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71)
- 2023(6420)
- 2022(4888)
- 2021(4377)
- 2020(3569)
- 2019(8031)
- 2018(8458)
- 2017(17408)
- 2016(9554)
- 2015(11141)
- 2014(11200)
- 2013(10936)
- 2012(10038)
- 2011(9227)
- 2010(9458)
- 2009(8965)
- 2008(9019)
- 2007(8425)
- 2006(7858)
- 2005(7363)
- 学科
- 济(42046)
- 经济(42009)
- 管理(28345)
- 业(28167)
- 企(21806)
- 企业(21806)
- 中国(16358)
- 方法(15234)
- 农(14076)
- 数学(13256)
- 数学方法(13166)
- 制(10999)
- 业经(10821)
- 财(8967)
- 贸(8762)
- 贸易(8756)
- 易(8596)
- 银(8588)
- 银行(8581)
- 农业(8546)
- 地方(8469)
- 行(8286)
- 发(7603)
- 策(7398)
- 体(7185)
- 融(6692)
- 金融(6692)
- 划(6378)
- 环境(6359)
- 技术(6354)
- 机构
- 学院(142975)
- 大学(142127)
- 济(63576)
- 经济(62206)
- 管理(53905)
- 研究(48813)
- 理学(45354)
- 理学院(44907)
- 管理学(44313)
- 管理学院(44038)
- 中国(38534)
- 京(30480)
- 财(30376)
- 科学(26499)
- 所(24123)
- 财经(23875)
- 江(22009)
- 经(21456)
- 研究所(21388)
- 中心(21317)
- 北京(19806)
- 经济学(19550)
- 农(19384)
- 范(18791)
- 师范(18652)
- 州(17827)
- 经济学院(17706)
- 院(17613)
- 财经大学(17444)
- 业大(17159)
- 基金
- 项目(83971)
- 科学(66107)
- 研究(65570)
- 基金(60079)
- 家(50778)
- 国家(50362)
- 科学基金(42720)
- 社会(42244)
- 社会科(40051)
- 社会科学(40041)
- 省(32278)
- 基金项目(31028)
- 教育(29906)
- 编号(28276)
- 划(26991)
- 自然(24788)
- 资助(24268)
- 自然科(24183)
- 自然科学(24177)
- 成果(23784)
- 自然科学基金(23742)
- 发(19837)
- 课题(19684)
- 部(19135)
- 重点(18848)
- 国家社会(17338)
- 创(17178)
- 项目编号(17010)
- 性(16924)
- 发展(16720)
共检索到2245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梁金修
我国是一个能源结构不尽合理的高能耗国家。煤炭比重上升、石油比重下降和煤占主导地位的状况是一个长期趋势,在短期内依靠国内资源和国际资源都不能完成能源结构的转换。因此.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能源战略必须分三步走:第一阶段,以煤为主要能源.快速发展石油、天然气、可再生能源等其他可替代能源.同时降低能耗强度.加大环保力度:第二阶段.形成煤、石油、可再生能源三足鼎立的较合理的能源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完成重工业化;第三阶段。以石油、可再生能源等清洁能源为主要能源.向后工业化时代过渡。这要求我国在能源战略上实施开源、节流、环保并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唐志良 刘建江
采用比较分析、历史与逻辑的统一等研究方法,对再工业化战略下的美国能源体系转型的必要性、思路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美国再工业化客观要求转变能源体系。要以节能增效为基础,以提高国内石油产量为辅助支撑,以推进清洁能源革命为核心,试图促使石油化石能源体系依次向天然气和石油共同主导的化石能源体系、可再生能源主导的清洁能源体系转变,以支持美国再工业化和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美国这种能源结构优化与再工业化融合发展的模式,对我国能源发展战略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
再工业化 能源体系转型 清洁能源革命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欢 成金华 王来峰
工业化与能源需求的均衡关系及解决工业化进程中能源供需失衡的战略途径是中国工业化进程中需要探讨的重大问题。文章运用协整技术,就1990-2008年间中国工业化进程与能源需求协整关系的检验,认为中国工业化与能源需求增长具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能源需求将继续保持增长,能源利用效率也将持续提高。然而工业化进程中重工业化高能耗结构特征与能源低效利用并存的困境以及能源供需矛盾不利于能源供需平衡的平稳发展。我国应适应工业化进程的基本规律,转变能源消费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适当限制低附加值产业发展,鼓励产业向高附加值、低能耗、高技术产业转移;在实现能源开发利用技术进步和创新的同时,有效利用国内外能源资源;建...
关键词:
能源矿产 工业化 供需平衡 战略途径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贺耀敏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化工业的摇篮,是新中国最早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地区,几十年来为我国工业化建设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从一定意义上讲,没有东北工业的发展,就没有新中国的工业化。东北工业基地的振兴与发展,始终关系着中国经济的命脉和发展趋势。东北工业基地的振兴与发展既是人心所向,也是我国工业化发展新阶段的客观要求。
关键词:
东北工业基地 重化工业 工业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红
广西的工业化处于初级阶段的初期水平,工业化水平低一直是制约广西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推进广西新型工业化进程任重而道远。从现阶段广西工业化的水平和特点出发,广西应遵循新型工业化的基本原则,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作出正确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
广西 新型工业化 战略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罗其友 唐曲 尹昌斌 邱建军 高明杰 张晴
推进农村工业化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途径。本文在新型农村工业化的概念内涵界定、驱动力分析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我国新型农村工业化的产业结构、区域布局、突破口以及农村工业化加速推进的制度保障等问题。
关键词:
农村工业化 驱动力 发展战略 制度创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黄毓青
战略性贸易政策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兴起的新贸易理论的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本文试图在战略性贸易政策与我国的新型工业化战略之间建立起某种联系,以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加快我国新型工业化战略的实施。
关键词:
战略性贸易政策 新型工业化 高新技术产业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时椿
我国是制造业大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投入了巨额资金,广泛采取了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及合资、合作和战略联盟等措施,制造能力和规模迅速增强,但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依然十分薄弱,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增长与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明确把发展先进制造业放在优先位置,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推进提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是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重大而现实的选择。
关键词:
制造业 自主创新 信息化 新型工业化道路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苏庆勇 吴世先
广西区"工业化、城镇化"战略的实施以及"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坚持可持续发展,着力推进生态广西建设"发展目标,对能源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人才培养如何结合广西经济发展战略要求,形成广西能源人才的培养特色?文章初步分析了新形势下广西能源行业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现状、人才需求趋向,提出构建广西能源人才培养特色的建议。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能源 人才培养 特色 构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佳贵 黄群慧
本文从内容、进程和标准三个方面分析工业化和工业现代化的基本关系,认为十六大提出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一种基于时代“特质”(如信息化)和国情“特质”(如中国的人口资源)的“同质化”经济发展战略,而这种新型工业化战略必然要求推进中国的工业现代化进程。在新型工业化战略下推进工业现代化进程,关键在于处理好技术进步与扩大就业的关系,促进资金密集型工业和劳动密集型工业的共同发展。为此,需要确立工业现代化的正确指导思想和推进战略,并促进信息产业、教育事业、现代服务业和中小科技企业的发展。
关键词:
新型工业化 工业发展 工业现代化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张杰
发展中国家贸易战略选择的决定性因素取决于本国工业化的初始条件和发展路径。我国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并存性与交错性决定了我国外贸战略的综合性质。我国外贸战略的综合性表现在:一是出口导向与进口替代在产业间的并存; 二是出口导向与进口替代在地区间的并存。我国的开放型贸易战略比较接近于世界银行所称的一般外向性贸易战略,其政策特征是贸易的逐步自由化和人民币汇率的实际贬值。在我国的总体贸易政策中,出口导向还是占据着主导的地位,当前最紧迫的是要实现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
外贸战略 工业化路径 外贸增长方式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谢利平
城镇化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当前中国城镇化达到了53.73%,由于城镇化还具有相当大的空间,因此很多学者担心城镇化会带来能源消费的大量提升,影响能源安全。本文通过详实的数据和分析,说明了中国的能源消费最大的决定因素不是城镇化,而是工业化,工业和其中的制造业是中国能源消费的主导因素,决定了中国能源消费的增长和变动,城镇化并不会带来能源消耗的大幅上升,工业化的结构变动才是能源消费的主导因素。因此,城镇化战略并不会影响我国的能源安全,甚至能够促使能源效率的提升提高我国能源消费的质量,使中国的能源消费集约化。因此我们需要进行工业升级和科技创新,并进行结构升级,从而降低能源消费强度,缓解能源供求...
关键词:
城镇化 工业化 能源消费 能源效率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徐笠崴
文章将“十六大”报告提出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思想与温家宝总理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讲话相结合,针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实际情况,指出东北老工业基地应建立东北经济区,进行整体布局,充分考虑整体利益,重新规划发展道路;信息化重点应放在装备制造业而非IT业;同时强调指出资本密集型工业并不一定比劳动密集型工业创造的就业机会少,要利用人力资源优势,促进资本密集型工业与劳动密集型工业共同发展,要以项目吸引资源,只有这样才能完成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新型工业化,实现工业现代化,重振昔日雄风。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马健
产业融合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理论基础。中国新型工业化过程中,存在诸多阻碍信息化推动工业化的因素,主要包括:信息基础设施滞后,资源的非自由流动性,产业管制政策,以及消费观念和收入水平的限制等。因此,要加快中国新型工业化推进的速度,就要扫清产业融合的障碍,以产业融合推进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现。
关键词:
产业融合 新型工业化 产业政策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郭俊华
西部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渡期,加深工业化仍然是一项艰巨的历史性任务。由于西部工业基础薄弱,结构不尽合理,且信息化、现代化程度低,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西部新型工业化道路具有特殊性。因此,优化西部地区产业结构、提高现代化新技术水平,用资源引进资本以及推动农业工业化等,是西部新型工业化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西部工业化 新型工业化 战略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