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09)
- 2023(9061)
- 2022(7092)
- 2021(6784)
- 2020(5826)
- 2019(13073)
- 2018(13689)
- 2017(27226)
- 2016(14910)
- 2015(16967)
- 2014(17278)
- 2013(16824)
- 2012(15049)
- 2011(13662)
- 2010(14272)
- 2009(13449)
- 2008(13248)
- 2007(12018)
- 2006(10919)
- 2005(10113)
- 学科
- 济(61451)
- 经济(61395)
- 管理(40488)
- 业(39458)
- 方法(29411)
- 企(29042)
- 企业(29042)
- 数学(26865)
- 数学方法(26341)
- 中国(21579)
- 农(18400)
- 制(14091)
- 财(13850)
- 银(13576)
- 银行(13547)
- 业经(13482)
- 行(12911)
- 学(12904)
- 环境(12074)
- 贸(11724)
- 贸易(11715)
- 农业(11548)
- 易(11457)
- 融(11226)
- 金融(11225)
- 险(11171)
- 保险(11078)
- 地方(10178)
- 理论(9814)
- 和(9308)
- 机构
- 学院(216064)
- 大学(214723)
- 济(87579)
- 经济(85673)
- 管理(81954)
- 研究(71048)
- 理学(69343)
- 理学院(68624)
- 管理学(66998)
- 管理学院(66647)
- 中国(59541)
- 京(46825)
- 科学(44353)
- 财(43704)
- 所(36515)
- 农(35346)
- 财经(34303)
- 研究所(32971)
- 中心(32610)
- 江(32422)
- 业大(31762)
- 经(30997)
- 北京(30608)
- 农业(27446)
- 经济学(27074)
- 范(26662)
- 州(26461)
- 师范(26396)
- 院(25951)
- 财经大学(25464)
- 基金
- 项目(138485)
- 科学(107893)
- 基金(99665)
- 研究(99468)
- 家(87364)
- 国家(86751)
- 科学基金(73546)
- 社会(62180)
- 社会科(58880)
- 社会科学(58863)
- 省(53874)
- 基金项目(51660)
- 自然(48110)
- 自然科(46865)
- 自然科学(46852)
- 自然科学基金(45958)
- 教育(45608)
- 划(45600)
- 资助(42815)
- 编号(40797)
- 成果(32751)
- 重点(31653)
- 部(30051)
- 发(29653)
- 课题(28455)
- 创(27600)
- 科研(26626)
- 创新(25984)
- 国家社会(25616)
- 教育部(25402)
共检索到3243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孟齐 杨塞 易自力 薛帅
为评估我国芒属植物规模化种植的生态风险,利用前期建立的能源草生态风险评价体系,从分布特征(P_1)、繁殖特征(P_2)、扩散特征(P_3)、遗传特征(P_4)、适应特征(P_5)、危害特征(P_6)和被控制特征(P_7)等7个决定生态风险等级的层面对芒、五节芒、荻、南荻和奇岗进行相关定性分析;在此基础上再利用数学统计法对各种芒草的生态风险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芒、五节芒、荻、南荻和奇岗的生态风险值(R)依次是71、60、66、53和52分,即规模化种植的生态风险趋势为芒>荻>五节芒>南荻>奇岗;依据能源草生态风险评价体系划定的评判标准,奇岗和南荻为无生态风险的芒草种类,而五节芒、荻和芒为具有中低生态风险的芒草种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真池 欧阳乐军 张龙 沙月娥 曾富华
【目的】分析桉属植物候选内参基因的表达稳定性,筛选合适的内参基因,为深入研究桉属植物愈伤组织芽分化及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中基因的表达变化提供参考。【方法】以尾巨桉、粗皮桉、尾叶桉的叶片及尾叶桉的绿色、红色和白色3种愈伤组织为材料,提取其总RNA后逆转录得cDNA;分别将桉属植物actin基因和拟南芥actin基因的GenBank序列输入Primer3Plus软件,设计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PCR)引物,同时选择RTEF和RARS为候选内参基因;以cDNA为模板进行qPCR,得4个候选内参基因的Ct值;并用RefFinder软件分析候选内参基因的表达稳定性。【结果...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永清 郝智强 熊韶峻 刘吉利
柳枝稷是国际上公认的最适合作为生物燃料的能源植物。我国目前柳枝稷的种植规模不大,处于引种的初级阶段。柳枝稷引种主要集中在我国北方,南方尚未见报道。本研究简要叙述了我国柳枝稷引种历史和种植现状;根据近年来引种柳枝稷出现的问题,分析阐述了柳枝稷种植过程中的技术问题,以及我国柳枝稷种植的前景。作为一种有效的水土保持植物、优质牧草,能够在废弃的工矿地、盐碱地和不适宜农作物种植的地区种植的第二代能源植物,柳枝稷在我国有着广泛种植前景,需要政府-企业-农户有机的结合,有计划的引种种植。
关键词:
柳枝稷 引种 种植 生物能源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何善勇 徐飞 张宁 温俊宝 印丽萍
【目的】利用我国已知身份的外来植物测试美国杂草风险评估方法(USWRA)的评估效果,评判该方法是否适用于我国林木引种检疫管理工作,为建立我国入侵植物风险评估方法奠定研究基础。【方法】从我国已知身份外来植物中选择出131种受试植物(包括76种非入侵植物和55种入侵植物),应用USWRA对其逐一评估,将评估结果与受试植物已知身份进行对比,整理并分析USWRA的评估效果,采用ROC曲线进行检验。利用Friedman检验和Nemenyi方法分析不同生活型植物中入侵植物的比例差异,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多重比较方法分析不同生活型植物间风险值的差异。【结果】USWRA正确拒绝了68.4%的严重入侵植物,没有错误接受1种严重入侵植物,其余31.6%需再评估; USWRA正确接受了84.2%的非入侵植物,没有错误拒绝1种非入侵植物,其余15. 8%需再评估; USWRA拒绝了27. 8%的一般入侵植物,接受了5. 6%的一般入侵植物,其余66. 7%需再评估。ROC曲线检验结果显示,USWRA对严重入侵植物和非入侵植物具有很高的识别能力,由此形成的曲线面积AUC值高达0. 990。不同生活型植物中入侵植物比例存在显著差异,草本类和藤本类植物成为入侵植物的风险比乔木类植物大。【结论】美国杂草风险评估方法能较好识别出严重入侵植物和非入侵植物,无一例错误,可应用于我国林木引种检疫管理工作,以提高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项伟 易自力 肖亮 刘清波 覃静萍
【目的】芒属植物是目前国内外生物质能源领域的研究热点,在全球共有14个种,且具有种间杂交的特点。文章为建立芒属植物能源潜力评价体系,为从众多的芒属基因型中筛选优良种质和选育能源作物品种奠定基础。【方法】通过文献法、调研法和专家咨询法探讨了芒属植物作能源作物应用的相关性状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根据能源用途不同按发电、制乙醇、产沼气、制生物油等4类,分别从农艺、品质、抗逆性等3方面,选取干物质产量、冠层高、茎高、茎径、基部直径、分蘖数、叶茎比、枯黄性、落叶性、含水量、灰分含量、挥发分含量、固定碳含量、热值、纤维素含量、半纤维素含量、木质素含量、矿质元素含量、耐盐性、抗旱性、抗寒性、耐淹性、抗病虫性...
关键词:
芒属 能源植物 层次分析法 评价体系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唐艳梅 易自力 邓果特 杜凤 项伟 郑铖 刘清波 刘福来 肖亮
以芒、五节芒、荻和南荻4种芒属植物共36份种质为材料,分别采用流式细胞仪和压片法对倍性及核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种芒属植物中,南荻的荧光值最大,其次为芒,荻的荧光值最小,但不同种间无显著性差异;南荻的荧光值变异系数最大(37.73%),五节芒的荧光值变异系数最小(4.41%),说明南荻的倍性最丰富,而五节芒的倍性最稳定;芒属植物染色体基数为19(x=19),36份种质中有33份材料属二倍体(2n=2x=38)型、2份材料属三倍体(2n=3x=57)型、1份材料属四倍体(2n=4x=64)型,表明自然界中芒属植物主要以二倍体存在,偶见三倍体和四倍体;不同种之间的核型参数有差异,但都是由中部和近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组成,且芒和五节芒的核型都为"2B"型,而荻和南荻大部分为"2C"型,说明芒和五节芒亲缘关系近,而荻和南荻亲缘关系近。对核型参数进行聚类分析,可将36份芒属植物材料分为3类:第Ⅰ类为芒类群,主要为芒和五节芒;第Ⅱ类为荻类群,主要包括荻和南荻;第Ⅲ类则为多倍体类群。
关键词:
芒属 染色体 核型分析 亲缘关系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史军义 易同培 马丽莎 王海涛 杨林
巴山木竹属Bashania属于禾本科、竹亚科。本文报道了截止目前为止我国先后发现的10种巴山木竹属植物的种类、特征、分布以及它们的重要经济和生态价值。其中,有5种是国宝大熊猫的重要主食竹种,有4种可作为园林观赏用竹,有1种可作为笋材两用竹。
关键词:
巴山木竹属 经济价值 生态价值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立辉
本文探讨规模化种植的优化规划搭配方案 ,它是农业规模化种植获取高产、高效的重要因素之一 ,是农业现代管理方法研究的一方面。本文所用的动态规划模型 ,可对所有可能的方案 ,一一进行筛选 ,使所选的方案达到最高利润。另外课题主要研究目的是比较传统的规划方法与本文的动态规划方法的优劣 ,所以在比较时 ,统一采用人工规划时所用的价格 ,产量等因素。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易自力
芒属植物是一类极具开发潜力的能源植物,近年来引起了欧美国家的高度关注。中国是芒属植物的分布中心,有着极其丰富的种质资源,开发利用这些种质资源对促进中国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介绍了芒属植物的分类与分布、种类及特点,概述了其作为能源植物的开发优势与利用途径,以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展望了中国芒属能源作物产业的发展前景。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田美虹 郭孟齐 易自力 黄红梅 陈智勇 肖亮 薛帅
为研究芒草在其重叠分布区内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以来自于华东植物区系内的36份芒、五节芒、荻和南荻为材料,对8种表型性状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变异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8种表型性状种间差异大小依次为分蘖数、基部直径、干物质产量、花序长、株高、最大叶长、最大叶宽、叶长宽比,在种内除最大叶宽与叶长宽比呈显著差异(P<0.05)外,其余6种表型均呈极显著差异(P<0.01),且8种表型性状在种间和种内存在极显著互作效应;该区系内芒属植物表型变异系数为7.94%~76.80%,Shannon’s指数为1.27~1.78,芒草表型变异系数大小依次为芒(26.16%)、南荻(25.46%)、荻(24.49%)、五节芒(17.17%),Shannon’s指数大小依次为芒(1.74)、南荻(1.70)、五节芒(1.68)、荻(1.60);4种芒属植物在欧式距离为20时可分为3类,荻为第Ⅰ类,芒和五节芒为第Ⅱ类,南荻为第Ⅲ类;在华东植物区系内,芒的株高与纬度呈极显著负相关,芒的干物质产量与海拔高度呈显著正相关,荻的干物质产量、分蘖数和基部直径与纬度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而南荻与五节芒的产量因子表型与地理因子间则无显著相关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会忠 贺学礼 牛忠磊
【目的】丰富和补充绢蒿属(Seriphidium(Bess.) Poljak.)植物系统分类学和种间演化关系的孢粉学资料。【方法】在光学显微镜(LM)和扫描电镜(SEM)下,对我国10种(其中2变种,1存疑种)绢蒿属植物的花粉进行了形态学研究,其中9种植物的光镜和扫描电镜资料为首次报道。【结果】10种绢蒿属植物花粉粒较小,呈长球形、球形或近球形,赤道面观为圆形或椭圆形,极面观为三裂片圆形;极轴(P)长(16.23~27.18)μm,平均为22.52μm,赤道轴(E)长(15.51~23.13)μm,平均为17.22μm,P/E平均值为1.31;具三孔沟,孔沟长达极区,不弯曲,沟的末端在极面上不...
关键词:
绢蒿属 花粉粒 花粉形态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罗保 王世春 钱红燕 李宁
2010-2012年我国部分地区频现"菜贵伤民"与"菜贱伤农"现象,为防范菜价波动风险,各地纷纷倡导蔬菜规模化种植与直销运营模式。一些常州农企积极响应,将蔬菜的规模种植与市场销售相对接,意图通过规模化种植和市场直销的双向优势,达到稳菜价、树品牌、拓市场的目的,为稳定繁荣本土蔬菜规模化种植与直销运营提供支撑。日前,常州市物价局围绕蔬菜规模化种植与市场直销开展了专题调研,旨在通过分析蔬菜规模化种植与市场直销的成本收益现状,为探寻"稳菜价、安民生"建言献策。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张伟 钟伟霞 陈小知 刘心怡 易沛
本文采用2011~202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种植业保险对农地规模化经营的影响。研究发现,种植业保险能够显著促进农地规模化经营。机制分析显示:种植业保险通过激励农户增加农业资本投入、优化农村劳动力要素配置和推动农业技术进步,引导和激励农户从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向专业化、集约化的现代生产模式转型,最终促进农地规模化经营。异质性分析表明:在东西部地区、非粮食主产区和不易发生自然灾害地区,种植业保险对农地规模化经营的作用更为显著。基于此,建议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进一步提升对种植业保险的补贴力度,特别是提高中部地区和自然灾害高发地区的种植业保险保费补贴力度,推动其从“保成本”向“保收入”转变,激励更多农户从事专业化农业生产,从而助力农地的适度规模经营。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周应恒 谢美婧 熊素兰 周威山
本文以农户规模化种植大蒜的原因为视角、以江苏省邳州大蒜业为典型代表研究了蔬菜主产地形成机制。基于农户调查数据、企业调查数据及统计数据,从成本、收益、风险、政策等方面分析了影响农户规模化种植的原因。在"促发机制"形成后,农民追求风险较小前提下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种植决策改变(倾向于种主产地蔬菜),主要是农户、生产技术、市场、企业、政府和相关机构发挥的职能等几个因素共同有效作用带来了规模经济、外部经济以及机会成本,从而在产地竞争过程中凸显比较优势而形成主产地。
关键词:
蔬菜 主产地 形成机制 规模化 邳州大蒜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桂华 刘洋
农业生产过程可区分私人环节和公共环节,受外部性影响,在公共环节中存在一家一户私人投资积极性不足的问题。户均不过十亩,且地块高度插花细碎局面,加剧了我国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外部性问题。在农业机械化和服务社会化背景下,当前粮食作物种植面临的主要矛盾是小规模家庭生产与社会化大生产间的张力。创新农业经营体系需发挥家庭经营形式的优势并弥补其规模劣势。江苏射阳县探索出"联耕联种"的做法,在避免土地流转的情况下实现分散农户的生产联合,取得粮食单产增加、农业生产成本降低、农民收入提升和保障农民就业的经济社会综合目标,是适应当前城镇化进程和技术进步条件下的双层经营体制创新。
关键词:
粮食作物 生产环节 规模化种植 联耕联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