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401)
- 2023(22157)
- 2022(18597)
- 2021(17427)
- 2020(14729)
- 2019(33585)
- 2018(33508)
- 2017(64779)
- 2016(35234)
- 2015(39574)
- 2014(39575)
- 2013(38807)
- 2012(35685)
- 2011(31852)
- 2010(32297)
- 2009(30116)
- 2008(30305)
- 2007(27379)
- 2006(24085)
- 2005(21902)
- 学科
- 济(142484)
- 经济(142312)
- 业(117069)
- 管理(113129)
- 企(102202)
- 企业(102202)
- 方法(65320)
- 数学(53881)
- 数学方法(53002)
- 财(42223)
- 农(40681)
- 中国(40434)
- 业经(38612)
- 制(31002)
- 学(29103)
- 务(28960)
- 财务(28858)
- 财务管理(28803)
- 理论(28299)
- 农业(27528)
- 企业财务(27326)
- 技术(25870)
- 银(25715)
- 银行(25668)
- 贸(25456)
- 贸易(25438)
- 地方(25404)
- 易(24736)
- 行(24391)
- 和(24035)
- 机构
- 学院(505082)
- 大学(504975)
- 济(201881)
- 管理(198929)
- 经济(197426)
- 理学(170112)
- 理学院(168271)
- 管理学(165038)
- 管理学院(164101)
- 研究(163049)
- 中国(129001)
- 京(108343)
- 科学(100220)
- 财(98926)
- 所(81867)
- 农(81025)
- 财经(78134)
- 江(76660)
- 中心(75076)
- 研究所(73760)
- 业大(73010)
- 经(70833)
- 北京(68599)
- 范(64912)
- 师范(64282)
- 农业(63386)
- 州(61798)
- 经济学(61056)
- 院(59339)
- 财经大学(57924)
- 基金
- 项目(330264)
- 科学(260256)
- 研究(241731)
- 基金(239757)
- 家(208246)
- 国家(206455)
- 科学基金(178430)
- 社会(152311)
- 社会科(144254)
- 社会科学(144219)
- 省(128896)
- 基金项目(125468)
- 自然(116176)
- 自然科(113541)
- 自然科学(113514)
- 教育(112211)
- 自然科学基金(111478)
- 划(108022)
- 资助(99754)
- 编号(98693)
- 成果(80687)
- 重点(73639)
- 部(72684)
- 创(70239)
- 发(69518)
- 课题(68039)
- 创新(65156)
- 科研(62884)
- 教育部(62637)
- 国家社会(62613)
- 期刊
- 济(226472)
- 经济(226472)
- 研究(151233)
- 中国(98981)
- 财(79887)
- 管理(79114)
- 学报(77771)
- 农(74108)
- 科学(72094)
- 大学(60287)
- 教育(57928)
- 学学(56702)
- 农业(50512)
- 融(50039)
- 金融(50039)
- 技术(47155)
- 财经(39279)
- 业经(37701)
- 经济研究(35624)
- 经(33800)
- 问题(29621)
- 业(28580)
- 技术经济(26464)
- 图书(24400)
- 统计(24331)
- 版(24318)
- 理论(23842)
- 科技(23423)
- 现代(23362)
- 贸(22929)
共检索到7590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肖建忠
自《巴黎协定》签署以来,各国政府努力推动能源转型、减少碳排放和提升气候适应能力,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成为应有之义。其中,传统化石能源资产的搁浅风险引发金融部门及企业界的担忧。本文从创造性破坏理论出发,探究能源行业规模化进程中资产搁浅形成机理。研究发现:我国能源行业目前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资产搁浅风险,存在资产规模化过程中通过创造性破坏作用于资产搁浅的内在机制;企业通过技术进步,能更多地利用前沿技术,但企业资产规模的扩张却抑制了技术利用效率的提升。能源企业要在规模扩张的同时,切实提高技术进步率,只有这样,才能主动应对资产搁浅风险的冲击。政府应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科学合理地推进能源企业转型。
关键词:
创造性破坏 资产搁浅风险 能源企业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龚一萍
本文从"创造性破坏"的视阈,对企业动态能力的构建进行探析,通过对企业动态能力与"创造性破坏"之间关联的分析,指出企业动态能力的形成发展实质上是一个不断"创造性破坏"的过程。强调企业动态能力的构建必须以破为首,破除企业核心刚性与组织惰性等四大障碍;创造为本,重在创新。并从构建企业动态能力的视角,探讨企业"创造性破坏"的目标指向、路径与方略。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晓娟 柯振埜
创造性破坏的价值源于创新的成功商业化。此过程中所出现的技术更替、企业重组、战略联盟等行为都是围绕着价值链而展开。本文试图在价值链视角下,深入分析创造性破坏过程的价值生成条件和生成机理。通过讨论不同的价值链治理模式对创造性破坏过程产生的影响,给出价值链治理模式的选择模型,以求对创造性破坏过程有一个更加透彻的认知。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韩剑 严兵
企业研发(R&D)需要长期投入大量的资金,而如果内源融资投入不足或者外源融资渠道不畅,企业的创造性破坏活动就会受到限制。本文以2005-2007年38万多家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为样本,实证考察了内外部融资约束对我国企业R&D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内部融资对企业R&D投入的影响并不显著,企业R&D活动更多的依赖外部融资。进一步研究发现,外部融资对企业R&D活动的正向影响对中小规模企业、民营企业以及高技术企业更为明显。我国目前以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体系,银行市场结构由国有大银行垄断,银行贷款重实物资产、轻无形资产,导致企业研发创新活动面临较大的资金瓶颈。因此,深化国内金融改革,降低金融机构准入门槛,拓宽...
关键词:
创造性破坏 内部融资 外部融资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施卫英 余昊
伴随社会发展与技术革新,如何以更具前瞻性、系统性的利润指标评价企业的盈利水平与成长性,引导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正日益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课题。本文在现行利润定义的基础上,引入熊彼特理论中的"创造性破坏"理论,对利润指标的定义与计量进行了探究,对深陷困境的传统会计利润范畴提供了一种脱困的理论思路。
关键词:
会计利润 会计计量 创造性破坏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施卫英 余昊
伴随社会发展与技术革新,如何以更具前瞻性、系统性的利润指标评价企业的盈利水平与成长性,引导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正日益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课题。本文在现行利润定义的基础上,引入熊彼特理论中的"创造性破坏"理论,对利润指标的定义与计量进行了探究,对深陷困境的传统会计利润范畴提供了一种脱困的理论思路。
关键词:
会计利润 会计计量 创造性破坏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赵振
相比于互联网1.0,互联网2.0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去中心化、经济活动的泛数据化、社会生活的物联网化,互联网不仅是企业可利用的资源,而且成为企业能力的衍生。因而,“互联网+”并非将互联网视为企业信息系统的扩展,实质是实体经济与互联网虚拟经济相融合的“跨界经营”现象,并对传统产业和市场基础造成“创造性破坏”。为了解释其作用机理,本文提出“互联网+”模式在商业生态圈、制造生态圈及研发生态圈的三重报酬递增循环。顾客社群、低交易成本的外部经济性和网络效应、由IT到DT引发的平行互动、制造技术与IT技术的迭代演进成为正反馈循环的关键因素;情感、知识及虚拟中间产品所具有的“非消耗性”特征成为支撑报酬递增和创造...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继勇
按照约翰·邓宁的观点,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GDP超过2000美元时,这个国家或地区就产生了对外投资的驱动力。2006年我国人均GDP超过了2000美元,有些发达地区更是超过了4000美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吴静
从演化的新熊彼特主义创新理论出发,环境规制对工业"创造性破坏"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刺激"或"倒逼"生产部门打破固有的增长模式建立新的增长框架。本文运用内生增长模型,讨论了环境规制政策与工业"创造性破坏"的关联关系,并借助系统广义矩估计与门槛面板数据模型,从工业经济增长水平和工业创造能力两个维度,验证了环境规制对工业"创造性破坏"存在门槛效应,并且具有显著的"U"型曲线关系,同时这种关系在区域的分布呈现出明显的阶梯性结构。为实现我国环境保护与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双赢"局面,需要因地制宜地在各地区运用适当的环境规制激发工业经济增长与工业创新发展的叠加效应。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郑鸣 张翼
本文尝试采用市场信息法,利用银行股票价格所包含的信息估计银行发生财务困境的概率,并以国内上市银行为例,运用CAPM和GARCH模型估计了2003年1月至2009年3月银行财务困境发生的概率,实证结果表明市场信息法能够提前对银行体系的不稳定性做出反应,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基于会计信息评估银行稳定性方法的不足。
关键词:
银行财务困境 股票价格 金融稳定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李纯 张毅 李秋
传统建筑设计类企业数字化转型面临技术革新平稳性与未来市场不确定性的问题,本文从破坏性创新理论视角出发,提出建筑设计类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主要思路:内生方面包括顶层意识更新与组织架构调整;外生方面包括生态圈营建与市场探索,并结合实践案例具体阐释,希望为同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借鉴。
关键词:
破坏性创新 建筑设计企业 数字化转型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李凯 王丹 高佳琪
创新作为企业最基本的活动,已经成为产业组织理论中的热点问题。蕴含创造性破坏思想的产业创新带来了产品的更新换代,本文对产业创新模型为的研发投入进行了分析,发现存在三种可能的均衡结果,分别为静态均衡,两期循环和非增长陷阱,产业稳定增长要避免非增长陷阱的情况。在对静态均衡进行了福利分析之后,发现企业在利润最大化目标下决策的经济增长速度可能会高于或低于社会最优水平,潜在的可能就是经济高速增长与高消费者福利不能同时满足。
关键词:
产业创新 均衡 创造性破坏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敬伟
创造性拼凑是研究创业企业成长的一个新视角,价值创新揭示的是高成长企业的成长逻辑。文章在综述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把创造性拼凑与价值创新两个思路的成长模型融合起来,构建了创业企业成长的整合模型,为勾画创业企业成长的内在逻辑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
创造性拼凑 价值创新 企业成长 成长模型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郑艳芬 王华
在中国历史城镇旅游开发过程中,出现部分历史城镇在资本、创新和政府三方力量的协作下,发生急剧的创造性破坏式发展,Mitchell提出的旅游创造性破坏模型在解释这些历史城镇旅游地发展演化过程上存在局限性。文章基于乌镇案例,通过对网络媒体资料进行内容分析,构建历史城镇旅游商业化的创造性破坏模型,以作为Mitchell模型的修正与补充。模型明确界定了历史城镇旅游创造性破坏的主体和支持主体,重新界定了历史城镇旅游的创造性破坏驱动力,提出了历史城镇旅游创造性破坏的主要方式,并指出正是其中任一方式的创新,影响旅游地的发展进阶,甚至促使其实现跳跃式发展。乌镇模式的示范效应影响着中国历史城镇旅游的创造性破坏发展,可能成为中国历史城镇旅游未来发展的一种趋势。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林敏慧 保继刚
以西递为案例地,对创造性破坏(creative destruction)模型在中国历史村镇旅游商业化进程中的应用进行检验。该模型认为资本是推动遗产型社区景观商业化的主要动力,而各种亚文化之间的博弈则塑造了最终的商业化景观,模型指出遗产型社区的发展可以分为前商业化、初级商业化、高级商业化、初级破坏、高级破坏和后破坏等6个阶段。通过历时性研究和运用质性研究方法,研究表明该模型只有在前3个阶段是较为符合案例地情境的,案例地之所以没有按照后续的3个阶段发展下去,其背后的推力是政府的强有力干预。因此,创造性破坏模型
关键词:
历史村镇 创造性破坏 旅游商业化 西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