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84)
- 2023(15952)
- 2022(13514)
- 2021(12756)
- 2020(10398)
- 2019(23928)
- 2018(23742)
- 2017(45704)
- 2016(24715)
- 2015(27940)
- 2014(28100)
- 2013(27978)
- 2012(26103)
- 2011(23647)
- 2010(24227)
- 2009(22644)
- 2008(21333)
- 2007(19012)
- 2006(17137)
- 2005(15616)
- 学科
- 济(102236)
- 经济(102131)
- 管理(68991)
- 业(67432)
- 企(53964)
- 企业(53964)
- 方法(40698)
- 中国(36921)
- 数学(35004)
- 数学方法(34652)
- 农(29424)
- 融(28755)
- 金融(28753)
- 银(28164)
- 银行(28123)
- 地方(27223)
- 行(27217)
- 财(25362)
- 业经(24307)
- 制(23571)
- 学(20200)
- 农业(19913)
- 贸(19346)
- 贸易(19325)
- 易(18742)
- 理论(16778)
- 技术(16030)
- 环境(15988)
- 和(15759)
- 务(15618)
- 机构
- 大学(352861)
- 学院(352833)
- 济(142523)
- 经济(139106)
- 管理(136485)
- 研究(121941)
- 理学(116336)
- 理学院(115022)
- 管理学(113226)
- 管理学院(112586)
- 中国(97306)
- 京(76925)
- 科学(73230)
- 财(68062)
- 所(61482)
- 中心(56159)
- 农(55821)
- 研究所(55379)
- 财经(53389)
- 江(52963)
- 业大(50011)
- 北京(49919)
- 经(48320)
- 范(47879)
- 师范(47453)
- 院(44162)
- 州(44044)
- 农业(43189)
- 经济学(42500)
- 财经大学(39574)
- 基金
- 项目(230561)
- 科学(180077)
- 研究(173681)
- 基金(163833)
- 家(141224)
- 国家(139933)
- 科学基金(119333)
- 社会(107451)
- 社会科(101799)
- 社会科学(101774)
- 省(91086)
- 基金项目(86936)
- 教育(79560)
- 划(76302)
- 自然(75317)
- 自然科(73467)
- 自然科学(73449)
- 编号(73043)
- 自然科学基金(72081)
- 资助(67565)
- 成果(60537)
- 发(53166)
- 重点(51609)
- 课题(51036)
- 部(50615)
- 创(47874)
- 项目编号(44809)
- 创新(44571)
- 教育部(43398)
- 科研(43285)
- 期刊
- 济(165469)
- 经济(165469)
- 研究(111847)
- 中国(74712)
- 学报(52110)
- 农(52077)
- 管理(51163)
- 财(49124)
- 科学(48742)
- 融(46545)
- 金融(46545)
- 教育(44380)
- 大学(39802)
- 学学(37151)
- 农业(35771)
- 技术(30895)
- 业经(28015)
- 经济研究(25771)
- 财经(25677)
- 经(21834)
- 问题(21640)
- 图书(19042)
- 理论(19011)
- 业(17627)
- 实践(17418)
- 践(17418)
- 技术经济(16728)
- 贸(16683)
- 现代(16505)
- 科技(16494)
共检索到5447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袁象 刘津铭 何晶
上海要成为全球著名的航运中心,必然要以金融、贸易和经济的依托,尤其是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因此,上海在发展国际航运中心的同时,必须要首先打造国际航运金融中心,这其中航运金融衍生品又是核心和关键。文章在对我国航运金融衍生品发展现状进行介绍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我国航运金融衍生品的发展路径,以及推进的制度基础,希望文章能够对相关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支持和借鉴。
关键词:
航运金融衍生品 发展路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思远 潘静静 梁晓杰
日历效应是金融市场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异象,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的非有效性。与国际市场相比,我国航运金融衍生品市场起步较晚,相对不成熟。文章采用实证方法对中国沿海煤炭航运衍生品市场的日历效应进行了分析。EGARCH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衍生品市场存在显著的周三负效应和周五正效应。航运衍生品市场存在的周日历效应可能受到交易者决策和运价市场的影响:周五临近休息日,通常此时交易人正向情绪高涨,对市场倾向于乐观估计,进而增加投资行为,促使周五正效应的出现;衍生品与运价市场存在一定的相互影响关系,每个周一蓄积了休息日在内三天的信息冲击,使得运价市场会出现一定的波动,再传导到衍生品市场,可能造成衍生品在周三出现明显变化。衍生品的日历效应也进一步证实了该市场的非有效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朱玉华 王学锋 陈扬
"新常态"是对我国当前宏观经济特点的高度概述,受经济增速放缓、经济结构调整、增长动力改变等"新常态"的影响,我国航运业也出现了新的特征。文章提出目前我国国际航运业在管理策略、经营策略、创新驱动的等三方面的"新常态",指出航运金融衍生品行业要加强市场有效性、波动性、价格形成机制和套期保值策略的研究,并从改善航运金融衍生品市场培育、市场监管、市场生态环境等方面对新常态下我国航运金融衍生品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新常态 航运金融衍生品 发展对策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思远 梁晓杰
航运衍生品交易是规避航运市场风险的重要手段之一。以航运衍生品为研究对象,采用实证模型分析中国沿海煤炭航运衍生品的市场有效性,更加细致地刻画航运衍生品的市场特征,为企业和投资者合理运用航运衍生品进行风险规避和投资提供理论参考。本文通过建立Wildbootstrap方差比、VECM等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信息有效性方面,样本期内2016年下半年以后中国沿海煤炭航运衍生品市场有效性较之前有所提高;功能有效性方面,中国沿海煤炭航运衍生品市场长期能够达到弱式有效。基于此,提出优化投资者结构、进一步完善航运衍生品交易规则、加强航运衍生品监管力度等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林清泉 罗刚
当前我国衍生品市场存在规模大而品种少、需求大而本土市场浅化、金融衍生品发展滞后等困境,因此,选择一种合理的发展模式以确保衍生品市场的稳健发展变得至关重要。通过对国际衍生品市场发展路径及主流发展模式的分析和比较,结合我国的制度环境和经济基础,在模式选择上,应该采用一种以强制性制度变迁为主,以诱发性制度变迁为辅的混合模式;在发展路径方面,应该遵循"市场制度安排决定发展路径"的一般性思路;而在监管方面,应该采用"芝加哥模式"。
关键词:
衍生品 金融市场 金融期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丁秀英
运费衍生品是规避海运运费波动风险的管理工具。由于国内运费衍生品的缺乏,中国企业在2004年以来国际海运运费的剧烈波动中处于被动接受者的不利地位。借鉴国外运费衍生品的发展经验,以创新运费衍生品作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抓手,构建上海运费衍生品的交易、结算和信息平台,推动上海成为国际航运定价中心。
关键词:
运费衍生品 创新 国际航运中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义奇
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亟待加快发展近年来国际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发展速度迅猛。截至2006年底,全球场内交易的衍生产品名义本金余额达到70.5万亿美元,比2005年底增长了21%;场外衍生产品名义本金余额为415.2万亿美元,比2005年底增长了39%。而国内金融衍生品市场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与之相比交易明显不够活跃,如2006年前两季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妍芳
一、大力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必要性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近年来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总的来看仍处于初级阶段。大力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符合我国经济与金融发展的要求,对完善我国金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英
本文从碳排放权经济学入手,深入分析碳金融衍生品交易结构,对全球主要碳金融衍生品交易体系及交易所进行了具体介绍,并结合国际碳金融市场的现状,得出构建我国碳金融市场、提升在碳金融产业链中地位的启示。
关键词:
碳金融 衍生品 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正强 刘岩
中美衍生品市场走过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在完善法律体系、实施有效监管、加强风险防范过程中,市场的监管者和组织者都进行过积极的努力。梳理中美衍生品市场发展历程脉络,在比较中探寻规律,有利于进一步完善中国衍生品市场相关体制机制,推动市场规范发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美国衍生品市场发展路径美国衍生品市场在实物现货贸易基础上产生,是市场经济自由发展的产物,在独立的联邦监管机构正式成立并开展强有力的统一监管之前,经历了120多年较为混乱的发展历程,联邦监管机构实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李彩云
在中国证监会领导下,近年来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建设稳中有进、成果丰硕,初步构建了覆盖多期限国债期货、多品种股指期货以及单市场ETF期权的金融衍生品体系。但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水平与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二大资本市场的风险管理需求仍不匹配,与构建更加市场化、更加开发包容的资本市场的总要求仍有不小差距。要建设更具活力、更富弹性的多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刘英 张征 王震
本文从碳排放权经济学入手,系统阐述碳金融及衍生品市场体系架构,分析当前国际碳现货、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品的市场规模、市场主体、交易品种、价格因素等,深入分析碳金融衍生品交易结构。结合我国在国际碳金融市场的现状,得出构建碳金融市场、提升我国在碳金融产业链中地位的启示。
关键词:
绿色金融 碳金融 衍生品市场 碳排放权洽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金中夏 张甜甜
信用衍生产品的快速发展虽然只有几年的时间,但是由于其交易量迅速膨胀、创新产品不断涌现、参与交易的机构众多,因此对金融机构乃至整个金融市场的运行方式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市场参与者与监管当局最为关心的问题是:信用衍生品市场发展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如何?此类交易蕴含着哪些风险?如何对这些风险进行管理?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朱孟楠
90年代以来,香港金融衍生品市场迅速发展。香港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满足了投资者的需求,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金融衍生工具既被用来进行风险管理,同时这些工具的交易也带来多种深不可测的风险。香港对金融衍生品进行监管的经验对内地是一个有益的启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晗
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再一次激起了人们对金融衍生品的争论。业内专家学者普遍认为,美国房地产泡沫的破裂是此次金融海啸的诱因。但不容忽视的是,对场外金融衍生品的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