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32)
2023(11977)
2022(10543)
2021(10000)
2020(8438)
2019(19401)
2018(19493)
2017(38136)
2016(20775)
2015(23286)
2014(23324)
2013(23299)
2012(21538)
2011(19498)
2010(19506)
2009(18029)
2008(17476)
2007(15243)
2006(13413)
2005(11863)
作者
(61515)
(50830)
(50544)
(48128)
(32285)
(24416)
(23021)
(19931)
(19176)
(18220)
(17369)
(17045)
(16122)
(16018)
(15758)
(15586)
(15383)
(15051)
(14576)
(14538)
(12628)
(12464)
(12194)
(11466)
(11442)
(11363)
(11310)
(11256)
(10268)
(10035)
学科
(79398)
经济(79305)
管理(59392)
(56294)
(45931)
企业(45931)
方法(38333)
数学(33399)
数学方法(33047)
中国(22626)
(21775)
(20760)
(19268)
业经(17317)
(16199)
(16031)
贸易(16024)
(15639)
地方(14770)
农业(14209)
(13847)
银行(13807)
(13456)
环境(13304)
技术(13303)
(13192)
理论(13190)
(13167)
财务(13107)
财务管理(13083)
机构
大学(301865)
学院(299305)
管理(118235)
(115756)
经济(113113)
理学(102630)
理学院(101479)
管理学(99785)
研究(99335)
管理学院(99249)
中国(73122)
(64498)
科学(63353)
(55017)
(50432)
(48940)
研究所(46092)
业大(46041)
财经(44682)
中心(44171)
(41999)
北京(41006)
(40572)
(39216)
师范(38814)
农业(38673)
(36273)
(34720)
经济学(34393)
财经大学(33408)
基金
项目(204554)
科学(159321)
研究(148730)
基金(147625)
(129069)
国家(128016)
科学基金(108716)
社会(91631)
社会科(86707)
社会科学(86684)
(79441)
基金项目(79015)
自然(71784)
自然科(69920)
自然科学(69896)
自然科学基金(68636)
教育(67772)
(67463)
编号(61149)
资助(60971)
成果(50083)
重点(45410)
(45150)
(43181)
(42147)
课题(41685)
科研(39490)
创新(39315)
教育部(38321)
项目编号(37957)
期刊
(124926)
经济(124926)
研究(88329)
中国(51213)
学报(50106)
科学(45051)
(44213)
管理(42388)
(39259)
大学(37176)
学学(35069)
教育(32020)
农业(31031)
(25769)
金融(25769)
技术(24029)
业经(21360)
财经(21303)
经济研究(20131)
(17993)
问题(17158)
图书(15937)
理论(15889)
(15113)
科技(14878)
实践(14700)
(14700)
技术经济(13931)
现代(13681)
(13587)
共检索到4269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贤明  王兰新  赵建伟  
自然圣境是各民族传统文化形成的一类特殊的生态系统,对生物多样性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通过对我国有关专家、学者对自然圣境的研究分析,从自然圣境的概念及起源、自然圣境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民族传统文化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作用、自然圣境面临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阐述,认为要做好自然圣境的保护工作,使其不会消失,不能单独依靠村民自身的能力,需要全社会的积极参与,同时政府要制定有关保护措施及实施一定的保护行动。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李纯厚  贾晓平  杜飞雁  蔡文贵  张汉华  
为了有序利用和合理保护南海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根据近年最新研究成果,并结合以往调查资料,对南海北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重点阐述了南海北部海洋生物的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状况、保护现状及其研究进展,分析了目前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所面临的主要威胁,探讨了生物多样性的主要保护对策。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曾子轩   王方邑   杨锐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代表性水平是自然保护地选址和管理的重要依据。然而,代表性概念的定义、评估方法及研究进展缺乏系统性梳理。本研究综述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领域的代表性概念及其研究进展,指出代表性概念在已有研究中包括定性与定量两个维度的含义。定性层面是指在自然保护地内的保护对象兼具典型性、独特性与综合性特征,且在该范围内能够保障和支持保护对象持续存在并发挥其生态功能;定量层面是指代表性所达到的水平。已有研究中,代表性水平大多通过保护对象的类型数量体现,较少考虑维持保护对象长期存在所需的自然过程、功能或结构是否充分。建议未来开展研究与实践应首先明确概念内涵,并构建对应的评估标准与框架。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曾子轩   王方邑   杨锐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代表性水平是自然保护地选址和管理的重要依据。然而,代表性概念的定义、评估方法及研究进展缺乏系统性梳理。本研究综述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领域的代表性概念及其研究进展,指出代表性概念在已有研究中包括定性与定量两个维度的含义。定性层面是指在自然保护地内的保护对象兼具典型性、独特性与综合性特征,且在该范围内能够保障和支持保护对象持续存在并发挥其生态功能;定量层面是指代表性所达到的水平。已有研究中,代表性水平大多通过保护对象的类型数量体现,较少考虑维持保护对象长期存在所需的自然过程、功能或结构是否充分。建议未来开展研究与实践应首先明确概念内涵,并构建对应的评估标准与框架。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刘金立  陈新军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干扰下,海洋生物多样性及其可持续利用受到了严重威胁,对海洋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也逐渐成为各国学者当前的研究热点。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的文献数据,利用文献计量学和知识图谱方法,对其发文量的增长趋势、来源期刊和区域分布以及学科类别等进行分析,并基于合作网络、关键词共现的知识图谱及突变检测等方法,探究全球海洋生物多样性的研究进展及其热点。结果显示,研究文献的年度发文量总体上呈动态递增趋势,且文献的科研影响力及国际关注度非常高;发文量较多的作者、机构间均形成了密切而稳定的合作关系,Miloslavich P、Danovaro R和Mouillot D等为该领域的核心作者,以詹姆斯库克大学、塔斯马尼亚大学及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等机构为核心的机构间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主要涉及的学科类别为生态学、生物多样性保护、海洋淡水生物学及环境科学等。当前,全球海洋生物多样性的研究热点主要有5个方向:(1)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影响;(2)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其可持续利用;(3)国家管辖范围外海洋保护区及具有重要生态或生物学意义的海域生物多样性研究;(4)海洋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变化的观测及其评价;(5)海洋遗传多样性和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地理变异研究。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徐慧  彭补拙  
目前生物多样性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全球范围内丧失 ,这使得生物多样性经济价值评估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显得越来越重要。同时 ,由于生物多样性经济价值大多具有外部性、公共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 ,因而生物多样性经济价值的评估成为环境、资源与生态经济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生物多样性通常包含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 3个层次。近十几年来 ,国外学者作了很多有关生物多样性经济价值评估的理论、方法及其应用的研究。该文从生物多样性经济价值的类型、评估方法和案例研究等方面综述了当前国外的研究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 ,详细讨论了国外流行的条件价值法及其在研究工作中的应用 ,旨在为我国生物多样性经济价值的评估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谭益民  何苑皞  郭文平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是维系土壤功能的重要因素,但是由于传统的研究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使得过去研究其多样性及群落结构成为一个难题。随着分子生物学方法的应用,现在可以同时对可培养微生物和不可培养微生物进行研究,解决了传统培养方法存在的问题。综述了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对比了各方法的优缺点,为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提供了参考。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康斌  何大明  
澜沧江是位于我国西南岭谷区的一条纵向河流,它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其相应地形成了特有的生物群落。本文在综合历来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澜沧江鱼类生物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澜沧江鱼类区系由6目组成,包括21科86属162种,其中鲤形目4科60属117种,鲇形目7科13属27种,形目1科2属3种,合鳃目1科1属1种,鲈形目7科9属13种,形目1科1属1种。不同水段中,河源共记录有11种鱼类,上游鱼类22种,中游鱼类44种,下游鱼类142种,附属湖泊洱海中记录9种。澜沧江水系中共13种鱼类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鱼类)》,占濒危鱼类总数的14.13%。澜沧江从河源到下游,鱼类物种明显增多,由适合高...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汤娇雯  张富  陈兆波  
我国水生生态系统、鱼类物种多样性水平高,目前对重要养殖鱼类的种质资源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发现,尚有大量野生种质资源未开展保护。水环境变化、外来物种入侵、过度捕捞等对鱼类资源造成严重威胁。针对我国鱼类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我国鱼类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对策与措施。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董传举  李学军  孙效文  
鲫分为指名亚种和银鲫亚种,是我国重要的淡水养殖对象,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鲫适应性较强、分布地区广泛、遗传背景复杂且具有不同的形态和倍型。目前,众多学者运用多种方法对不同鲫的遗传多样性及起源、进化进行了大量研究。但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和标准之间的差异,使得结果之间存在较大分歧。本文对我国的鲫资源、遗传多样性及不同鲫的起源进化进行归纳总结,发现我国野生鲫种质资源丰富,不同野生鲫地方群体的遗传变异度较大,遗传多样性处于比较丰富的状态,具有较大的育种潜力。银鲫同一雌核发育系表现出高度的遗传同质性,但不同发育系之间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而按照人类自身喜好选育而成的金鱼,群体遗传多样性则远低于野生鲫群体。本文对于银鲫、彭泽鲫、其他鲫及金鱼的起源与进化也进行了探讨。银鲫的起源虽然存在争议,但大多数的研究结果还是支持"银鲫与鲫属于一级亲缘关系,应归于同一个种,三倍体银鲫是在特殊环境下从鲫中分化出来的种群"这一观点。彭泽鲫可能是从养殖银鲫的池塘中逃逸而进入天然水域的外源鱼,也可能是起源于具有明显生长优势的野生鲫,并因其优良性状而被选育出来。彭泽鲫不同雌核发育系的发现,使得彭泽鲫与银鲫和野生鲫的亲缘关系更加复杂,对于三者的关系,仍需要进一步比较研究。我国大多数地区三倍体野生鲫具有独立起源的可能性较大,在某地形成后扩散到其他水系形成独立群体的可能性较小,但也不排除一些鲫地理群体是由于早年养鱼历史造成的外来鲫入侵。金鱼可能起源于我国长江中下游的野生鲫,首先形成草系,然后分化出文种品系和龙种品系,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工选择,文种品系又分化出水泡系,龙种品系则分化出蛋系。虽然金鱼品种过多,但从线粒体的角度分析,均为同一母系起源。本文通过对我国鲫相关研究的梳理,分析和探讨了我国鲫种质资源现状、存在问题及未来的研究重点,旨在为鲫种质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理论依据,进而促进鲫产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薛达元  包浩生  李文华  
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采用费用支出法、旅行费用法(TCM)及条件价值法(CVM)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旅游价值进行了评估。旅游价值估算为游客的旅行费用支出、消费者剩余、时间价值和其他花费之和。计算消费者剩余使用了国外流行的TCM技术,通过全国地理小区划分和3131位游客的现场抽样调查,计算出游客出发小区的旅游率,建立了旅游率与人口、收入、旅行费用及旅行时间等因变量之间的回归模型和“供给—需求曲线”,求出全体游客的消费者剩余。计算结果表明,1996年长白山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旅游价值为43205万元,其中国内旅游价值13783万元,国外旅游价值29422万元。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敏  吴克宁  李晨曦  刘霈珈  祝培甜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的保障。[目的]为进一步开展土地整治中保护生物多样性研究提供借鉴。[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归纳总结法从土地整治的规划、设计、施工和后期管护层面,总结梳理土地整治中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研究与工程实践,并对其趋势进行展望。[结果]未来还需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1)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在不同规划中的具体体现以及不同规划的衔接和融合;(2)强化景观生态中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设计方法在土地整治中的应用以及设计技术的研发创新(3)注重土地整治中生态措施在施工方面的落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敏  吴克宁  李晨曦  刘霈珈  祝培甜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的保障。[目的]为进一步开展土地整治中保护生物多样性研究提供借鉴。[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归纳总结法从土地整治的规划、设计、施工和后期管护层面,总结梳理土地整治中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研究与工程实践,并对其趋势进行展望。[结果]未来还需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1)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在不同规划中的具体体现以及不同规划的衔接和融合;(2)强化景观生态中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设计方法在土地整治中的应用以及设计技术的研发创新(3)注重土地整治中生态措施在施工方面的落实以及施工技术的提高;(4)更加注重土地整治中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后期管护的有效性,主要从技术和制度层面。[结论]土地整治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是贯彻落实"推进生态文明"和"建设美丽中国"发展战略的重要工作,研究成果丰富土地整治内涵,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徐海根  贺苏宁  刘标  蒋明康  王长永  曹学章  吴小敏  薛达元  马克平  裴克全  钱迎倩  魏伟  
自然保护区与生物多样性信息共享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物资源持续利用的基础性关键工作。“自然保护区与生物多样性信息共享”专题改造和完善了全国自然保护区数据库、全国自然保护区多媒体数据库、全国自然保护区电子分布图、中国生态旅游数据库、中国生物多样性元数据库、生物安全文献数据库 ;建立了基于Internet的Intranet和Web服务器 ;采用ASP、ADO、SQL、ODBC、WebGIS技术 ,实现了数据库与Web服务器的动态连接 ,建成了全国自然保护区数据查询和统计工具、全国自然保护区多媒体信息查询工具、全国自然保护区WebGIS查询工具、中国生态旅游信息查询工具、中国生物多样性元数据查询和录入...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赵峰侠  徐明  
生产力和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两个基本属性。然而,几十年来,人们一直在争论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潜在机制。论文综述过去有关两者关系的控制实验、meta分析、多点观测研究和潜在机制,发现两者关系主要表现为单峰关系、正相关关系、负相关关系、无关系、"U"型关系,并且关于它们关系的潜在机制也没有普遍共识。同时,两者关系及其潜在机制均对尺度具有很强依赖性。分析其原因,可能生产力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不是简单或直接因果关系,而是由相互关联的、多变量过程共同控制。因此,应放弃固定化二元模式,开展多元化驱动因素的生物多样性研究,加强人类对复杂生态系统过程的理解,提供更具意义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指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