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23)
- 2023(11728)
- 2022(9834)
- 2021(9044)
- 2020(7306)
- 2019(16529)
- 2018(16424)
- 2017(31885)
- 2016(17409)
- 2015(19280)
- 2014(19356)
- 2013(19279)
- 2012(18696)
- 2011(17272)
- 2010(17772)
- 2009(16492)
- 2008(16536)
- 2007(14891)
- 2006(13595)
- 2005(12756)
- 学科
- 济(80197)
- 经济(80114)
- 管理(47736)
- 业(44965)
- 企(33530)
- 企业(33530)
- 方法(28654)
- 中国(26435)
- 数学(24899)
- 数学方法(24649)
- 地方(23826)
- 农(22636)
- 学(17427)
- 业经(17204)
- 财(17192)
- 环境(16885)
- 制(15963)
- 贸(15640)
- 贸易(15625)
- 银(15396)
- 银行(15369)
- 农业(15215)
- 易(15123)
- 行(14984)
- 融(14791)
- 金融(14789)
- 地方经济(13854)
- 发(13268)
- 和(11830)
- 技术(11580)
- 机构
- 学院(261238)
- 大学(260656)
- 济(108319)
- 经济(105987)
- 研究(97572)
- 管理(93092)
- 理学(79012)
- 理学院(77920)
- 管理学(76560)
- 管理学院(76058)
- 中国(73936)
- 科学(60609)
- 京(57175)
- 财(52031)
- 所(51513)
- 研究所(46650)
- 农(46533)
- 中心(42859)
- 江(40924)
- 财经(40610)
- 范(37729)
- 业大(37614)
- 师范(37355)
- 北京(36724)
- 经(36702)
- 农业(36534)
- 院(35004)
- 经济学(33745)
- 州(33098)
- 经济学院(30402)
- 基金
- 项目(167210)
- 科学(131499)
- 研究(121418)
- 基金(120321)
- 家(106077)
- 国家(105192)
- 科学基金(88210)
- 社会(77716)
- 社会科(73699)
- 社会科学(73680)
- 省(65982)
- 基金项目(63218)
- 划(56120)
- 自然(55896)
- 教育(54716)
- 自然科(54517)
- 自然科学(54494)
- 自然科学基金(53496)
- 资助(49224)
- 编号(48271)
- 发(42152)
- 成果(40266)
- 重点(38723)
- 部(36904)
- 课题(35072)
- 创(34336)
- 发展(33731)
- 展(33183)
- 创新(32327)
- 国家社会(32306)
- 期刊
- 济(128050)
- 经济(128050)
- 研究(82443)
- 中国(55180)
- 农(43504)
- 学报(42874)
- 科学(39960)
- 财(37176)
- 管理(35185)
- 大学(31706)
- 农业(29902)
- 学学(29862)
- 教育(29667)
- 融(28998)
- 金融(28998)
- 业经(22335)
- 经济研究(21156)
- 技术(20850)
- 财经(20154)
- 问题(17576)
- 经(17351)
- 业(15133)
- 贸(14367)
- 商业(13459)
- 资源(13044)
- 国际(12514)
- 技术经济(12358)
- 版(12289)
- 理论(12200)
- 图书(11993)
共检索到4071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于卓熙 李思琦 祝志川
营商环境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软实力,文章通过熵权TOPSIS法测算了我国营商环境发展水平综合指数,运用核密度估计、Dagum基尼系数、σ收敛和β收敛方法实证检验了我国营商环境发展水平现状、空间差异与收敛趋势,结果发现:我国营商环境发展水平总体上呈缓慢上升趋势,但区域发展不均衡;营商环境发展水平的绝对差异呈扩大趋势,相对差异呈缩小趋势,区域间差异是其差异的主要来源,区域内差异次之,超变密度最小;全国和东、中、西部地区均存在β收敛趋势。
关键词:
营商环境 分布动态 地区差异 空间收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罗瑞 王琴梅
文章在界定核心概念的基础上,围绕数字物流创新安全、结构优化、绿色高效、开放合作和环境共享五个维度梳理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并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15—2020年我国省级层面数据,运用熵值法、Dagum基尼系数、Moran指数法和空间收敛模型实证分析数字物流高质量发展水平区域差异和空间收敛性。结果表明:(1)我国数字物流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呈逐年递增趋势,东部发展水平最高,且拉动全国平均水平上升,西部最低,东北和中部次之。(2)就地区差异来看,区域内差异由高到低依次为:东部>西部>东北>中部;区域间差异表现为东部与其他地区差异一直较大,西部与其他地区差异逐年拉大;总体差异主要源于区域间差异。(3)就空间收敛性来看,空间绝对β收敛和空间条件β收敛结果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趋向稳态。
关键词:
数字物流高质量发展 区域差异 空间收敛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蒋世辉
本文通过构建数字物流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基尼系数和收敛模型分析我国数字物流发展水平的区域异质性及收敛性。研究发现,我国数字物流发展水平整体呈波动增长且呈“自东向西”依次减弱趋势。从区域异质性分析来看,东部与西部地区数字物流发展水平异质性最大,东部与中部异质性次之,中部与西部异质性最小。从收敛性分析来看,我国及三大地区数字物流发展水平收敛趋势逐步削弱,中部地区收敛系数影响最大,东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收敛影响系数最小。最后,本文提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鼓励跨区域合作,加强人才培养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刚 宫汝娜 冯冬发
文章在构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我国30个省份2005—2021年的数据,采用Dagum基尼系数、核密度估计和收敛性分析法探讨了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动态演进和收敛性特征。研究表明:从区域差异来看,我国各省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主要来自组间差异,尤其是低质量组与中高质量组之间的差异;从动态演进趋势来看,各省份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在样本时期内均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步,低质量组与中高质量组之间的差距相对明显,中高质量组之间的界限相对模糊;从收敛性特征来看,不同分组的收敛模式间存在较大的差异。
关键词:
制造业 高质量发展 区域差异 收敛性特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畅 桂亚婷 韩爱华
文章构建了中国城市民生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测算了2012—2021年中国28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民生高质量发展水平,并采用Dagum基尼系数、莫兰指数和空间收敛模型考察民生高质量发展存在的区域差异、空间相关性和收敛特征。研究发现:在考察期内,三大地区样本城市的民生高质量发展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城市民生高质量发展差异主要贡献来源为地区内差异,东部、西部地区城市之间的差异最大,并且东部地区城市之间的差异显著高于其他地区城市;各地区城市之间的民生高质量发展都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特征,且都具有显著的空间收敛态势;劳动收入要素是影响全国及各地区民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民生高质量发展 地区差异 空间收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林蔚 孔荣
实现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文章基于2009—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DPSIR模型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和响应五个方面构建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通过Dagum基尼系数法揭示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并采用空间面板模型分析各地区收敛状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水平呈波动状态,其中,东部地区发展水平最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发展水平最低但增速最快;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差异不断缩小,东部地区内部差异最大,东部与西部地区间差异最为明显,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水平地区差异主要来源于地区间差异;全国及东、中、西三大地区具有不同的α收敛、β收敛特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子敏 潘丹丹
基于2006—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从9个方面选取了反映地区互联网发展水平的分项指标,采用熵值法进行加权处理,计算了各个省级行政区互联网发展综合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对各个地区互联网发展水平进行了排序,发现在中国互联网发展水平迅速提升的背景下,区域互联网发展差距呈现扩大趋势。通过对σ收敛、β收敛和俱乐部收敛的计算,进一步证实了上述趋势。
关键词:
熵值法 互联网 水平 测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龙超 张金昌
文章基于面板单位根检验及验证分析方法,分析我国区域金融发展的随机收敛性。得出我国区域金融存在全局性的随机发散,不存在俱乐部式随机收敛。这说明我国各省金融发展相对于全国金融发展没有保持同步,这种差距随时间发生变化;并且各省金融发展相对于中、东、西部区域金融发展也没有保持同步发展。对我国区域金融发展的差异进行分析得出了我国区域金融发展差异呈现波浪形曲线,而非像有些学者认为的那样呈现倒U形曲线的特性。
关键词:
区域金融 随机收敛 面板单位根检验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郭炳南 王宇 张浩
基于2011—2019年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熵值法测算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运用Dagum基尼系数和核密度估计等方法对十大城市群的区域差异和分布动态进行分析,并利用变异系数与静态面板收敛模型检验收敛性。研究发现:样本考察期内,中国城市群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但存在显著的区域不均衡格局,东部城市群发展水平高于中西部;城市群总体的相对差异呈现缓慢下降趋势,其主要来源是群间差异,而群内差异的贡献率最小;各城市群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同的分布延展性和极化特征;十大城市群中,京津冀、珠三角、成渝、关中、山东半岛和北部湾城市群存在σ收敛,同时所有城市群均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侯杰 李卫东 张杰斐 刘文杰
城市是数字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文章基于2011—2020年我国28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划分超大和特大城市、大城市、中小城市三种不同规模等级城市组别,运用核密度估计、Dagum基尼系数和收敛模型分析了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分布动态、地区差异与收敛性。结果显示,全国和不同规模等级城市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呈现稳步提升趋势,但城市之间的绝对差异有所扩大;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差异均不同程度地减弱,造成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区域差异的首要来源是区域间差异;全国和不同规模等级城市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均存在收敛趋势。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邱康权 陈静 吕雁琴
研究目标:构建营商环境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以此揭示中国营商环境综合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及动态演变规律。研究方法:熵权法、整体与维度分析法、核密度估计法、Dagum基尼系数、全局和局部莫兰指数、Markov链转移概率矩阵。研究发现:2008~2018年中国营商环境综合发展水平整体处于优化上升趋势,但优化进程较慢,内部指标发展不均衡,发展水平等级转移乏力;四大地区存在明显的空间非均衡分布特征,发展水平较好为东部地区;东北地区先后被中西部地区超越;中国营商环境综合发展水平存在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其中绝对差异在扩大,而相对差异总体上在缩小,地区间差异是造成中国营商环境综合发展水平空间非均衡的主要原因;中国营商环境综合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关系,不同类型的集聚模式较为稳定。研究创新:基于营商开展环境和营商生活环境两个维度构建中国营商环境综合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分别从整体、分维度、绝对差异、相对差异、空间相关性和等级转移概率等角度全面分析中国营商环境综合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以及动态演变趋势。研究价值:从营商开展环境和营商生活环境两个角度评估中国营商环境存在的现状问题,为未来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决策参考与依据。
关键词:
营商环境 地区差异 动态演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研
文章以“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为依据,通过对政府工作报告进行文本分析建立政府治理效能指数,将其纳入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对2007—2018年我国30个省份及东、中、西三大地区的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进而采用Dagum基尼系数及方差分解的方法对差异来源进行分解,并进行收敛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整体及东、中、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指数均呈逐年上升态势,发展态势良好,但各区域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区域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对于全国及东部地区来讲,高质量发展差异主要来源于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差异,而中西部地区的差异主要来源于生态文明差异;全样本及东部和中部地区的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β收敛,中部地区在某种程度上存在α收敛,西部地区仅存在条件β收敛。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石盛林
对于金融发展的收敛性问题,本文利用我国县域金融数据,以金融相关比率为衡量指标,发现在全国县域范围内,金融发展呈现出β收敛的特征,即金融发展相对落后地区潜在发展速度更快,而金融发展相对领先地区潜在发展速度相对较慢。分区域的实证分析表明,区域间还存在俱乐部收敛的特征:西部地区收敛速度最快,东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的收敛最慢。进一步分析,政策外力是影响区域收敛速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关键词:
金融发展 收敛性 实证研究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金徽
本文在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基于熵权法的Topsis模型测算出2010-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数字贸易发展水平,分析其区域差异及演化趋势,并就不同地区数字贸易发展的收敛性进行分析,得到以下结论:样本期间,各地区数字贸易发展水平持续上升;经济发展水平高的沿海省份数字贸易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内陆省份相对偏低;东中西三大区域数字贸易发展水平稳步提升,发展差距不断缩小;不同省份数字贸易发展水平存在绝对和条件β收敛。随着时间推移,不同地区将收敛至各自的稳态水平。最后,提出推动传统贸易数字化转型、促进区域数字贸易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数字贸易 综合评价 区域差异 收敛性分析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黄文胜 田杰 陶建平
本文采用2006~2009年1875个县(市)的数据,以金融相关比率为衡量指标,对我国农村地区金融发展水平收敛性进行了实证分析。总体来看,我国农村地区金融发展不存在收敛性,但呈现出β绝对收敛的特征,即农村金融发展相对落后地区潜在发展速度更快,而农村金融发展相对领先地区潜在发展速度相对较慢;分区域农村金融发展不存在俱乐部收敛的特征。呈现以上特征的原因在于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宏观大环境和国家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制度倾斜。目前应加快农村城镇化、工业化、农业产业化进程,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建立互补有序、协调发展的农村金融资源配置体系,有效缩短地区间金融资源配置差异,提高农村金融体系效率。
关键词:
农村金融 金融相关比率 收敛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