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67)
2023(12095)
2022(10130)
2021(9335)
2020(7692)
2019(17550)
2018(17418)
2017(33671)
2016(18524)
2015(21418)
2014(21692)
2013(22042)
2012(20274)
2011(18397)
2010(19181)
2009(18122)
2008(17983)
2007(16727)
2006(15494)
2005(14355)
作者
(55310)
(45638)
(45469)
(43311)
(28927)
(21439)
(20719)
(17724)
(17452)
(16765)
(15497)
(14999)
(14694)
(14652)
(14420)
(14100)
(13708)
(13475)
(13283)
(13246)
(11784)
(11475)
(11204)
(10553)
(10404)
(10332)
(10196)
(10165)
(9401)
(9068)
学科
(82471)
经济(82399)
管理(64301)
(57576)
(47353)
企业(47353)
中国(28170)
方法(28019)
(25000)
地方(23847)
数学(23825)
数学方法(23525)
(21582)
业经(21121)
(18709)
(17127)
银行(17102)
(16481)
农业(15819)
(15516)
贸易(15500)
(15023)
(14812)
(14799)
金融(14799)
(13723)
地方经济(13186)
(13010)
产业(12808)
环境(12740)
机构
学院(270752)
大学(264595)
(114795)
经济(112061)
管理(104820)
研究(94237)
理学(85886)
理学院(84945)
管理学(83820)
管理学院(83269)
中国(76559)
(58038)
(57643)
科学(54686)
(48381)
(45165)
中心(43308)
(43306)
研究所(42844)
财经(42434)
北京(38100)
(38087)
(36548)
业大(35966)
(35217)
师范(34882)
(33738)
农业(33534)
经济学(33489)
(31937)
基金
项目(161033)
科学(125418)
研究(122259)
基金(112206)
(95911)
国家(95045)
科学基金(80806)
社会(75875)
社会科(72149)
社会科学(72129)
(65668)
基金项目(57727)
教育(55534)
(54240)
编号(50657)
自然(49863)
自然科(48579)
自然科学(48563)
自然科学基金(47648)
资助(47582)
成果(42384)
(41079)
课题(37233)
重点(36158)
(34896)
发展(33558)
(33351)
(33009)
创新(31282)
(30798)
期刊
(145018)
经济(145018)
研究(88592)
中国(62622)
管理(45169)
(44266)
(41430)
学报(35108)
科学(34668)
(34465)
金融(34465)
教育(32046)
技术(28926)
农业(27986)
大学(27226)
业经(25811)
学学(25366)
经济研究(22628)
财经(20954)
问题(18828)
(18245)
(16100)
(15374)
商业(14805)
技术经济(14501)
国际(13985)
现代(13877)
理论(13080)
经济管理(12744)
图书(12574)
共检索到4482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晟义  张卫东  
生物质资源的物流效率已成为决定生物质能企业运营成败的关键。当前我国的能源生物质供应体系及物流管理存在着战略与决策、物流环境与体制、物流运作与竞争以及供应链协同四个层面的突出问题。显然,可以从两大方面实施改善和优化:(1)宏观方面需要促进生物质能的审批机制、产业政策及配套措施的完善。措施包括:监管者自律,促进适度的排他性,避免供应体系的恶性竞争;尽快出台生物质与化石能源混燃的政策;行政力量、舆论造势、农户觉醒与市场机制的四轮驱动;资金流融通与生物质绿色通道政策。(2)微观方面则立足生物质能企业的能动性,优化策略包括:加强组织的战略视野和物流敏感度;基于关系管理的可动态重组的经纪人队伍的构建;提前...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韩春花  李明权  
在以生物质能源替代石油方面,巴西处于世界绝对领先地位。本文分析了巴西生物质能源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及面临的问题,以期有助于推动中国生物质能源的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文启湘  张庆亮  
流通产业正在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本文首先指出了流通产业发展的方向 ,接着从产业竞争政策、产业扶持政策、产业准入政策、产业创新政策四个方面探讨了流通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以推动我国流通产业的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爱民  
区域发展总体格局是遵循聚集与分散发展规律的。市场规律效力的发挥,需要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和政府作用的更好体现。优化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格局,应在政策目标上以"空间公平"为出发点,以区域协调发展的手段促进空间均衡的最终实现,以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注重区域政策作用下的区域性特征,从而保障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格局的演变。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胜会  黄华茂  王洪  
LED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正在成为我国绿色经济的增长点。本文介绍了我国LED产业的发展历程,分析了LED产业的空间分布,发现我国目前已初步构建了比较完整的LED产业链,形成了LED产业的四大集聚区。运用SWOT分析方法,深入细致地分析了我国LED产业发展的总体态势,提出了我国发展LED产业的政策措施。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林乐虎  
近年来,物联网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快速发展,被视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点新兴产业之一,不断展现出在信息通信技术融合、传统产业升级和推动经济转型等方面的巨大潜力。本文在对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物联网产业的核心技术以及产业链中各方参与主体的作用,并提出了物联网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金华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翁国华  
本文结合金华情况,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及其金融支持情况与面临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剖析。针对文化产业的三大特征,将探索的侧重点放在了对资产"虚拟性"与具有公益性的文化产品项目的金融支持上。提出要进一步提升对发展文化产业重要性的认识与加强金融支持文化产业的政策引导,树立以促进文化事业健康繁荣之念积极支持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文化金融理念,加快个性化的金融创新等建议措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淇钧  任宣羽  
文章基于我国绿色金融发展过程与背景,针对当前我国绿色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应重视绿色金融发展与政策贯彻落实、对绿色金融法规政策体系进行健全、加大对绿色金融发展扶持力度以及对绿色金融市场体系进行完善等对策,以促进我国绿色金融健康、快速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治  
一、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基本情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业快速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一是增速较快。从1978年到2005年的27年间,我国服务业年平均增长速度超过10%,高于同期国内生产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夏竞辉,邹逸安  
扶植我国咨询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夏竞辉,邹逸安我国的咨询业起步较晚。目前,仍处于初步的发展状态。随着社会各界对于咨询的需求越来越大,咨询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所占有的地位也日益提高。因此,迫切地需要政府制订和完善有关咨询业的发展政策,对咨询业采取优惠和...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淇钧  任宣羽  
文章基于我国绿色金融发展过程与背景,针对当前我国绿色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应重视绿色金融发展与政策贯彻落实、对绿色金融法规政策体系进行健全、加大对绿色金融发展扶持力度以及对绿色金融市场体系进行完善等对策,以促进我国绿色金融健康、快速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淇钧  任宣羽  
文章基于我国绿色金融发展过程与背景,针对当前我国绿色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应重视绿色金融发展与政策贯彻落实、对绿色金融法规政策体系进行健全、加大对绿色金融发展扶持力度以及对绿色金融市场体系进行完善等对策,以促进我国绿色金融健康、快速发展。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吴崇伯  
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陆地面积190多万km2,居世界第9位,海岸线长达108 920km。陆地上河流湖泊纵横交错,海产、水产资源特别丰富,仅鱼类就是一项巨大的资源。印度尼西亚是世界第7大渔业国,仅次于中国、秘鲁、日本、智利、美国和印度,苏门答腊东岸的巴干西亚比亚是世界著名的大渔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邹大挺 ,王关昌 ,邓天佐  
众所周知,新加坡在最近二十多年里,成功地采取自由经济政策,大力吸引外资,发展外向型多样化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99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2.1万新元(折合美元人均1.3万),被西方国家评为“亚洲四小龙”中最富有经济竞争力的国家。新加坡经济实力迅速增长的原因,除了经济政策有效外,还与其在经济发展进程中,及时调整产业结构,采用和发展科学技术有关。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中期,新加坡及时完成从农业产品到劳动密集型工业的转变,奠定了工业发展的基础;80年代,产业结构进一步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变,大力普及应用计算机技术,发展咨询科技,成为世界上电脑普及率最高的少数国家之一,工作和生产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