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79)
2023(8912)
2022(6904)
2021(6530)
2020(5668)
2019(12807)
2018(13340)
2017(26940)
2016(14664)
2015(17012)
2014(17135)
2013(16882)
2012(15242)
2011(13924)
2010(14466)
2009(13698)
2008(13585)
2007(12204)
2006(11320)
2005(10289)
作者
(43486)
(36016)
(35613)
(34511)
(22878)
(17026)
(16366)
(13959)
(13579)
(12884)
(12235)
(12111)
(11551)
(11533)
(11097)
(11025)
(10694)
(10522)
(10473)
(10299)
(9274)
(8961)
(8831)
(8137)
(8104)
(8072)
(8053)
(7988)
(7247)
(6954)
学科
(63161)
经济(63102)
管理(42769)
(40020)
(31733)
企业(31733)
方法(29215)
数学(26381)
数学方法(25854)
中国(20211)
(18090)
(14185)
业经(13965)
(13925)
(12344)
农业(11589)
(11383)
贸易(11374)
(11117)
(10814)
银行(10796)
地方(10405)
(10388)
(9922)
理论(9905)
(9620)
(9577)
(9334)
金融(9333)
环境(9077)
机构
学院(217814)
大学(217660)
(88412)
经济(86482)
管理(83187)
理学(70978)
研究(70894)
理学院(70272)
管理学(68718)
管理学院(68340)
中国(56212)
(47176)
科学(43591)
(42564)
(36354)
(33982)
财经(33839)
研究所(32719)
(32566)
中心(31964)
业大(31106)
(30560)
北京(30494)
(27817)
师范(27555)
经济学(27039)
(26519)
农业(26379)
(25505)
财经大学(25034)
基金
项目(138197)
科学(107661)
研究(100389)
基金(99250)
(86465)
国家(85832)
科学基金(73015)
社会(62904)
社会科(59660)
社会科学(59642)
(53608)
基金项目(51372)
自然(47133)
教育(46691)
自然科(45830)
自然科学(45816)
自然科学基金(45003)
(44821)
资助(42498)
编号(42220)
成果(34875)
重点(31126)
(30486)
(29654)
课题(28679)
(27572)
科研(26128)
教育部(25990)
国家社会(25949)
创新(25859)
期刊
(98592)
经济(98592)
研究(63597)
中国(41869)
学报(33750)
管理(31733)
(31656)
(31388)
科学(30964)
大学(25910)
学学(24174)
教育(23285)
农业(21311)
(21179)
金融(21179)
技术(20011)
业经(17610)
财经(16827)
经济研究(16328)
(14478)
问题(14263)
图书(12598)
统计(12231)
(11170)
(11031)
(10977)
技术经济(10910)
商业(10827)
理论(10799)
资源(10503)
共检索到3266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叶榅平  
我国《物权法》对于自然资源物权化采用了用益物权模式,但由于民法上的用益物权仅可设立于对物的非消耗性利用之情形,将对自然资源的消耗性利用也涵盖进来,导致了法理逻辑上的自相矛盾和对现实生活的严重扭曲。至于学界提出的占有权模式和准物权模式,则亦均因其固有的弊病而无以胜任。立足于我国物权法立法体系,唯用益物权制度和所有权制度可堪采用于自然资源物权化,故应考虑建构自然资源物权化的二元立法模式,在尊重自然资源原始公有的前提下,以非消耗性利用和消耗性利用之划分为基础,以私法中的债为原因,分别为其他私法主体设立用益物权和所有权,从而实现自然资源物权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朱冰  
主要建立在土地资源上的物权理论扩大适用于多样态的自然资源时,资源的公共属性与私人排他支配的制度特征,两者间的矛盾就变得紧张。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市场路径要求顺应资源兼有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双重特性,拓展传统私法利益内涵,将自然资源纳入物权法"物"之概念的范畴。通过对风能资源实践活动的考察,资源公益符合法益的正当性要求,在具备了效用、稀缺,建立了自然资源市场体系后,物权立法能够实现"物"之概念对资源独特性的制度回应。自然资源物权立法理论探讨的起点即不是有体物还是无体物的争论,也不是以物之名还是以财产之名的质疑。借鉴英美法系从权利角度(某种法律关系)理解和把握财产的立法技术,各类有形的或无形的、单体的...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振富  
我国是一个明显的二元经济结构的国家。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对我国传统的农产品流通模式形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以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内容,以调整城乡关系为目标的农村十年改革,使我国农村二元结构发生了实质性变化。农产品流通领域的双轨运行,使我国农产品开始作为商品进入市场,城乡关系得到了进一步的矫正,农产品流通领域开始出现繁荣和活跃的局面。然而,我国农产品流通的双轨运行还没有摆脱二元经济结构的牵导和束缚,难以形成农产品流通的资源优化配置格局。因此,培育我国理想的农产品流通模式就必须从根本上触动我国原有的二元经济结构,重塑新型的城乡关系,实现工农产品等价交换。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宋宗宇  胡海容  
自然资源物权是随着环境资源法和物权法的发展而逐渐进入人们视野的。与传统物权相比,自然资源物权是一组性质有别的权利总称,它在本质上具有物权属性,但也包含准物权的内容。可将其分为土地资源物权和其它自然资源物权。我国的自然资源物权制度主要存在所有权虚化和抽象化、使用权物权化程度不高、土地资源使用权未得到切实保障等缺陷。应当通过强化和实现自然资源所有权、积极推进自然资源使用权物权化来完善我国自然资源物权制度。在具体的制度设计上,必须保障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有效实现,改进和完善自然资源的集体所有权;同时也要推进土地使用权和其它自然资源使用权的物权化,特别是扩大自然资源物权中公民使用权的范围,推进自然资源...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根明  
中国在实现其历史性变迁的漫长征途中,面临着一系列不容置疑的制约性因素。如何根据中国的特殊国情及其特定的历史与现实条件,选择适宜的组织机制,实施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加速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一、传统二元结构理论的缺陷荷兰经济学家博克通过对印度尼西亚社会经济状况的长期考察,提出了二元社会结构的概念,从而考虑到具有这种二元社会结构的国家其经济发展的二元性,但是直到阿瑟·刘易斯,二元结构理论才被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来晨霏  田贵良  
农业用水效率低下及水资源在工农业两部门间的结构性短缺将成为我国经济转型中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之一。如何优化配置水资源,实现工农业两部门的"双赢"是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基于刘易斯-费-拉尼斯模型对二元经济结构体制下水资源流转过程进行系统性的经济学阐述,进而得出水资源在工农业两部门中的流转是从无限供给状态到体现稀缺性的过程。并结合1949-2009年中国水资源的利用情况,对中国水资源在两部门经济中的流转进行了阶段识别和趋势研究,即"余水"流转、"低效水"流转和"竞争性用水"流转,从而为水资源流转的实际操作提供了学理性解释,并据此提出通过建设引水工程基础设施、完善用水额度和税费标准法律规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吉瑞  何其钢  
本文试图用结构分析方法,在二元经济的背景中对中国工业化模式进行历史和现实的考察,由此进一步探索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及模式转换与体制改革的同步配套等问题。一、二元结构中经济发展模式的基本要素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吴金明,李轶平  
本文认为我国经济将是由以传统产业为基础,以高科技产业为驱动主体的二元产业板块的有机耦合,由此,企业模式也将发生巨大变化,由构成传统产业板块的无数实体企业和构筑现代高科技产业的虚拟企业两大企业模式有机融合。正因为如此, 21世纪中国经济的发展从产业和微观企业两个层面上分析,均应走“二元联动”之路。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叶榅平  
自然资源物权化在很大程度上仰赖于自然资源管理制度的变革,然而,我国现有的自然资源立法主要是经济法、社会法或行政管理法,对自然资源的管理仍然停留在主要通过行政手段进行管理的计划经济时代,因此,自然资源管理制度改革是顺应自然资源物权化的必然要求。我们认为,要真正实现自然资源物权化,不仅需要私法的进一步发展壮大,而且需要公法特别是自然资源管理法的积极调整和配合。为此,我国应本着自然资源物权化的基本原则,更新自然资源管理理念,转换自然资源管理模式,从私权本位出发,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建立新型的自然资源管理制度。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朱广新  
在二元社会结构的根本制约下 ,土地对我国大多数地区的农民 (尤其是中西部地区 )具有明显的社会保障功能 ,再加之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影响 ,现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运行呈现出较强的二元性。鉴于社会结构转型的长期性 ,土地在农村社会关系中的重要性、复杂性 ,我国目前正致力的土地承包经营制的物权化建构应放弃以永佃权为改造模式的传统、机械的思维方式 ,基于土地具有的经济发展、社会保障功能的客观差异 ,因应地架构内容相异的权利。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唐文倩  
自然资源关系国计民生,是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国家自然资源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新型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探索中,应着重整合优化自然资源资产管理职能配置,健全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和系统完备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国有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的新模式。财政与国有资产管理的关系是"主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唐文倩  
自然资源关系国计民生,是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国家自然资源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新型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探索中,应着重整合优化自然资源资产管理职能配置,健全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和系统完备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国有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的新模式。财政与国有资产管理的关系是"主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卢艺  
个人所得税制有三种模式,即综合所得税制、分类所得税制以及二元所得税制,我国目前实行的是分类所得税制,改革的方向是实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所得税制,但具体如何改革并未形成定论,本文拟通过对国外二元税制经验的介绍分析,为我国个人所得税制模式的选择提供借鉴。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唐文进  李峰峰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和二元区域结构理论是城市化问题研究中的两个重要基础理论。在这两种理论模型的基础上 ,将两者结合在一起评述西方城市化研究中以二元化为特征的若干主流理论 ,发现其在研究发展中国家人口城市化问题理论上和实践上有局限性 ,中国城市化道路并非完全依照传统的乡 -城迁移模式 ,城市化的实现并非一定要以城市一元取代农村另一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国敏  罗静  
西部城乡二元结构的本质特征是程度最深,差距最大、缓解最慢。本文提出了西部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实现模式就是构建以提高土地产出率为核心、小型机械运用为方式、生物技术运用为突破口、发展特色农业为方向、强化职业技术教育为推动力、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保障为基础的完整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