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00)
- 2023(12151)
- 2022(10739)
- 2021(10315)
- 2020(8848)
- 2019(20727)
- 2018(20752)
- 2017(41252)
- 2016(22374)
- 2015(25263)
- 2014(25420)
- 2013(25345)
- 2012(23246)
- 2011(21041)
- 2010(21048)
- 2009(19636)
- 2008(19293)
- 2007(16966)
- 2006(14977)
- 2005(13389)
- 学科
- 济(92672)
- 经济(92570)
- 管理(67871)
- 业(64708)
- 企(55097)
- 企业(55097)
- 方法(48252)
- 数学(42866)
- 数学方法(42326)
- 财(24646)
- 中国(23785)
- 农(22407)
- 业经(18835)
- 制(18578)
- 学(18083)
- 贸(17179)
- 贸易(17167)
- 易(16694)
- 务(16679)
- 财务(16610)
- 财务管理(16582)
- 企业财务(15851)
- 银(15496)
- 银行(15458)
- 理论(15393)
- 地方(15385)
- 融(14828)
- 金融(14827)
- 行(14776)
- 农业(14262)
- 机构
- 大学(328408)
- 学院(325377)
- 管理(133538)
- 济(132598)
- 经济(129778)
- 理学(116058)
- 理学院(114866)
- 管理学(112792)
- 管理学院(112209)
- 研究(104502)
- 中国(80816)
- 京(69451)
- 财(63326)
- 科学(62731)
- 所(52340)
- 财经(51395)
- 农(48192)
- 研究所(47218)
- 中心(47035)
- 业大(46815)
- 经(46675)
- 江(45184)
- 北京(44563)
- 范(40353)
- 师范(40012)
- 经济学(39648)
- 财经大学(38614)
- 农业(37869)
- 州(37575)
- 院(37220)
- 基金
- 项目(216762)
- 科学(170826)
- 基金(159093)
- 研究(157708)
- 家(137726)
- 国家(136624)
- 科学基金(118028)
- 社会(98679)
- 社会科(93594)
- 社会科学(93569)
- 基金项目(84542)
- 省(82876)
- 自然(78461)
- 自然科(76695)
- 自然科学(76678)
- 自然科学基金(75293)
- 教育(72953)
- 划(70249)
- 资助(67778)
- 编号(64731)
- 成果(52258)
- 部(48825)
- 重点(47582)
- 创(44637)
- 发(44358)
- 课题(43340)
- 教育部(42168)
- 科研(41671)
- 创新(41527)
- 人文(41247)
- 期刊
- 济(141891)
- 经济(141891)
- 研究(98133)
- 中国(54981)
- 管理(49721)
- 学报(48658)
- 财(47152)
- 科学(45167)
- 农(42500)
- 大学(36880)
- 学学(34839)
- 融(33558)
- 金融(33558)
- 教育(31733)
- 农业(29423)
- 技术(27571)
- 财经(25737)
- 经济研究(23115)
- 业经(22910)
- 经(21704)
- 问题(19042)
- 理论(18244)
- 技术经济(16660)
- 实践(16640)
- 践(16640)
- 图书(16050)
- 统计(15681)
- 贸(15150)
- 商业(15145)
- 现代(14816)
共检索到4714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周伍阳 李攀艺
本文首先基于我国证券市场的指数结构与市场氛围,分析我国股指期货市场存在的期现联动型操纵模式与原因;然后选择银行股作为标的物模拟操纵案例,并采用高频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期现联动型操纵三种模式中的间接模式是符合中国证券市场的典型模式,且主要是利用股民非理性的羊群行为,案例中的中信银行涨停板效应带动大盘走势,在短时间推升沪深300现货指数来实现期现联动型操纵。最后,根据实证分析,提出完善指数设计方案、增加市场深度并做好期现市场的监管,以降低证券市场操纵风险的建议。
关键词:
股价指数 股指期货 市场操纵 期现联动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崔晓健 佟伟民 李一军
本研究在对股指期货交易行为进行形式化描述的基础上,建立了股指期货操纵行为识别模型:数据-方法-指标体系模型,以及股指期货操纵行为识别体系架构模型。
关键词:
股指期货 操纵 识别模型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左顺根 杜吉中
股指期货市场操纵会影响股指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同样地,股指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也会影响股指期货市场的操纵行为。本文在理论探讨的基础上,利用股指期货主力合约及对应的沪深300指数高频数据对市场操纵行为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操纵嫌疑只存在于期货市场时,股指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将会减弱;当操纵嫌疑存在于期货、现货两个市场时,股指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相对会增强。而且,当股指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较强时,市场操纵的难度和成本都将下降。当前中国股指期货市场的操纵行为可能主要局限于某些个别的、离散的交易日内,系统地通过操纵现货指数来操纵期货市场的可能性较低。
关键词:
股指期货 市场操纵 价格发现 高频数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杜阳 孙广宇
本文探究了2015年9月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对于股指期货交易规则做出重大调整前后的区别,发现该调整增强了股指期货交易对于股票市场操纵行为的抑制作用,说明该调整具有一定程度的有效性。稳健性分析表明,剔除熔断机制的影响、控制内生性问题以及更换被解释变量指标后,实证回归结果依然成立;影响机制分析发现,股指期货交易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性和市场波动性,遏制了市场操纵行为的发生;进一步研究发现,沪深300主力合约对于市场操纵行为的影响程度要强于非主力合约,股指期货交易对创业板、中小板和主板的市场操纵影响程度依次降低,中证500、沪深300和上证50对市场操纵的抑制作用依次递减。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红娜
我国期货市场作为资本市场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现代市场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和独特作用。如何有效防止市场操纵,规范市场运作,确保市场流动性和价格信息的真实有效,是建立一个健康的、持续发展的市场面临的需要很好解决的重要课题。加快健全法规制度,加强市场监控,有效防范市场操纵风险,保护投资者利益是期货市场各个要素共同努力的方向。本文介绍期货市场市场操纵的表现形式,市场操纵现象分析,提出市场操纵的风险防范建议。
关键词:
期货 市场操纵 防范对策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熊熊 许金花 张今
采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对中国股指期货市场操纵风险的监控系统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中国股指期货市场风险监控系统目前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构建了风险监控体系的三维概念模型,并通过各个维度的具体分析,将该模型应用于股指期货操纵风险的监控体系的分析过程中。最后对我国股指期货风险监控体系的构建提出了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周伍阳 李攀艺
基于中国股指期货特定结构与市场投资文化等背景,阐述中国股指期货市场交易型操纵的三种主要实现路径,并进一步采集市场真实交易的高频数据,筛选出以银行股为标的的模拟操纵案例,最后运用相关性分析与成本收益分析方法来识别真实市场的实现路径。实证结果显示以拉动银行非权重股的涨停板效应是实现这次案例操纵的最优路径选择,而不是选择权重股的直接方式,建议监管部门加快我国证券交易制度的完善并加强实时监察等政策,以降低股指期货市场的操纵风险。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维 韦立坚 熊熊 李根 马正欣
股指期货价格操纵一般具有期现跨市场联合操纵的特点,仅按单一市场从波动性分析去判别价格操纵行为是不够充分的。本文引入流动性分析为判别提供了更充分的依据:首先运用GARCH模型分析被操纵资产在波动性的异常变化,判断价格序列偏离了"自然特性",具有被操纵的嫌疑;然后利用日交易量、日持仓量和Amivest流动性比率等指标分析流动性的异常变化,发现与根据跨市场操纵过程推测的变化一致,从而构成价格操纵行为的事实依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周伍阳 李攀艺
本文基于我国证券市场流动性差异,运用日内高频数据,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分析权重股在模拟操纵期与其他指数间引导关系的变动。实证结果表明,流动性较低的上证综指权重股中国石油,相对于流动性较高的沪深300指数权重股招商银行,操纵成本较低、更具可行性。最后建议提高大盘股的自由流通股比重、加强低流动性权重股的实时监察,以防范股指期货跨市场操纵风险。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崔晓健 邢精平 李一军
本文以我国期货市场中硬麦WT101与WT309两个疑似操纵案例为样本,应用面板数据处理技术,构建了一个多变量判别分析模型。结果表明模型能够很好地刻画出期货操纵行为的特征,模型预测正确率达到88.89%,在被操纵合约交割之前2个月,模型能持续地发出报警信号,给监管者足够的时间处理操纵风险。同时,本文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期现货价差与总持仓量等单变量也具有较好的预警效果。
关键词:
期货市场 市场操纵 监管预警 市场监管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伍阳 李攀艺
从中国市场特征出发,总结市场操纵三种可行模式,并采集真实交易的高频数据,筛选出以银行股为标的的模拟操纵案例,通过脉冲相应冲击与方差分解技术对本次案例的操纵模式进行识别。结果显示本案例选择的是间接模式,利用羊群效应推动沪深300指数,建议完善期货与现货信息交流渠道、健全期货与现货协同监管机制等政策手段,防范操纵风险。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左大鹏 刘庆富
在给出期货市场价格操纵行为识辨方法的理论基础及识辨过程的基础上,本文分别从被操纵合约交割月与后继月期货合约价格差,交割月对连续两个后继月期货收益的回归剩余,期货价格与非交割地现货价格的相对变化,季节性模型,最后交易日前后、当年、他年同月期货价格相对变化,以及期货价格与库存量、仓单量变化关系等角度进行了实证研究,探寻了识别期货市场价格操纵行为的统计分析方法,实证结果显示,这些方法是有效的,这为定量识辨中国期货市场价格操纵行为及从政策法规层面加强对价格操纵行为的监管提供了可行方法与操作依据。
关键词:
期货市场 价格操纵行为 动态识辨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杨峰
本文从股指期货合约的设计 ,股指期货市场的风险管理等多个方面对海外股指期货市场进行了比较研究 ,归纳总结出海外股指期货市场的运行特点 ,进而提出可供我国股指期货市场借鉴的启示性经验
关键词:
股指期货 合约设计 风险管理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卢米雪 鲁邦克 谭智
运用静态和动态套期保值模型,本文系统、深入地分析了不同股市行情、极端事件发生以及不同套保区间下的中国股指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效果。结果显示,熊市的套期保值效果最佳,牛市次之,盘整市的套期保值效果最差;相较"股灾"前、后,"股灾"期间的套期保值比率最低且套期保值效果下降了逾10个百分点;相比3个月、6个月和1年的短期投资者,1年及以上的中、长期投资者的套期保值比率和套期保值效果都有较为明显的提升。综合比较各模型的套期保值效果后发现,动态模型略优于静态模型,ADCC-GARCH模型整体表现最优,表明忽略两市收益条件相关系数的时变特征和非对称特征将导致套期保值比率的下降和套期保值效果的降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