素存在不同程度的冗余。农业大省或较发达地区的蔬菜生产技术效率一般较高;无论黄瓜还是茄子,设施种植模式的平均技术效率均大于露地种植,且露地蔬菜生产的技术效率相对于设施蔬菜生产技术效率波动较大;农村人均纯收入和成灾面积比例对提高...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徐家鹏 李崇光
本文以西红柿、黄瓜、茄子、圆白菜、菜椒、大白菜、马铃薯等7种具有代表性的大宗蔬菜为例,采用超越对数形式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分析2003-2008年我国蔬菜生产的技术效率,并利用技术欠效率模型进一步分析影响这七种代表性蔬菜生产技术效率的因素,得出我国蔬菜生产技术效率大小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结论和政策含义。
关键词:
中国蔬菜 技术效率 要素投入 影响因素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彭科 安玉发 方成民
根据2008年对山东寿光样本农户生产无公害黄瓜和西红柿的调研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和随机前沿分析法测算了其生产的技术效率,分析了农户生产无公害蔬菜的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户生产无公害蔬菜的平均技术效率低,主要原因是部分要素投入过剩和规模不经济;获取科技信息和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对提高农户生产无公害蔬菜的技术效率有显著的正效应;利用两种测算方法所得的结果具有一致性。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孔祥智 张琛 周振
研究设施蔬菜生产技术效率既能有助于挖掘设施蔬菜生产潜力,又有益于稳定设施蔬菜的市场供给。本文以设施番茄为例,基于全国东中西部15个大中城市2007~2012年的面板数据,运用随机前沿的方法测算了设施番茄的生产技术效率,分析了设施番茄生产技术效率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并对全国和各区域设施番茄的生产技术效率进行了收敛性分析,研究发现:2007~2012年全国设施番茄的平均生产技术效率为81.1%,技术效率整体上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技术效率影响因素研究指出,提高当地财政支农比例和农民受教育程度能够提高生产技术效率,不同区域设施番茄生产效率存在着显著差异。收敛性分析可得全国和东中西部设施番茄生产技术...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钱静斐
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方法,利用2014年对山东肥城有机菜花投入产出的调研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户种植有机菜花的生产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并基于种植规模分析了不同地区生产技术效率的差别,以及不同投入要素对有机菜花生产的贡献。结果表明:有机菜花的实际产出水平与前沿产出水平存在差异,生产技术效率水平有待提高;户主受教育年限、家庭从事有机农业生产的年限、有机农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种植规模和区域都是影响有机菜花生产技术的因素;传统的家庭小规模分散经营方式是造成有机菜花生产技术效率损失的主要因素;物质费用投入、其他费用、劳动力和土地等要素投入与有机菜花的产量正相关,劳动力的产出弹性最大。
关键词:
有机蔬菜 技术效率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季焜 牛先芳 智华勇 董晓霞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农业生产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人们对农户种植结构调整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显著的不同看法。本文对山东省分层随机抽样的70个村的调查数据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以蔬菜生产扩张为主的种植结构调整中,当地的市场基础设施改进和交通设施的完善是促进农户种植结构调整的主要决定因素,而现代零售市场的崛起和目前的有名无实的农民组织还没有对农户的生产结构调整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根据研究结果,本文讨论了相应的政策含义。
关键词:
蔬菜 种植结构 影响因素 政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卢中华 李岳云
文章以山东省苍山县为例,通过构建回归模型分析了我国蔬菜生产效益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在苍山县蔬菜经济发展的初期,蔬菜价格指数、劳动力、露地蔬菜播种面积、蔬菜运输人员、化肥、成灾面积、政府公共投资是苍山县蔬菜生产效益的主要影响因素;在其快速发展时期,蔬菜价格指数,加工企业、集中度、大棚蔬菜播种面积、批发市场、运输动力、通讯、排灌、化肥和公共投资是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蔬菜 生产效益 苍山县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孙倩 穆月英
近些年来,我国蔬菜价格波动频繁且剧烈,损害了农民以及消费者的切身利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通过对2008年以来蔬菜价格的波动进行分析,首先在对蔬菜价格波动的性质作出判断的基础上,对蔬菜价格超常波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蔬菜价格的影响因素进行了VAR模型分析。得出的基本结论是:蔬菜价格存在长期趋势、季节波动和超常波动;蔬菜价格的波动有蔬菜生产、流通等多方面原因,蔬菜价格的主要因素是蔬菜供给量。据此,文章提出了稳定蔬菜价格的对策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彭晖 张嘉望 李博阳
利用2002-2013年中国内陆31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基于区位商指数分析我国蔬菜生产集聚的变动态势,建立空间面板数据模型,从地理距离和社会经济距离两个不同角度定义空间权重矩阵,对我国蔬菜生产集聚度影响因素和空间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区域蔬菜生产集中水平具有显著正向空间相关性,经济特征相近的省域之间在蔬菜生产上也具有相互依赖性,但相互依存程度低于地理上相互邻近的省域。相邻区域之间存在较大的空间外溢效应且中部地区(河南、湖北、湖南等)具有高聚集的良性发展态势。影响蔬菜生产集聚的因素有:技术条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彭晖 张嘉望 李博阳
利用2002-2013年中国内陆31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基于区位商指数分析我国蔬菜生产集聚的变动态势,建立空间面板数据模型,从地理距离和社会经济距离两个不同角度定义空间权重矩阵,对我国蔬菜生产集聚度影响因素和空间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区域蔬菜生产集中水平具有显著正向空间相关性,经济特征相近的省域之间在蔬菜生产上也具有相互依赖性,但相互依存程度低于地理上相互邻近的省域。相邻区域之间存在较大的空间外溢效应且中部地区(河南、湖北、湖南等)具有高聚集的良性发展态势。影响蔬菜生产集聚的因素有:技术条件、市场需求规模、自然资源及交通运输成本等。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卓 吴伟光 吴维聪 曹先磊 续竞秦
现代农业园区对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加快区域农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基于浙江省现代农业园区调查数据,以蔬菜瓜果产业为例,采用CritiC赋权法,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科技示范效益及综合效益等方面评估了浙江省现代农业园区瓜果蔬菜产业的建设绩效水平,同时构建计量经济学模型定量分析了资金投入与来源、经营主体特征、园区特征及园区所在县(区)经济社会特征对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绩效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绩效水平有待提高;资金投入量、"公司+合作社"经营主体及所在地经济发展水平对园区建设绩效存在显著的正效应,种植规模与所在地人口密度等因素的影响显著...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牧野 李建平 李俊杰
[目的]文章以西红柿与黄瓜为例,以设施、露地蔬菜栽培宏微观数据为支撑,以纬度和降雨为划分区域依据,从成本收益及效率评价视角出发,回答中国设施农业发展方向的问题。[方法]运用比较分析以及SFA-Malmquist方法,测算与拆解全要素生产率指标。[结果]结果表明:(1)从中国设施现状来看:从经济效益来看,中国设施蔬菜具“高产量、高收益、高价格”的“三高”优势和“收益率优势不显著、劳动生产率低”的“双重”劣势;从成本构成来看,中国设施蔬菜产业仍属“劳动密集型”产业;从各项成本费用指标来看,设施蔬菜经济投入相对较高,影响设施蔬菜的竞争力水平。(2)从设施栽培全要素生产率来看:中国设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稳定增长,但生产效率徘徊不前,栽培品种间、区域间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不同。(3)对比设施和露地效率: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基本一致;生产效率表现为“设施>露地”,露地栽培种间效率差异大;技术进步增长表现为“设施<露地”,区域特征显著。[结论]中国设施蔬菜全要素生产率稳定递增,属于“技术进步诱导+技术效率推动”的增长模式。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想 穆月英
依据辽宁省设施蔬菜种植户调研数据,运用Multivariate probit回归模型分析设施农户可持续生产技术采用的关联效应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设施农户采用5种可持续生产子技术决策相互依赖,有较强的替代和互补关系;农家肥技术与有机肥技术、绿色病虫防治技术、轮茬技术存在互补效应,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与有机肥技术、轮茬技术之间存在替代效应;影响农户采用不同可持续生产子技术的因素具有异质性,其中主要受到村干部、种植年限、文化程度、家庭总收入、种植规模、农业技术推广、加入合作社、与市场距离、农户环境效应认知、两型农技认知等因素的影响。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雨生 乔娟 闫逢柱
本文依据计划行为理论,构建了农户无公害认证蔬菜的生产意愿影响因素模型,并通过因子分析方法探索重要变量的维度,进而分析最终变量对生产意愿的影响。研究表明,商贩是实现无公害认证蔬菜优质优价的最大障碍,企业是促使菜农实行优质生产的推动力量应加大对菜农无公害认证蔬菜生产技术培训投入,加强对农药和化肥销售点监管,完善食品质量安全认证监管机制,改善认证食品市场环境。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雨生 乔娟 赵荣
本文依据计划行为理论,构建农户有机蔬菜生产意愿影响因素计量经济模型,并通过因子分析方法探索重要变量的维度,进而以北京市郊区农户为例,分析最终变量对其有机蔬菜生产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企业促进了有机蔬菜"真实增值"的实现,提高了农户有机蔬菜生产积极性;第二,蔬菜的"商贩收购偏好"降低了农户有机蔬菜生产积极性;第三,生产有机蔬菜,有利于环境与健康,但对农户有机蔬菜生产积极性影响不显著;第四,监管机制的完善提高了农户有机蔬菜生产积极性。因此,引导企业进入蔬菜产业,加强对商贩监管,关心并培养农户自身健康保护意识,完善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有利于有机蔬菜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