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28)
- 2023(7905)
- 2022(6681)
- 2021(6313)
- 2020(5564)
- 2019(12709)
- 2018(12481)
- 2017(25436)
- 2016(13865)
- 2015(15890)
- 2014(15809)
- 2013(16089)
- 2012(15526)
- 2011(14226)
- 2010(14559)
- 2009(13983)
- 2008(14397)
- 2007(13158)
- 2006(11964)
- 2005(11472)
- 学科
- 济(58009)
- 经济(57929)
- 业(40597)
- 管理(39766)
- 企(32861)
- 企业(32861)
- 方法(28759)
- 数学(25773)
- 数学方法(25569)
- 中国(18303)
- 财(18289)
- 制(17130)
- 银(14783)
- 银行(14746)
- 行(14131)
- 农(13914)
- 融(13813)
- 金融(13812)
- 贸(13198)
- 贸易(13186)
- 易(12896)
- 学(12598)
- 务(12084)
- 财务(12076)
- 财务管理(12044)
- 企业财务(11519)
- 险(11132)
- 保险(11041)
- 业经(10932)
- 体(10408)
- 机构
- 大学(218572)
- 学院(212826)
- 济(91013)
- 经济(89105)
- 管理(77424)
- 研究(76337)
- 中国(65652)
- 理学(64581)
- 理学院(63828)
- 管理学(62731)
- 管理学院(62350)
- 财(49909)
- 京(47379)
- 科学(44221)
- 所(41028)
- 财经(38786)
- 农(36723)
- 研究所(36304)
- 经(35296)
- 中心(34247)
- 江(32753)
- 北京(31154)
- 业大(29368)
- 财经大学(29336)
- 农业(29283)
- 经济学(29212)
- 院(26830)
- 经济学院(26387)
- 州(26101)
- 范(25604)
- 基金
- 项目(127061)
- 科学(98657)
- 基金(94451)
- 研究(88776)
- 家(83943)
- 国家(83338)
- 科学基金(69247)
- 社会(56299)
- 社会科(53327)
- 社会科学(53307)
- 基金项目(48524)
- 自然(46234)
- 省(45496)
- 自然科(45160)
- 自然科学(45137)
- 自然科学基金(44411)
- 资助(41883)
- 划(40858)
- 教育(40650)
- 编号(34456)
- 成果(30065)
- 部(29913)
- 重点(28828)
- 教育部(25466)
- 发(25453)
- 创(25252)
- 科研(24938)
- 课题(24127)
- 创新(23871)
- 大学(23770)
共检索到3418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小丽
2015年6月15日至7月3日期间我国股市经历惨烈暴跌,究其缘由之一,在于从事股票和股指期货跨市场交易行为产生的风险。基于本轮股市暴跌分析,投资者进行股票和股指期货跨市场交易的风险,主要表现为跨市场恶意做空、跨市场联合操纵和跨市场过度投机。因此,需要加快《期货交易法》出台、加大惩罚性赔偿力度、完善跨市场信息监管与交流机制以及建立健全跨市场熔断机制措施,以有效防范股票和股指期货跨市场交易的风险,强化资本市场的法治化。
关键词:
股指期货 跨市场交易 风险 法律防范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奇伟 童嘉琪
在股指期货与股票现货跨市交易中,股指期货的杠杆效应、价格发现功能以及股指期货与股票现货两市的联动关系等因素加剧了风险的传导,极易形成跨市系统性风险,传统的分市监管模式面临着严峻挑战。为应对跨市系统性风险,美国、欧盟等国纷纷引入宏观审慎监管理念,建立宏观审慎监管机制。我国在跨市系统性风险防范机制的法律构建上一直处于空白状态。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宏观审慎监管机构的缺失、跨市监管法律体系不完善、跨市监管协作协议效力不强、国际协调法律机制不健全等方面。要防范跨市系统性风险,我国应当明确宏观审慎监管机构,完善跨市监管法律体系,强化跨市监管协作协议的效力,健全国际协调法律机制,以此推动我国跨市宏观审慎监管...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张晓凌
报告总结了跨市场交易行为的基本特征,在提炼跨市场交易策略的基础上,对跨市场监管进行了探讨。主要内容如下:1.抗操纵能力强的股指期货交易机制有利于防范跨市场操纵风险。目前已基本定型的沪深300指数期货合约设计,已对跨市场操纵的可能实施条件作出预判,可较大限度地降低跨市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丁凤楚
股指期货合同具有高度的虚拟性和杠杆性,它本质上是一种投机性很强的射幸合同,能够给股票现货市场和股指期货市场带来巨大的风险。为此,发达国家和地区出台了规制股指期货的期货交易法,设置了严格的股指期货市场准入制度,并建立不同类型的股指期货监管体制,进而构建了完善的股指期货风险防范法律机制。我国应当借鉴国外这些成功经验,尽快颁布我国的股指期货交易基本法和配套法律法规,建立科学的股指期货合格投资者制度,并进一步完善中国证监会领导下的"一元三级"股指期货监管制度。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晗 李朋林
本文在对股指期货进行简单介绍的基础上,分析了股指期货交易的风险,并且结合我国具体国情,论述了我国推出股指期货的特殊风险,最后提出了风险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
股指期货 特殊 风险 防范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庆富 黄波 方磊
为防范和控制我国股指期货与股票现货的跨市风险,根据股指期货和股票现货的跨市场监管现状和跨市场交易信息传导机制,笔者提出了我国股指期货和股票现货的跨市风险监管组织结构、跨市风险监管框架及跨市风险监管的执行程序,构建了跨市风险监管体系。
关键词:
股指期货 股票现货 跨市监管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袁萍
股指期货的推出不仅能为投资者带来一种新的具有杠杆效应的投资工具,也为我国的股票市场基金提供了一种规避市场风险的管理工具。本文通过模拟不同的股票指数价格运动路径,讨论了利用股指期货进行基金风险管理的实际效果。在实际应用时,还要注意其他的相关风险以及我国期货市场缺乏做市商制度而带来的流动性风险。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马凌霄 李成 郭帅
一、股指期货的发展概况股指期货出现较晚,但发展速度却相当惊人,是期货市场上发展最快的品种之一,其发展历程也颇为曲折。1982年2月,美国堪萨斯期货交易所推出了价值线指数期货合约。成为股指期货的雏形,随后许多交易所都开始了股指期货的尝试和探索。1982年4月,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明国
股指期货的风险主要是由于价格波动、非理性投机、杠杆效应和市场机制不健全等原因造成的。为防范股指期货风险,可采取的措施有:建立严密的法规与监管体系;科学合理地设计股指期货合约;完善市场运行机制,建立严密的风险管理制度;加强期货市场与股票现货市场的合作;壮大与完善股指期货的投资主体;加强股指期货宣传以加强风险意识与投资技巧的培养;对国际游资建立适时监控和防范预警制度等。
关键词:
股指期货 风险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石晓波 周奋
我国资本市场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投资者民事赔偿制度缺位,账户实名制存在漏洞,限仓制度形同虚设,对操纵行为的处理不及时,对到期合约的监控不足,跨市场危机处理缺乏经验等。这导致股指期现市场之间存在较大操纵空间,跨市操纵交易利润丰厚。为加强反操纵监管,我国应建立投资者诉讼赔偿机制,加强对"隐名账户"的监管,完善跨市场危机处理程序,以保护中小投资者的权益。
关键词:
沪深300股指期货 跨市操纵 跨市监管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春峰 卢涛 房振明
股指期货推出后,股票市场和股指期货市场跨市场信息监管成为金融监管机构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理论和信息经济学为基础,结合股指期货和股票市场的风险关联特性,研究信息在股指期货市场和股票市场传导的一般规律,并分析了跨市场信息监管在信息传导过程中的作用;以此为基础,分析比较了海外证券市场跨市场信息监管具体运作体系,并结合我国证券市场特殊性提出我国股票市场和股指期货市场跨市场信息监管框架、流程和以跨市场信息监管为核心的监管手段。
关键词:
跨市场信息监管 股指期货 跨市场信息传导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梦雨 魏熙晔
笔者基于信息溢出效应理论,运用中介效应模型研究了内部人交易对股指期货市场的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加总的内部人交易对股票市场与股指期货市场的未来超额收益均具有显著的预测能力,其对期货市场的溢出效应是以股票市场为中介变量产生的。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内部人买入和卖出的溢出效应具有非对称性,后者的信息含量更高,对市场的影响也更大;公司所有制结构会影响内部人交易的溢出效应,较之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的内部人交易对市场未来超额收益的解释能力更强。笔者的研究不但将内部人交易的研究视角拓展到宏观领域,给出了内部人交易跨市场
关键词:
内部人交易 股指期货 溢出效应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增学
随着上市公司数量的增加和机构投资者队伍的扩大,股指期货具备了发展的基础和开通的必要。股指期货交易对股票现货市场具有促进作用和消极作用,通过设计合理的股指期货合约,建立严密风险管理等一系列措施可以对股指期货交易的负面影响加以防范与控制。
关键词:
股指期货 股票现货 金融衍生品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庆富 华仁海
为探索股指期货市场与股票现货市场之间的风险传递效应,本文从日间交易信息和隔夜信息两个角度对沪深300股指期货市场和沪深300指数现货市场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显示:股指期货市场与股票现货市场之间的风险传递是双向的,股票现货对股指期货的风险溢出要大于股指期货对股票现货的风险溢出;并且,一市场收益对另一市场收益的影响具有正向杠杆效应,一市场风险对另一市场风险的冲击却具有反向杠杆效应;此外,尽管只有股指期货市场的隔夜信息对其日间收益具有预测能力,但任一市场的隔夜信息对另一市场的日间波动均存在显著的冲击效应。
关键词:
股指期货 风险传递 隔夜信息 杠杆效应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冯迅 郑蕾芸
股指期货上市交易后对股票现货市场波动性的影响取决于届时股票现货市场的估值水平,其交易过程和结果也将改变市场投资主体结构及参与程度,形成交易主体多元化的格局。同时,我国股票现货市场对股指期货的交易也存在着反约束.
关键词:
股指期货 资本市场 系统性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