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96)
- 2023(17938)
- 2022(15752)
- 2021(14549)
- 2020(12550)
- 2019(29092)
- 2018(29175)
- 2017(56580)
- 2016(30639)
- 2015(34798)
- 2014(35134)
- 2013(34971)
- 2012(32393)
- 2011(29351)
- 2010(29586)
- 2009(27805)
- 2008(27239)
- 2007(24214)
- 2006(21320)
- 2005(19083)
- 学科
- 济(138870)
- 经济(138722)
- 管理(88796)
- 业(84225)
- 企(68590)
- 企业(68590)
- 方法(61389)
- 数学(53928)
- 数学方法(53242)
- 农(34619)
- 中国(34097)
- 财(32996)
- 学(29353)
- 地方(28104)
- 业经(27842)
- 贸(24288)
- 贸易(24277)
- 制(24225)
- 易(23482)
- 农业(23204)
- 务(20365)
- 财务(20282)
- 理论(20264)
- 财务管理(20234)
- 和(20103)
- 银(20028)
- 银行(19967)
- 环境(19619)
- 融(19238)
- 金融(19234)
- 机构
- 大学(452610)
- 学院(450998)
- 济(188096)
- 经济(184100)
- 管理(176051)
- 理学(152359)
- 研究(151642)
- 理学院(150630)
- 管理学(147752)
- 管理学院(146949)
- 中国(113178)
- 京(95701)
- 科学(93709)
- 财(86115)
- 所(77347)
- 农(73105)
- 研究所(70319)
- 财经(69182)
- 中心(68184)
- 业大(67154)
- 江(65584)
- 经(62542)
- 北京(60703)
- 范(58396)
- 师范(57844)
- 农业(57460)
- 经济学(57188)
- 院(54524)
- 州(53043)
- 经济学院(51365)
- 基金
- 项目(299558)
- 科学(234364)
- 基金(216977)
- 研究(216149)
- 家(189003)
- 国家(187458)
- 科学基金(160373)
- 社会(135777)
- 社会科(128601)
- 社会科学(128567)
- 省(116740)
- 基金项目(114857)
- 自然(105245)
- 自然科(102759)
- 自然科学(102731)
- 自然科学基金(100858)
- 教育(99605)
- 划(98063)
- 资助(90999)
- 编号(88428)
- 成果(71574)
- 重点(66821)
- 部(66178)
- 发(63673)
- 创(61053)
- 课题(60496)
- 科研(57684)
- 创新(57046)
- 教育部(56562)
- 大学(55860)
- 期刊
- 济(209147)
- 经济(209147)
- 研究(133514)
- 中国(79492)
- 学报(71551)
- 财(65906)
- 农(65637)
- 科学(65211)
- 管理(64440)
- 大学(53775)
- 学学(50894)
- 农业(44863)
- 教育(43726)
- 技术(39728)
- 融(38515)
- 金融(38515)
- 经济研究(34472)
- 财经(34089)
- 业经(33229)
- 经(29145)
- 问题(27201)
- 技术经济(23647)
- 统计(23108)
- 业(22625)
- 理论(21897)
- 图书(21526)
- 商业(21377)
- 贸(21334)
- 版(20510)
- 策(20336)
共检索到6606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徐盈之 王进
运用1990-2010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非参数逐点估计方法,就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关系进行了动态研究。研究表明:我国人均GDP和能源消费之间呈现N型关系,在人均GDP从低到高变化的过程中,存在一段平稳下降区间,在此区间前后人均GDP均显著地促进了能源消费量的增加,能源消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并不存在。进一步对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的研究表明,高收入地区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呈现倒U型关系,而低收入地区的能源消费持续提速。最后为我国制定能源战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供了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段景辉 陈建宝
文章利用1987-2008年我国的相关统计数据构建了非参数面板数据模型,采用非参数逐点回归估计方法,估计了我国的教育投入、教育产出、城市化水平、经济开放度、产业结构和政府经济行为等变量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刻画了各影响因素关于自变量系数的动态演进趋势。研究表明:各影响因素关于自变量系数的逐点估计结果共有四种类型:"倒U型"、"U型"、"上升型"和"下降型";各影响因素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都有积极的作用,但在不同时期所起的作用不同。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贾功祥 谢湘生
为了更加深刻地认识地区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的短期波动及相互影响,文章构建面板数据向量自回归模型,检验中国29个省市地区,1997~2009年间经济发展水平和能源消费量两者互相对对方的冲击情况。研究表明,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相互拉动作用是非对等的;电力、柴油和汽油单个能源消费和短缺对经济增长波动影响较小,表现出能源间的替代性;能源总量的消费对经济增长波动的影响较显著,与之前研究认为影响性较小的结论有所不同。在制定能源政策时,需要考虑能源总量供给和单个能源供给对经济增长的不同影响。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李畅 谢家智 吴超
基于中国1999~2011年31个省的面板数据,分别运用参数方法和非参数逐点回归方法实证检验房地产投资对制造业动态影响的结果表明,在全国范围内,房地产投资促进制造业的发展,但促进效应表现为"倒U型"且逐渐趋于"临界值";房地产投资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地区差异和产业差异。因此,需要抑制房地产市场的过度繁荣以防止出现大规模对制造业的挤出效应,通过改善制造业外部投融资环境和加强内部转型升级促使制造业回归实体经济。
关键词:
房地产投资 制造业 非参数逐点回归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金林 刘洪
文章首先对已有文献中财政收入和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方法进行考察,发现现行的方法存在着一些限制和问题,非参数回归方法可以某种程度克服这些问题。因此,在对非参数回归方法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对1953~2010年中国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和GDP名义增长率之间关系了进行了非参数回归。回归结果表明:GDP名义增长率取值在比较正常的范围(0%-20%)内时,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和GDP名义增长率之间近似于线性关系,超出这个范围,二者之间的关系具有非线性关系。
关键词:
财政收入 经济增长 非参数回归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浚
近年来中国的GDP与能源消耗不断增长,但二者的走势在不同时期存在显著的差异,这是传统的计量经济模型无法解释的。文章尝试将非参数估计理论引入到回归模型中来,通过建立非参数回归模型对我国GDP与能源消费总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并提出一些较为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
非参数回归 核估计 交错鉴定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丹枫
文章以1995-2007年我国31个省域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分位点回归计量模型方法研究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人口因素、技术进步、能源价格等因素对我国能源利用效率的影响趋势变化。结论表明:我国各省能源利用效率水平分布具有显著的不平衡性,不同分位点即不同能效水平下各因素对单位产值能耗的影响不尽相同,具有鲜明的层次性和区域性,在不同能效水平和东、中、西部区域范围内各因素对单位产值能耗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差异性,这显示我国在能源消费时,产业结构、科技创新投入等均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能源价格市场化的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在开展节能降耗工作时需要因地制宜、差别对待,采取适合当地自身发展的经济、产业结构及能...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亦春 王国强
基于中国1992-2012年30个省份面板数据,通过对金融偏离度的测度以及运用双门槛回归检验,证实了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增长之间并非简单的线性正相关,而是呈现出促进和抑制的差异,即存在非均衡性。由于非均衡以不同机制大幅降低了金融市场对资本的有效配置能力,相对于实体经济,金融发展向上或者向下的过度偏离都抑制了实体经济增长,从而说明金融发展有效服务于实体经济不仅需要金融部门主观上的支持,客观上也需要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增长相适应。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实体经济 非均衡 双门槛回归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闵继胜 胡浩
本文运用VAR分析方法,考察了我国1994-2007年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演进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经济增长是碳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原因,人均碳排放量变化却不是引起人均收入变化的原因;2.经济增长导致碳排放量上升,而碳排放量的增加反过来会抑制经济增长速度,但其影响存在一定的滞后期;3.方差分解结果表明人均GDP能解释人均碳排放量预测方差的很大比重,而人均碳排放量在解释人均GDP的预测方差方面所起的作用很小。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速经济增长和工业化水平提升是以环境为代价;另一方面,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缺乏一个碳排放权的有效交易市场,使得环境污染所产生的负外部效应,无法通过碳排放权...
关键词:
VAR模型 碳排放量 经济增长 动态分析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沈晓栋 赵卫亚
本文认为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在不同时期存在显著的差异,而传统的计量经济模型是无法解释的。于是尝试将非参数估计理论引入到回归模型中来,通过建立非参数回归模型及普通的线性回归模型对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及消费支出之间的关系进行比较研究。并且分析了反映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支出关系的时间变边际消费倾向及弹性系数。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少芬
采用1980~2011年的年度数据,对我国能源消费与GDP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线性回归模型、引入虚拟变量的非线性回归模型以及非参数回归方法对能源消费与GDP关系进行了拟合分析。从拟合效果来看,相对于线性回归模型,引入虚拟变量的非线性回归模型以及非参数回归方法更能有效地拟合能源消费与GDP之间的关系,最后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关键词:
能源消费 虚拟变量 非参数回归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纪成君 鲁婷 陈振环 韩家彬
基于1978~2013年度时间序列数据,采用状态空间模型对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动态演变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论显示: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演变规律近似于"N"型曲线,能源弹性系数的变化可以明显划分为扩张、收敛、再扩张三个阶段;过去大部分时期,中国的经济增长基本是以较高的能源消耗为前提实现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黎超 王勇
在改进的C-D生产函数理论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我国1978-2009年30个省市自治区(不包括西藏和港、澳、台地区)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间的因果关系。检验结果显示,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短期因果关系并不明显,但是从长期来看,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存在较强的协整关系,能源消费是经济增长的原因。并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现状提出在短期内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长期中优化能源结构、完善EPC合同能源管理等举措。
关键词:
能源消费 GDP 面板协整 因果关系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苏素 周凯
本文采用PVAR方法,研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1990-2009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和能源消费的关系。结果表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能源消费总量与经济增长之间都是相互促进关系,而发展中国家两者之间的影响更显著;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总量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不对等的,经济增长受能源消费总量的影响更显著一些;石油、煤炭、天然气单个能源消费和能源消费总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不一致。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丽艳 马光荣
本文基于中国28个省份的县域层面统计数据,通过西部大开发这一自然实验以及空间断点回归方法研究了财政转移支付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转移支付显著地促进了获得地的GDP增长。人均转移支付每增加1%,将导致人均GDP增加约1%。为了解决GDP的统计质量问题,我们还利用夜间灯光亮度作为经济增长的代理变量,发现转移支付的正向作用依旧存在。机制分析发现,转移支付显著地促进了县级政府的生产性财政支出,但是对教育、医疗等民生性公共品的改善作用有限。本文的政策建议是,对经济落后地区的转移支付,除了支持地方基本建设外
关键词:
转移支付 经济增长 空间断点设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