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55)
2023(15330)
2022(13363)
2021(12596)
2020(10588)
2019(24408)
2018(24594)
2017(47683)
2016(26118)
2015(29389)
2014(29300)
2013(29261)
2012(27093)
2011(24578)
2010(24495)
2009(22634)
2008(22060)
2007(19607)
2006(17520)
2005(15169)
作者
(78104)
(65119)
(64377)
(61263)
(40754)
(31419)
(29147)
(25621)
(24556)
(22940)
(21860)
(21814)
(20566)
(20324)
(19907)
(19724)
(19665)
(19062)
(18665)
(18283)
(16425)
(15859)
(15768)
(14864)
(14718)
(14590)
(14388)
(14337)
(13158)
(12920)
学科
(105100)
经济(104979)
(74099)
管理(69351)
(51010)
企业(51010)
(49945)
方法(45478)
数学(40247)
数学方法(39871)
农业(32831)
中国(28363)
业经(25770)
(24048)
地方(23143)
(21798)
(21210)
(20435)
贸易(20424)
(19868)
(16522)
银行(16458)
环境(16447)
技术(16000)
(15718)
(14825)
(14577)
金融(14573)
(14533)
(14455)
机构
学院(374622)
大学(373680)
(149182)
管理(146920)
经济(146001)
理学(128015)
研究(126676)
理学院(126566)
管理学(124451)
管理学院(123797)
中国(95525)
(82771)
科学(81258)
(79556)
(65730)
业大(65485)
(64915)
农业(64476)
研究所(59324)
中心(58756)
(54415)
财经(53087)
北京(49863)
(48964)
师范(48432)
(48348)
(44858)
(44338)
经济学(43308)
农业大学(41191)
基金
项目(258079)
科学(200292)
研究(185779)
基金(185648)
(163849)
国家(162442)
科学基金(137250)
社会(115814)
社会科(109300)
社会科学(109267)
(101287)
基金项目(100369)
自然(90374)
自然科(88163)
自然科学(88136)
自然科学基金(86547)
(85376)
教育(83182)
编号(77184)
资助(75010)
成果(61458)
重点(57427)
(56470)
(56095)
(53166)
课题(51557)
创新(49620)
科研(49423)
计划(47596)
教育部(47279)
期刊
(165460)
经济(165460)
研究(107015)
(81400)
中国(67947)
学报(66015)
科学(58645)
农业(55119)
大学(49156)
管理(48459)
学学(46689)
(46031)
教育(35918)
(34490)
金融(34490)
业经(32583)
技术(29597)
(26587)
财经(24587)
经济研究(24516)
问题(23868)
(20864)
(19847)
理论(19847)
科技(19212)
图书(18688)
业大(18518)
实践(18369)
(18369)
资源(17852)
共检索到5432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潘景璐  张安良  
本文采用Tobit模型分别对能源消费量以及能源消费比例的影响因素进行稳健回归分析,以探究我国西北干旱地区能源价格变动对农户生活能源消费水平和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各种能源的消费量来看,液化气价格对于秸秆的替代效应较强,而煤炭则主要受到自身价格因素的显著影响;对各类能源的消费比例而言,传统非商品能源受到较之档次更高的商品能源替代价格变动的显著影响。最后根据模型分析得出主要结论,提出避免和缓解能源价格上升带来不利影响,加快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农村能源消费升级的政策建议。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晓梅  韩晓燕  吕杰  
适度种植规模对农业增收和增产均具有重要意义,而辽西地区花生种植规模仍处于小规模状态,阻碍了双重目标的实现。以实物、价值目标为主,通过Stata建立人均年纯收益与种植规模的线性回归模型,结合DEa定量分析综合效率,同时考虑辽西地区区域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阜新地区花生适度种植规模是存在的,其对农户的收入和产量的影响显著。研究结果表明。辽西地区花生种植适度规模户均1.40~2.67公顷,最佳种植规模为2.67公顷,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花生种植收入和产量的双重目标,当种植规模为2.67公顷时,能使花生种植户经济纯收益实现最大化。因此,依据当地农业生产环境条件,有关政府部门做好花生种植布局;加快农...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治平  
本文探讨能源价格对能源效率影响的存在性、方向性及程度等问题并对这些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本文研究发现能源价格对能源效率变动存在明显的正向影响机制,能源价格提高能够提升我国能源效率。在此基础上,本文构建了包含能源价格变量的状态空间变系数模型,探究了能源价格对能源效率影响的变动性特征,研究证实了能源价格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呈现明显的波动性,在90年代中后期变动程度较为明显,2002年后这种影响趋于稳定。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孟全省  
西北干旱地区自然环境恶劣 ,农业生产落后 ,经验表明 ,发展生态农业是西北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的最佳模式。发展生态农业必须形成良好的生态农业系统 ,生态农业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具有耗散结构的特征。建立良好的市场机制、投资机制、科技创新机制、生态环境保护机制是保持西北干旱地区生态农业系统耗散结构 ,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根本保证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俊男  宋玉兰  
根据新疆阿克苏地区485家特色林果种植贫困农户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从农户收入状况和创收能力两方面,实证分析特色林果业的扶贫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性别、受教育程度、家庭林果耕地面积、农户对特色林果业减贫效果的预期、政府扶持情况等因素对贫困农户收入变化具有显著影响;性别、受教育程度、农户对特色林果业减贫效果的预期等因素对贫困农户创收能力具有显著影响;农户收入和创收能力处于稳健上升状态,特色林果业的扶贫效果较好。因此,应加快健全特色林果业扶贫利益联结的机制,拓宽特色林果业扶贫的方式,增强农户受教育程度及农业技术推广能力。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何凌云  林祥燕  
通过构建直接效应、调节效应以及状态空间模型,借助于岭回归等方法研究发现:在我国,能源价格通过影响经济结构进而作用于碳排放的路径存在阻滞,而能源价格能通过经济总量和能源效率对碳排放产生有效的同向和反向调节,前者的强度大于后者。因此,实践中经济增长与碳排放控制之间的矛盾是突出的,需要充分发掘经济结构这条渠道的作用,才能在保证经济增长的基础上实现能源价格合理上升条件下的碳排放控制。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芳  梁瑞驹  杨小柳  陈敏建  
水是西北地区生态的关键生境要素,西北地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使得生态需水随着西部开发受到广泛的关注。论文指出生态需水所涉及的理论问题,从生态系统稳定性探讨原始天然生态系统的适宜开发强度,在此基础上,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探讨西北地区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的模式;从地带性理论和径流形成原理分析西北地区各类自然地理单元上的植被需水规律,从而明确了自然界哪些生态完全靠降水支撑、哪些生态除降水之外还需径流支撑,用生态的排序方法进一步分析干旱地区地下水埋深与植被类型的关系。同时,通过分析土地利用变化与径流形成的关系,以及生物与环境的不可分割性与物竞天择的自然选择原理给出生态需水的概念,从而为量化生态需水提供了...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学聘  戴莲韵  杨光滢  张万儒  
对地处我国西北干旱地区新疆、甘肃、宁夏三省(区)内的11 个自然保护区——哈纳斯、小叶白蜡、天山云杉、野核桃、塔里木、东大山、贺兰山、六盘山、崆洞山、兴隆山、莲花山等自然保护区采集的260 个森林土壤样品,进行了生态因子调查;分析了土壤pH、含水量、水解N、有效P、速效K、全N、有机质;研究了芽孢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数量和种类生态分布。共分离苏云金芽孢杆菌42株,其出土率和分离率分别为11.53% 和2.18% 。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杨瑾  曹梦楠  
利用我国工业1990—2015年间的统计数据,根据随机前沿生产模型理论将全要素生产率分解为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三种技术路径,引入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分解出反映技术变化的技术进步指标(TC)及技术效率指标(EC),并建立计量经济模型,研究能源价格、全要素生产率对能源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可在能源价格和能源强度间起到有效的调节作用,且从长期来看,纯技术效率的提高可为工业能耗的降低起到正向作用,技术进步则在短期和长期内可达到促进行业发展和节能减排的双赢结果,而规模效率对于降低能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樊杰  
本文探讨了能源资源富集、但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经济大区能源资源开发同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侧重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从实证的角度,阐述了能源开发对地区经济繁荣的意义和作用、富能地区经济系统的空间组织以及推动能源开发同可持续发展相互协调的区域政策要点。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天锡  陈章水  杨志敏  
我们从1984年开始在辽宁建平县北部老哈河沿岸进行杨树引种与抗寒选择试验。经过半个轮伐期测试,现已筛选出五个可供在本区推广的欧美杨和美洲黑杨耐寒良种无性系。一、试验地区自然概况本项试验设置在辽宁省建平县北部的国营黑水机械化林场。地理位置:东经119°15′—119°38′,北纬41°52′—42°22′。试验地区属于温带半干旱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区,主要气象指标为:年平均气温5.5℃,极端最低气温-31.4℃,≥10℃年积温2810℃,年平均日照2963h,年无霜期128天,年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兴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沈轲   王春梅   赵春林   豆小敏  
【目的】为改善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促进地区生态修复与节水增汇,有必要开展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生存的灌草植物适宜性研究。【方法】以现场勘察和文献调研当地优势植物为基础,选择10种草本植物和7种灌木为研究对象,进行田间试验,测定它们的生长性状指标、光合生理指标、生物量和碳储量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分别对草本植物和灌木进行节水增汇的综合评价,以此筛选适生植物种类。【结果】(1)草本植物中,高冰草、沙打旺和早熟禾的水分利用效率较高,灌木中沙地柏、柠条锦鸡儿和紫穗槐的水分利用效率较高;(2)草本植物中总碳储量较高的是紫花苜蓿、草木樨和沙打旺,灌木总碳储量较高的是紫穗槐、柠条锦鸡儿和沙棘;(3)节水增汇草本植物排序从高到低依次为紫花苜蓿、草木樨、沙打旺、蜀葵、披碱草、沙蒿、高冰草、高羊茅、黑麦草、早熟禾,节水增汇灌木排序从高到低依次为紫穗槐、柠条锦鸡儿、沙棘、沙地柏、胡枝子、沙柳、花棒。【结论】本研究筛选出了适宜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生存的节水增汇植物种类,为该地区植物配置提供参考,为推动生态环境改善、地区生态重建和碳汇增加提供科技支撑。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孙西铭  锺骏平  
本文探讨了一个通过土壤有效水分含量来确定土地等级和土地生产力的方法。这个方法采用倍增参量形式来确定土壤有效水分。其变量包括潜水位、土层厚度、土壤质地、坡度和盐分。此项研究证明用这种方法获得的土地初级生产力与实测值比较一致。因此,我们可以在类似环境下用这种方法估测土地生产潜力。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侯英杰  张立杰  
在总结国内外绿色社区评价标准及方法的基础上,参考干旱地区环境特征,研究干旱地区绿色社区评价标准,构建干旱地区绿色社区评价指标,提出干旱地区绿色社区评价主要方法,完善干旱地区绿色社区评价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