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626)
2023(16843)
2022(14753)
2021(13786)
2020(11752)
2019(27338)
2018(27363)
2017(53380)
2016(29147)
2015(33130)
2014(33332)
2013(32995)
2012(30405)
2011(27545)
2010(27558)
2009(25588)
2008(25200)
2007(22480)
2006(19444)
2005(17146)
作者
(85695)
(71445)
(71026)
(67713)
(45222)
(34339)
(32490)
(28161)
(26852)
(25380)
(24239)
(23834)
(22547)
(22403)
(22271)
(21877)
(21807)
(21208)
(20480)
(20459)
(17749)
(17404)
(17326)
(16210)
(16079)
(15870)
(15770)
(15769)
(14504)
(14153)
学科
(121296)
经济(121165)
管理(83996)
(79475)
(64690)
企业(64690)
方法(59193)
数学(52379)
数学方法(51741)
(32691)
中国(31057)
(30505)
(25575)
业经(25129)
地方(24955)
(22736)
贸易(22729)
(22065)
(21609)
农业(21427)
(19304)
财务(19222)
财务管理(19177)
环境(18717)
理论(18693)
(18549)
(18248)
银行(18194)
企业财务(18137)
技术(17670)
机构
大学(424769)
学院(423899)
(170139)
管理(168040)
经济(166432)
理学(146364)
理学院(144748)
管理学(142124)
管理学院(141366)
研究(137997)
中国(102069)
(89567)
科学(87232)
(77687)
(69742)
(68974)
业大(64523)
研究所(63731)
财经(63323)
中心(63261)
(60971)
(57417)
北京(56298)
(55303)
师范(54773)
农业(54500)
经济学(51505)
(50224)
(49437)
财经大学(47211)
基金
项目(289680)
科学(226962)
基金(209781)
研究(209134)
(182882)
国家(181430)
科学基金(155396)
社会(130666)
社会科(123834)
社会科学(123801)
(113521)
基金项目(111678)
自然(102451)
自然科(100008)
自然科学(99980)
自然科学基金(98165)
教育(96845)
(95602)
资助(87379)
编号(85992)
成果(68960)
重点(64852)
(64096)
(61531)
(59329)
课题(58643)
科研(55909)
创新(55445)
教育部(54626)
大学(53844)
期刊
(178787)
经济(178787)
研究(119391)
中国(70929)
学报(67597)
科学(61650)
(61314)
管理(58509)
(58289)
大学(50578)
学学(47795)
教育(42592)
农业(42455)
技术(37113)
(33676)
金融(33676)
业经(30315)
财经(30172)
经济研究(28875)
(25703)
问题(24263)
理论(21853)
(21369)
技术经济(21163)
统计(20796)
图书(20770)
实践(20078)
(20078)
商业(19857)
科技(19590)
共检索到5992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罗明  张应青  李星  
本文从能源相对价格变动的角度构建了能源反弹效应的测算方式,选取1995-2014年区域面板数据对我国能源反弹效应进行测算,并研究了能源反弹效应的区域差异性。通过对我国能源反弹效应的研究发现,我国能源相对价格变动导致的长期反弹效应为32.2%,并且区域差异性因素对能源反弹效应的影响显著。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为减缓反弹效应、实现区域节能减排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岳婷  龙如银  陈红  
能源价格对能源效率作用机制是制定能源政策的重要依据。本文利用VAR模型和状态空间模型,对我国1978-2014年间的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了GRAnGeR因果检验、方差分解、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以及时间效力测量,分析了能源相对价格对能源效率的效应。结果表明:能源相对价格波动能够有效解释能源效率的变动,但在不同阶段其作用大小存在差异,且能源价格下降和上涨对能源效率的作用弹性不同,呈现出非对称性效应;产业结构的优化、市场化程度的高低和能源价格机制完善与否对市场效率的影响存在差异。最后,本文基于分析结论提出了若干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国涓  郭崇慧  凌煜  
本文以超越对数成本函数为基础,通过在能源要素份额方程中增加能源价格的非对称影响约束,将MES模型与能源价格非对称影响结合起来,建立了测算能源消费反弹效应的理论分析框架,并运用该框架和中国工业部门的能源、经济时间序列数据,测算了中国工业部门能源消费的反弹效应。实证研究发现,中国工业部门的反弹效应为39.48%,虽然高于发达国家的水平,但是工业部门能源效率的提高整体呈现出能源节约的特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路正南  冯阳  何枚蔚  
能源和环境的双重约束日益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以提高能源效率为核心的低碳经济为解决这一矛盾开辟了新的途径。然而,能源效率的提高可能增加能源的消耗而产生潜在的"反弹",使传统提高能源效率的政策措施受到严峻的挑战。文章在深度剖析能源反弹效应的诱发成因和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将反弹效应解耦成价格弹性产生的直接效应和收入弹性引起的间接效应,首次对我国居民消费能源反弹效应进行量化分析。实证结果表明,间接效应是导致能源消费反弹效应变化的根本原因,居民消费质量的提高是刺激能源消费的重要动力。最后在充分考虑反弹效应对能源消费的影响下,指出节能减排应建立以市场为主,政府行政为辅的发展机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白竹岚  诸大建  蔡兵  
文章运用完全分解模型对经济增长中的能源反弹效应进行分解分析,并运用上海1978-2009年间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技术效应还是结构效应,影响能源消费量增长的主要因素是规模效应,并且其作用远远大于能源效率提高所带来的能源消费量减少的影响,这使得经济增长中出现了能源效率提高而能源消费量反而持续上升的反弹现象。要弱化甚至消除反弹效应,一方面要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但更为重要的是进行总量控制。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揭水晶  何凌云  
内部能源价格相对指数可以衡量经济系统价格承受水平上的能源价格变动。以对经济系统的调节效应为切入点,引入具有"一般均衡"属性的内部能源价格相对指数,采用OLS回归、E-G两步法协整检验和岭回归等方法,构建直接效应和综合调节效应模型。结果验证了价格相对指数通过调节能源技术效率和经济总量抑制能源消耗在理论上可行,但其对于产业结构调节的路径存在阻滞。而不同波动周期的能源价格在调节能源技术效率控制能耗方面存在显著的"对称"调节效应,能源价格下降期对技术效率改进的忽视和价格恢复期的低效与非理性使能耗陷入恶性循环。结合我国实际:当前节能需要考虑多渠道的综合调节作用,合理提升能源价格应与利用能源价格波动周期和...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吴凌芳  杨迎春  李琼源  
中国的能源价格机制尚未完全市场化,使得国内外能源价格走势存在差异,形成了国内外能源相对价格。本文首先采取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法测算出中国各出口行业的能耗,并按照能耗高低顺序将其划分为高、中、低能耗行业,进而采用小波时频分析方法,从"时域"与"频域"两个维度考察国内外能源相对价格对中国高、中、低能耗行业出口的差异化影响。根据实证结论,中短期内,国内外能源相对价格有利于高、中、低能耗行业出口,但效应从高到低依次递减;长期看,高、中能耗行业出口增长将导致国内外能源相对价格呈现缩小趋势。为兼顾缓解能源问题与促进出口贸易的发展,政府应积极改革国内能源价格形成机制,并采取针对性贸易政策以引导不同能耗行业出口发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杜松卿  
本文从直接效应和调节效应的角度,研究了能源价格对能耗强度的传导及作用效应。研究认为,理论上能源价格能通过价格-需求-效率的途径直接影响能耗强度,也能通过能源技术效率和产业结构优化等渠道对能耗强度起调节作用。根据实证结果,能源价格在借助能源技术效率、产业结构优化等途径,作用于能源的综合使用效率,从而在削减能耗强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价格杠杆调节作用,但事实上能源价格对能耗强度的直接作用路径存在一定阻滞,能源价格通过中间调节作用对能耗强度的抑制效应更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继生  
提高能源效率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减少污染排放的根本途径。基于非线性平滑转换模型的分析显示,能源价格对能源效率的影响机制存在非线性的平滑转换。机制转换的主要引导因素是国内外能源价格指数的相对变化,机制转换的阈值近似为1。目前我国能源价格对能源效率的影响比较接近高效机制运行,增强能源价格的灵活性,可以实现能源消费者的自我选择,是提高我国能源效率的可行选择。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立国  李东  龚爱清  
物流业是我国能源消耗的重要行业之一,尤其是油料的消耗,位居各行业首位。研究物流业的能源效率,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对于节能减排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基于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分析方法,构建了物流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测度模型。通过分析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2003-2012年物流业的能源消耗面板数据,对中国物流业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及技术效率、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指数进行了实证测度,并分析了样本年内中国物流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动态变动和区域差异情况。研究发现:2003-2012年中国物流业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呈现了下降的趋势,下降了2.88%,行业的总体全要素能源效率不高;西部地区物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邵庆龙  
基于IPAT理论,利用GRAPH(1,1)模型比较分析了1991~2011年间中国的能源强度、人口、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分解因素等对能源消耗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人口的增加是最主要推动因素,反弹效应的存在使得能源强度的下降未能减少能耗的增加,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较低,国际贸易增加了能源消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文彬  郝佳馨  
文章使用能源生态足迹测算方法,对中国1995—2016年的能源足迹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我国能源足迹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在2001—2011年间,能源足迹呈现显著的区域差异。并采用Dagum基尼系数,从区域内、区域间、超变密度三方面对能源足迹区域差异进行分解,结果表明能源生态足迹区域内差异呈现"东—西—东北—中"递减趋势;东部和西部地区间的差异最大;地区间差异是影响能源足迹区域差异的最主要因素,其次为超变密度差异因素,区域内差异因素影响最小。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杨保河  刘伟  
借用经济学分配理论中的洛仑茨曲线,绘制河南能源消费强度的洛伦茨曲线,分析河南省能源消费强度的区域配置效果,即有效率但不公平;通过构造能源消费区域差异评价指标和量化方法,重新划分河南省能耗区域,进一步分析河南省能源消费的区域差异,发现能耗强度区域差异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地区工业化程度存在直接关联,但并非简单线性关系。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高辉  高碧凤  吴昊  
建立能源回弹的技术进步分解模型,将技术效应值从影响能源效率的众多因素中分解出来,通过我国1978-2013年的时间序列对能源回弹效应进行了估算,认为我国能源回弹效应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历年整体能源回弹效应小于1,且各单独年份和区间回弹效应值差异较大,说明我国能源回弹效应不是很明显,政府通过引导技术进步促进能源消费降低的政策实施效果较好,未来应继续推进技术革新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世进  周敏  
本文实证分析了国际能源价格波动对我国能源价格的影响。研究表明,国际能源价格与我国能源价格之间存在长期的稳定协整关系和双向波动溢出效应,短期内国际能源价格对我国能源价格存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