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98)
2023(13621)
2022(11687)
2021(11123)
2020(9684)
2019(22727)
2018(22707)
2017(44325)
2016(23828)
2015(27312)
2014(27268)
2013(26729)
2012(24705)
2011(22279)
2010(22415)
2009(20892)
2008(20635)
2007(18375)
2006(15868)
2005(14056)
作者
(68751)
(57468)
(57468)
(54690)
(36425)
(27594)
(26415)
(22636)
(21532)
(20463)
(19339)
(19172)
(18236)
(18091)
(17880)
(17576)
(17447)
(16910)
(16629)
(16535)
(14159)
(14131)
(14105)
(13125)
(12948)
(12874)
(12860)
(12627)
(11726)
(11355)
学科
(99762)
经济(99662)
管理(67775)
(64836)
(52538)
企业(52538)
方法(51204)
数学(45586)
数学方法(44877)
(26549)
贸易(26534)
(26385)
中国(26057)
(25782)
(25676)
业经(20274)
地方(18936)
(18480)
(18447)
农业(16931)
(16200)
财务(16137)
财务管理(16096)
理论(15843)
(15662)
银行(15634)
企业财务(15124)
(14882)
(14645)
技术(14552)
机构
学院(344743)
大学(343510)
(143752)
经济(140863)
管理(134870)
理学(116816)
理学院(115601)
管理学(113313)
管理学院(112687)
研究(110429)
中国(84063)
(71662)
科学(67737)
(65890)
(55301)
(54781)
财经(53134)
中心(51928)
业大(50972)
研究所(50246)
(50235)
(48093)
北京(44901)
经济学(44373)
农业(43288)
(42881)
师范(42443)
经济学院(40487)
(40249)
(40180)
基金
项目(230654)
科学(180984)
基金(167498)
研究(166420)
(146340)
国家(145204)
科学基金(124396)
社会(104512)
社会科(99256)
社会科学(99229)
(90006)
基金项目(88184)
自然(81704)
自然科(79812)
自然科学(79791)
自然科学基金(78315)
教育(78030)
(76182)
资助(70443)
编号(68675)
成果(54869)
重点(52014)
(51358)
(49118)
(48047)
课题(46282)
科研(44946)
创新(44913)
教育部(44107)
国家社会(43340)
期刊
(148555)
经济(148555)
研究(95300)
中国(59316)
学报(52106)
(50849)
管理(48150)
(48095)
科学(47581)
大学(39709)
学学(37420)
教育(33293)
农业(32721)
技术(31987)
(29664)
金融(29664)
财经(25622)
业经(25224)
经济研究(25111)
(21980)
问题(21324)
(21293)
统计(19631)
(18009)
国际(17530)
技术经济(17520)
(17516)
商业(16966)
理论(16731)
图书(16134)
共检索到4954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蔡宏波  
20世纪后半叶,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席卷全球。近年来,我国开始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推进速度和建设规模均令世人瞩目。以此为背景,本文以中国香港地区、韩国、澳大利亚、印度、新加坡、智利、新西兰与我国大陆地区的双边贸易为对象,应用基于面板数据的引力模型测算我国与上述7个代表性经济体构建自由贸易区产生的贸易流量效应,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固定效应变系数模型进行了国别比较,从而为我国进一步制定对外自由贸易战略提供一定的政策参考。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吕宏芬  郑亚莉  
近年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这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中国与拉丁美洲经贸关系的不断发展,中国已和智利、秘鲁和哥斯达黎加三个拉美国家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为双方的贸易带来了可观的收益,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本文在综述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中国与智利的自由贸易协定为例,采用引力模型,定量研究两国的经济一体化程度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所创造的贸易效应。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叶修群  郭晓合  
笔者利用2000年~2012年上海、天津、福建和广东4省市分国别对外贸易面板数据,基于引力模型,采用系统GMM方法对我国沿海自由贸易园区的贸易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沿海自由贸易园区的贸易效应显著,其中,出口贸易效应呈强化趋势,而进口贸易效应变化不明显;自由贸易园区促进了南-南贸易和南-北贸易,但对向发展中国家出口的促进并不显著。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媛媛  李坤望  王海宁  
借助于经典的引力模型,本文选取了1992~2006年这15年39个国家的跨国数据,检验了自贸区的成立对进口、出口以及总贸易的影响因素,包括两国之间的距离、潜在伙伴国的其他自贸区成员国市场规模之和以及潜在伙伴国的市场规模,估计结果表明距离的影响弹性是最大的。这就为尚未组成自贸区而有意愿组成自贸区的国家提供了一些经验指导来选择何种特征的国家确定伙伴关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登学  
本文从静态效应和动态效应两方面对中韩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进行理论分析,并建立贸易引力模型对中韩双边贸易额进行分析和预测,同时对中韩自贸区即将带来的贸易创造效应进行了模拟测算。结果显示,中韩自贸区的建立能够促进两国双边贸易的增长,带来丰厚的贸易创造,为两国经济发展提供福利。最后,本文对中韩自贸区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登学  
本文从静态效应和动态效应两方面对中韩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进行理论分析,并建立贸易引力模型对中韩双边贸易额进行分析和预测,同时对中韩自贸区即将带来的贸易创造效应进行了模拟测算。结果显示,中韩自贸区的建立能够促进两国双边贸易的增长,带来丰厚的贸易创造,为两国经济发展提供福利。最后,本文对中韩自贸区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张军  路泽禅  
蒙古国作为中国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经贸伙伴,在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基于2001~2019年中蒙双边贸易状况,从政治、经济角度分析了双方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基础,并运用动态GTAP模型对中蒙自由贸易区的贸易效应进行评估。研究发现:中蒙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可以为两国经贸发展带来显著的增长效应;与关税壁垒消除相比,非关税壁垒的削减对中蒙经贸发展更有利;中蒙两国产业受到的影响存在异质性,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有利于两国谷物、加工食品等行业,但中国的纺织及制衣业、公共事业及自然资源和蒙古国的畜牧业、交通与通讯及公共事业都将受到一定的不利冲击。基于上述结论,给出相应的政策性建议,以期为中蒙自由贸易区的深入推进提供实证支持和政策参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明昊  李秀敏  
中蒙两国拥有深厚的贸易合作基础以及较强的贸易互补性。基于2015年中蒙贸易数据,运用SMART模型对构想中的中蒙自由贸易区的贸易效应进行分析,包括对中蒙自由贸易区建设初期和后期可能产生的贸易创造效应、贸易转移效应及关税收入和福利变化进行测算。结果显示:随着关税的降低,中蒙两国大部分产业部门都能产生明显的贸易创造大于贸易转移的效果,并且随着两国降税幅度的加大,贸易效应会明显提升,两国贸易潜力能够得到有效挖掘,但随之而来的关税收入损失和市场冲击的不平衡性不容忽视。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雯  
本文以中国为视角,运用引力模型的"单国模式"对2002-2006年期间中国和133个贸易伙伴的贸易数据进行分析,考察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中国与东盟国家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近几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同东盟国家的进出口贸易。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汉林  涂艳  
本文介绍了双边贸易和贸易效应引力模型的研究进展,指出本文的创新之处。然后,通过建立两个引力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得出结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下中国的静态贸易效应中贸易转移效应远远大于贸易创造效应,而且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之间的差额逐年增长。最后,本文对此做出了解释,并建议未来的研究内容可以集中分析某一特定产业的贸易效应。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程伟晶  冯帆  
以中国为视角,运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1995~2011年中国与东盟十国和其他十个参考国家的面板数据分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贸易效应。实证结果表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显著促进了中国与东盟的进出口,具有比较大的贸易创造效应;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中国与非东盟国家的进出口影响有限,贸易转移效应不明显,因此,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中国具有显著为正的贸易效应;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更加有利于东盟国家。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彬  汪占熬  
本文运用内生化处理方法及倍差法分行业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贸易结构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东亚各国倾向于同那些要素禀赋类似且支出结构互补的国家组建自贸区协定,并且,自贸区协定的签订促进了成员国产业间贸易的发展。这些结果预示着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成立对成员国经济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一体化组织的深入发展将面临较大的不对称需求冲击风险,需要区域性公共产品的出现。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熊芳  刘德学  
运输成本所体现的地理距离对国际贸易的阻碍作用随着产业内贸易的发展重新被重视。"相似需求理论"认为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国家的贸易量会更大。边界的存在使国际贸易受到关税的阻碍,各国希望通过FTA甚至更高形式的经济一体化组织来抹平边界的作用。文章从实证的角度解析我国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影响因素,重点考察地理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对中国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影响的显著性,以从中窥探中国自由贸易区建设的特点及战略选择。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刘朋春  
基于GTAP模型,文章模拟了不同TPP谈判结果下中韩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模拟结果表明:在TPP未实现的情况下,中韩自由贸易区可以使两国实现双赢,但中国获益有限;TPP谈判的达成将给中国宏观经济带来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如果目前参与谈判的12个国家完成TPP谈判,将吸引韩国加入,这将进一步导致中国福利水平下降;无论韩国是否加入TPP,中韩自由贸易区均可以减小TPP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冲击,因此对于中国来说,建立中韩自由贸易区是理想的贸易战略选择。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田燕梅  
文章运用2005-2015年山东省与韩国双边货物贸易数据对鲁韩贸易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与韩国双边贸易规模不断扩大,逆差不断增加,贸易结构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产业内贸易较多。通过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中韩自由贸易区对山东省货物贸易的影响,结果显示中韩自由贸易区对促进鲁韩贸易有显著的影响,山东省与韩国贸易关系类型由潜力再造型向潜力开拓型转变,最后,基于实证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