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49)
- 2023(7309)
- 2022(6519)
- 2021(6079)
- 2020(5552)
- 2019(12872)
- 2018(13035)
- 2017(26477)
- 2016(14741)
- 2015(16802)
- 2014(17150)
- 2013(17315)
- 2012(16617)
- 2011(15166)
- 2010(15498)
- 2009(14688)
- 2008(14938)
- 2007(13668)
- 2006(11846)
- 2005(10843)
- 学科
- 济(61538)
- 经济(61474)
- 业(39702)
- 管理(39018)
- 方法(31640)
- 企(30295)
- 企业(30295)
- 数学(28550)
- 数学方法(28322)
- 农(17482)
- 中国(17453)
- 财(17075)
- 学(14006)
- 制(13874)
- 贸(13266)
- 贸易(13262)
- 易(12942)
- 银(11888)
- 银行(11847)
- 行(11309)
- 业经(11220)
- 农业(11071)
- 融(10422)
- 金融(10419)
- 务(10396)
- 财务(10377)
- 财务管理(10345)
- 地方(10324)
- 企业财务(9809)
- 和(9306)
- 机构
- 大学(224993)
- 学院(223393)
- 济(92497)
- 经济(90492)
- 管理(81513)
- 研究(77620)
- 理学(69820)
- 理学院(68993)
- 管理学(67808)
- 管理学院(67386)
- 中国(58547)
- 科学(49261)
- 京(47963)
- 财(45058)
- 农(44388)
- 所(41920)
- 研究所(38062)
- 业大(36115)
- 财经(35899)
- 农业(35597)
- 中心(35075)
- 江(33508)
- 经(32420)
- 北京(30425)
- 经济学(29224)
- 范(28261)
- 师范(27930)
- 院(26991)
- 州(26876)
- 经济学院(26725)
- 基金
- 项目(141815)
- 科学(109002)
- 基金(101829)
- 研究(99763)
- 家(90395)
- 国家(89681)
- 科学基金(73874)
- 社会(61649)
- 社会科(58377)
- 社会科学(58355)
- 省(55358)
- 基金项目(54044)
- 自然(48544)
- 自然科(47337)
- 自然科学(47315)
- 划(47310)
- 自然科学基金(46491)
- 教育(46195)
- 资助(42972)
- 编号(40556)
- 成果(33990)
- 重点(32565)
- 部(32251)
- 发(30587)
- 创(28881)
- 课题(27984)
- 科研(27896)
- 计划(27292)
- 创新(27159)
- 性(27153)
共检索到3271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丁霞 王林海 张艳欣 黎冬华 危文亮 张秀荣
采用盛花期人工淹水胁迫36 h,对我国43个芝麻主栽品种的耐湿性进行鉴定,结果发现,湿害胁迫后,品种的正常株率在0~42.4%之间,平均为17.7%;湿害产量变化在0~95.4 g之间,平均为28.5 g,湿害造成产量减少44.8%~100%,平均减产81.3%;湿害产量与正常株率和湿害减产率显著相关,r分别为0.77和-0.64;品种的平均正常株率随育成时间先后而逐渐增大,北方品种耐湿性整体低于南方品种,国审(鉴)品种湿害产量高于省审(鉴)品种。鉴定结果表明,我国当前芝麻品种耐湿性普遍不高,相对而言,熊芝1号的正常株率较高,中芝13的湿害产量较高且湿害减产率较低。
关键词:
芝麻 品种 耐湿性 鉴定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吕丰娟 肖运萍 汪瑞清 魏林根 袁展汽 林洪鑫
为挖掘芝麻耐连作种质资源,以赣芝5号、赣芝9号、万荣黑芝麻、青麻、金黄麻、武宁黑芝麻、东乡黑芝麻、冀9014、玉山黑芝麻,豫芝11号、陕西旬阳、中芝13号、P13–2、WS46、樟树褐芝麻为供试材料,于2014—2015年对芝麻进行连作耐性筛选。结果表明:连作导致芝麻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单株干物质质量、单株蒴果数、每蒴粒数和单株产量显著降低;空梢尖长、始蒴部位和瘪子率显著升高;对千粒质量无显著影响。结合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认为发芽率和发芽指数的连作系数可作为芝麻萌发期连作耐性筛选指标;单株干物质质量、单株蒴果数和单株产量的连作系数隶属函数值组成的指标池,可作为基于产量的芝麻田间连作耐性筛选标准。通过芝麻萌发期和田间耐性筛选,得到耐连作能力较为稳定的金黄麻(C5)和武宁黑芝麻(C6);中等耐连作能力较为稳定的玉山黑芝麻(C9)和豫芝11号(C10)以及不耐连作的赣芝5号(C1)、赣芝9号(C2)和P13–2(C13);其他品种(品系)对连作耐受性不稳定。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艳欣 王林海 黎冬华 高媛 吕海霞 张秀荣
【目的】芝麻是对湿害极其敏感的作物,湿害是影响中国芝麻生产发展和单产提高的主要障碍因素,然而,芝麻耐湿性分子生物学研究基础薄弱,迄今,国内外有关芝麻耐湿性基因定位的研究尚未见报道。利用重组自交系(RIL)群体进行芝麻耐湿性QTL定位,结合芝麻核心种质群体进行耐湿性相关分子标记研究,并挖掘优异耐湿基因资源。【方法】以高耐湿芝麻品种中芝13与极敏感种质宜阳白杂交后连续自交6代构建206个株系的RIL群体。利用113对多态性分子标记扫描RIL群体获得基因型数据,用MapMaker/EXP.3.0软件构建遗传连锁图谱。2009年和2010年在武汉和鄂州2地点通过人工淹水胁迫获得RIL群体盛花期湿害后正...
关键词:
芝麻 耐湿性 QTL定位 耐湿资源 挖掘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建涛 李国强 周萌 陈丹丹 陈志君 郑国清
【目的】为研究不同生育期渍害胁迫对不同耐湿性芝麻品种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在盆栽试验条件下,以郑芝13和郑98N09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初花期和盛花期不同渍水时长对芝麻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1)渍害延缓芝麻生长发育,使芝麻叶龄,叶面积指数和叶绿素含量降低,品种间差异显著,渍水时间越长,影响越大。(2)渍害抑制芝麻植株干物质的积累,使干物质向茎杆中转运比例增大,减少了向生殖器官的转运,容易形成秕籽,降低产量。(3)同一时期渍水时间越长,对芝麻产量构成的影响越大。渍水处理后,产量的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玉娟 游均 刘爱丽 黎冬华 于景印 王燕燕 周瑢 宫慧慧 张秀荣
【目的】确定芝麻发芽期耐盐性鉴定适宜的Na Cl胁迫浓度和评价指标,发掘耐盐种质和耐盐相关重要基因,为芝麻耐盐性大规模鉴定、遗传改良和耐盐机理研究提供方法借鉴和优异基因资源。【方法】以8份耐盐性差异较大的芝麻种质为材料,在不同浓度的Na Cl(0、50、100、150、200和250 mmol·L-1)胁迫下发芽,测定其发芽势、成苗率、根长、芽长和鲜重等指标,通过对指标值的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和相关性分析等,筛选芝麻发芽期耐盐性鉴定适宜的Na Cl处理浓度和评价指标。以100 mmol·L-1 Na Cl溶液为处理浓度,相对成苗率为鉴定指标对71份芝麻核心种质进行发芽期耐盐性鉴定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并对获得的候选基因进行功能注释;通过Na Cl胁迫下芝麻幼苗叶片转录组测序和荧光定量PCR分析候选基因的表达模式,筛选耐盐相关候选基因。【结果】对不同浓度Na Cl胁迫下8份芝麻材料发芽各指标进行统计和方差分析表明,100 mmol·L-1的Na Cl处理下,除发芽势外,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成苗率、根长、芽长和苗鲜重的标准偏差值均较大,所有指标在0.05水平上均存在显著差异,100 mmol·L-1的Na Cl溶液可以作为芝麻发芽期耐盐性鉴定的适宜胁迫浓度;相对成苗率、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指数、相对活力指数、相对芽长、相对根长和相对鲜重7个指标与芝麻发芽期耐盐性关系密切,贡献率较高,可以作为芝麻发芽期耐盐性鉴定的评价指标。71份芝麻核心种质材料的相对成苗率变异比较丰富,符合正态分布;通过对71份芝麻核心种质相对成苗率与SNP标记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检测到7个与芝麻发芽期耐盐性显著关联的SNP标记(LG5:688003、LG7:9582027、LG10:5274091、LG10:10788493、LG11:11924186、LG14:2128695和LG16:3930301),SNP标记上、下游各100 kb区间内共有基因67个,其中有功能注释的基因34个;通过耐盐材料S04在盐胁迫下的转录组测序和荧光定量PCR对预测的候选基因进行表达模式分析,共有21个候选基因受到盐胁迫诱导显著差异表达。【结论】芝麻发芽期耐盐性鉴定的适宜Na Cl胁迫浓度为100 mmol·L-1,相对成苗率等7个指标可以作为适宜的评价指标;检测到与芝麻发芽期耐盐性显著关联的SNP标记7个,并鉴定出耐盐候选基因21个。
关键词:
芝麻 耐盐性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耐盐基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卫文星 张红 路风银 卫双玲
对31个芝麻品种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及遗传距离测定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31个品种可分为14类,在类群间(D2≥12.50)组配组合是有效的,类群内组配不利于遗传多样性和优良变异材料的选育。地理远缘品种在遗传上不一定远缘,而近缘品种由于选择方向不同可能成为遗传远缘。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文萍 吕伟 黎冬华 任果香 张艳欣 文飞 韩俊梅 张秀荣
【目的】利用33个多态性SSR分子标记分别与18个不同的抗旱性状进行关联分析,发掘与抗旱相关的主要基因位点,为抗旱基因定位和功能标记开发提供基础;通过对100份芝麻种质资源进行抗旱性鉴定,发掘优异的耐旱种质,为芝麻抗旱育种提供指导。【方法】采用盆栽和反复干旱法,对芝麻种质资源群体进行成株期抗旱性鉴定获得表型指标测定值,利用SAS、SPSS和隶属函数等进行统计分析,综合评价其抗旱性,利用GLM模型和MLM模型,将表型数据与分子标记进行关联分析。【结果】研究群体干旱胁迫处理后,材料间响应差异明显,考察的表型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魏利斌 苗红梅 张海洋
【目的】系统了解芝麻发育及种子形成转录组特征,丰富芝麻转录组数据信息。【方法】选用6份芝麻样品(5个不同芝麻品种的完整植株、1份不同发育阶段的芝麻籽粒),构建转录组测序文库并进行Illumina RNA-seq双端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共获得原始数据12.69 Gb,有效数据8.80 Gb。通过de novo拼接获得了长度大于100 bp的转录物26 837条(http://www.ncbi.nlm.nih.gov/genbank/TSA.html,登录号:JP631635—JP668414);转录物总长度18.35 Mb,平均长度683 bp,N50长度1 006 bp。转录物注释结...
关键词:
芝麻 发育 转录组测序 生物信息学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吴向阳 程朝泽 吕高强 王心宇
【目的】从芝麻全基因组中分离鉴定水通道蛋白AQP(AQuAPorin)家族基因,并进行系统进化关系、连锁群定位、基因结构、跨膜结构域和亚细胞定位预测、保守性氨基酸残基以及青枯雷尔氏菌诱导表达分析,为芝麻AQP的功能研究与利用奠定基础。【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结合芝麻基因组注释信息,鉴定芝麻AQP家族成员序列信息,并用interPro逐一进行验证。利用ClustAlW2对芝麻、拟南芥和水稻的AQP以及马铃薯的XiPs进行多序列比对,用MeGA6.0构建进化树。通过MAPinsPeCt和Gene struCture DisPlAy server 2.0进行连锁群定位和基因结构分析。采用Prot...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柳家荣 屠礼传 徐如强 郑永战
采用520份种质资源进行两年田间诱发鉴定查明,芝麻的耐涝性与基因型和根系活力有密切关系.野生种高度耐涝;栽培种中的部分改良品种(系)及来源于高湿地区和低洼易涝地带的部分农家品种也表现高度耐涝,反映出不同的遗传背景.从现阶段育种目标需要出发,提供豫芝1号、河南1号、宜阳白等16个高度耐涝的优良品种和种质资源.研究结果还表明,体现根系活力的伤流量和根群量是评价芝麻耐涝性的重要生物指标.
关键词:
芝麻 耐涝性 基因型 根系活力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林海 黎冬华 张艳欣 黄俊斌 张占英 张晓燕 张秀荣
在国内首次对我国湖北、河南、安徽、江西等芝麻主产区进行了较大范围的芝麻茎点枯病病原采集和菌株分离,纯化培养得到35个菌株。通过比较病原菌在不同培养基、不同诱孢处理方式、不同诱孢培养条件等,确定适宜培养条件为普通PDA培养基28℃黑暗培养4~5 d切断菌丝,再培养4~5 d,建立了一套较成熟的芝麻茎点枯菌株分离培养纯化技术。对35个菌株的菌落、菌核的形态特征进行了系统观察,测定了不同菌株的致病力,并对其rDNA-ITS区进行了测序,表明均为菜豆壳球孢(Macrophomina phaseolina(Maubl.)Ashby)。35个菌株在表型和致病力等方面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为有针对性的开展芝麻...
关键词:
芝麻 茎点枯病 病原菌 致病力 ITS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师立松 高媛 黎冬华 杨文娟 周瑢 张秀荣 张艳欣
【目的】芝麻蒴果成熟易开裂,造成产量损失,是影响芝麻机械化收获的重要因素。建立一种简便易行、准确可靠、重复性好的芝麻抗裂蒴性鉴定方法,有利于发掘抗裂蒴种质和选育抗裂蒴品种,推动芝麻机械化生产进程。【方法】芝麻进入成熟期2周以后,取主茎中部蒴果进行抗裂蒴性鉴定。利用5份具有不同抗裂蒴性的代表性材料,通过比较蒴果样品烘干前后裂口宽与开裂角度C1的差异,确定样品处理方式;通过比较主茎各节位蒴果的裂口宽和开裂角度C1变异情况,选择最佳取样部位。以308份核心种质为材料,测量计算蒴果长、蒴果宽、蒴果厚、裂口宽、裂口深、果皮重、裂口深/蒴果长、果皮重/蒴果长、开裂角度C1和C2等10项指标,通过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线性回归等统计学分析,筛选抗裂蒴性评价的最佳指标;根据不同抗裂蒴性核心种质的裂口宽变异分布情况,确定抗裂蒴性等级划分标准。【结果】蒴果样品经过烘干处理,有助于消除误差,可提高鉴定准确性;植株主茎中部5节位蒴果的裂口宽和开裂角度C1在同一材料不同单株间无显著差异,为最佳取样部位;建立308份核心种质的抗裂蒴性综合评价值与单项指标的最优回归方程,即D=﹣0.12+0.33X2+3.21X10,表明裂口宽和果皮重/蒴果长对抗裂蒴性有显著影响,且裂口宽与蒴果开裂角度C1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0.8049),因此,裂口宽可以作为芝麻抗裂蒴性鉴定评价的指标;确定的芝麻抗裂蒴性等级划分标准为:高抗(裂口宽≤0.7 cm),抗(0.7 cm1.5 cm)。【结论】当芝麻进入成熟期2周后,选取主茎中部5节位的中位蒴果,烘干处理后测量蒴果的裂口宽,能够精准评价芝麻的抗裂蒴性。该方法简便易行,不受环境影响,可控性强,重复性好,结果可靠,能较为准确地反映芝麻的抗裂蒴性,可用于芝麻种质抗裂蒴性高通量鉴定。利用该方法对308份核心种质进行抗裂蒴性评价,并从中筛选出11份高抗裂蒴种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建 张秀荣 张艳欣 车卓 黄波
【目的】探明中国主要芝麻品种遗传多样性特点和遗传基础演变趋势。【方法】采用SRAP(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标记对中国芝麻主要产区1950-2007年间应用的67个品种进行分析。【结果】21对SRAP随机组合引物共扩增DNA带561条,多态性带265条,比例为47.2%;每对引物平均扩增的总带数和多态性带分别为26.7和12.6条。67个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平均为0.9104,遗传距离平均为0.0706,遗传多样性较匮乏,遗传基础较窄。地方品种与杂交选育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和遗传距离的均数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前者的遗传...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沈金雄 郭庆元 张秀荣 赵应忠 冯祥运 陈和兴 伍晓明
应用离差平方和法对已编目的4251份中国芝麻种质资源进行了聚类分析,从中挑选出884份(约占20%)资源作为中国芝麻中心资源的诗选品。中选资源不仅与全部资源相应性状的平均值和变异系数基本相等,变幅的吻合率除种子蛋白质含量为98%外,其余均为100%;且包含有全部资源中各种类型的多个性状值特殊的材料。中选资源基本代表了全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关键词:
芝麻 中心资源 聚类分析 挑选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危文亮 张艳欣 吕海霞 王林海 黎冬华 张秀荣
【目的】推测芝麻资源群体材料的遗传变异、群体结构和分子亲缘关系,通过关联分析检测群体中影响含油量表型的位点,为芝麻高油育种及开展其它性状关联分析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20对SSR引物、43对SRAP引物及16对AFLP引物,对来自芝麻核心品的216份芝麻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群体结构分析和含油量性状关联分析。【结果】共检测到338个等位变异,群体遗传多样性为0.2493、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2090。群体结构分析将216份芝麻资源分为2个亚群(POP1和POP2);其中,174份资源(80.56%)归属POP1亚群,42份资源(19.44%)归属POP2亚群。POP1亚群的遗传多样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