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40)
2023(12077)
2022(10677)
2021(9929)
2020(8410)
2019(19432)
2018(19409)
2017(38820)
2016(20860)
2015(23531)
2014(23552)
2013(23579)
2012(21744)
2011(19788)
2010(19698)
2009(18154)
2008(17733)
2007(15496)
2006(13625)
2005(11899)
作者
(60709)
(50016)
(49998)
(47461)
(31879)
(23921)
(22737)
(19763)
(18985)
(17800)
(17255)
(16738)
(15766)
(15687)
(15544)
(15116)
(14947)
(14914)
(14320)
(14251)
(12382)
(12230)
(12076)
(11248)
(11244)
(11048)
(11037)
(11019)
(10027)
(9824)
学科
(90004)
经济(89908)
管理(60710)
(56788)
(45714)
企业(45714)
方法(44228)
数学(39441)
数学方法(39125)
中国(23997)
(22776)
(21552)
地方(19764)
业经(17938)
(17371)
(16549)
贸易(16542)
(16031)
(15833)
农业(15229)
环境(14178)
(13697)
银行(13663)
(13578)
(13272)
财务(13214)
财务管理(13183)
技术(13146)
(13046)
金融(13044)
机构
大学(306190)
学院(303408)
(124175)
管理(123545)
经济(121588)
理学(107912)
理学院(106748)
管理学(105161)
管理学院(104611)
研究(98302)
中国(72872)
(64716)
科学(60190)
(57510)
(48483)
财经(47134)
(44218)
研究所(44128)
中心(44119)
业大(43704)
(42836)
(42154)
北京(41099)
(39754)
师范(39441)
经济学(37848)
(36012)
财经大学(35276)
农业(34812)
(34758)
基金
项目(208580)
科学(164553)
研究(153787)
基金(152337)
(131609)
国家(130567)
科学基金(112521)
社会(97377)
社会科(92345)
社会科学(92323)
基金项目(81603)
(80367)
自然(72884)
自然科(71121)
自然科学(71106)
教育(70344)
自然科学基金(69830)
(67904)
编号(63203)
资助(63157)
成果(50659)
(46946)
重点(46278)
(44597)
(42926)
课题(42651)
教育部(40432)
创新(40039)
科研(39953)
人文(39874)
期刊
(130724)
经济(130724)
研究(90083)
中国(49313)
学报(45116)
管理(43630)
科学(42272)
(40114)
(38876)
大学(34162)
学学(32158)
教育(31042)
农业(27452)
(26077)
金融(26077)
技术(25077)
财经(22592)
业经(21678)
经济研究(21303)
(19094)
问题(17835)
理论(16301)
图书(15456)
技术经济(15045)
实践(14959)
(14959)
商业(14402)
科技(14125)
(13887)
现代(13662)
共检索到4287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温晓慧  揭水晶  吉生保  王晓珍  
本文从能源价格、产业结构、能源技术效率与经济总量的角度,探索了不同区域间各变量与能源消耗的长期动态关系。结果显示:全国范围内,能源价格和技术效率对降低能耗显著有效,并且能源技术效率对各区域的能耗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分区域看,东部地区能源价格对抑制能源消耗显著,中部、西部和东北部地区的经济总量、产业结构与能源价格变量均未显现显著的降耗效用。最后,文章提出了具有区域差异性的节能减排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周海燕  吴宏  陈福中  
本文选取中国省际数据,从异质性能源消耗的视角构建省际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关系的面板分析模型。研究表明,电力与煤炭能源消耗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明显;能源消耗地域异质性在对相应能源的需求及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方面表现明显;异质性能源消耗存在替代效应;在考虑上期经济对本期经济影响的基础上,中国存在能源牺牲型增长问题。最后,本文以低碳经济为基轴,构建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和调整的基本思路。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范秋芳  刘兰廷  
中国各区域间能源利用效率存在较大差异。本文利用区域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四大区域的能源利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各个区域不同指标对能源利用效率的影响程度有很大差距,其中,产业结构调整是推动中国大部分地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主要因素,能源消费结构主要制约着中部地区的能源利用效率。最后,提出了提高我国区域能源利用效率的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娜  张瑾  王震  陈向东  
本文通过应用设计的投入产出模型考察了1997年我国国际贸易36个部门商品的能耗密集度,计算和比较了各类商品的进出口能源消耗量,从能源消耗角度考察了我国的进出口贸易。结果表明,1997年我国出口总的能耗量为37068.53万吨标准煤,进口能耗量为39036.25万吨标准煤,比出口多1967.72万吨标准煤。贸易商品中流入和流出的能耗分别占全国同期总能耗的28.25%和26.83%。从能源消耗角度看,1997年我国是一个净进口国,且进口单位产值的商品中包含的能耗量比出口单位产值商品中包含的能耗量多27%左右。这些研究结果对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与贸易问题的改善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孔婷  孙林岩  何哲  
能源是工业发展的重要基础,降低工业能源消耗强度能够积极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及工业生产效率。本文运用1998年-2007年30个省市的年度数据,通过建立区域面板数据模型,对中国6个区域的工业能源消耗强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研究结果表明,6个区域工业能源消耗强度的关键影响因素各不相同,其中,工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外商直接投资是推动中国大部分区域工业能源消耗强度降低的主要因素,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和能源价格的提升均可显著降低华东和西北地区的工业能源消耗强度,地区经济发展则可显著降低华北和西南地区的工业能源消耗强度。因此,各级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应针对各区域工业能源消耗的特点,具体分...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勇军  刘灿  胡宗义  
关键词: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畅  崔艳红  
中国各区域的能源消耗强度及其变化趋势存在很大差异。本文建立了区域能源消耗强度的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不同区域各种经济因素与能源消耗强度之间的协整关系,并基于误差修正模型考察短期动态调整效应。得出结论:就能源消耗强度的长期趋势和短期波动而言,产业结构及能源消费结构对高能耗区域的影响很大,高能耗区域通过结构调整有更大的节能空间。尽管中能耗区域有较高的长期价格弹性,但能源价格的短期波动对各区域都不显著。企业科技开发投入对各区域仅有长期影响,对高能耗区域的影响更大。低能耗区域的能源消耗强度对各种经济因素的短期波动能迅速做出反应,而高能耗区域虽然对各种因素的短期变化调整缓慢,但表现出更大的长期节能潜力。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兰宜生  宁学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口高速增长,能源消耗也大幅增加,"高出口、高能耗"成为我国外贸及经济增长的重要特征。本文采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对2005年我国22个贸易产业部门的出口贸易与能源消耗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是:2005年我国内涵能源净出口量为5.79亿吨标准煤,是内涵能源净出口大国。若保持过去30年17.19%的出口增速,按照2005年投入产出数值计算,到2030年我国净出口内涵能源将超出我国能源总产量的8倍,这显然是不可行的。作为人均能源稀缺的国家,我国必须转变出口模式,依据能耗强度高低对不同出口产业部门给予鼓励或限制,推动节能型出口产品结构调整,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此,本文提出了相应的...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玲  
关键词: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范进  
在中国土地城镇化明显快于人口城镇化以及国家节能减排要求的背景下,本文探讨了以低密度化为特征的城市发展模式对城市能源消耗的影响。为此本文构建了城市密度对能源消耗影响的经济学模型,并对中国220个地级市的交通、家庭能耗与城市密度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的结论是,城市低密度化发展会导致城市能耗增加,当前中国的城市发展模式不利于节能减排。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子敏  范从来  
通过利用2000—2009年我国的省级面板数据,建立时间和空间双固定效应的面板空间杜宾模型,发现我国存在一条U形的城市化能耗库兹涅茨曲线,该曲线的转折点出现在城市化率约为24%的阶段。现阶段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已经处在该曲线的右侧部分,表明如果我国的城市化率在今后仍不断提高的话,由城市化所导致的能耗将迅速增长。同时还发现城市化在我国能耗增长中的贡献比重较大,但对于在2003年出现的我国能耗迅速增加的拐点,从城市化的角度找不到解释。最后提出如果今后我国城市化率进一步提高,由能耗迅速增加所导致的城市发展的离心力达到一定程度,将会对我国的城市化格局产生重要的影响。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于珍  李保明  施祖麟  
中国是能源消耗大国,经济正处在转型时期,产业结构变化是否引起能耗结构变化是一个备受关注而又长期有争议的问题。一种观点认为能源消耗会随着产业结构升级而下降,另一种观点认为能源消耗会保持相对稳定,不受经济发展阶段的影响,确定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中国制定能源发展战略和有效利用能源有重要意义。本文用能源消耗结构变动系数方法,分析了1995-2007年工业能源消耗结构和结构的演变,发现多数产业能源消耗结构并没有变化,少数产业能耗比例下降或者上升,个别产业对能源消耗转变的情况。要降低能源消耗,必须降低能源消耗的总水平,同时提供能源利用效率。相应的对策是对高能耗产业进行技术改造,控制重点高能耗产业的规模和能源...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秦腾  章恒全  佟金萍  
运用非线性门槛模型,分别从全国和东中西三大区域层面就居民消费对能源消耗的门槛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居民消费对能源消耗的影响显著存在基于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的门槛效应。全国层面上居民消费对能源消耗的弹性系数呈现升降升的"N"型变化趋势。东部地区居民消费对能源消耗的促进作用最大,但是会不断减弱;西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最小,但是会不断增强;中部地区的促进作用介于东部和西部之间且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另外,增加地区居民收入更有利于减弱居民消费对于能源消耗的促进作用。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周孟亮  李明贤  
目前,对货币政策效应区域差异性研究引起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但现有的研究主要局限于一些观点的论述和总结,VAR模型对于货币政策效应区域差异性研究具有适用性,从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选取代表性省份对我国货币政策效应区域差异性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统一货币政策在不同区域产生了差异化效应。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波  
近些年来,我国流通产业区域差异性发展水平一直保持持续化状态。在阐述我国流通产业整体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我国流通产业的差异性发展水平,并从基础设施建设与社会环境、人口与社会文化、市场化发展及国际化发展四个方面研究了导致我国流通产业区域差异性发展水平的原因,最后提出了推动我国流通产业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