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02)
2023(11435)
2022(10197)
2021(9561)
2020(8252)
2019(19144)
2018(19155)
2017(38604)
2016(20565)
2015(23318)
2014(23347)
2013(23344)
2012(21586)
2011(19614)
2010(19618)
2009(18092)
2008(17832)
2007(15663)
2006(13895)
2005(12271)
作者
(59937)
(49188)
(49160)
(46675)
(31472)
(23597)
(22363)
(19335)
(18617)
(17645)
(16880)
(16401)
(15563)
(15467)
(15262)
(14902)
(14610)
(14592)
(14244)
(14086)
(12157)
(12103)
(11940)
(11108)
(11062)
(10946)
(10882)
(10864)
(9916)
(9621)
学科
(86628)
经济(86526)
管理(61493)
(60448)
(50079)
企业(50079)
方法(44175)
数学(39060)
数学方法(38752)
(23625)
中国(23205)
(22175)
业经(17976)
(17334)
(16969)
贸易(16962)
(16465)
(16222)
地方(15971)
(15516)
财务(15457)
财务管理(15426)
企业财务(14766)
农业(14610)
(14237)
银行(14202)
(13595)
金融(13594)
(13537)
(13134)
机构
大学(303456)
学院(300247)
(124065)
管理(123288)
经济(121487)
理学(107249)
理学院(106148)
管理学(104621)
管理学院(104066)
研究(96795)
中国(72889)
(64277)
(59262)
科学(57228)
财经(48265)
(47867)
(43895)
中心(43369)
(43211)
研究所(43183)
业大(42406)
(41556)
北京(41232)
(37943)
师范(37648)
经济学(37424)
财经大学(36198)
(35030)
(34392)
经济学院(34099)
基金
项目(201057)
科学(158386)
研究(149067)
基金(147232)
(126563)
国家(125553)
科学基金(108521)
社会(93884)
社会科(89042)
社会科学(89020)
基金项目(78747)
(76565)
自然(70491)
自然科(68809)
自然科学(68793)
教育(68219)
自然科学基金(67589)
(64768)
资助(61726)
编号(61392)
成果(49963)
(45636)
重点(44024)
(41824)
(41507)
课题(40961)
教育部(39578)
人文(38987)
创新(38626)
科研(38432)
期刊
(131940)
经济(131940)
研究(91447)
中国(49279)
管理(45004)
学报(43593)
(43252)
科学(40435)
(38291)
大学(33341)
学学(31284)
教育(30261)
(28736)
金融(28736)
农业(26714)
技术(24515)
财经(23757)
经济研究(21578)
业经(21461)
(20031)
问题(17931)
理论(16831)
图书(15568)
实践(15383)
(15383)
技术经济(14954)
(14609)
商业(14191)
现代(13906)
科技(13400)
共检索到4318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春峰   罗建春  
本文以我国1997年5月—1998年12月上市的165只A股作为样本,考察了它们上市后三年内相对于同期市场收益率的强弱。结果表明,在消除了第一个月奇高收益率的影响后,我国新股第一年就弱于市场,整体累积超额收益率为-3.31%;两年和三年期新股整体累积超额收益率也低于市场,分别为-1.29%和-3.91%,第三年弱势没有结束,反而比前两年有所加剧。因此,我国新股存在至少3年的弱势,和国外的弱势期限基本一致,长于国内别的学者认为的弱势期限(半年到一年)。研究结果还表明,影响新股第一年和第二年强弱的主要因素是初始收益率和流通股比例,影响第三年强弱的因素是初始收益率和总资产。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周孝华  代彬  
国内外众多实证研究表明,新股上市后的长期回报普遍欠佳。针对这一现象,本文基于流动性视角对其进行了重新考察。通过对2002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新股的实证分析,我们发现,当考虑了流动性因素对股票收益的影响后,不管是采用事件研究法还是日历时间研究法,新股原本存在的长期弱势现象都得到了显著改善,并在三年考察期结束时出现正的超额回报。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余庆生  王光伟  
国外大量研究验证了IPOs发行存在着抑价现象,并提出了各种理论解释。国内也有很多相关的研究,但是很少有从实证的角度来分析诸如发行制度等因素对抑价现象的影响,这是国内相比于国外一个很重要的不可忽视的差异。以2000年1月至2008年3月沪深两市A股IPOs市场的504只股票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证券发行定价机制对IPOs发行抑价现象的影响。结果表明,近年来发行机制上的改革,保荐制、询价制和预先披露制度等所传递的信息都能够被市场很好地接受和吸收,对高抑价率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科  董新春  
以中国股市于2000年和2001年间进行新股增发的33支A股股票为样本研究发现,增发后SEO股票无论是在投资收益方面还是在公司业绩方面,长期内都表现出显著的弱势现象。在进一步研究弱势表现的原因时发现,SEO前发行公司过度的盈余管理导致了发行后经营业绩的长期弱势表现;SEO前,投资者对即将增发的股票存在着系统性高估,SEO后的长期股票收益弱势是投资者根据发行后公司的实际业绩对原本过度乐观的预期逐步进行理性调整的结果。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董晓林  高君  
关于股票首次公开发行(Initial Public Offering,IPO)问题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从80年代以来逐渐引起各国经济学家的关注。目前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公开发行的三种普遍现象,即股票首次公开发行定价过低(IPO Underpricing)、股票首次公开发行后的长期弱势(Long Run Underperfor-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史昕艳  
IPO(首次公开发行)作为我国优质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主要途径,是我国证券市场的新鲜血液。本文通过对2002年至2003年间135家IPO公司的实证研究,验证了我国新股弱势的结论,并对造成这一问题的若干因素进行了分析。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秀芳  
本文在对中国股票市场有效性的研究结果进行考察的基础上 ,运用有效市场理论分析了相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最后得出中国股票市场正趋于弱势有效的结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南晓莉  刘井建  
文章从机构投资者持股规模、持股集中度、持股稳定性三个方面归纳不同类型机构投资者持股特征,采用Log-it回归检验机构投资者持股特征对上市后股票购买并持有异常回报率(BHAR),即IPOs长期绩效的影响。实证结果验证了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持股稳定性越强,股票上市后的长期绩效越好;而持股比例低、持股集中度高、持股稳定性差的机构投资者也导致了股票长期表现较差。积极型机构投资者对股票长期绩效具有正面的影响。因此,引入积极型机构投资者符合当前我国股票市场深化改革的目标。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汪金龙  
本文借鉴西方关于IPO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股市的实际,选取沪市358只和深市244只股票作为研究样本,计算其自上市之日起一年半时间段的平均累积超额收益率,以分析我国股市是否存在新股长期市场表现失常现象,同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行业以及不同发行规模的股票的新股长期市场表现。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申小刚  
本文选择1992—2007年的GDP增长率和上证综合指数作为我国股票市场价格指数与我国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依据,运用协整分析方法,实证研究了两者之间的长期关系。研究发现:中国的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这说明中国股票市场的发育还不成熟,某种程度上,股票市场还不具备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田华  何建敏  
本研究以中国股票市场部分股票的日内逐笔报价与成交价作为资料来源。验证价格集聚现象是否存在于中国股票市场。实证结果发现,约有28%的报价和成交价的尾数集聚在0和5,显著拒绝等概率分布假设;且价格集聚程度还具有显著的日内效应,即开盘时段的价格集聚程度明显高于其它时段;价格集聚程度与价格波动性、买卖价差、成交笔数、价格水平都呈正向相关关系。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丁志卿  吴彦艳  
从理论上讲,股票市场走势通过传导机制对GDP产生影响,从而产生联动效应。现实中,我国股票市场自上世纪90年代成立以来,其对GDP产生的影响与理论描述却并不吻合。本文基于传导机制的研究视角,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就我国股票市场走势对GDP(1992~2007年)的影响进行分析,从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揭示两者产生异动的原因。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莹  
我国股票市场能否对经济增长起到"晴雨表"的作用,二者之间究竟存在怎样的关系,在理论界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在前人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计量经济学中的相关性检验、单位根检验、格兰杰检验和回归分析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最后得出我国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弱相关性的结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严太华  郭强  
本文以1997—2007年中国A股市场上分红次数多于5次的股票为样本,以分红波动分组,采用日历时间回归方法研究了股利政策稳定性对股票长期收益的影响。为了更好地比较股利政策的影响,修正了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分红股票相对于不分红股票存在超额收益,高股利股票较低股利股票有较高的超额收益。据此提出如下建议:监管机构应出台更为有效的政策来引导和管理上市公司进行股利分配,使股利支付趋于稳定,从而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