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10)
2023(9682)
2022(8280)
2021(7805)
2020(6732)
2019(15505)
2018(15678)
2017(30043)
2016(16754)
2015(18748)
2014(18959)
2013(18730)
2012(17403)
2011(15965)
2010(16345)
2009(15859)
2008(15916)
2007(14329)
2006(13317)
2005(12254)
作者
(50017)
(41693)
(41545)
(39646)
(26438)
(20067)
(19009)
(16225)
(15858)
(15003)
(14342)
(14085)
(13653)
(13635)
(13246)
(12877)
(12397)
(12378)
(12131)
(12130)
(10718)
(10408)
(10231)
(9536)
(9504)
(9468)
(9450)
(9330)
(8613)
(8195)
学科
(65250)
经济(65145)
管理(56253)
(48520)
(41976)
企业(41976)
方法(27326)
数学(23733)
数学方法(23437)
(21756)
(20955)
中国(20379)
(17350)
业经(15435)
(15015)
(13747)
(13171)
银行(13141)
体制(12780)
(12577)
(11763)
财务(11731)
财务管理(11696)
(11634)
(11510)
贸易(11502)
(11469)
金融(11467)
技术(11335)
(11271)
机构
大学(247349)
学院(243412)
(100684)
经济(98427)
管理(92125)
研究(86795)
理学(77785)
理学院(76912)
管理学(75730)
管理学院(75282)
中国(67868)
(54216)
(53072)
科学(52345)
(45301)
(40873)
研究所(40521)
财经(40139)
中心(38453)
(38438)
(36215)
业大(35121)
北京(34965)
农业(32047)
(31658)
(31377)
师范(31001)
经济学(30647)
(30078)
财经大学(29657)
基金
项目(154339)
科学(120478)
研究(112084)
基金(111131)
(98002)
国家(97216)
科学基金(81704)
社会(70956)
社会科(67204)
社会科学(67182)
(59751)
基金项目(58009)
自然(52544)
教育(51975)
自然科(51067)
自然科学(51046)
(50895)
自然科学基金(50144)
资助(46123)
编号(45094)
成果(38391)
重点(35503)
(35315)
(33033)
(32487)
课题(32394)
(31893)
创新(30024)
教育部(29941)
国家社会(29377)
期刊
(117549)
经济(117549)
研究(77761)
中国(55541)
(42189)
学报(39409)
管理(36968)
科学(36350)
(36291)
大学(29770)
教育(28030)
学学(27602)
(25285)
金融(25285)
农业(24052)
财经(20711)
技术(20633)
经济研究(18514)
业经(18386)
(17839)
问题(15791)
(12813)
(12774)
技术经济(11972)
理论(11957)
图书(11705)
资源(11435)
科技(11273)
统计(11125)
(10984)
共检索到3851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左正强  
文章从自然资源产权的初始界定出发,考察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的两个阶段,在此基础上指出我国自然资源改革的成效以及现行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姜仁良  
我国长期施行的粗放型、资源依赖型经济增长方式,已经产生了社会需求与资源短缺之间的巨大矛盾。破解这一难题,应从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入手。本文对自然资源产权制度进行了界定,并探讨了自然资源产权制度的功能,分析了目前我国自然资源产权制度中面临的不足,提出了深化我国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的设想。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富刚  
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设计和组织领导,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实现3个职责的"统一行使",是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方面的重要论述,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作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核心和关键,加快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探索是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报告精神的生动实践,理论和实践意义重大。笔者结合参与改革实践的深度认知,认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必须坚持3个
[期刊] 改革  [作者] 孟昌  
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制约了自然资源作为一种资产在区域间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但由于我国目前还不具备能使自然资源顺利转化成可进行交换的资本化要素的相应制度安排和制度环境,这种优势就很难在区域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从我国的总体制度背景和经济的市场化程度来看,虽然有强烈的自然资源产权变革的制度需求,但却不具备自发形成自下而上的产权制度变迁的可能性,而政府作为强制性制度变迁的供给者,按照这一要求做出相应的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既是必要的也是合乎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的。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超  
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制度。我国自部署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进行系统推进。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的地方实践可以划分为专门制定针对性的实施性政策和在整体性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方案中涉及这两种类型,呈现规则供给的总体缺失、制度创新的针对性不足、规则体系的协调性不足等特征。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诉求下的规则创新,需要从协整还原论与整体论以实现自然资源综合立法、兼顾统一规律与自然属性拓展自然资源产权权能、重视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的制度建设、整合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政策体系以系统推进等方面系统展开。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钟乐  杨锐  赵智聪  
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是自然保护地实现有效保护管理的决定性保障。本文系统梳理了我国在自然保护地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建设方面的改革探索经验,剖析了相关问题,并从法律、行政、市场等角度探讨了其改革路径。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灿  吴垠  
明确划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资源产权利益分配关系既是我国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约束条件,更是研究的基本视角之一。分权型政府主导下的、有限制的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在实践上表现为中央与地方政府的权利分配以及地方政府之间的区域竞争,这必然会对自然资源产权制度的变革方向产生重要影响。建立一个从分权到合作的M型分权模型,可以解释我国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进程中政府间分权关系的演进趋势。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严金明  
核心提示自然资源是财富之母、生存之基、生态之依、发展之本,产权制度是其管理的核心基础。自然资源资产具有"公、私"交融的特性,明晰自然资源资产的"私权保护"和"公权管治"的管理本质,分析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的改革重点,建立"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等,都将成为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关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孟庆瑜  
本文以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目标 ,以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容为依据 ,对我国自然资源产权制度进行检视与反思 ,并提出改革与创新思路。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黄海燕  
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既有一般产权制度的共性,又有其自身特性。在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社会制度下,其发展成为行之有效的基础性管理体制,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其核心是赋予产权权属及附着其上的权利义务以清晰的法律界定,以实现对权利人利益的有效保护,并促进相关生产要素流转配置,使自然资源能公平高效为民所享,并持续性造福于民。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义平  
刘灿教授等著的《我国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构建研究》一书,2009年12月由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提出:①界定和保护产权是保证每一经济主体追求自利最大化参与全部经济活动的基础,也是有效利用自然资源的关键。②造成资源和环境压力的决定性因素不是经济的平均增长率,而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晓叶  
近日,随着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统筹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的印发,加快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中国特色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体系的一系列总体改革要求被明确提出,包括完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体系、落实产权主体、加强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和统一确权登记、着力促进自然资源集约开发利用和生态保护修复等重要内容。其根本目标,在于为生态文明建设构建有力的制度保障。对于自然资源部门而言,这既是明确了我们在新时期的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富刚  李凯  
纵观世界自然资源管理经验和我国自身实践历程,产权制度建设是贯穿始终的主线。基于这一考虑,从权利分置理论与实践的视野,探索我国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新路径,对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建设或有裨益。权利分置理论为我国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乃至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指引权利分置是指在确保国家或集体土地所有制不改变的前提下,通过一次或多次的权利派生,分置产生若干可以独立存在、权能相对完整的新型权利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胜兰  曹志兴  
长期以来 ,由于我国自然资源产权界定不清晰 ,管理权限之间界限不清 ,出现政出多头的产权结构 ,导致自然资源粗放经营 ,消耗浪费严重 ,所以明确界定我国自然资源的产权归属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就刻不容缓。本文基于此动机 ,分析了构建我国自然资源产权制度的应用价值及障碍 ,提出了构建我国自然资源产权制度的目标和思路 ,期望在我国建立一个使自然资源产权关系明确 ,责、权、利对称合理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客观要求 ,提高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产权制度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谭荣  
研究目的:基于第五届"社会—生态系统"制度分析国际研讨会学者观点,对当前中国自然资源产权制度研究进行梳理,为重塑中国自然资源产权治理体系和形成中国特色的自然资源产权理论提供依据。研究方法:观点综述法、文献调研法。研究结果:(1)当前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在法律、实际和认知三个维度都存在不完整性并对利用与治理实践产生了影响;(2)产权及其治理体系重塑需要考虑4个方面的因素影响:一是资源本身特征,二是利益相关者的偏好和价值观,三是制度内生性,四是现有体制机制和政府行为;(3)产权制度的实际功能比形式更重要,让制度可信是制度和治理体系的前提。研究结论:中国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综合考虑资源特征、利益相关者的偏好和价值观、制度内生性和当前国家体制机制的影响,改革实践呼唤更为本土化的理论支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