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10)
- 2023(17325)
- 2022(15254)
- 2021(14487)
- 2020(12218)
- 2019(28670)
- 2018(28487)
- 2017(54228)
- 2016(29219)
- 2015(33412)
- 2014(33763)
- 2013(33335)
- 2012(30932)
- 2011(28196)
- 2010(28265)
- 2009(26468)
- 2008(26202)
- 2007(23233)
- 2006(20311)
- 2005(17733)
- 学科
- 济(120947)
- 经济(120809)
- 业(82025)
- 管理(81515)
- 企(63521)
- 企业(63521)
- 方法(56984)
- 数学(50237)
- 数学方法(49602)
- 农(42206)
- 中国(33555)
- 财(31449)
- 业经(27997)
- 农业(27985)
- 学(25490)
- 地方(24406)
- 制(23431)
- 贸(23042)
- 贸易(23032)
- 易(22389)
- 银(19292)
- 银行(19238)
- 务(18844)
- 财务(18764)
- 财务管理(18713)
- 行(18353)
- 理论(18311)
- 和(18190)
- 融(18026)
- 金融(18022)
- 机构
- 大学(425317)
- 学院(424485)
- 济(169683)
- 管理(167339)
- 经济(165913)
- 理学(144900)
- 理学院(143278)
- 研究(140845)
- 管理学(140631)
- 管理学院(139861)
- 中国(106779)
- 京(90092)
- 科学(88079)
- 财(78634)
- 农(73975)
- 所(70940)
- 中心(65456)
- 业大(65153)
- 研究所(64537)
- 财经(62696)
- 江(61850)
- 农业(57219)
- 北京(56954)
- 经(56830)
- 范(56189)
- 师范(55670)
- 院(50816)
- 经济学(50567)
- 州(50298)
- 财经大学(46429)
- 基金
- 项目(286548)
- 科学(223789)
- 研究(208882)
- 基金(206582)
- 家(179627)
- 国家(178092)
- 科学基金(152205)
- 社会(130062)
- 社会科(122972)
- 社会科学(122938)
- 省(112378)
- 基金项目(109848)
- 自然(99118)
- 自然科(96738)
- 自然科学(96710)
- 教育(95897)
- 自然科学基金(94933)
- 划(94322)
- 编号(87180)
- 资助(85375)
- 成果(70822)
- 重点(63886)
- 部(62996)
- 发(61008)
- 课题(59026)
- 创(58524)
- 科研(55022)
- 创新(54633)
- 教育部(53650)
- 大学(53204)
- 期刊
- 济(186341)
- 经济(186341)
- 研究(122905)
- 中国(78520)
- 农(70579)
- 学报(68908)
- 科学(62610)
- 财(59587)
- 管理(58385)
- 大学(52130)
- 学学(49029)
- 农业(47819)
- 教育(44486)
- 融(37629)
- 金融(37629)
- 技术(37204)
- 业经(33194)
- 财经(29802)
- 经济研究(29129)
- 经(25385)
- 问题(25052)
- 图书(23077)
- 业(22613)
- 理论(21371)
- 版(21292)
- 技术经济(20826)
- 统计(20159)
- 科技(19655)
- 实践(19594)
- 践(19594)
共检索到6208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泉 白冬梅 彭筱雪
2020年底,我国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2021年是我国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交汇的特殊时期,实现巩固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当前阶段的首要任务。在此背景下,如何通过推动脱贫攻坚政策举措、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来提高社会经济条件、实现乡村振兴平稳过渡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文章借助CNKI数据库资源,利用CiteSpace软件分析2017-2020年间我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领域的研究现状、关键词共现、演进历程,深入探讨我国未来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领域中的学术脉络与研究重点。研究表明:(1)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领域研究主要经历了3个阶段,并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逐渐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态势;(2)2018年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相关研究成果迅速增多,文献数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学科领域较为单一,交叉性不强;(3)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后脱贫时代、脱贫攻坚、就业扶贫、基层党组织、农发行、相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7大热点领域,研究主题逐渐向后脱贫时代、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衔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方面转变。研究认为:在新时代背景下,借助现代科技手段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提供技术支撑、探索保障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路径、搭建该领域学术交流合作平台将是未来的研究重点。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龙花楼 陈坤秋
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我国"十四五"时期的重大决策部署。当前相关研究系统性不足,缺乏空间视角,亟需通过多学科融合与多方法集成构建系统性理论框架并开展分区分类研究。文章沿着"问题—理论—实证—调控"的总体思路展开研究,以实现乡村振兴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的内在逻辑与实现机制为研究对象,以现实差距与困境为出发点,借鉴国内外二者有效衔接的经验,探讨其理论框架构建、情景模拟与实现路径、发展模式以及管控体系与政策方案的问题。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研究不仅要努力实现理论创新,助推学科发展,也要服务国家战略决策。研究需要在方法论、分析工具、话语体系上寻求多维突破。未来研究需要重点关注全球扶贫开发与乡村发展的时空格局与关键问题、相对贫困治理机制与成效提升策略、城乡融合发展与乡村振兴互馈机制与区域模式以及乡村科学与人地系统科学发展等科学命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建军
认真谋划,积极布局,着力从四个关键环节入手,打造服务乡村振兴的数字金融银行,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经过8年持续奋斗,全国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脱贫攻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胜利。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以下简称"邮储银行")作为定位于服务三农、城乡居民和中小企业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冯莎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提"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期我国要实施的七项重点战略之一,推动乡村振兴发展不仅是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础动力,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本文从分析当前在我国乡村振兴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入手,指出了当前乡村发展出现衰落趋势,人口数量减少,城乡不协调问题突出以及缺乏乡村振兴的产业支撑,因而结合问题进一步从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产业融合、注重绿色农业、深化改革创新、强化科技支撑等方面探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现代化助力脱贫攻坚的主要举措。
关键词:
乡村振兴 脱贫攻坚 农业现代化
[期刊] 改革
[作者]
豆书龙 叶敬忠
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衔接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基层实践现实需要、制度衔接理论诉求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三个层面。以内容共融、作用互构和主体一致为表征的互涵式关系,为二者衔接奠定了理论可行性。实践可行性方面,乡村振兴可以借鉴脱贫攻坚的有效经验实现稳健推进,而脱贫攻坚亦能够利用乡村振兴机遇谋求纵深发展。虽然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在有机衔接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是仍然存在着体制机制衔接不畅、产业发展升级困难和内生动力难以激发等问题。为此,应该着力在体制机制统筹落实、产业发展多元鼓励和主体意识积极培育等方面精准发力,推动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有机衔接。
关键词:
乡村振兴 脱贫攻坚 衔接机制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学敏
实现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是现在和未来一段时间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目前,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与窘境,如"空心村"和老龄化、扶贫产业缺乏科技含量和竞争力、消费扶贫语境下有些产品质次价高、一些地方发展主导产业时忽视生态环境等问题。为此,可以通过科技创新支撑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助力乡村振兴,支撑农村和农业及非农产业发展,实现科技强农、科技助农、科技兴农和科技富农,推进传统资源依附型农业向智能依附型农业转变,打通科技创新助力实现两大战略有效衔接的通道。通过制度创新以及体制机制创新,营造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保护的良好环境,使人力资本向有条件的农村聚集,实现科技与产业、技术与农户的有效对接,最终以科技创新助力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文洪武
紧密结合贵州省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工作部署,推动优化三农金融服务水平,全力支持贵州省在乡村振兴上起好步、开新局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充分发挥金融扶贫工作牵头职责,统筹做好支持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金融服务,金融成为助推贵州省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不可缺少的关键力量。
关键词:
扶贫小额信贷 乡村振兴 金融服务水平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聂婷 蔡幸 王水莲
金融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助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铺路石”作用。在支持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阶段,金融被赋予新的使命和要求,却也面临着挑战。加快畅通金融支农渠道,充分释放金融动能,满足乡村振兴战略催生的巨大资金和金融服务需求,推动金融资源更多配置到三农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是我国农村金融发展面临的重大命题,也是巩固脱贫成果、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江西省乐安县山砀镇厚坊村是国家税务总局江西省税务局定点帮扶村。厚坊村地处乐安的西北部、山砀镇北部,全村总面积15平方公里,辖7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65户1519人,现有土地总面积1600亩,其中耕地1445亩;山地面积16000亩,其中,生态公益林2000亩,杉、松、杂用材林11000亩,竹林3000亩,森林覆盖率达90%,是县级生态村。经帮扶,村内创办养牛场、养羊场各1个,年出栏牛羊300多头;中药材瓜蒌种植场1个,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山砀镇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西藏和平解放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西藏农牧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174元增加到2020年的14598元,增长83.9倍。西藏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全国人均17131元的85%,连续18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极大地增强了农牧民群众的满足感、获得感、幸福感。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奎
立足湖南省实际,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持续加大信贷投入,走出了金融支持脱贫攻坚和推进乡村振兴的"湖南路径"湖南省是精准扶贫首倡地。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省湘西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提出"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近年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人民银行总行和湖南省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立足湖南省实际,围绕金融支持精准脱贫、服务乡村振兴,推动全省金融机构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持续加大信贷投入,走出了金融支持脱贫攻坚和推进乡村振兴的"湖南路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勇 宁昊
为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现支付发展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融合,人民银行阳泉市中心支行(以下简称"阳泉中支")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推动站点转型升级,助力乡村产业发展。一是利用电商示范村建设、快递下乡等政策,借助服务站内各类支付基础设施,代理经销乡村特色农副产品,同时加载电商物流、农业信息发布、公共事业缴费等服务,
关键词:
服务站 乡村振兴 支付服务
[期刊] 改革
[作者]
高强 曾恒源
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衔接推进乡村振兴,不仅要求工作体系平稳转型,而且要求微观政策转移接续。从地方实践来看,自“三农”工作重心转移以来,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从领导体制、制度设计、机构队伍、考核机制和财政支持等方面入手,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取得积极进展。与此同时,各地在实践中面临着对两大战略有效衔接的认识不足、各级部门责任与能力不匹配、衔接安排未充分考虑地区差异、规划引领与考核力度不够、扶贫资产管理利用机制有待优化等问题和难点。建议进一步深化对推进衔接的认识、明确领导体制和职责分工、差异化制定衔接节奏和方向、强化规划引领和考核应用、优化扶贫资产管理利用机制,以推动两大战略有效衔接工作落实落地。
关键词:
脱贫攻坚 乡村振兴 战略衔接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谢德新 黄春雨
当前,我国正处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统筹协调发展的历史交汇期和政策叠加期。新形势下,职业教育作为阻断贫困阶层代际传递的主要推动力、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在应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两大战略有效衔接进程中出现的战略落地不足、农村人口空心化、乡村产业升级困难、区域振兴水平失衡等问题,应不断从管理体系、培养体系、产业联动体系、资源共生体系等方面进行优化,为实现乡村善治“着力”、激发乡村内生动力“聚力”、促进乡村致富“出力”、缩小乡村差距“发力”,从而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两大战略同频共振、统筹衔接、协同推进,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出应有贡献。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脱贫攻坚 乡村振兴 共同富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章军杰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在空间上是高度重叠的,从空间再生产出发可以更好地厘清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连续性与发展性,为两者之间的衔接与跨越补充了空间维度。以茶卡村的空间再生产实践为例,由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空间再生产改变了茶卡村的空间形态,其空间再生产的宰制力量也发生了由行政权力向资本的转换,村民行动作为乡村振兴空间再生产的一股重要力量逐步显现。空间再生产是新的空间宰制力量的再平衡,也是空间冲突与调适的再建构过程,具有集体性的行为意向和价值追求。深化政策衔接,构建基于空间正义的政策体系;优化产业结构,融入更大的空间社会网络;强化集体行动,构建村民主体的空间共同体,最终实现脱贫村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空间再生产的根本性转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转换与调适——基于公共政策的视角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能改善投资效率吗?——基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视角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耦合衔接的时空格局及其驱动因子——基于西南五省份的分析
乡村振兴战略与脱贫攻坚战略有机衔接的目标、难点与策略——基于黑龙江实证分析
强化乡村人才支撑有效供给 实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脱贫攻坚时期扶贫政策的实施效果审视——评《从脱贫攻坚走向乡村振兴:农村居民的收入与福利效应分析》
村域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机制及路径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中国式农村现代化之路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逻辑关系、内涵与重点内容
连片特困地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