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16)
- 2023(8735)
- 2022(7789)
- 2021(7350)
- 2020(6530)
- 2019(15151)
- 2018(15294)
- 2017(31155)
- 2016(17311)
- 2015(19713)
- 2014(20178)
- 2013(20300)
- 2012(19446)
- 2011(17662)
- 2010(18065)
- 2009(17116)
- 2008(17435)
- 2007(16060)
- 2006(14147)
- 2005(13267)
- 学科
- 济(74016)
- 经济(73938)
- 管理(49247)
- 业(48351)
- 企(37565)
- 企业(37565)
- 方法(35802)
- 数学(32051)
- 数学方法(31709)
- 财(21672)
- 农(21563)
- 中国(21298)
- 制(17888)
- 学(16154)
- 贸(15322)
- 贸易(15316)
- 易(14919)
- 银(14605)
- 银行(14575)
- 业经(14076)
- 行(13890)
- 农业(13591)
- 地方(13368)
- 务(13297)
- 财务(13267)
- 财务管理(13228)
- 融(12877)
- 金融(12875)
- 企业财务(12559)
- 体(11382)
- 机构
- 大学(263002)
- 学院(261027)
- 济(110894)
- 经济(108506)
- 管理(96910)
- 研究(90098)
- 理学(82327)
- 理学院(81373)
- 管理学(79954)
- 管理学院(79462)
- 中国(70457)
- 京(56243)
- 科学(54993)
- 财(54604)
- 所(47811)
- 农(46834)
- 财经(42938)
- 研究所(42897)
- 中心(41529)
- 江(40101)
- 业大(38835)
- 经(38716)
- 农业(37010)
- 北京(36229)
- 经济学(34846)
- 范(33749)
- 师范(33386)
- 州(32047)
- 财经大学(31773)
- 经济学院(31704)
- 基金
- 项目(161701)
- 科学(125757)
- 基金(116987)
- 研究(116948)
- 家(102197)
- 国家(101385)
- 科学基金(84749)
- 社会(73190)
- 社会科(69372)
- 社会科学(69348)
- 省(62489)
- 基金项目(61717)
- 自然(54664)
- 教育(54159)
- 自然科(53328)
- 自然科学(53307)
- 划(53297)
- 自然科学基金(52362)
- 资助(49520)
- 编号(47724)
- 成果(40430)
- 部(37148)
- 重点(37019)
- 发(34992)
- 课题(33063)
- 创(32467)
- 性(31602)
- 教育部(31453)
- 科研(31410)
- 创新(30522)
共检索到3941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宋德星
从长历史时段考察可知,能源安全问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而真正全球性的能源安全问题的突现,当数工业化时代石油供应可能中断或短缺带来的风险问题,以及伴生的地缘政治角力问题。结果,以石油为核心的能源交易,不再是简单的经济意义上的交易,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异化为一种政治商品,它不仅要服从市场经济的规律,更要受制于权力政治的作用。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政府在能源安全问题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因而制定一项合理的能源安全战略,也就成为当今中国必需解决的紧迫战略课题。
关键词:
能源 安全 中国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罗乐勤
报告了 1 995年以来我国城市快速发展的状况 ;采用相关、回归等分析方法 ,对我国城市人口增加对能源的需求影响进行了测算 ;对我国优质能源供应安全问题 ,以及落后的能源消费结构造成的能源使用安全问题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保障我国城市能源安全的建议
关键词:
城市发展 能源安全 能源消费结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雷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与生产国之一,中国能源安全问题是国家持续发展所无法回避的重要课题和基本任务。鉴于迅速变化的消费结构、有限的资源和生态环境基础, 21世纪中国能源安全的基本任务是:在不断扩大资源国际化的基础上,实现资源进口来源和方式的多样化以及及早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体系。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鞠可一 周德群 王群伟 吴君民
能源供应安全和使用安全是能源安全的两大组成部分。我国能源安全现状不容乐观,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不合理的能源消费结构造成的。本文将能源供应安全和使用安全作为衡量能源安全的目标,从传统能源和新能源的能源消费结构出发,对1980年-2007年以来的各项指标展开回归分析。实证结果表明:①单位新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对能源安全的贡献能力远大于传统能源;②自1980年以来,我国能源安全整体上呈现出"先抑后扬"的走势;③我国能源安全形势依然严峻,突出表现在能源使用对环境造成的巨大的负面影响。最后给出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石冬明
从能源安全的供给、价格和环境三个维度出发,结合我国国情分析了甲醇能源情况。甲醇制取原料丰富,可以充分利用本土资源保障能源供给,其经济性明显,抗风险能力强,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发展煤基甲醇符合我国国情。美国等发达国家甲醇能源的衰落引起了我国对甲醇能源发展的怀疑。最后比较分析了中美发展甲醇能源的国情差异,认为导致美国甲醇能源衰落的因素在中国不存在。
关键词:
能源安全 国情 甲醇能源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于文金 邹欣庆 朱大奎 张永战
21世纪是海洋经济时代。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能源问题日益突出。2005年石油进口量达到了12 280万t,对外依存度达到34%。由于我国陆上石油资源日益枯竭,海上石油开发就成为能源的战略重点。南海陆架具有良好的生油和储油岩系,可能成为另一个波斯湾或北海油田。南海扼海上要冲——马六甲海峡,南海航线是我国能源的海上生命线,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发展深海油气的勘探和开发技术,开发我国的南海深水石油资源,维护海域主权已经刻不容缓。优先进行南海石油开发是破解我国石油能源困局、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选战略。
关键词:
石油资源 海洋开发 能源安全 南海 中国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尹立颖
生态文明是以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环境平等、共同、持续发展为宗旨的,科学的、自觉的文明形态。能源是一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重要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方面所面临的挑战日益成为实现生态文明的巨大障碍。破解能源安全问题,就是要确保经济运行所需要的合理的、持续的能源供应和高效使用,且对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不会造成威胁,探索一条低投入、低消耗、少排放、高产出、可持续的能源开发利用道路,实现经济与能源、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中央党校"能源安全问题研究"课题组 曹新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苏飞 张平宇
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我国能源需求不断增加,能源安全,尤其是石油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而能源安全供给脆弱性是能源安全的核心问题。在对能源安全供给脆弱性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构建了脆弱性评估模型以及由对外依存度、能源消耗弹性指数、能源储量比、能源生产弹性指数、运输线路长度和人均GDP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并对全国30个省(市、区)"十五"时期的常规能源(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安全供给脆弱性进行定量评估。结果表明:①我国区域能源安全供给脆弱性程度整体上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且呈现出"东高西低"的特征;②能源安全供给风险的应对能力差异是区域脆弱性分异的主导因素。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其慎 王高尚 王安建
自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以来,能源安全问题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由于能源极度匮乏,日本尤为重视能源安全问题,并在能源安全保障方面走在世界前列,成为全球能源安全保障的典范。文章分别从海外能源获取、能源供应品种的多元化、进口来源地的多元化、能源节约和能源储备等方面入手,分析了日本能源安全保障状况,总结了其保障能源安全的相关经验,并针对当前我国能源安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建议。
关键词:
日本 能源安全 海外能源获取 石油储备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俊 宾建成 陈柳钦
国际油价持续低迷,让众多石油生产企业受到重创和受到不容忽视的负面冲击。影响原油价格的因素是很多,包括美元走势、地缘政治、中国等需求预期、各国库存情况等。面对国际油价低迷,我国需要促进采取能源消费结构的多元化、继续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加快能源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能源进口格局上推行“来源多样化”的措施等,来优化我国能源结构及提高能源安全。
关键词:
油价 能源结构 优化 安全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晓慧
从能源的角度来看,中欧能源合作与欧盟同俄罗斯或中亚等地区的合作在性质上有所不同,欧盟和中国之间并不存在"消费者—生产者"的关系,相反,两者目前甚至还在为保障各自的经济增长而争夺有限的能源资源。然而,气候变化给未来世界的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能源安全与气候变化成为中欧能源合作的基石,中欧能源合作更多是探讨欧洲如何帮助中国调控其对能源的需求,从而降低其给世界气候、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减少双方在能源供应上的压力和竞争。本文旨在梳理中欧能源关系的缘起以及不同时期的发展变化,介绍中欧能源合作开展的关键领域,分析合作取得的成果和面临的挑战,并为中欧能源合作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