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952)
2023(17330)
2022(15143)
2021(13917)
2020(12133)
2019(27764)
2018(27581)
2017(53666)
2016(29714)
2015(33571)
2014(33632)
2013(33498)
2012(31186)
2011(28447)
2010(28524)
2009(26560)
2008(26473)
2007(23657)
2006(20621)
2005(18214)
作者
(92100)
(76712)
(76678)
(72777)
(48714)
(37013)
(34731)
(30208)
(28971)
(27429)
(26005)
(25933)
(24557)
(24132)
(23837)
(23809)
(23742)
(22792)
(22077)
(22038)
(19570)
(18902)
(18834)
(17420)
(17347)
(17195)
(17065)
(16933)
(15650)
(15394)
学科
(117926)
经济(117786)
管理(83747)
(80425)
(65191)
企业(65191)
方法(57719)
数学(50592)
数学方法(50066)
(32552)
(31015)
中国(30996)
(28979)
业经(25268)
(23904)
贸易(23897)
(23182)
地方(22360)
(22153)
农业(21633)
(19651)
财务(19579)
财务管理(19532)
(18877)
银行(18780)
环境(18742)
理论(18693)
企业财务(18488)
(18471)
技术(18159)
机构
大学(442905)
学院(438811)
(171152)
经济(167443)
管理(167420)
研究(150027)
理学(145681)
理学院(143936)
管理学(141270)
管理学院(140485)
中国(109374)
科学(98612)
(94381)
(83742)
(79006)
(78976)
业大(73159)
研究所(72618)
中心(67044)
农业(66882)
财经(64305)
(63748)
北京(59303)
(58332)
(57745)
师范(57032)
(53559)
经济学(51824)
(51508)
财经大学(47829)
基金
项目(300648)
科学(233043)
基金(216760)
研究(210291)
(192978)
国家(191431)
科学基金(160903)
社会(130144)
社会科(123189)
社会科学(123154)
(117864)
基金项目(115795)
自然(108413)
自然科(105842)
自然科学(105802)
自然科学基金(103919)
(100797)
教育(96786)
资助(89979)
编号(84801)
成果(68812)
重点(68417)
(65870)
(63788)
(61683)
课题(58814)
科研(58727)
计划(57943)
创新(57718)
教育部(55128)
期刊
(182125)
经济(182125)
研究(123911)
学报(82245)
中国(75764)
(74985)
科学(70876)
大学(59557)
(58536)
管理(57627)
学学(56503)
农业(51227)
教育(43627)
(35772)
金融(35772)
技术(34728)
财经(31245)
业经(30262)
经济研究(29502)
(26611)
(26351)
问题(24762)
(22694)
科技(21900)
图书(21652)
业大(21334)
技术经济(21238)
理论(20844)
商业(20043)
(19836)
共检索到6244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霞  淳伟德  
以1990-2008年能源强度统计数据为样本,利用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模型,对能源强度变化影响因素的动态作用特征及其影响效果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表明:能源强度自身与第二产业比重对能源强度影响程度较大,能源价格变动与技术进步也对能源强度有一定影响,影响因素共同通过内在联结关系与相互作用机制,对提高能源效率有积极作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旭  费朵  
运用完全分解的因素分解方法,揭示1991年以来影响上海市能源强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各产业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尤其是第二产业的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同时指出现有经济增长模式对能源的依赖性较强,未来节能降耗的重点仍然是提高第二产业的能效。最后,通过对第二产业内部的能源结构和能源强度的相关系数比较,得出今后第二产业内部结构调整的基本规则。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杨威  王成金  金凤君  李玲玲  
基于分解方法,把中国各省域1985—2008年间不同时期的工业能源消费强度变化分解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结果表明:规模效应、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在不同省域及不同的时段内,强度和方向都有所不同。规模效应在1985—1995、1995—2004年间两个时期都是工业能源消费增长的主导因素,且随着时间推进,作用强度也在显著增加;同时规模效应强度的区域差异并不显著;而在2004—2008年间,规模效应则出现明显分异,增长能源与节约能源两种效应同时并存。技术效应在1995—2004、2004—2008年两个时期都是朝着节约工业能源的方向发展,表明随着时间的推进,技术效应在各个省域的作用在逐步显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跃  许沛沛  
文章将因素分解方法应用于影响我国能源强度变化的因素分析,建立了能源强度变化的完全分解模型,得到了因素分解结果,鉴于时间的累积作用,将各因素的贡献值分解到各个年度,并且对各产业比重变化和各产业能源效率变化对我国能源强度变化的贡献值进行了进一步分析。实证分析表明产业结构因素对降低我国能源强度未起到积极作用,我国能源强度的降低主要得益于产业能源效率的提高,特别是第二产业能源效率的提高。通过对实证结果的进一步分析,找到了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并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畅  孔宪丽  高铁梅  
利用中国29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在中观层面上对中国工业部门及其内部不同能耗特征的各工业行业的能源消耗强度变动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不仅研究了技术进步及能源价格对工业行业能源消耗强度的影响,还考虑了高耗能产品出口贸易结构、产权结构以及能源替代等因素。实证结果表明,科技经费支出的增加有助于高能耗行业能源效率的提高,这些行业通过加强节能技术的开发和利用将有很大的节能潜力;企业产权结构和出口贸易结构对工业行业的能源消耗强度有显著影响;能源相对价格的提高对工业行业的节能降耗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电力、石油等能源产品占总能源消费比例的增加降低了工业行业特别是高能耗行业的能源消耗强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明磊  陈德金  任荣明  
文章设置空间相邻矩阵及空间距离权重矩阵两种权重矩阵,从全局及局域角度,对我国近年省际能源强度的空间相关性、收敛性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我国能源强度存在着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呈东南低、西北高的空间集聚状;2005年后能源强度的收敛速度显著放慢,产业结构、国有经济比重、FDI能显著影响能源强度的收敛;FDI相对于其它宏观指标,对于能源强度的影响是最显著的。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迟远英  张宇  
本文分析了我国29个省市2000-2014年间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并用MalMquist指数法从能源效率中分解出技术效率变化率、纯技术效率变化率和规模效率变化率,再以平方EuclidEan距离对29个省市进行聚类分析。选择科技水平、产业结构、政府影响、经济规模、开放程度等五个方面共8个指标,分东、中、西三个区域对全要素能源效率建立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分析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最后,根据分析结果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穆良平  
职工劳动积极性不高,已成为近年来企业普遍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 1、为了说明问题,请看下面的调查结果。①据全国总工会1988年4—9月对全国17个城市10个行业447家企业的21万名职工的调查表明:劳动积极性能够充分发挥的只占12.2%;发挥一般和不充分的占87.8%;职工的有效工时利用率平均只有50%左右,设备利用率平均为71.7%。②另据四川省总工会1989年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全省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的职工大约只有1/3,有400万职工在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中持等待观望态度,有的甚至8小时以内的工作任务也没有认真完成。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金凤  陆建明  
本文将影响能源使用效率的因素归结为技术因素、稀缺性因素和产业结构因素三个方面,为分析能源消费的使用效率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以我国经济数据为基础,在将上述三个因素量化之后,通过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确定了它们与我国能源使用效率之间存在的协整关系,并在此基础之上建立了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能源使用效率的变化规律及其与上述三个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最后,依据计量分析的结论,为改善我国能源消费的使用效率提供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万伦来  童梦怡  
文章选取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2003~2007年的面板数据,建立环境规制下能源强度回归模型,分析了中国能源强度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环境规制及经济发展水平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提高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有利于降低能源强度,但影响程度较弱;R&D投资强度对能源强度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梁广华  
文章运用计量经济模型从全要素生产率和产业结构两个方面研究了影响河南省能源强度的因素,研究表明,全要素生产率和第三产业比重的提高能够使能源强度下降,并对2006年和2007年河南省能源强度变化做了分解,研究表明河南省节能减排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大,基于此文章提出当前应尽快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建立有利于全要素生产率稳步提高的机制等建议,对于政府制定节能减排政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群伟  周德群  张柳婷  
"十一五"规划提出要在今后五年内把能源强度降低20%,因而很有必要对影响能源强度的因素进行分析,但目前学者对此看法不一,主要存在技术主导和结构主导两种观点。文章在总结和分析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一种更为合理的方法——对数平均迪式分解法(Logarithmic Mean Divisia Index,LMDI)来研究我国能源强度变化的原因。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贾全星  
文章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对我国新能源上市公司2004~2010年间的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自2004年以来,我国新能源上市公司的技术效率显著提升,但整体依然偏低;企业超额获利能力、员工素质对技术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企业规模对技术效率也存在正向影响,但影响不大;第一大股东的国有股性质对技术效率的影响显著为负;企业成立时间长短、技术人员比重、所处地理位置等因素对技术效率没有显著影响。最后,根据实证结果对我国新能源行业的发展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世银  龙莹  
笔者以传统行业收入决定理论为基础,运用2003年~2008年我国19个行业的面板数据构建模型,系统地分析了2002年至今各行业收入变动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效果。结果表明,生产效率仍然是决定收入变动的重要因素;垄断因素在行业收入差距扩大中扮演最重要的角色;人力资本水平对收入变动的作用有待于进一步提升。笔者还阐述了加入"世贸"组织后垄断行业暴利、高教扩招等社会现实问题对行业收入变动的影响。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荣华   鲁汇智  
本文利用DEA博弈交叉效率模型对我国2012~2021年各研究区域以碳排放约束为基础的能源效率展开测算,并进行空间杜宾模型的构建,探讨对能源效率产生影响的因素,并将影响分解为直接效应与溢出效应进行深入探究。研究发现,在2012~2021年,我国地区能源效率有显著的空间依赖性显现出来;在能源效率的影响上,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所产生的是正向影响,而城镇化水平和能源消费结构所产生的则是负向影响,且各因素的影响均显著;另外,以空间溢出效应为视角,对于本地区能源效率,其他地区产业结构所产生的是正向溢出效应,而城镇化水平所产生的则是负向溢出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