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47)
2023(7174)
2022(6310)
2021(5802)
2020(5284)
2019(12355)
2018(12423)
2017(25437)
2016(13986)
2015(16108)
2014(16544)
2013(16861)
2012(16124)
2011(14788)
2010(15021)
2009(14340)
2008(14438)
2007(13311)
2006(11622)
2005(10493)
作者
(42991)
(35946)
(35715)
(34318)
(22479)
(16993)
(16525)
(14105)
(13188)
(12802)
(11931)
(11827)
(11360)
(11289)
(11234)
(11193)
(11117)
(10592)
(10379)
(10283)
(9051)
(9032)
(8850)
(8191)
(8169)
(7991)
(7946)
(7888)
(7241)
(7171)
学科
(65624)
经济(65569)
(37356)
管理(36573)
方法(30715)
(28193)
企业(28193)
数学(27680)
数学方法(27414)
(18839)
中国(17857)
(14986)
地方(13615)
业经(13473)
(13357)
(13146)
贸易(13141)
(12762)
(12253)
农业(11854)
(10829)
银行(10804)
(10334)
产业(10241)
(9556)
金融(9554)
(9469)
技术(9016)
环境(8584)
(8557)
机构
学院(214351)
大学(214043)
(92909)
经济(91000)
管理(80484)
研究(72546)
理学(68724)
理学院(67974)
管理学(66843)
管理学院(66453)
中国(55338)
(45308)
科学(44337)
(43242)
(38053)
(37600)
研究所(34338)
财经(34324)
中心(33089)
(32312)
业大(31949)
(30819)
农业(29925)
经济学(29206)
北京(29090)
(27209)
师范(26956)
经济学院(26735)
(26051)
(25429)
基金
项目(133869)
科学(103611)
研究(97490)
基金(95130)
(82422)
国家(81772)
科学基金(68395)
社会(60903)
社会科(57843)
社会科学(57823)
(53222)
基金项目(50463)
(44617)
教育(44217)
自然(43168)
自然科(42036)
自然科学(42022)
自然科学基金(41271)
编号(40602)
资助(40055)
成果(33346)
(30588)
重点(30358)
(29986)
课题(27866)
(27378)
科研(25733)
创新(25694)
教育部(25214)
发展(24788)
期刊
(103627)
经济(103627)
研究(63539)
中国(37290)
(34248)
学报(32772)
(32395)
科学(29619)
管理(27989)
大学(24271)
学学(22986)
农业(22964)
(20290)
金融(20290)
技术(18643)
业经(18285)
教育(18078)
财经(17133)
经济研究(17111)
问题(15224)
(14826)
(12459)
技术经济(12025)
(11899)
商业(11791)
统计(11680)
理论(11570)
实践(10423)
(10423)
(10307)
共检索到3171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彭柳林  余艳锋  周开洪  
我国已成为世界上芦笋种植面积最大的生产和出口国,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然而却不是芦笋生产强国。该文通过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相结合以及调查和文献研究法,对我国芦笋现状及产业布局进行分析,发现产业快速发展的背后,我国芦笋存在产业缺乏完整的布局规划;小农生产模式普遍,未形成规模化、产业化、基地化;芦笋加工企业小而散,深加工程度不够;产业技术研发体系滞后,未真正形成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等问题,这些都严重阻碍了我国芦笋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提出了正视这些瓶颈,以优化芦笋产业布局为着力点之一,提出重力打造湖北黄陂﹑山西永济﹑山东曹县﹑福建东山等四大芦笋产业基地;构建芦笋产业八大集群,形成产业规模、集群优势;推进...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游德升  
本文对我国芦笋的国际比较优势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对我国芦笋的世界市场占有率、出口价格、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和可比净出口指数的测算,结果表明:我国芦笋的出口价格稳步上升;世界市场占有率总体较高,呈现波动状况;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很有优势,呈先升后降;可比净出口指数也很高,总体比较稳定。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芮晓霞  周小亮  
中国多年实践经验证明GDP增长这单一指标作为产业布局的评价标准较为片面。本文构建了效率和民生相统一的产业布局评价体系,并对影响产业布局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济民生发展基础和结构水平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着产业布局的合理性,而自然资源禀赋因素已日益弱化,经济民生发展生态因素则未能在产业布局优化中得到很好的体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乔治林  
花生是中国重要的油料、经济作物。通过对自然因素、制度因素、农用机械总动力、劳动力以及教育科技投入等因素来对中国的花生产业布局进行分析,得出1949-1977年中国花生产量是影响花生种植面积的最主要因素,1978年改革开放后中国花生的有效灌溉面积是影响花生种植面积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根据不同时期的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优化产业布局,从而促进花生产业的发展。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赵燕  
一、改革开放以来东中西部地区吸引外资分布差异(一)数量分布差异中国实施开放政策三十年来,外商直接投资进入东中西部地区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改革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邬娜  傅泽强  谢园园  徐建伟  沈鹏  高宝  
以产业布局与资源、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为基础,以辽河流域(辽宁省)为研究对象,从产业布局的现状分析入手,重点分析辽河流域(辽宁省)现有产业布局对水资源、水环境等的影响,以及产业布局与生态功能区划的协调性。得出目前辽河流域(辽宁省)的产业布局还存在与功能区划不匹配、布局过于集中、资源环境状况恶化等问题,提出未来其产业布局优化的总体策略,并指出应从落实功能区划、完善经济区格局,以及构筑高效的主导产业空间体系等方面优化产业布局。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闫建伟  王雅鹏  
采用区位商、市场份额、辅助斯皮尔曼相关系数法,对我国肉鸭产业布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肉鸭产业布局可划分为四大类型,分别为以山东、广东为首的高区位商、高市场份额区,以北京、重庆为首的高区位商、低市场份额区,以湖南、河南为首的低区位商、高市场份额区,以湖北、安徽为首的低区位商、低市场份额区;同时,我国肉鸭产业布局也呈现出三足鼎立态势,形成分别以山东、江苏、广东为核心的三大核心产业圈;另外,我国肉鸭产业在区位商与市场份额层面所反映的差异化较大,其与地区经济总量、产业规模、技术与政策投入、产业化经营水平有较大的正相关性,与水资源条件呈弱负相关性。据此本文提出:四大类型区域发展要做到扬长避短,积极进...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小平  邓晓卫  焦军彩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产业集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作用明显。本文从五个方面归纳了产业集聚效应,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集聚效应对产业布局的作用,并通过国内外的实践,论证了基于集聚效应优化产业布局的可行性。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郑伟厚  刘晓桐  
从需求、供给和政策等方面综合分析和研判,我国养老产业目前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未来发展空间巨大。一是随着人口结构和家庭结构的变化,预计商业养老服务需求将在未来10年后逐步进入爆发期;二是目前居家养老仍是主流,社区养老发展滞后,机构养老空床率较高;三是养老政策频繁出台,政策导向是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领域。由于保险行业与养老产业联系相对紧密,目前国内多家保险公司通过产业自建、股权购买、组建联盟等多种形式积极布局养老产业,延伸保险服务价值链,提升市场竞争力。但是,由于我国养老产业的相关配套政策不完善,产业链内部专业化分工尚未形成,保险公司在布局养老产业过程中面临不少困难。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保险公司在养老产业领域的布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在发展定位上,坚持扬长避短、量力而行;二是在发展方向上,基于养老模式的转变和创新,注重开发智慧养老和医养结合相关项目;三是在发展路径上,致力优化专业分工、提升运营效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敏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在东中西三大地带之间存在巨大差异,这一特点也体现在农业后向产业布局中。本文主要从东中西农业后向产业特点入手,对东中西农业后向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做了简要的分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齐仙惠  李改珍  巫东堂  
利用ISSR技术,对收集自5个国家的43份芦笋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旨在为芦笋育种工作提供更多的参考数据。试验结果表明,18条引物共扩增条带159条,其中,多态性条带121条,多态性比率为76.10%。用软件PopGene 1.32计算出供试芦笋的观察等位基因数为2,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444 3,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265 4,Shannon信息指数为0.411 4。根据公式计算得出,多态性信息指数(PIC)为0.317~0.840,平均为0.669;基因组的平均遗传丰富度为5.17,表明供试芦笋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利用NTSYS 2.10e软件进行相似系数分析,构建聚类树状...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耀光  王国力  肇博  王圣云  宋欣茹  
我国12个海岛县,分散分布在黄海等四大海域中,由于所处的海域位置、海洋与岛陆资源丰度以及受市场机制与人文状况、海岛资源开发力度与所处行政区的影响,海岛县际之间经济存在一定差异。根据海岛县人均GDP计算的基尼系数和绘制的洛伦斯曲线图,可以看出海岛县经济差异在缩小。海岛县之间产业结构也存在不同的演进过程,根据主成分得分值,在坐标系上海岛县的具体分布,可以划分出产业结构的不同演进阶段和产业结构类型。目前,海岛县的经济虽然仍为资源型经济,但在开发利用资源方面,已从海洋生物资源利用为主,逐步转向以利用海洋空间资源、海洋非生物资源、岛陆土地资源和海洋生物资源并重的发展方向。一些陆域发展的产业也逐步向海岛转...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贾随园  
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被提升为国家战略,标志着滨海新区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随着滨海新区大开发开放的不断深入,作为国家综合改革试验区,从战略高度对其功能区建设与产业布局进行研究分析意义重大。笔者运用所学经济学理论,全面分析滨海新区的发展现状,并尝试从整体开放度、产业聚集度、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方面对新区的发展战略提出了几点思考及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琳彦  
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布局的合理性能够有效地推动产业的发展和效益的实现。文章运用空间自相关方法对我国31个省(市、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分布的现状和集聚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空间上表现出显著的集聚特征,省区之间存在着空间异质性,两极格局比较明显,多数省区还处于低水平发展阶段,行业之间集聚程度差异并不明显。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晓翠  
小城镇是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着力点,产业是新型小城镇发展的重要支撑,产业布局直接影响新型小城镇发展的质量与水平。新型小城镇产业布局更强调有利于促进产城融合、促进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促进城乡一体化、促进有序发展。在理论探讨基础上,从经济支撑、社会发展、资源环境与区域协同四大维度构建了我国新型小城镇产业布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模糊综合评价计量模型,并通过协调度对综合评价结果进行修正,最后以湖北省为例进行实证检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