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96)
2023(8435)
2022(6380)
2021(5752)
2020(4755)
2019(10794)
2018(11248)
2017(22271)
2016(11975)
2015(14079)
2014(14058)
2013(14054)
2012(13006)
2011(12072)
2010(12645)
2009(11824)
2008(11657)
2007(10617)
2006(9656)
2005(8628)
作者
(37513)
(31228)
(30751)
(29558)
(19736)
(14799)
(14271)
(12109)
(11712)
(11218)
(10493)
(10287)
(9875)
(9842)
(9540)
(9414)
(9255)
(9230)
(9042)
(8810)
(7911)
(7698)
(7604)
(7119)
(7023)
(7008)
(6956)
(6907)
(6404)
(6097)
学科
(55118)
经济(55075)
管理(37442)
(32583)
(26809)
企业(26809)
方法(26237)
数学(23596)
数学方法(23047)
中国(16383)
业经(15725)
(13292)
产业(10917)
(10857)
(10638)
(10457)
(9953)
银行(9944)
(9943)
贸易(9934)
信息(9907)
(9742)
(9593)
理论(9418)
(9413)
总论(8848)
信息产业(8780)
技术(8675)
农业(8369)
(8251)
机构
学院(186236)
大学(185291)
管理(73450)
(72996)
经济(71270)
理学(62937)
理学院(62338)
管理学(60883)
管理学院(60557)
研究(58715)
中国(45959)
(39718)
科学(37327)
(35202)
(30208)
(27866)
财经(27825)
(27559)
研究所(27430)
中心(26956)
业大(26043)
北京(25353)
(25002)
(24006)
师范(23789)
(23025)
农业(22118)
经济学(21852)
(21056)
技术(20755)
基金
项目(120224)
科学(93610)
研究(87622)
基金(85448)
(74438)
国家(73888)
科学基金(63060)
社会(54123)
社会科(51515)
社会科学(51499)
(47944)
基金项目(44093)
教育(40809)
自然(40534)
(39690)
自然科(39468)
自然科学(39454)
自然科学基金(38677)
编号(37811)
资助(36211)
成果(31150)
重点(26569)
(25803)
(25416)
课题(25170)
(25015)
项目编号(23561)
创新(23404)
科研(22634)
国家社会(22394)
期刊
(77865)
经济(77865)
研究(51588)
中国(35572)
学报(28155)
管理(27634)
科学(25670)
(25059)
(24501)
教育(20689)
大学(20344)
学学(18758)
技术(18281)
农业(17036)
(16325)
金融(16325)
图书(14586)
业经(14047)
经济研究(13210)
财经(13161)
统计(12035)
(11258)
(11016)
问题(10747)
理论(10426)
书馆(10070)
图书馆(10070)
技术经济(10056)
决策(9868)
实践(9601)
共检索到2744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周树斌   高劲松   高琳霞   谭淑   张强  
面向多模态非遗数字资源对其知识内涵进行细粒度挖掘和语义关联建构对非遗资源在数智化时代的系统性保护和传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立足非遗资源的数字化保护和传承需要,引入本体完成面向茶类多模态非遗数字资源语义描述模型的构建,通过对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多模态资源的获取与处理,实现相关文本、图像、视频资源的知识重组,依靠知识图谱从多维度完成对茶类多模态非遗数字资源知识服务实现路径的探讨。实证研究验证面向多模态非遗数字资源所提出语义关联方案的适用性与可行性,能为非遗领域跨场景、跨时空、跨资源的多维组织与融合应用提供借鉴,也为非遗系统性保护的数字化方案提供参考。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松   焦海燕   刘新民  
[目的/意义]快速且精准地识别海量多模态数据中的价值性内容,对于促进知识传播、提升产出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过程]基于可解释性视角聚焦知识共创中“用户+多模态知识”的双重推进机制。首先,依托BERT+BiLSTM与ResNet模型分别提炼文本与图片特征以获取多模态知识向量表示;其次,依据社会认知理论剖析用户行为,采用DeepFM捕捉交互特征间的关联生成用户向量表示;再次,借助K-BERT对文本数据嵌入知识图谱得到外部知识向量表示;最后,基于多头注意力机制融合各维度特征向量,通过动态调整权重完成价值内容的识别。[结果/结论]通过使用魅族Flyme社区数据进行实验,所构建的融合模型准确率达到88.31%,相较于其他基线模型与组合模型,评价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证明嵌入外部知识并融合文本、图片与用户属性可以有效提升价值的识别效果。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熊回香  杨滋荣  蒋武轩  
[目的/意义]跨媒体知识图谱是解决跨媒体检索的重要方法之一。对多模态数据语义相关性研究,为跨媒体知识图谱的构建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发展方向。[方法/过程]以构建基于跨媒体的知识图谱为出发点,通过深入剖析知识图谱的内涵与构建技术,提出一种基于跨媒体数据内容的语义相关性分析模型。该模型充分利用媒体对象的高层语义的语义标签信息,将多媒态文档中的同模态对象提取出来,从而挖掘不同媒体内容间的语义关系。[结果/结论]实证结果表明,模型能够较为准确的发现不同模态数据对象间的语义相关性并将其关联起来。文章的研究对跨媒体知识图谱构建过程中实体的有效抽取及关系确立有一定的指导和帮助作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许多  鲁旺平  许瑞清  张红雨  江洋  游良志  冯在文  
为构建基于农业时空大数据的管理系统,实现田间养分精细化管理,提出了一种面向精准施肥的农业时空多模态知识图谱的构建及其控制与决策方法。通过基于深度学习的子图匹配方法,将地块待查询图和农业时空多模态知识图谱中的节点和关系嵌入表示;利用向量相似度计算获取候选子图,并从存储历史数据信息的子图中获取适合查询地块的施肥模型数据。结果显示,基于实例化后的待施肥地块查询图,在农业时空多模态知识图谱中可获取与给定地块查询图同构的子图,并从存储历史决策信息的子图中,获得适合当前地块的农业施肥模型。结果表明,基于农业时空多模态知识图谱的农业模型自动化选择结果可为精准施肥任务提供新思路和决策支撑。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常珏  张强  王盟燏  朱泽  李玉海  
数字人文的发展与引入为传统的人文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借助数字化技术组织、关联和开发传统文化资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忆、传承、创新与传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回顾元曲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以元曲四大家现存杂剧为例,通过自顶向下的方式对元曲知识进行抽取、融合、存储,最终构建知识图谱以实现对元曲知识的多维度展示与应用。基于本体模型构建的元曲知识图谱,能够实现对元曲资源的关联组织和可视化呈现,拓展了人文研究的范式。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谢梅  赵森  臧雨琪  
【目的/意义】数字化技术的迅猛发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播提供了新的机遇与途径,厘清我国非遗数字化研究进程,有助于客观反映非遗保护和传播研究的现状及问题,为非遗数字化研究推向深入,提升学术研究对现实实践行为的指导作用有重要意义。【设计/方法】运用CiteSpace对CNKI收录的188篇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的核心期刊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及可视化分析,在对研究文献进行基本状况分析的基础上,绘制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的趋势图谱与聚类图谱。【结论/发现】现有研究成果相对独立,存在着政策导向与技术驱动的双重特征,跨学科与个案研究的研究方法在该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但目前仍存在研究框架尚未形成、技术边界问题有待讨论、重技术描述轻体系构建等问题。因此,加强系统性理论建设、深化跨学科研究、采取多种研究方法、注重前沿技术发展应是下一步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的重点。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谢梅  赵森  臧雨琪  
【目的/意义】数字化技术的迅猛发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播提供了新的机遇与途径,厘清我国非遗数字化研究进程,有助于客观反映非遗保护和传播研究的现状及问题,为非遗数字化研究推向深入,提升学术研究对现实实践行为的指导作用有重要意义。【设计/方法】运用CiteSpace对CNKI收录的188篇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的核心期刊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及可视化分析,在对研究文献进行基本状况分析的基础上,绘制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的趋势图谱与聚类图谱。【结论/发现】现有研究成果相对独立,存在着政策导向与技术驱动的双重特征,跨学科与个案研究的研究方法在该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但目前仍存在研究框架尚未形成、技术边界问题有待讨论、重技术描述轻体系构建等问题。因此,加强系统性理论建设、深化跨学科研究、采取多种研究方法、注重前沿技术发展应是下一步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的重点。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彭博  
数字人文为选择有针对性的数字化方法进行人文社科信息资源的分析提供了新视角。文章立足人文科学内核,注重多种数字技术的融合,在数字人文视角下分析网络文物信息资源的内容与结构特征,依据分析结果将信息资源主题关键词作为外部知识库检索词,利用远程监督方法进行文物知识抽取并构建知识图谱。在面向“中国十大传世名画”网络文物信息资源实验中,构建了与之紧密相关的知识图谱,进行信息资源中的文物实体关系抽取、文物知识抽取与文物命名实体识别等应用研究,为数字人文框架下的信息资源深度利用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亚东  鲜国建  寇远涛  郭淑敏  刘现武  
[目的]我国苹果产业发展历史悠久,几千年来积累的数据已经形成了一个"资源仓库"。由于这些数据资源之间缺乏深度的组织和语义关联,难以提供精品化的知识服务,因此,解决"资源仓库"中海量数据的知识提取,是产业数据分析的关键。[方法]文章从苹果产业的知识来源、知识获取、知识融合和知识表达4个方面对我国苹果产业知识图谱架构进行设计,提出面向苹果产业数据关联的语义模型构建思路。[结果]基于苹果产业本体的构建和知识关联法则,可以提炼和挖掘苹果产业隐含知识间的关联关系,深度融合苹果产业的数据,从知识检索、知识发现、产业指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洋  谢卓力  
以图书情报领域的学术信息为研究对象,选择有代表性的传统网络数据库、网络学术博客、网络学术论坛等信息平台为数据来源,采用共现分析方法构建基于不同信息源的知识图谱,包括单源、无权多源聚合、含权多源聚合、限定作者群的多源聚合等,通过对各种知识图谱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如何利用多源数据优化知识图谱的方法。研究表明,基于多源学术信息聚合的知识图谱能更好地反映知识类别的界限,知识构成更为紧密。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程为  郑德俊  
[目的/意义]多模态资源虽类型丰富但分散无序,挖掘多模态资源间隐含的知识关联进而实现跨模态、多角度的知识重组,对于多模态资源的智能管理与深层服务都具有重要的价值。[方法/过程]本文立足知识服务的特点与需求,结合多模态资源的特征,探讨多模态资源的知识挖掘方案,并基于此方案探讨可通用的多维度知识重组方案。在此基础上,以多模态红色资源为代表,通过对红色人物陈毅相关多模态资源的获取与处理,实现相关文本、图像、视频资源的知识重组,开发了可视化知识服务平台“陈年毅事”,并从时间、地点、人物、主题等不同维度探讨了可视化知识服务的实现路径。[结果/结论]通过实证研究,验证所提出知识重组方案的适用性与可行性,可以为多模态资源的深度挖掘、多维组织与服务应用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局限]图像及视频资源有待更深层的挖掘;知识关联方式还有待补充。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沈旺  陈玖瑜  潘梦雅  
民国报纸作为“中华民国”历史的信息载体,具有高度的人文研究价值,其中隐藏的民国历史文化也是学术界探讨的热点之一。然而目前大部分收藏机构对民国报纸的建设开发仅停留在数字化阶段,缺少了对民国报纸的挖掘应用阶段。本研究基于中国历史文献总库——近代报纸数据库,针对民国报纸的内容特征与外部特征,结合数据库的元数据特点、新闻事件特点构建民国报纸知识本体,并以京剧艺术表演大师——梅兰芳作为实证研究主体,利用Gephi可视化工具构建面向梅兰芳的民国报纸知识图谱。从民国时期梅兰芳的文化外交、慈善义演、剧目演出三个维度分析民国报纸中记载的梅兰芳事迹,实现面向梅兰芳的知识挖掘。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庆山  赵雪  赵需要  周格非  
借助现代文献管理工具与软件,对2000—2010年间我国数字内容产业方面已发表的相关文献及关键词进行搜集、整理、调研和分析,并进行相关的词频、聚类等分析。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焦晓静  王兰成  韩锋  
当前,网络化和大数据的出现对科技情报研究构成了严峻挑战,对以定性分析为主的传统科技情报研究方法进行革新已迫在眉睫,知识图谱通过对大样本学术信息(如期刊论文、专利报告等)的分析来对科学知识的结构、关系与演化过程进行可视化,将其引入科技情报研究之中,有助于科技情报研究解决现存问题和应对现有挑战。本文概述了"事实型数据+专用方法工具+专家智慧"的国内科技情报研究通用模式以及美国罗伯特·克拉克提出的"以目标为中心"的情报研究模式,针对知识图谱的功能及其局限性、结合科技情报研究的特点,提出了知识图谱在情报研究中的三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白如江  周彦廷  王效岳  王志民  
[目的/意义]在新的信息背景下,以文献为单元的知识组织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对科学文献的语义化与结构化的知识组织研究成为目前图情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方法/过程]文章通过提出科学事件的概念,在现有科研元数据以及知识元框架的理论基础上,构建了科学事件元数据模型,将科学元事件划分为科学事件主语、科学事件谓语、科学事件宾语三个部分。利用LTP语言云根据本文所构建的科学事件元数据模型,对图情领域的科学文献进行科学事件的语义化与结构化知识组织,将所得数据存入图数据库Neo4j中并构建了以图情领域为例的科学事件知识图谱。[结果/结论]实验结果证实了文章所提方法可行有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