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91)
2023(12688)
2022(11181)
2021(10580)
2020(9005)
2019(21095)
2018(21268)
2017(42346)
2016(22695)
2015(25436)
2014(25697)
2013(25324)
2012(23187)
2011(21049)
2010(21143)
2009(19697)
2008(19540)
2007(17040)
2006(15277)
2005(13745)
作者
(64631)
(53213)
(53172)
(50598)
(34029)
(25499)
(24193)
(20749)
(20270)
(19121)
(18403)
(17816)
(16884)
(16873)
(16421)
(16336)
(15755)
(15713)
(15468)
(15220)
(13247)
(13130)
(12845)
(12104)
(11978)
(11937)
(11840)
(11713)
(10787)
(10336)
学科
(93519)
经济(93399)
管理(67302)
(64846)
(54474)
企业(54474)
方法(45747)
数学(40582)
数学方法(40242)
(26676)
中国(25800)
(24080)
(22554)
业经(19939)
(17494)
贸易(17485)
(17280)
(16950)
(16769)
银行(16736)
(16717)
财务(16657)
财务管理(16622)
地方(16512)
(16314)
金融(16313)
(16008)
企业财务(15922)
(15564)
农业(15331)
机构
大学(329361)
学院(325426)
(135662)
经济(132797)
管理(132374)
理学(114146)
理学院(112995)
管理学(111358)
管理学院(110743)
研究(106186)
中国(82080)
(69909)
(67392)
科学(61427)
财经(53638)
(52442)
(48771)
中心(47681)
研究所(46897)
(46747)
(46444)
北京(45119)
业大(44914)
(41505)
经济学(41267)
师范(41189)
财经大学(40126)
(38259)
(37901)
经济学院(37402)
基金
项目(213744)
科学(168454)
研究(159806)
基金(156352)
(134159)
国家(133071)
科学基金(115146)
社会(100938)
社会科(95749)
社会科学(95723)
基金项目(83084)
(81175)
自然(74013)
教育(73626)
自然科(72258)
自然科学(72241)
自然科学基金(70979)
(68459)
编号(65910)
资助(65304)
成果(54180)
(48799)
重点(46781)
(44314)
课题(44312)
(44074)
教育部(42578)
人文(41619)
国家社会(41150)
项目编号(41040)
期刊
(149414)
经济(149414)
研究(103438)
中国(59576)
(50616)
管理(49347)
学报(46533)
科学(43266)
(41579)
教育(36165)
大学(36155)
(34722)
金融(34722)
学学(33745)
农业(28259)
财经(27256)
技术(27131)
业经(24133)
经济研究(23957)
(23059)
问题(20034)
理论(18500)
实践(16751)
(16751)
图书(16264)
(16106)
技术经济(15984)
商业(15336)
现代(14914)
科技(14002)
共检索到4834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斌  吴超鹏  
本文对我国1218家股权分置改革公司在股改期间股票的市场反应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1)股改公司的股票存在显著为正的累计超常收益,并且市场对股改公司的股票存在明显的提前反应;(2)股改公司股票的市场表现总体上呈现明显的"过度反应—修正"模式;(3)流通股东所获得的对价比率高、流通股东对股改方案支持度高的公司,股票的市场表现较好;(4)股改前的公司治理水平和流通股价/账面价值对股票的市场表现没有影响;(5)实证结果显示,投资者仅仅将股权分置改革视为一个短期的题材,而对其能给中国股市带来多大的长期效应缺乏信心。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何诚颖  李翔  
本文运用事件分析模型对已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一批样本公司的市场反应进行实证检验,认为股改作为一个完整事件,在股改前后的30个交易内,股价的市场反应从统计上是显著的;但在股改方案实施后,随着时间逐步推移,上市公司股改效应呈现逐步弱化的趋势。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陈宋生  王立彦  
本文以中国沪、深两地上市的A股公司为对象,采用事件研究法分析公布股权分置改革和正式实施股权分置改革两个事件的市场反应,对2005年至股权分置改革基本结束进行了较全面的观察与测度,从而更准确和真实地反映这一现象,提出与已有研究不同的结果。研究发现,正式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公布后,对价率高低、净资产收益率大小与投资者获得的非正常报酬收益率负相关,存在价格反转现象,同时流通股比例高低与非正常报酬收益率正相关。这表明,投资者对股权分置改革存在着过度反映,仍然可归结为某种程度的非理性行为,股权分置改革后股价的暂时上扬,并不意味着市场对改革后公司治理结构完善的认可。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晏艳阳  赵大玮  
本文采用我国股权分置改革中的第一和第二批试点公司作为样本,以事件研究为基础,进行了累积超常收益率的波动分析、相对交易量的变化分析、公告效应和内幕交易效应的分析。结果发现,这三个不同的分析指标都表明我国股权分置改革中存在较为严重的内幕交易行为。这一结论为加强对证券市场的监管以及给投资策略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胡志强  璩潞  
本文采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股权分置改革对我国A股市场IPO效率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发现,股权分置下新股供给限制、流通股的流动性溢价、二级市场价格控制,使得新股二级市场价格系统性偏离了发行公司的内在价值。对股权分置改革前后IPO样本的回归分析显示,股权分置改革前我国新股发行定价反映的公司内在价值信息相对有限,而股权分置改革后新股发行定价更加合理,因而股权分置改革有效地提高了IPO配置效率。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珍  
目前中国股市问题的症结,不在于人们经常批评的新兴加转轨市场的种种不规范和不成熟,而是另有一股更强大的力量推动股市的重心持续下移。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我国证券市场形成了非流通股和流通股两种不同性质的股票,造成同一上市公司的股票同股不同价、同股不同权的"股权分置"现象。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结合目前我国证券市场的现状,检验和分析了股权分置改革给我国证券市场带来的影响。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奉立城  许伟河  
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就股权分置试点改革过程中G股股票是否存在超常收益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分析表明股改试点公司股票在试点公司完成股改后复牌当天确实存在着显著的正的超常收益,其中第一批试点公司G股股票的平均超常收益率高于第二批试点公司G股股票的平均超常收益率,深交所试点公司G股股票的平均超常收益率略高于上交所试点公司G股股票的平均超常收益率,中小企业板试点公司G股股票的平均超常收益率高于主板试点公司G股股票的平均超常收益率,高对价试点公司G股股票的平均超常收益率高于低对价试点公司G股股票的平均超常收益率。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廖理  沈红波  郦金梁  
股权分置改革是中国资本市场的根本性变革,大量的研究分析都一致肯定了其正面作用。那么,股权分置改革是否提高了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包括控股股东、董事会、经理层、信息披露四个维度的公司治理指数(CGI),并研究了股权分置改革对公司治理指数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①股权分置改革能够显著提高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水平;②在公司治理的四个维度中,股权分置改革对控股股东的影响最显著;③终极产权为国有和股权集中的公司,其改善公司治理的动机更强,公司治理水平得到更大的改善;④考虑股权分置改革进度的影响,进一步控制样本的自选择问题后,本文发现股权分置改革的效应正逐步体现出来,已实施股权分置改革的...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任广乾  
本文以全面股改的前40批701家公司为有效样本,利用股权分置改革前后四期年报数据,剔除宏观经济及大市波动的影响,借助六个公司绩效指标,运用配对样本T检验方法,对中国上市公司股改的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股改后上市公司绩效总体上有明显改善且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并且这种改善来自主营业务,说明股权分置改革存在较高的效率,改革给公司绩效带来的积极影响是持久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俊喜  王晓坤  夏乐  
本文以2005年初步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227家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股权分置改革中政府的宏观政策设计和企业的微观策略问题,即股改公司的选择问题和对价的影响因素。在宏观层面上,我们发现,初步完成股改和尚未股改的上市公司在股权结构和盈利性方面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即使是已经完成股改的上市公司,在这两个指标上也存在着批次间的差异;我们还发现先期完成股改的上市公司在地域、行业上的分布也不均衡。我们认为,上述差异是监管部门的行为模式决定的。在微观层面上,我们选取五组变量进行分析并考察它们对得股率的影响。回归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非流通股比例和首次发行(IPO)市盈率对得股率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而上市公司当前的...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陈永忠  
文章提出市场产权新概念,把上市公司的入市权力,即入市融资和交易这两方面的权力称之为市场产权,并明确指出,流通股含权,含的就是市场产权,其价值在量上等于流通股市值与净资产之差。文章首次运用市场产权理论剖析股权分置改革方案的优缺点,以指导股改方案的选择,并为股改作出理论解释。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孙伶俐  
为了解决股权分置的难题,中国证监会在2005年对上海证券交易所与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进行了全流通改革。由此,利用上证综合指数日收益率和深证成份指数的日收益率数据,采用GARCH(1,1)-M模型与EGARCH(1,1)-M模型对收益率的波动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上海证券市场存在较明显的"杠杆效应",且股权分置改革对上海证券市场的影响较大,对深圳证券市场的影响较小;同时也显示沪深证券市场的期望收益与期望风险存在正向关系。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樊家鸣  
动量和反转效应作为有效市场理论中的一种异象,被公认为是对传统金融理论最严重的挑战之一。因此,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动量收益持续性和反转策略的研究已成为热点,受到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傅传锐  
笔者利用系综经验模式分解方法(EEMD)考察了股改启动前、股改期间与股改基本完成后上证综指与深证成指的波动结构特征及其变化。实证结果表明:与股改基本完成前相比,股改后我国股市的波动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即短期波动成分成为解释股市总体波动的最主要因素。同时,中期波动成分的平均周期大幅延长。股改后限售股大规模且集中解禁与减持对股市的冲击强化了市场的短线投机行为,引发股市短期波动急剧增加。而人民币升值、次贷危机等导致中期波动更具持久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巴曙松  朱元倩  顾媞  
基于面板数据对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A+H股溢价率数据进行的聚类分析,其结果表明:信息不对称差异、需求差异、流动性差异和投资理念差异都是对A+H股价差产生影响的因素;低溢价率类股票的情况与理论假说一致,但高溢价率类的股票与假说有一定程度上的背离。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基本完成以及资本市场开放步伐的加快,市场间分割因素将逐步减弱甚至消除,A+H股价差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收窄,但流动性差异、投资理念差异等一系列软分割的影响,使得A+H股价差仍将继续存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