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39)
- 2023(12623)
- 2022(11091)
- 2021(10374)
- 2020(8702)
- 2019(20336)
- 2018(20176)
- 2017(40579)
- 2016(21454)
- 2015(24267)
- 2014(24279)
- 2013(24234)
- 2012(22285)
- 2011(20262)
- 2010(20172)
- 2009(18691)
- 2008(18453)
- 2007(16264)
- 2006(14398)
- 2005(12788)
- 学科
- 济(92117)
- 经济(92011)
- 管理(65849)
- 业(64261)
- 企(53199)
- 企业(53199)
- 方法(46672)
- 数学(41550)
- 数学方法(41230)
- 财(25470)
- 中国(24874)
- 农(23316)
- 业经(19030)
- 制(18631)
- 贸(17886)
- 贸易(17877)
- 易(17328)
- 学(16992)
- 务(16644)
- 财务(16583)
- 财务管理(16552)
- 地方(16242)
- 企业财务(15845)
- 银(15574)
- 银行(15541)
- 融(15280)
- 金融(15279)
- 农业(15168)
- 行(14841)
- 技术(14110)
- 机构
- 大学(319964)
- 学院(316308)
- 济(133488)
- 经济(130775)
- 管理(130504)
- 理学(113518)
- 理学院(112396)
- 管理学(110794)
- 管理学院(110219)
- 研究(100806)
- 中国(77180)
- 京(67056)
- 财(64126)
- 科学(58808)
- 财经(52349)
- 所(49380)
- 经(47651)
- 中心(45443)
- 农(45058)
- 研究所(44436)
- 业大(44200)
- 江(43712)
- 北京(42844)
- 经济学(41288)
- 财经大学(39351)
- 范(39058)
- 师范(38754)
- 经济学院(37677)
- 院(36369)
- 州(35976)
- 基金
- 项目(212178)
- 科学(167913)
- 基金(156709)
- 研究(156599)
- 家(134729)
- 国家(133673)
- 科学基金(116119)
- 社会(100184)
- 社会科(95152)
- 社会科学(95129)
- 基金项目(83561)
- 省(80408)
- 自然(75205)
- 自然科(73464)
- 自然科学(73448)
- 自然科学基金(72163)
- 教育(71489)
- 划(67786)
- 资助(65435)
- 编号(63769)
- 成果(51187)
- 部(48368)
- 重点(46288)
- 发(43994)
- 创(43890)
- 课题(42324)
- 教育部(42165)
- 人文(41436)
- 国家社会(41194)
- 创新(40881)
- 期刊
- 济(141657)
- 经济(141657)
- 研究(97197)
- 中国(52159)
- 管理(47561)
- 财(47527)
- 学报(45866)
- 科学(42572)
- 农(39526)
- 大学(35240)
- 学学(33193)
- 融(31825)
- 金融(31825)
- 教育(29666)
- 农业(27389)
- 财经(26416)
- 技术(25556)
- 经济研究(23391)
- 业经(23112)
- 经(22347)
- 问题(19278)
- 理论(17885)
- 实践(16200)
- 践(16200)
- 技术经济(15958)
- 贸(15803)
- 图书(15483)
- 商业(15475)
- 现代(14512)
- 科技(13933)
共检索到4557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陶苗 徐杨 邢亚男
国内不少学者实证研究认为,我国证券市场存在显著负的“周二效应”和正的“周五效应”。本文以《证券法》出台后的中国股票市场为研究对象,结果发现沪深两市都不存在收益率的周二效应和周五效应,但却表现出“周末波动性效应”,即周一的波动性大,周五的波动性小。
关键词:
有效市场假说 周末效应 收益率 波动性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顾欣
卖空交易是否加剧股票市场波动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本文基于周末效应视角,运用混合面板回归和分位数回归方法,研究卖空交易对周末效应的影响,进而分析卖空交易对股票市场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卖空交易显著增强了股价的周末效应,且股价的周末效应越强,卖空交易的影响越大。我国融券交易机制不仅未能起到"股票市场稳定器"作用,反而加剧了市场波动。监管当局应对融券交易机制加以完善,控制其对股票市场稳定性的不利影响,保障我国股票市场的长期平稳发展。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洪道聪
在全国大小报刊上,越来越多地出现机构荐股栏目,为了验证机构荐股的效果,特以《上海证券报》每周六第十四版的“周末金股”中所推荐的股票作为样本,对周末荐股做了实证研究。实证对机构总体荐股能力和个别咨询机构做了分别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机构整体预测效果并不好,周超额收益率甚至显示为负值,但个别机构具有很强的预测能力。
关键词:
机构荐股 超额收益 预测能力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余明桂 夏新平 汪宜霞
本文分析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是否有助于刺激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我国股票市场还不具有财富效应,影响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仍然是可支配收入和消费习惯。不过,我国股票市场已经存在一定的投资效应,但这种影响还比较小。本文认为,目前我国股票市场对宏观经济的作用非常有限,所以不能企图通过刺激股市来推动经济增长。
关键词:
财富效应 投资效应 股票市场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严太华 孟卫东 杨杰
[期刊] 生态经济(学术版)
[作者]
郑志峰 权立波
利用我国1991~2008年股票市场与居民消费的年度数据,建立股票市场财富效应模型,采用处理非平稳时间序列回归的协整理论,对股票市场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的影响作实证分析,并用误差修正模型得到因变量的短期调整。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我国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的增加,股票财富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不断增强。无论从长期还是短期分析,我国股票市场的变动都会给居民消费带来财富效应。
关键词:
股票市场 财富效应 消费 实证检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秦秀红
"周日效应"指股票市场在一周中的某一天的平均收益率比一周内其它任何一天的平均收益率高或者低,且在统计上有显著性。由于研究发现周一的平均收益率显著低于其它时间,而周五的平均收益率显著高于其它时间。文章选用上证指数2006~2010年的股票收益率作为样本来进行研究,采用实证分析方法,采用Eviews软件作为分析工具,利用广义条件异方差自回归模型(GARCH)分析中国上海股票市场是否存在周日效应。
关键词:
股票 周日效应 GARCH模型 上证指数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倩如
本文使用一种非对称波动模型—EGARCH模型来检验中国股市的周内效应,基于上证综合指数的实证分析表明,在2006-2010年的样本期内,沪市存在显著为正的周一效应和周三效应,笔者对这一回报异象进行了必要的讨论。
关键词:
周内效应 EGARCH 市场有效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锦功 徐尧
从1990年1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以来,我国股票市场在4年多的时间里,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由于我国股票市场是脱胎于计划经济模式,是在短期内人工速成的市场,因此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力主做庄,恶炒个股,内幕交易等等许多不规范的运作行为。对这些问题,有必要探讨。本文应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这一时期的我国股票市场进行实证分析,探讨我国股票市场的股价波动与宏观经济状况的关系,寻找我国股市行情变化的规律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仁和 黄英娜 郑爱明
通过研究消费与居民收入以及股价变化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股票市场不存在财富效应,与国内其他相关研究结论不同。
关键词:
财富效应 消费 居民可支配收入 股票市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毅冰
随着股票市场的蓬勃发展及其与国民经济的联系日益密切,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效应必然要影响到股票市场的发展。本文运用单位根检验(ADF)、协整检验(Johansen)、因果检验(Granger)等计量方法对我国货币政策影响股票市场的利率渠道和货币供应量渠道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了我国的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影响不大的结论。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股票市场 传导效应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靳云汇 刘霖
本文利用多种方法检验了CAPM在中国股票市场上的适用性。本文发现 ,无论是否存在无风险资产 ,都不能否定用以代表市场组合的市场综合指数的“均值———方差”有效性。但是 ,股票收益率不仅与贝塔之外的因子有关 ,而且与贝塔之间的关系也不是线性的。这说明CAPM并不适用于近年的中国股市。
关键词:
资产定价 有效 贝塔系数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国进 胡超凡 王景
本文以经调整后的换手率和收益波动率作为投资者异质信念的代理指标,采用1997—2007年间的样本数据,分别运用资产组合分析法和截面收益回归法,直接验证在我国股票市场上投资者异质信念对股票收益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发现支持了基于异质信念假设的资产定价理论:在卖空限制约束下,异质信念导致当期股价高估,与股票未来收益负相关。文章的结论经FF四因素模型调整后依然成立。本文还发现,与美国股票市场相比,我国股票市场高估程度更严重,持续时间更长。因此,引入卖空机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我国股票市场高估问题。
关键词:
异质信念 卖空限制 股票收益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红兵 孙丽敏
一月效应是从统计学角度分析股市走势的一种惯常现象,指一月份的回报率往往是"正数",而且会比其他月份为高;相反,十二月的股市回报率很多时候会呈现负值。在传统股市经验里,每逢踏入新一年的一月,股市总是涨的多,跌的少。中国市场是否存在一月效应,投资者能否利用一月效应来获得期望的收益,这些都是研究人员关注的课题。以1997—2007年沪深两市A股指数的日收益率为研究样本,对中国股市是否存在显著的一月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结论表明:相对于其他月份而言,中国股市不存在显著的一月效应。
关键词:
股票市场 一月效应 收益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