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92)
- 2023(13158)
- 2022(11528)
- 2021(10791)
- 2020(9215)
- 2019(21113)
- 2018(21032)
- 2017(40930)
- 2016(22401)
- 2015(25053)
- 2014(24862)
- 2013(24758)
- 2012(22733)
- 2011(20716)
- 2010(20523)
- 2009(18881)
- 2008(18399)
- 2007(16085)
- 2006(14167)
- 2005(12252)
- 学科
- 济(86215)
- 经济(86114)
- 管理(63819)
- 业(61215)
- 企(49371)
- 企业(49371)
- 方法(42212)
- 数学(37032)
- 数学方法(36684)
- 农(24333)
- 中国(23830)
- 财(21934)
- 学(19881)
- 业经(19174)
- 贸(17756)
- 贸易(17748)
- 易(17286)
- 制(16508)
- 农业(16170)
- 地方(15840)
- 技术(14290)
- 银(14122)
- 环境(14113)
- 银行(14053)
- 务(13653)
- 和(13628)
- 理论(13611)
- 财务(13594)
- 财务管理(13567)
- 行(13393)
- 机构
- 大学(327474)
- 学院(324638)
- 管理(128917)
- 济(126651)
- 经济(123960)
- 理学(112967)
- 理学院(111704)
- 管理学(109794)
- 管理学院(109227)
- 研究(107634)
- 中国(78385)
- 科学(70206)
- 京(69528)
- 农(59865)
- 财(57471)
- 所(55213)
- 业大(54609)
- 研究所(50846)
- 中心(47810)
- 农业(47742)
- 财经(47151)
- 江(45161)
- 北京(43657)
- 经(42863)
- 范(41483)
- 师范(40969)
- 院(38667)
- 经济学(37499)
- 州(36929)
- 财经大学(35209)
- 基金
- 项目(226616)
- 科学(176234)
- 基金(164025)
- 研究(159631)
- 家(145600)
- 国家(144408)
- 科学基金(122259)
- 社会(99544)
- 社会科(94282)
- 社会科学(94256)
- 基金项目(88462)
- 省(88446)
- 自然(82231)
- 自然科(80276)
- 自然科学(80248)
- 自然科学基金(78814)
- 划(75471)
- 教育(72959)
- 资助(67179)
- 编号(64764)
- 成果(51391)
- 重点(50635)
- 部(49474)
- 发(47680)
- 创(47073)
- 科研(44083)
- 课题(43953)
- 创新(43914)
- 计划(42946)
- 教育部(41673)
- 期刊
- 济(132652)
- 经济(132652)
- 研究(92160)
- 学报(59196)
- 中国(54461)
- 农(53301)
- 科学(51319)
- 管理(45072)
- 大学(43405)
- 学学(41206)
- 财(40457)
- 农业(36887)
- 教育(32145)
- 融(25659)
- 金融(25659)
- 技术(25352)
- 业经(23072)
- 财经(22433)
- 经济研究(21765)
- 经(19018)
- 问题(18267)
- 业(18245)
- 科技(17084)
- 图书(16401)
- 理论(16369)
- 业大(15833)
- 版(15713)
- 技术经济(15477)
- 商业(15353)
- 实践(15055)
共检索到4542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朗平 赵丽
文章利用1991~2006年我国部分省市的面板数据对腐败的决定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最终的实证结果表明,收入和教育水平的提高都会增加腐败的潜在成本,减少腐败的发生,财政支出的增加同样可导致腐败的减少。而政府所雇佣的人员越多,腐败越多。另外,腐败具有惯性,即过去的腐败情况会直接影响该地区未来的腐败情况。因此,发展经济、提高居民的文化水平、优化政府规模是抑制和预防腐败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
腐败 政府规模 财政支出 面板数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金杨华 孙经卫
当前,一些企业组织正在或者已经发生着腐败行为,个体腐败像瘟疫一样到处蔓延。腐败现象愈演愈烈,给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破坏。在此大背景下,探索市场经济主体—企业组织中的个体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回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设计了组织中个体腐败行为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使用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方法,对组织中个体腐败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具体分析,最终结果显示,公平、诚信、利己/利他主义对组织中个体腐败行为具有显著影响。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一江 迟巍 孙文凯
权力腐败是广泛存在且影响恶劣的问题,目前国内外对它的研究虽然很多,但基本停留于理论与国家层面的实证研究上。本文搜集整理了我国130个腐败官员案例,采用计量回归的方法分析影响腐败金额的微观因素,试图总结腐败行为的规律,进而寻找相应的解决办法。研究发现,官员的受教育水平和级别是影响腐败金额的显著变量,交通部门腐败显著,职位交流等制度可能也有影响。本文指出应提高官员教育水平,并对高级别领导加强监督,适当分权。
关键词:
腐败程度 微观分析 权力寻租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宋夏云 陈依晗
国家审计腐败监控效果是指在政府官员的腐败监控中,国家审计目标的实现程度,或国家审计功能的发挥水平。调查结果显示,国家审计腐败监控效果的核心影响因素包括审计独立性、专业胜任能力、审计公告制度,以及审计责任追究机制等。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唐娟莉 李睿
文章从"制度弱化"的角度考察资源禀赋对地方政府腐败行为的影响,并基于2007-2016年的31个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资源禀赋导致政府腐败行为从而抑制经济增长,即资源禀赋导致腐败的产生。实证结果表明,资源禀赋与腐败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进一步发现,经济欠发达地区资源禀赋的制度弱化效应更明显。最后提出政策建议:优化现有产权制度、优化矿产资源管理体制、创新地方政府考核方式,提高政府治理质量,是破解"资源诅咒"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
资源禀赋 腐败 “资源诅咒”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林相森 周玉雯
利用201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研究了腐败感知对个人幸福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腐败感知对居民幸福感有负面影响,当腐败感知达到中等腐败程度时,会显著降低个人幸福感。(2)中介效应模型回归结果显示,腐败感知通过影响社会保障满意度、政府信任和收入分配不公平感这三种途径显著地影响居民的幸福感,其中社会保障满意度途径的影响最为重要。(3)对于不同社会阶层,这三种机制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它们对低社会阶层群体的幸福感的影响很显著,但对中、高社会阶层的幸福感的影响不够显著。以上结论意味着政府应继续反腐工作,并重点加强社会保障服务相关领域的反腐,这将有助于提高我国居民幸福感。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启君 许玉平
采用1994—2008年世界95个国家和地区的数据,从社会文化的角度系统考察了社会信任水平对腐败的影响。通过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我们发现社会信任可以降低腐败水平,对于转型经济体国家和其他国家这种影响不显著,对于OECD国家这种影响是显著的。
关键词:
腐败 社会信任 转型经济体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安德鲁·施莱弗 罗伯特·维什尼 孔雁
文章就腐败问题提出了两个论点。第一,政府机构和政治进程的结构是决定腐败程度的关键因素。软弱的政府因对其附属机构无法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导致了较高程度的腐败。第二,与税收相比,腐败的非法性和隐蔽性使其更容易受到扭曲,代价也更大。这些结论说明了为什么在一些欠发达国家,腐败程度如此之高,给发展带来的代价如此之大。
关键词:
腐败 贿赂 政府 垄断 竞争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南旭光
企业在向银行寻求信贷融资时遇到的信贷腐败可分为两类:金融机构中主管信贷审批的高层人员的审批腐败;负责信贷发放的基层人员的支付腐败。通过分析两种类型的腐败在项目寻求信贷融资时的影响,揭示信贷腐败与信贷融资之间的关系,指出两类腐败具有相互影响的关系,基层支付腐败对信贷融资项目产生逆向选择,阻止了低风险项目的信贷融资行为,而高层人员倾向于和融资项目合作,因而具有减少基层机构支付腐败的动机。
关键词:
信贷腐败 项目腐败 审批腐败 支付腐败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方晋
要想成功地控制腐败,必须搞清楚决定腐败的因素是哪些。本文在参考了前人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腐败的决定因素用面板数据的方法进行了估计和分析,考察了不同国家腐败和公务员相对工资、经济自由度、政治自由度以及法治水平等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公务员相对工资对腐败的程度高低没有解释作用,而经济自由度和法制水平有显著的作用,政治制度的作用则不确定。
关键词:
腐败 决定因素 面板数据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姜树广 何浩然
腐败现象在人类社会源远流长,深入理解其本质和决定因素是有效治理腐败的基础。腐败的经济学研究基本沿着委托代理理论的脉络展开,分析不同激励体系以及各类制度安排对腐败的决定作用。在对理论和实证中涉及的腐败本质及其决定因素系统总结的基础上,本文重点梳理了近年来实验经济学对腐败相关问题的研究。这些研究从度量腐败、检验理论和反腐机制设计等多层面出发,对认识腐败行为的本质与内在动机,进而发展系统有效的反腐败措施提供了丰富见解。
关键词:
腐败 委托代理模型 实验研究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褚红丽 魏建 梁超
本文首次使用微观数据探讨中国企业腐败的决定因素,通过对世界银行2005年中国企业投资环境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企业面临的宏观环境及自身特征的差异与企业的腐败水平有着显著的关系。从宏观环境来看,企业面临的许可越多,被掠夺程度越严重,从政府获得的资源与市场越多,企业的腐败水平越高。从企业自身特征来看,私营企业比国有企业更倾向于腐败,小企业比大企业更容易腐败,固定资产净值低的比高的更容易腐败。
关键词:
企业腐败 许可 被掠夺程度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仁德 韩晶
国有经济的结构特征可以用两大等级体系的委托代理链来描述 ,第一等级的委托人是全民 ,代理人是政府 ;第二等级的委托人是政府 ,代理人是国企经理。在经济中发挥实质性作用的是第二等级的委托代理关系。国有经济的腐败问题恰恰是第二等级的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共谋租金的结果。我们认为 ,政府对企业行政上的超强控制是委托人与代理人共谋租金的纽带 ,而经济中监督激励的严重缺乏 ,则是腐败泛滥的重要原因。通过理论分析与模型分析 ,我们认为加强监督 ,减少政府干预企业经济 ,是解决腐败问题的关键。
关键词:
双层代理 共谋租金 腐败 国有经济改革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韩冰洁
以国际商务的视角研究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的腐败行为首先就要确定哪些因素会促使跨国公司在东道国从事腐败,本研究确定了子公司自身三类因素:制度结构因素、市场导向因素与组织能力因素会对子公司腐败行为产生影响;还考察了腐败程度与组织绩效间的关系。选取新兴市场国家178家跨国公司子公司作为样本,运用结构方程分析方法,本研究结论表明子公司制度结构因素中的外资持股比例与东道国市场经验、组织能力因素中的产品质量与组织层面腐败程度存在负相关关系,市场导向因素中的产品出口比例与组织层面腐败程度存在正相关关系;还表明组织层面腐败的确会降低子公司绩效。
关键词:
跨国公司 东道国 腐败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雷震 田森 凌晨 张安全 李任玉
官本位文化中的官员身份是否为导致腐败泛滥的原因之一?本文设计了一个腐败实验,首次对比分析被试在被称为"参与人A-参与人B""官员-百姓"和"企业主-公众"的不同框架中行为的异同。结果发现,"官员-百姓"框架下腐败率显著提高,相对于普通学生,学生干部在被称为"官员"时比被称为"参与人A"时更腐败,但在被称为"百姓"时比被称为"参与人B"时对腐败却更容忍,与我国特有的官本位文化内涵一致,而"企业主-公众"框架下与控制组没有显著差异。政策意蕴是,破除官本位文化是我国反腐败的重要手段之一。
关键词:
社会身份 腐败行为 实验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