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41)
2023(8466)
2022(7452)
2021(6927)
2020(6212)
2019(14317)
2018(14380)
2017(28920)
2016(15942)
2015(17992)
2014(18253)
2013(18343)
2012(17497)
2011(15946)
2010(16197)
2009(15269)
2008(15420)
2007(14065)
2006(12147)
2005(11096)
作者
(48571)
(40554)
(40476)
(39066)
(25748)
(19621)
(18698)
(15869)
(15002)
(14457)
(13680)
(13532)
(12927)
(12872)
(12796)
(12747)
(12611)
(12019)
(11793)
(11630)
(10203)
(10152)
(9921)
(9269)
(9096)
(9095)
(9083)
(8958)
(8349)
(8137)
学科
(67574)
经济(67508)
管理(41958)
(41346)
方法(33890)
(31453)
企业(31453)
数学(30668)
数学方法(30405)
中国(19251)
(18469)
(17655)
(14865)
(14196)
(13866)
贸易(13860)
(13454)
地方(12705)
(12346)
银行(12318)
业经(12257)
(11776)
农业(11766)
(11067)
金融(11065)
(10546)
财务(10525)
财务管理(10493)
(10041)
企业财务(9946)
机构
大学(240456)
学院(237996)
(99928)
经济(97759)
管理(87817)
研究(82705)
理学(75580)
理学院(74620)
管理学(73257)
管理学院(72798)
中国(62606)
科学(51969)
(51523)
(47694)
(43501)
(43097)
研究所(39536)
财经(38170)
中心(37544)
业大(36723)
(35351)
(34503)
农业(34415)
北京(32631)
经济学(31666)
(31424)
师范(31105)
(29494)
经济学院(28951)
(28344)
基金
项目(153951)
科学(120220)
基金(112390)
研究(108602)
(99203)
国家(98472)
科学基金(82550)
社会(68609)
社会科(65141)
社会科学(65120)
基金项目(60162)
(59246)
自然(54294)
自然科(53014)
自然科学(52994)
自然科学基金(52036)
(51021)
教育(50058)
资助(46633)
编号(43634)
成果(35931)
重点(35224)
(34970)
(33337)
(31144)
科研(30180)
课题(30038)
教育部(29392)
创新(29296)
计划(28991)
期刊
(107144)
经济(107144)
研究(70137)
中国(41314)
学报(40059)
(38017)
(36164)
科学(36007)
管理(29861)
大学(29328)
学学(27810)
农业(25431)
(22752)
金融(22752)
教育(20674)
财经(19106)
技术(18734)
经济研究(18010)
业经(17309)
(16364)
问题(15651)
(13557)
(13109)
统计(12448)
理论(12308)
技术经济(12279)
商业(11843)
(11448)
实践(11092)
(11092)
共检索到3469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姜磊  季民河  
中国分省能源强度空间分布地图显示出较大的地理空间聚集,能源强度自东南向西北地区逐渐增大。能源强度空间分布与能源资源禀赋分布十分类似。因此,提出命题"能源资源越丰沛,能源强度越高"。空间自相关检验揭示了省域能源强度存在着显著的空间依赖性,Moran散点图显示了能源强度水平类似的省区有相对集中的趋势,形成一种高-高、低-低各自相互吸引,高-低、低-高相互排斥的空间联系结构。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姜磊  柏玲  
区域间的空间溢出和技术溢出效应日益显著,在进行能源强度收敛研究时不可忽略空间依赖性和时间动态性。在考虑空间维度的地理邻近性和时间维度的动态性的基础上,采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分析中国29个省区能源强度的空间分布、动态变化趋势以及收敛情况,研究表明:从中国能源强度的空间分布来看,呈现东低西高的格局,并且存在空间自相关现象;从动态趋势看,能源强度的空间自相关指数在2005年之后趋于稳定,东、中、西部的能源强度均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从总体趋势来看,能源强度存在绝对σ收敛,不存在绝对β收敛,但存在显著的条件β收敛。提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牛鸿蕾  江可申  
在我国,关于区域产业集聚的理论研究进展迅速,但基于空间计量经济模型的实证研究仍需完善。本文采用中国2004-2007省际面板数据,验证纺织业集聚的空间依赖性存在,并分别对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进行估计,得出以下结论:近些年纺织业集聚的省际分布格局主要呈现"东高西低"的两极化特征,总体变化不大;根据全局Moran I指数和LISA集聚图,纺织业集聚存在空间维度的依赖性和异质性,东部沿海纺织业的扩散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区域发展很不平衡;原料供给量、平均规模水平、交通运输条件等因素都对纺织业集聚产生不同程度的正向影响,而地方保护阻碍产业跨区迁移与形成集聚;与理论假设不同,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对纺织业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丽岗  
文章采用2005~2011年中国地级以上城市面板数据,从企业和家庭选址的视角,分析了大城市的集聚溢出效应对工资和住房价格分布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工资和住房价格均随(与高层级城市)距离的增加逐步减少;工资与房价的空间分布表现出"中心-外围"的空间结构。城市规模越小、层级越低,距离产生的负效应越大;与工资相比住房价格对距离更加敏感。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高捷  赵天舒  栾峰  
随着"软件定义"向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上海在城市"大设计"产业体系中创新地提出了"软件设计业"的转型发展策略。通过考察软件设计企业在上海中心城区的集聚程度、集聚形态和集聚层次,可以看出,与传统软件业相比,软件设计企业在城市内部的区位选址有特定的偏好。进一步分析和总结这类企业集聚空间的分布格局和发展特征,结合城市存量空间与创新产业升级的协同发展要求,探讨这类产业集聚空间的优化策略与规划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魏素豪  宗刚  
文章以我国29个省份2005—2014年省域空间面板数据为分析样本,分别运用固定效应、随机效应的空间滞后模型与空间误差模型对林业产业集聚现象及其成因进行了空间计量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林业产业集聚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与空间相关性,林业产业空间集聚度与资源禀赋、已有规模水平正相关,与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成本负相关,区域创新在产业空间集聚中的作用尚未得到全面体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魏素豪  宗刚  
文章以我国29个省份2005—2014年省域空间面板数据为分析样本,分别运用固定效应、随机效应的空间滞后模型与空间误差模型对林业产业集聚现象及其成因进行了空间计量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林业产业集聚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与空间相关性,林业产业空间集聚度与资源禀赋、已有规模水平正相关,与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成本负相关,区域创新在产业空间集聚中的作用尚未得到全面体现。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帅  朱永杰  陆屹  朱润芝  
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运用区位商法计算了四大经济区和31省市区的区位商值,并通过构建林产工业产业集聚态势模型,分析了我国林产工业的分布特点及发展趋势,将31个省市区划分为优势型、实力型、潜力型与劣势型。结果表明:安徽、福建、湖南、广东、海南、四川6省为林产工业发展优势型地区,应大力扶持龙头企业、集团企业,建设林产工业园区;吉林、黑龙江、浙江、江西4省林产工业实力雄厚,但竞争态势略有下降,应分析原因,适当调整发展战略;以上海为代表的潜力型地区,发展态势迅猛,应重点关注,积极引导;劣势型地区大部分位于我国西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燕  李应博  
文章参照战略性新兴产业统计标准的有关研究,利用2012年我国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相关数据,计算了目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区位布局及集聚情况。研究发现目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东中西部差距明显;不同的地区已经形成了相关产业集群。在影响产业集聚的因素方面,对国外技术的依赖和吸收能力的不足影响了产业的发展,国内市场未有效打开,产业发展缺少龙头企业,政策的作用未充分发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红霞  
以北京市第二次和第三次经济普查数据为基础,基于空间分析方法的综合运用,实证分析了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特征与发展规律。研究认为,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具有空间分异性、行业分异性和行业间空间一致性等特征。宏观上,在城六区呈现以西北—东南为轴向,在全市域范围内以东北—西南为轴向的向心分布,微观上,生产性服务业形成了两轴多中心的空间格局。空间一致性判别的结果显示金融业与其他行业一致性最低,研发设计与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空间集聚的一致性较高。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是产业升级的空间表现,同时也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走向。基于实证分析的结果,研究提出了以主导产业空间布局规律为基础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基于行业一致性统筹产业空间优化市域功能分区结构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雷宏振  邵鹏  潘龙梅  
笔者选用行业集中度指数和赫芬达尔指数两个指标,对中国文化产业2005年~2009年的集聚程度进行了测定,并从区域和行业两个角度分析了我国文化产业的集聚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经营性文化产业空间集聚水平比较高,近年来其集聚程度在持续下降;而公益性文化产业集聚水平较低,但其集聚程度呈增长趋势,其中艺术表演团体增幅最大。从地域分布上看,文化产业主要集聚在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省市,省域间发展极不均衡。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邬滋  
文章以专利数据作为衡量创新产出的指标,借鉴产业地区平均集中率指标和市场集中度指标,系统描述并分析了1993-2007年中国制造业创新产出的空间分布格局和区域结构特征。针对我国创新产出的空间集聚特征,利用空间自相关指数Moran's I对专利申请数进行空间自相关性检验,以识别我国创新产出的空间聚集是随机分布的,还是存在一定的分布规律和必然的内在联系。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陶长琪  彭永樟  
经济集聚的外部性导致知识溢出,知识溢出会使技术创新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产生空间效应。通过基于结构偏离度的Hamming贴近度、夹角余弦法、PCA等测度了产业结构"两化"水平和技术创新强度,构建了基于经济集聚度的空间权重矩阵,并利用1997—2014年间30个省市(西藏除外)的面板数据进行SDM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技术创新强度对我国"两化"发展具有显著为正的空间效应;经济集聚是促进创新对高级化空间效应的必要条件,它能将创新对合理化的空间效应放大近4倍;就合理化维度而言,东部地区创新的边际收益高,中部地区集聚的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陶长琪  彭永樟  
经济集聚的外部性导致知识溢出,知识溢出会使技术创新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产生空间效应。通过基于结构偏离度的Hamming贴近度、夹角余弦法、PCA等测度了产业结构"两化"水平和技术创新强度,构建了基于经济集聚度的空间权重矩阵,并利用1997—2014年间30个省市(西藏除外)的面板数据进行SDM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技术创新强度对我国"两化"发展具有显著为正的空间效应;经济集聚是促进创新对高级化空间效应的必要条件,它能将创新对合理化的空间效应放大近4倍;就合理化维度而言,东部地区创新的边际收益高,中部地区集聚的边际收益高,西部地区依赖政府调控,技术创新强度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的空间效应不显著。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梁竞  张力小  
本文选取我国大陆30个省会城市(拉萨缺数据)的城市能源系统为研究对象,对这些典型城市能源消费的规模、结构与效率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中国城市能源消费的区域差异性明显,消费规模大体上呈现出总量自东向西依次递减,人均消费量西部却明显偏高的空间格局;煤炭仍然是我国城市能源消费结构的主体,特别是在中西部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而电力、石油等优质能源则在我国东南沿海和北方发达城市使用较多;能源使用效率较高的城市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效率较低的城市主要集中在以煤炭消费为主的内陆地区。城市能源消费的这种空间差异性使分区管理显得十分重要,实行有差异化的区域能源管理政策将是降低节能减排成本、提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