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66)
2023(8351)
2022(7282)
2021(6602)
2020(5965)
2019(13690)
2018(13742)
2017(27753)
2016(15124)
2015(17449)
2014(17719)
2013(17995)
2012(17309)
2011(15782)
2010(15947)
2009(15165)
2008(15266)
2007(14146)
2006(12350)
2005(11183)
作者
(47619)
(39900)
(39717)
(37989)
(24990)
(18927)
(18328)
(15599)
(14709)
(14384)
(13354)
(13056)
(12611)
(12590)
(12500)
(12462)
(12323)
(11927)
(11501)
(11498)
(10133)
(9973)
(9887)
(9002)
(8934)
(8923)
(8796)
(8794)
(8102)
(8048)
学科
(71380)
经济(71320)
(44753)
管理(43274)
(34458)
企业(34458)
方法(33841)
数学(30298)
数学方法(30094)
(20082)
中国(19066)
(16572)
技术(15358)
业经(14774)
地方(14054)
(14007)
贸易(14002)
(13859)
(13612)
(13198)
农业(13018)
(11563)
银行(11506)
产业(11155)
(11009)
(10290)
金融(10288)
环境(10059)
(9988)
(9624)
机构
学院(235228)
大学(234812)
(102467)
经济(100432)
管理(88852)
研究(79960)
理学(76042)
理学院(75243)
管理学(74081)
管理学院(73643)
中国(59710)
(49960)
科学(49474)
(46178)
(43302)
(42224)
研究所(38260)
业大(37437)
财经(36972)
中心(36412)
(35545)
农业(34586)
(33277)
经济学(32318)
北京(31866)
经济学院(29622)
(29036)
师范(28751)
(28373)
(27982)
基金
项目(150301)
科学(116279)
研究(108429)
基金(106857)
(93488)
国家(92785)
科学基金(77524)
社会(68253)
社会科(64933)
社会科学(64910)
(60476)
基金项目(57076)
(50158)
自然(49071)
教育(49019)
自然科(47835)
自然科学(47818)
自然科学基金(46948)
资助(44183)
编号(44001)
成果(35536)
(34311)
重点(34289)
(33539)
(31829)
课题(30510)
创新(29937)
科研(28708)
教育部(28180)
计划(28112)
期刊
(111565)
经济(111565)
研究(68392)
中国(41435)
(39312)
学报(38547)
(34853)
科学(34725)
管理(30992)
大学(28364)
学学(27002)
农业(26684)
技术(22495)
(20881)
金融(20881)
教育(20186)
业经(19260)
财经(18639)
经济研究(18460)
问题(16225)
(16160)
技术经济(14546)
(14251)
(13249)
统计(12372)
商业(12358)
理论(12157)
科技(12078)
(11335)
(11021)
共检索到3449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卫龙宝  李静  
本文利用区位商和集中系数对我国茶叶主产区的集聚度进行分析,并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对我国茶叶主产区茶叶生产的技术效率进行测算。研究结果表明,茶叶生产的技术效率随时间波动且地区差异明显,物质投入、茶园面积等因素对茶叶生产的技术效率有显著影响,并提出建立茶园流转机制、推广优良品种和生产技术、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强化茶叶技术创新等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江用文  陈宗懋  
论述了茶叶产业发展依靠科技创新的必要性,通过对茶叶行业科技人才队伍、条件平台、企业实力、市场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中国茶叶产业开展自主创新的条件基本具备,提出增强我国茶叶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议措施。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郑逸芳  苏时鹏  王姿燕  黄森慰  
基于福建省安溪县茶叶生产的调研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测算安溪茶叶生产效率,得出安溪茶叶生产总体效率不高,技术有效性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经营规模偏小、资源浪费严重等结论,提出科技兴茶、建立生产效率信息平台、加快茶园流转体制改革等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许咏梅  高启杰  
茶叶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创汇农产品,一直以来,我国茶叶出口在国际市场上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随着国际农产品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和国际茶叶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我国茶叶的出口越来越受到国外技术壁垒的影响。本文主要从实证的角度研究了国外技术壁垒对我国茶叶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表明:技术壁垒是众多影响我国茶叶出口因素中的最重要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对技术壁垒的对策。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道和  池泽新  刘滨  
本文运用DEA方法测算了1998—2005年我国茶叶产业中的绿茶和红茶的TFP变动及其对茶叶产业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1998—2003年我国绿茶TFP的年均增长率为1.61%,2001—2005年红茶TFP增长率为3.53%;从总体上看,这一时期我国绿茶TFP增长呈现明显的波动性特征,茶叶生产和流通制度的变革、技术创新和新技术的推广使用以及茶叶市场价格变动可能是茶叶TFP生产效率变动的主要原因。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婧  
中国是茶叶生产和出口大国,茶叶出口在对外贸易中占据比较重要的地位。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专业化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对中国茶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评估分析,进而提出了提升其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霍丽玥  
茶是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本文介绍了世界茶叶市场的现状,分析了我国茶业存在的问题、面临的困境,并对如何提高茶叶出口竞争力提出了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忠锐  潘伟光  
我国茶叶出口贸易的竞争力正在下降。分析其出口贸易的特点成为制定合理的竞争策略的关键,本文以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茶叶贸易统计数据为依据,通过构建我国茶叶出口的经济计量模型,测算了我国茶叶出口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贸易竞争力指数和茶叶出口的价格弹性,阐明了我国茶叶出口贸易的经济学特性。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亮科  吕向东  
中国是世界茶叶传统生产和贸易大国,在世界茶叶市场占有重要地位,但在世界茶叶市场定价及标准制(修)订等方面的话语权不大。为增强中国茶叶在世界茶叶市场的竞争力,有必要对世界茶叶市场发展趋势及中国茶叶贸易现状进行深入细致研究。在分析世界及中国茶叶生产、消费和贸易现状基础上,剖析了中国茶叶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晓钟  
本文利用1998年到2011年的中德、印德茶叶贸易数据,比较德国茶叶标准提高对中、印茶叶出口贸易的影响,结论表明,茶叶标准提高对中国茶叶出口贸易的负面影响大于对印度的影响。作者从中、印国内茶叶标准体系、茶叶生产结构和市场结构、茶叶质量监管和检测等方面剖析其原因,并据此探讨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为中国茶叶贸易比较利益增进提供有益的思路。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亮科  吕向东  
中国是世界茶叶传统生产和贸易大国,在世界茶叶市场占有重要地位,但在世界茶叶市场定价及标准制(修)订等方面的话语权不大。为增强中国茶叶在世界茶叶市场的竞争力,有必要对世界茶叶市场发展趋势及中国茶叶贸易现状进行深入细致研究。在分析世界及中国茶叶生产、消费和贸易现状基础上,剖析了中国茶叶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苏祝成  许咏梅  
本文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中国茶叶进出口贸易是否影响国际市场价格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总体来看,中国茶叶进出口量的变化不会带来国际茶叶市场价格的变化;反之,国际茶叶市场价格的变化则会带来中国茶叶进出口量的变化,国际红茶市场尤为明显;但在国际绿茶市场上,中国绿茶国际贸易影响着国际绿茶市场价格。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包建华  方世建  
本文运用波特钻石理论对安徽茶叶产业竞争力的四个要素进行了分析,提出茶叶产业集群式发展的思路及相关措施。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道和  高岚  
利用FAO统计数据和中国海关统计年鉴数据为基础,借鉴CMS模型和RCA指数对中国茶叶产业比较优势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中国茶叶产业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但其比较优势正在逐步下降,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统一高效的农产品流通管理体制,大力发展行业协会,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加大对红茶及其它高价值茶叶的生产等政策性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吴海中  吴新民  陈保平  
[目的]探明茶叶区域格局演变特征,对优化安徽省茶园空间布局意义重大。[方法]基于空间分析手段和县域统计信息,定量探究1998-2019年安徽省53个县区茶叶生产格局变迁规律,并对演变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1)安徽省茶园种植区域向皖西、皖南空间集聚不断增强。安徽省茶园种植主要分布在2大热点区域:以歙县、黄山市辖区为核心的皖南地区,以霍山县、岳西县为核心的皖西地区。(2)茶叶生产格局由“单核心”向“双核心+周围小中心”的集聚模式转变。(3)标准差椭圆分析表明,安徽省茶园沿NW-NE方向展布,椭圆扁率由1998年的0.46增加2019年的0.54,椭圆中心逐步向西北方向迁移。[结论]安徽省茶园时空格局集聚及演变的驱动因素趋于多元化。自然资源是区域茶园生产变动的首要因子,政策因素是安徽省茶叶时空集聚的导向性因素,茶叶技术及茶园规模化建设是茶园扩张的推动力,茶叶市场、效益等外部性因子对茶园格局变迁发挥着日趋重要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