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16)
2023(11154)
2022(9692)
2021(8757)
2020(7623)
2019(17447)
2018(17191)
2017(33819)
2016(18813)
2015(21091)
2014(21020)
2013(21035)
2012(19725)
2011(18178)
2010(18335)
2009(17298)
2008(17313)
2007(15692)
2006(13868)
2005(12292)
作者
(59492)
(49886)
(49564)
(47263)
(31280)
(24147)
(22769)
(19569)
(18511)
(17594)
(16778)
(16479)
(15888)
(15691)
(15595)
(15544)
(15471)
(14714)
(14415)
(14242)
(12769)
(12205)
(12164)
(11408)
(11135)
(11096)
(11082)
(10931)
(10103)
(10065)
学科
(79101)
经济(79017)
管理(51974)
(50851)
(38083)
企业(38083)
方法(37936)
数学(34411)
数学方法(34109)
(23478)
中国(21673)
(20402)
(17260)
贸易(17255)
(16989)
(16803)
业经(15944)
地方(15653)
农业(15646)
(15607)
(12959)
银行(12895)
环境(12528)
(12301)
(12137)
财务(12120)
财务管理(12087)
(11795)
金融(11792)
企业财务(11409)
机构
大学(284101)
学院(282194)
(117480)
经济(115098)
管理(104501)
研究(99306)
理学(90585)
理学院(89460)
管理学(87887)
管理学院(87377)
中国(73791)
科学(63819)
(60484)
(58797)
(53332)
(52841)
业大(48645)
研究所(48326)
农业(47280)
中心(44850)
财经(43066)
(41686)
(38977)
北京(37921)
经济学(36850)
(35761)
师范(35253)
(35237)
经济学院(33802)
(33169)
基金
项目(188531)
科学(145977)
基金(136698)
研究(129394)
(123041)
国家(122042)
科学基金(101474)
社会(82279)
社会科(78031)
社会科学(78002)
(73237)
基金项目(72982)
自然(67701)
自然科(66103)
自然科学(66076)
自然科学基金(64924)
(63567)
教育(59199)
资助(56096)
编号(51137)
重点(43121)
(41784)
(41107)
成果(40946)
(38717)
计划(37413)
科研(37134)
创新(36385)
课题(35211)
教育部(34743)
期刊
(123751)
经济(123751)
研究(80273)
学报(53283)
(52420)
中国(49732)
科学(45980)
(39988)
大学(38327)
学学(36605)
农业(35323)
管理(35229)
(24641)
金融(24641)
教育(23516)
技术(21789)
财经(21295)
经济研究(20844)
业经(20569)
(19094)
(18265)
问题(17950)
(15037)
(14791)
技术经济(14648)
商业(13849)
业大(13811)
统计(13663)
科技(13359)
理论(13343)
共检索到4071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高振宇  王益  
能源生产率状况以其对能源消费量的重要影响而引起了国内外理论界的广泛关注。本文整理了我国各个省区1995~2003年的数据,并以此为基础来研究这些省区能源生产率的分类情况及差别原因。通过聚类分析,本文将各省划分为能源高效区、中效区和低效区三类,并利用面板数据计量分析了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投资情况以及能源价格等因素对能源生产率的影响。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毛锦凰  智煜  
基于1999—2019年的面板数据,运用Malmquist指数法对西部地区8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估算及分解。研究结果表明,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其中技术进步是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主要原因,而技术效率的下降制约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从城市的效率分布特征来看,多数城市经济发展并非只是投入型增长,存在地区间全要素生产率改善程度不均衡的情况。经济增长与基础设施建设显著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而政府行为、资本深化程度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研究认为,西部城市应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产业升级,完善基础设施,扩大科研投入规模,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促进要素有效流动及资源合理配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高秀丽  孟飞荣  
运用索洛残值法测算了1997—2010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物流业TFP,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对物流业TFP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各省的物流业TFP具有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和空间异质性;地理环境因素对物流业TFP的影响显著,地理位置相邻地区的物流业TFP具有趋同现象;基础设施和工业化进程对物流业TPF的提高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市场需求条件和市场化水平的促进作用不显著。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赵成柏  毛春梅  
本文运用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法测度了我国各地区1995—2007年碳排放约束下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构成。估计了在碳排放约束和传统情形下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及其构成,并检验两种情况下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构成的差异。主要结论有:碳排放约束条件下东部地区TFP增长最快,西部地区增长最慢,中部地区则均介于二者之间;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水平不断提高,技术效率变化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源泉,但在碳排放约束情况下不及传统全要素生产率高;在28个省市区中,有8个地区至少移动生产可能性边界1次;本文还实证考察了人均GDP、工业化水平、技术无效率水平、劳均资本、能源强度和开放度等因素对在碳排放约束条件下全要素生产率影响效果,并据此给出了一些政策性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石慧  吴方卫  
文章使用非参数的双边相对Malmqutist生产率指数(Bilateral Relative MalmquistProductivity Index-BRMPI)的方法测算了中国28个省级地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在控制地区空间因素的基础上研究生产率地区差异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空间统计分析的结果显示,样本期间内各省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存在局部空间相关性。在利用空间计量方法估计的收敛方程中,我们发现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能够显著促进生产率水平的提高,人力资本的作用在不同的样本时期有差别,这可能与劳动力的跨区域流动有关,对外开放、市场化程度和农业科研投入的作用不明显。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俊茹  石自忠  胡向东  
[目的]测定奶业全要素生产率时空分异特征及内在机理,为奶业生产效率及国际竞争力提升提供决策参考。[方法]基于2010—2018年奶牛养殖成本收益数据,通过构建DEA-Malmquist指数测度不同规模奶牛养殖全要素生产率及时空分异特征。[结果]我国奶业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出增长态势;2010—2018年大规模奶牛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2.52%,中规模、小规模及散养奶牛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分别增长2.42%、1.58%和2.48%。纯技术进步是奶牛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关键推动因素;除大规模外,纯技术效率变化对散养、中小规模养殖推动作用明显不足;规模效率变化及规模技术进步对奶牛养殖效率提升支撑作用明显。不同地区奶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特征明显,绝大多数地区奶牛养殖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出增长态势;东部地区散养及中小规模奶牛全要素生产率优势明显,中部地区大规模奶牛全要素生产率具备较强优势。[结论]应加大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政策供给,强化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要素投入,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及推广体系建设,助推奶业发展科技进步支撑力度及奶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提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嘉雯  陈华超  徐强  
文章基于总量和分类别(煤炭、石油、天然气和电力)的能源消费以及对应的碳排放,使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中国1980—2016年全要素生产率与能源消费对碳排放的长期和短期动态影响。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生产率的提高对减少碳排放逐渐产生正向影响,滞后3期对碳排放有促进作用,滞后4期才能对碳排放产生较为显著的抑制作用,而能源消费的不断增加是导致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原因;从短期来看,生产率的变化对碳排放的影响微乎其微,碳排放的增加仍然主要来源于能源消费。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莉  冯德显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是我国“十一五”及今后一段时期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调整和转变。作者在全面分析河南省独特的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特征的基础上,认为:自然条件的过渡性是影响河南省主体功能区划分的本底因素;土地、水等重要资源严重不足并且开发利用强度高成为主体功能区划分的刚性限制因素;生态环境较高的敏感性和脆弱性是主体功能区划分尤其是对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的划定作用显著;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带来的全省经济的高增长势头和未来区域经济发展的格局是主体功能区划分需要把握的重要经济属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清如  
生产率反映了企业运用各种资源的能力,是衡量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指标。使用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微观数据,实证研究我国制造业生产率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将企业分为纯出口企业、纯进口企业、进出口企业以及非贸易企业四个类型,在控制了影响生产率的其他变量之后,检验贸易开放和企业贸易行为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我国企业生产率的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郭瑞利  黄正东  
轨道站点影响区划分是轨道站点客流预测和土地利用布局的关键前提。文章基于武汉市轨道交通接驳出行调查,分析轨道接驳出行结构和接驳距离,运用成本加权距离分析方法划分轨道站点的多级影响区。结果表明:基于直线的缓冲区生成方法往往高估了影响区范围,基于成本加权距离方法划分站点影响区更符合实际;步行、自行车、公交车是3种最主要接驳方式;接驳方式结构和接驳距离存在空间分异性;不同站点影响区内接驳方式结构有较大差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魏梅  
文章对我国各省区Malmquist指数进行分解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人力资本的深化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和规模效率的增长,地区经济发展存在着Verdoorn定律。地区基础设施、城市化对技术进步无明显影响但是会促进技术效率的改进,而开放度则会促进技术进步但对技术效率无影响。农业占GRP的比重增加导致Malmquist指数提高,它会使技术效率增加但与技术进步存在负相关关系。除东北地区外,全国及各地区存在着技术效率的收敛。纯粹技术效率的收敛导致了技术效率的收敛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炜  范洪敏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需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实现制度创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文章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对我国30个省份1998-2012年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度并考察全要素生产率变化趋势、阶段特点、区域差异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全国1998-2012年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长率为0.1%,增长来源主要是技术水平的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省际差异较大,而区域表现出一定的趋同。1998-2012年间,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无变化,两个地区虽技术水平变化增长0.3%,但技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焦晋鹏  宋晓洪  
文章基于2003~2011年间粮食主产区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DEA方法测算粮食全要生产率的Malmquist指数,构建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粮食直补对粮食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粮食直补金额的增长不仅抑制了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上升,还抑制了农户对技术使用效率的提升,仅实现了促进粮食生产技术的进步;粮食直补不仅具有推动效率提升的激励效应,还有阻碍生产效率提高的挤出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户艳辉  
文章首先利用1998~2009年面板数据,采用数据包络分析的非参数Malmquist方法,分析了秦皇岛市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特点。然后基于四种理论假设,选取10个指标运用灰色关联方法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其中9个指标的关联度较高,说明经济发展水平和富裕程度、聚集经济、产出规模对秦皇岛市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影响。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小胜  余芝雅  安庆贤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与此同时,我国很多环境污染指标在世界排名也显著提高。那么中国的经济增长是否是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经济增长对环境一定是有害的吗?也就是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在中国是否存在?围绕着这些问题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讨。但是很多文献都是利用人均收入和人均排放关系来识别是否存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这种方法的缺点是没有认清这两者都是生产过程的产出,是生产过程中的投入导致产出的结果。忽略生产过程中的投入和产出组合的效率变化,只研究两个产出之间的关系会影响传统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检验基础,也妨碍环境效率影响因素的识别。正是循着这个方向,很多学者构建了一个综合的环境绩效指标。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