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87)
2023(7337)
2022(6729)
2021(6427)
2020(5717)
2019(13573)
2018(13882)
2017(27805)
2016(15520)
2015(18148)
2014(18937)
2013(18967)
2012(18108)
2011(16522)
2010(17071)
2009(16214)
2008(16693)
2007(15604)
2006(13840)
2005(12921)
作者
(47476)
(39716)
(39215)
(38052)
(25150)
(19022)
(18301)
(15485)
(14648)
(14625)
(13304)
(13235)
(12725)
(12499)
(12455)
(12331)
(12309)
(11644)
(11602)
(11506)
(10094)
(9936)
(9812)
(9175)
(8949)
(8940)
(8912)
(8880)
(8202)
(8023)
学科
(65995)
经济(65922)
管理(43412)
(41707)
(31849)
企业(31849)
方法(30993)
数学(27569)
数学方法(27256)
(21354)
中国(19298)
(18254)
(15944)
(14947)
贸易(14940)
(14381)
(13091)
业经(12976)
(12703)
银行(12678)
农业(12592)
(12052)
地方(11987)
(10711)
(10709)
金融(10707)
财务(10678)
财务管理(10632)
(10233)
理论(10137)
机构
学院(235287)
大学(233752)
(96976)
经济(94637)
管理(85586)
研究(77904)
理学(71483)
理学院(70686)
管理学(69453)
管理学院(69025)
中国(62623)
(50601)
(49139)
科学(47003)
(41757)
(41682)
(38592)
财经(37851)
中心(36957)
研究所(36815)
业大(34109)
(33787)
北京(33040)
农业(32957)
(30984)
(30585)
师范(30298)
经济学(29735)
财经大学(27492)
经济学院(27071)
基金
项目(136357)
科学(103875)
研究(102423)
基金(94556)
(81117)
国家(80383)
科学基金(66560)
社会(60922)
社会科(57531)
社会科学(57509)
(54603)
基金项目(49734)
教育(48340)
(45528)
编号(45335)
自然(41919)
资助(40909)
自然科(40803)
自然科学(40787)
自然科学基金(40015)
成果(38359)
课题(31277)
重点(30762)
(30650)
(29745)
(27397)
(26846)
项目编号(26349)
科研(26075)
大学(25939)
期刊
(115821)
经济(115821)
研究(75013)
中国(46661)
(38923)
(38307)
学报(35268)
科学(30460)
管理(30232)
教育(27309)
大学(25945)
(25942)
金融(25942)
农业(25113)
学学(24042)
技术(21308)
业经(21246)
经济研究(19166)
财经(18907)
问题(16473)
(16245)
理论(14752)
(14192)
商业(13950)
实践(13459)
(13459)
图书(12714)
(12682)
技术经济(12359)
统计(11891)
共检索到3690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小洁  
菜价上涨成为推高CPI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存在源头收购价格低而末端销售价格高,"菜贱伤农"、"菜贵伤民"的怪现象,菜价成为热议话题。本文以此为背景分析了我国蔬菜生产及流通体制存在的问题,指出由于当前我国近郊蔬菜生产日渐萎缩,长途贩运拉长了供应链,加之生鲜蔬菜易腐烂、生命周期短等自然属性,过多的流通环节造成层层加价。基于以上分析,从提高蔬菜生产组织化程度、促进农超对接、优化蔬菜生产布局、兴建农产品交易公共设施这几个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王志刚  李腾飞  孙云曼  
日本实施的蔬菜价格稳定制度提高了菜农生产的积极性,保证了蔬菜的稳定供应,维持了国内蔬菜价格的平稳。蔬菜价格稳定制度包括蔬菜的计划性生产与销售调整制度、蔬菜应急管理制度和定单蔬菜价格补贴制度3个方面。此外,日本还通过设立价格稳定基金,形成了一套完善的价格调控体系。借鉴日本经验,我国应积极制定与蔬菜等农产品价格有关的法律制度,加大财政补贴力度,建立蔬菜的应急保障与预测机制,从而完善我国农产品的价格调控体系。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周振亚  李建平  张晴  阴晴  
本文从分析我国蔬菜田间收购价格、批发市场价格、零售市场价格的变动特征和变化动因着手,对我国蔬菜产业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发现,我国蔬菜产能过剩、跨区流通和流通体系不健全是导致蔬菜价格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提出的相应对策建议包括对蔬菜生产规模进行宏观调控,大力推进蔬菜生产本地化,构建完善的蔬菜流通体系以及鼓励产销对接、减少流通环节。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郭娜  刘东英  
以河北省石家庄市为例,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对由石家庄市场上销售的、产自周边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叶菜的11种基本流通渠道模式的27种具体表现形式进行了效率比较与评价,从实证结果看,流通环节多少及流通渠道长短与流通渠道效率的关系并不明确,因此,只关注交易成本的渠道创新还不够,还需充分考虑渠道组织成本、渠道流通规模等因素的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宋长鸣  徐娟  项朝阳  
文章在利用X-12-ARIMA季节调整模型分离大宗蔬菜价格序列的基础上,运用协方差分析的方法分析各因素对蔬菜价格波动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价格变化的长期趋势是白菜、西红柿和四季豆价格波动的主要驱动因素;而季节性变动是黄瓜和菜椒这两类蔬菜价格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此外,不规则因素对这五类蔬菜价格波动所造成影响贡献均很小。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赵晓飞  
蔬菜的生产价格、批发价格和零售价格之间存在一定的稳定的比值关系,但流通过程中的利润大部分被批发商和零售商所占有,菜农仅获取较少利润,利益分配存在明显的不均衡性。因此,为稳定蔬菜价格,保护菜农收益,应构建完善的利益协调机制,完善菜农和流通企业间的利益分配模式,健全菜农利益保护机制,大力发展蔬菜合作组织,提高蔬菜流通链的信息化水平。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淮建军  王征兵  雷红梅  
为解释蔬菜产销差价巨大的现象,利用流通成本、供求均衡,分工与协作,参照价格和机会成本等理论对蔬菜价格悖论进行系统分析。供求理论分析表明,在蔬菜供应链中,批发商、收购商和零售商相对于菜农具有自然垄断地位;分工与协作理论分析表明,批发商、收购商和零售商较高的分工效率决定了他们的垄断定价权力;参照价格理论和机会成本理论分析表明,蔬菜产销的各个主体的参照价格和机会成本存在的巨大差距,才是造成蔬菜价格悖论的根本原因。因此,降低渠道壁垒,建设供应链和价值链,加强分工与专业化,完善沟通机制,减小城乡差距等是解决蔬菜价格悖论的主要对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振亚  李建平  张晴  罗其友  阴晴  
自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蔬菜价格放开之后,蔬菜价格上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分析中国蔬菜田间收购价格、批发市场价格、零售市场价格的变动特征和变化动因着手,对中国蔬菜产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发现中国蔬菜产能过剩、跨区流通和流通体系不健全是导致中国蔬菜价格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论文最后对未来中国蔬菜价格的走势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慧  李崇光  
在我国农产品大流通背景下,蔬菜作为一个农产品大类,因种类繁多,季节性及储存要求高等特性,对市场因素变化非常敏感。本文在对蔬菜生产区域特性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同步系数指标,构建蔬菜价格影响关系网状拓扑结构,分析主产区、区域内及区域间蔬菜价格波动同步特征。研究认为:我国蔬菜价格具有较强的区域同步性特征,地理位置和产地优势影响较明显。基于此,本文建议从生产、流通、信息传递三个角度对蔬菜产业进行调控。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肖小勇  李崇光  
蔬菜价格暴涨暴跌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本文分析了我国蔬菜价格特征、厘清了我国蔬菜价格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针对性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蔬菜价格的季节性波动特征明显,蔬菜价格在波动中呈上升趋势,且蔬菜生产价、批发价和零售价波动较为同步;2)我国蔬菜价格面临波动频繁且剧烈、蔬菜生产者获利较少以及蔬菜产销价差拉大等三个问题;3)异常气候、近郊菜地减少和信息不对称是蔬菜价格波动频繁且剧烈的主要原因。蔬菜生产成本上升、蔬菜生产者缺少定价权和蔬菜产能过剩三个因素导致蔬菜生产者难以分享价格上涨收益。蔬菜产销分离、传统模式下中间流通环节过多等原因导致蔬菜流通成本上升,使得蔬菜产销价差拉大。基于以上分析,本...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喻妍  田清淞  李崇光  
选取2004—2017年萝卜、西红柿、黄瓜等12种蔬菜的批发市场周度价格数据,利用广义预测误差方差分解和网络拓扑模型图分析了各品种的关联度。研究结果显示:1)在论证蔬菜价格波动内生性的基础上,发现各蔬菜之间呈现出较高关联度,且不同品种两两之间成对关联度差异明显,其中萝卜存在较强风险脆弱性,黄瓜、茄子等蔬菜则具有较强传染性;2)蔬菜间的相互影响构成蔬菜系统的网络拓扑模型,其中黄瓜、茄子、油菜最具系统重要性,而冬瓜、萝卜的系统重要性最弱。3)调整滞后阶数和预测步数,蔬菜关联度保持在60%~80%之间,依然处于较高水平,结果较为稳健。鉴于此,蔬菜价格波动的防控要把握系统内品种间的关联度,同时注意重点品种的传染性与脆弱性。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钊  姜松  
本文基于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对地区蔬菜价格变动进行空间统计与计量分析。研究发现,各省份蔬菜价格变动存在空间依赖性特征,邻域蔬菜价格、自然灾害、居民购买能力、国际农产品价格变动引发的外部冲击、汇率变动是推动地区蔬菜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蔬菜价格预期、生产资料成本、货币政策对我国地区蔬菜价格变动的影响显著为负,劳动力成本对中国地区蔬菜价格的影响并不显著。由于区域差异,蔬菜价格的空间传导效应呈现异质性特征,各因素的影响效应也不同。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孙倩  穆月英  
近些年来,我国蔬菜价格波动频繁且剧烈,损害了农民以及消费者的切身利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通过对2008年以来蔬菜价格的波动进行分析,首先在对蔬菜价格波动的性质作出判断的基础上,对蔬菜价格超常波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蔬菜价格的影响因素进行了VAR模型分析。得出的基本结论是:蔬菜价格存在长期趋势、季节波动和超常波动;蔬菜价格的波动有蔬菜生产、流通等多方面原因,蔬菜价格的主要因素是蔬菜供给量。据此,文章提出了稳定蔬菜价格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郭娜  
大型连锁超市正在成为生鲜蔬菜的重要零售终端,商务部力推"农超对接"模式,希望借以解决蔬菜流通环节过多问题,然而实践具有明显的复杂性。本文运用数据包络模型,对以大型连锁超市为零售终端的渠道效率进行了分析及评价,认为此类渠道多处于非数据包络模型有效的状态;在大型连锁超市从批发市场组织生鲜蔬菜货源的情况下,供货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农超对接"模式的相对效率较低。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伟伟  
为分析不同蔬菜价格的相关关系及波动特征,以12种蔬菜2009年~2014年共301周的数据为分析对象,运用HP滤波、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肯德尔相关系数等方法,对12种类蔬菜价格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界定及波动特征的分析,以期为政府、蔬菜种植者及经营者提供决策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