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23)
2023(9078)
2022(7869)
2021(7594)
2020(6821)
2019(16156)
2018(16391)
2017(33123)
2016(18123)
2015(21173)
2014(21704)
2013(21669)
2012(20360)
2011(18605)
2010(19251)
2009(18422)
2008(18484)
2007(16981)
2006(15014)
2005(13854)
作者
(55110)
(46063)
(45788)
(44145)
(29219)
(22128)
(21092)
(18052)
(17086)
(16647)
(15564)
(15443)
(14698)
(14679)
(14482)
(14203)
(14046)
(13530)
(13355)
(13283)
(11581)
(11561)
(11357)
(10425)
(10377)
(10345)
(10316)
(10303)
(9384)
(9138)
学科
(79370)
经济(79289)
管理(50977)
(48387)
方法(39286)
(37825)
企业(37825)
数学(35490)
数学方法(34826)
(22838)
中国(21654)
(19460)
(16670)
贸易(16661)
(16620)
(16203)
(16110)
地方(15658)
业经(15073)
农业(14487)
(13621)
银行(13598)
(12950)
(12221)
(12089)
金融(12087)
理论(12082)
环境(11605)
(11396)
财务(11344)
机构
学院(274244)
大学(273684)
(111800)
经济(109196)
管理(103501)
研究(90844)
理学(87794)
理学院(86815)
管理学(84997)
管理学院(84503)
中国(71758)
(58828)
科学(56283)
(54035)
(47838)
(46259)
研究所(42817)
中心(42477)
财经(42274)
(42218)
业大(40371)
北京(38210)
(37872)
农业(36291)
(35726)
师范(35414)
(34276)
经济学(33864)
(32109)
财经大学(30944)
基金
项目(169596)
科学(131056)
研究(123665)
基金(120255)
(104449)
国家(103618)
科学基金(87038)
社会(75325)
社会科(71299)
社会科学(71275)
(66747)
基金项目(62909)
教育(57962)
自然(56689)
(56600)
自然科(55134)
自然科学(55116)
自然科学基金(54046)
编号(52555)
资助(51967)
成果(43959)
重点(38404)
(37667)
(36532)
课题(36378)
(34148)
科研(32639)
创新(32017)
教育部(31853)
大学(31632)
期刊
(126327)
经济(126327)
研究(81566)
中国(51548)
(41999)
(41544)
学报(41316)
科学(38053)
管理(36848)
大学(30806)
教育(29000)
学学(28897)
农业(27884)
(27289)
金融(27289)
技术(25012)
业经(21560)
财经(20951)
经济研究(19981)
问题(18055)
(17933)
统计(16239)
(15111)
(14698)
技术经济(14529)
理论(14376)
(14105)
商业(13466)
图书(13394)
决策(13097)
共检索到4136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邹丽梅  王跃先  
1994年颁布的《自然保护区条例》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的需要,全国人大已经决定制定《自然保护区法》。《自然保护区法》立法模式如何选择,调整对象、执法主体、资金投入机制、政府行为、资源产权问题如何处理,是立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周训芳  吴晓芙  
结合保护对象的特点和自然保护区土地分区管理措施、少数民族使用公共土地的习惯权利、社区共同管理等国外立法经验,提出了自然保护区土地权属立法建议:确立自然保护区土地权属立法的指导思想;设立或者指定专门的机构来科学确定全国自然保护区的土地面积,划分土地类型,并对每一个自然保护区作出详细的土地利用规划;建立公共利益、集体利益与私人利益之间的生态保护对价关系,使三种土地利益在法律上获得平等保护;确保自然保护区内农民的生存权不受到侵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智  蒋明康  秦卫华  贺昭和  徐网谷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最重要、最有效的措施之一。随着我国人口数量的持续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野生动植物的生存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不断受到威胁,严重影响到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自然保护区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严格审批、加大投入、完善法制、强化监督检查力度、开展全国自然保护区调查、完善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制度等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京歌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公布内蒙古毕拉河等21处新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单的通知》,批准新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1处。本次批准新建的21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涉及15个省(自治区),涉及保护包括东北虎、大熊猫、金丝猴等35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以及海南苏铁、水杉、光叶珙桐、独叶草等12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建设与发展自然保护区,对于优化全国自然保护区空间布局、提高生物多样性整体保护效果、构建国家生态安全战略格局、履行国际公约具有重大意义。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现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余俊  解小冬  
美国国家公园是世界上最早的自然保护区,其对自然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取得了很多的经验。对美国国家公园与我国自然保护区制度进行比较,可以发现我国的自然资源保护事业起步较晚,与美国国家公园相比有很大差距,立法不足。文章提出了相应的改善良策。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任啸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在实践中摸索了一套社区参与景区管理的办法:设立专门机构和利用社区组织对居民进行管理;建立多渠道社区居民就业和参与管理方式;组建股份制旅游经营公司;建立公平的利益分配机制等,这些经验具有实践上的创新和理论上的突破,具有典型性。进一步完善社区管理,需要进一步解决“公平”问题、加强社区居民“实质性”参与、重视区域的协调发展、建立就业培训机制。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孙根年  
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业开发是自然保护事业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本文依据旅游活动的环境影响,将旅游业划分为4种生态类型,又依据保护区生态旅游业的可开发程度,将自然保护区划分为5个生态旅游开发等级;在此基础上依据自然生态—经济开发对应关系,提出了保护区生态旅游业开发的模式及开发程序;最后,对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业开发政策进行了探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真  王谋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但保护资源环境可能会限制周边农户的生产发展,政府应给予合理补偿,发展环境友好型农业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主要措施。文章介绍了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有机绿色农业产业组织模式的制度安排和演变路径,并利用产业组织绩效模型对不同组织模式的适用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保护区周边环境友好型农业的产业组织模式的演变过程总体上包括政府主导、企业带动和多元产业化经营三个阶段;产业特征、产业发展阶段、市场环境、政策环境以及经济组织自身条件都会影响到产业组织模式的选择,其中市场环境和政策支持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以合作社为主体的纵向一体化和基于专业化分工的"企业+...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初彩霞  蔡为民  冯学超  
文章通过对我国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式的研究,分析了湿地保护区实行社会化管理的必要性,提出了湿地保护区的社会化管理模式,指出社会化管理使社区成为保护区工作的共同合作伙伴,将湿地保护和当地社区经济发展的需要结合起来,使二者达到和谐统一。社会化管理作为一种新的湿地管理模式,值得在湿地自然保护区推广。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徐本鑫  
建立自然保护地是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重要举措。法制建设是自然保护地建设和管理的重要基础与有力保障。自然保护地建设过程中发生的种种矛盾,归根到底是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为此政府必须提供平衡各方利益的制度保障。中国现有的类型化部门立法与其他法律规范相结合的自然保护地立法模式存在立法层级低、法制协调性不足、立法体系封闭、保护对象不明确等缺陷。考虑到自然的整体性和调整利益冲突的有效性,我们应该选择综合性框架立法作为中国自然保护地立法的理想模式。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吴伟光  楼涛  郑旭理  盛恩浩  顾蕾  
通过对天目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西天目乡政府、周边社区不同类型村民代表等主要相关利益者的12个小组访谈,及104个农户和59个社会公众的问卷调查,分析了天目山自然保护建设中,自然保护区管理者、当地政府、以农林收入为主的社区农民和以非农林收入为主的社区农民等主要相关利益者的需求取向;指出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居民之间主要冲突是:⑴野生竹笋抚育经营受限,社区居民经济收入减少;⑵补偿措施不到位,社区居民预期收益未能兑现;⑶保护区总体规划滞后,当地项目投资开发受限。最后,提出了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冲突管理的基本框架和重点内容。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润高  李红梅  
近年来我国各地大量增长的自然保护区实质上是一种环境剥夺现象。受环境考核体系与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加大自然保护区建设力度是地方政府能够采取的比较成熟的环境保护手段。但是,通过博弈模型,可以推导出,受地方财政刚性预算约束,政府在地方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中不能对环境区原有居民落实各项补偿,也难以投入必需的保护性管理费用。于是,在自然保护区管理中,保护区居民与管理机构之间博弈形成的纳什均衡是:居民违反有关规定,尽可能延续以往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经济活动,以抗衡自然保护区建设对他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经济模式的压制;管理机构则实施开发性管理,以求自身努力,增加经济收入以保障自然保护区各项基础研究和管...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罗菊春  王灵艳  
生态旅游是朝阳产业,正在蓬勃发展,它既可使游客亲近自然,有利于身心健康,在旅游中提高生态文明意识,又可为自然保护区提高自养能力。但是,生态旅游给自然保护区也带来了较多的负面影响,本文具体谈及了这些影响的主要方面,并且提出了宜采取的主要防治对策,尤其对生态旅游提出了具体建议,期望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得到良性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韦惠兰  赵松松  
自然保护区发展方式的转变是我国自然保护区当前面临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合理利用市场、提高自然保护区市场保护力度,是缓解我国自然保护区保护过程中日益增大的资金压力、生态需求压力的必然选择。我国自然保护区发展已经到了瓶颈期和转型期,亟须市场参与、企业加入、产业链式发展来推动自然保护区的市场保护模式。自然保护区市场保护模式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的现实选择,在对自然保护区核心区严格保护的基础上,我国逐步在缓冲区和实验区进行资源合理利用和生产经营的探索,发展了基于生态产品概念的自然保护区产业,而其得以有效运行的关键因素是自然保护区生态产业链的形成和稳定。生态产业链的系统结构是自然保护区生态产业链形成与稳...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通  
"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了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明确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的发展方向和实行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提出了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要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承担着重要的生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