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41)
- 2023(15200)
- 2022(13243)
- 2021(12514)
- 2020(10579)
- 2019(24571)
- 2018(24367)
- 2017(48374)
- 2016(25759)
- 2015(29147)
- 2014(29171)
- 2013(28703)
- 2012(26212)
- 2011(23585)
- 2010(23409)
- 2009(21691)
- 2008(21267)
- 2007(18593)
- 2006(16218)
- 2005(14279)
- 学科
- 济(103440)
- 经济(103320)
- 管理(77265)
- 业(75894)
- 企(62725)
- 企业(62725)
- 方法(53157)
- 数学(47119)
- 数学方法(46503)
- 财(29156)
- 中国(28501)
- 农(26502)
- 业经(22055)
- 制(21790)
- 贸(19769)
- 贸易(19757)
- 学(19748)
- 务(19745)
- 财务(19673)
- 财务管理(19631)
- 易(19238)
- 银(19098)
- 银行(19063)
- 企业财务(18682)
- 行(18128)
- 融(17869)
- 金融(17867)
- 理论(17400)
- 地方(17392)
- 农业(17076)
- 机构
- 大学(371624)
- 学院(369141)
- 管理(151570)
- 济(150941)
- 经济(147726)
- 理学(131063)
- 理学院(129753)
- 管理学(127468)
- 管理学院(126803)
- 研究(116026)
- 中国(92805)
- 京(77927)
- 财(73450)
- 科学(68953)
- 财经(59466)
- 所(56625)
- 经(54076)
- 中心(53837)
- 农(53102)
- 业大(52337)
- 江(51675)
- 研究所(51077)
- 北京(49514)
- 经济学(46021)
- 范(45228)
- 师范(44833)
- 财经大学(44713)
- 州(42534)
- 院(42173)
- 经济学院(41775)
- 基金
- 项目(249071)
- 科学(196679)
- 基金(183034)
- 研究(182365)
- 家(157829)
- 国家(156584)
- 科学基金(136195)
- 社会(115200)
- 社会科(109274)
- 社会科学(109245)
- 基金项目(97011)
- 省(95217)
- 自然(89569)
- 自然科(87553)
- 自然科学(87530)
- 自然科学基金(85949)
- 教育(84206)
- 划(80411)
- 资助(76992)
- 编号(74766)
- 成果(59472)
- 部(55916)
- 重点(54616)
- 创(51443)
- 发(51206)
- 课题(49888)
- 教育部(48535)
- 创新(47973)
- 科研(47967)
- 人文(47494)
- 期刊
- 济(159060)
- 经济(159060)
- 研究(111311)
- 中国(62936)
- 财(56051)
- 管理(55523)
- 学报(53662)
- 科学(50201)
- 农(46563)
- 大学(41741)
- 融(40203)
- 金融(40203)
- 学学(39501)
- 教育(34864)
- 技术(32603)
- 农业(32095)
- 财经(29307)
- 业经(25947)
- 经济研究(25765)
- 经(24806)
- 问题(21100)
- 理论(20042)
- 技术经济(18522)
- 实践(18265)
- 践(18265)
- 统计(18088)
- 图书(17295)
- 商业(17031)
- 贸(16996)
- 现代(16479)
共检索到5338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董珊珊 冯芸
本文基于日内和日度数据使用双变量CAViaR模型估计了沪深300股指期货和标的指数的风险价值,并基于沪深300股指期货市场日内交易行为角度分析了股指期货和现货市场间日内与日间风险传导作用的差异。结果发现,期货市场日内风险的自相关特征显著高于现货市场,而两个市场的日间自相关性相差甚小,期货市场向现货市场的单向风险溢出效应仅体现在日内信息的传递过程中。与现货市场相比,期货交易的杠杆性以及当日回转交易便利了日内投机、套利交易,因而期货市场日内信息传递效率更高。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董珊珊 冯芸
本文基于日内和日度数据使用双变量CAViaR模型估计了沪深300股指期货和标的指数的风险价值,并基于沪深300股指期货市场日内交易行为角度分析了股指期货和现货市场间日内与日间风险传导作用的差异。结果发现,期货市场日内风险的自相关特征显著高于现货市场,而两个市场的日间自相关性相差甚小,期货市场向现货市场的单向风险溢出效应仅体现在日内信息的传递过程中。与现货市场相比,期货交易的杠杆性以及当日回转交易便利了日内投机、套利交易,因而期货市场日内信息传递效率更高。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周佰成 侯丹 邵振文
运用基于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的溢出指数,检验我国沪深300股指期货与沪深300指数收益率间静态和动态的波动溢出效应和信息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在股指期货市场未限制交易前,我国沪深300股指期货收益率波动对沪深300指数收益率波动具有显著正向净溢出效应,沪深300股指期货成交量对沪深300指数收益率波动也具有显著正向净溢出效应;在股票市场剧烈波动时,波动溢出效应和信息溢出效应均会增加,沪深300股指期货成交量的增加会放大股指期货对现货的波动溢出效应。因此,在我国股票市场持续不稳定波动的背景下,对股指期货成交量和波动进行合理的管制,可降低期货市场对股票市场的波动溢出效应,进而有效防范资本市场风险。
关键词:
股指期货 沪深300 溢出效应 成交量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周佰成 侯丹 邵振文
运用基于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的溢出指数,检验我国沪深300股指期货与沪深300指数收益率间静态和动态的波动溢出效应和信息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在股指期货市场未限制交易前,我国沪深300股指期货收益率波动对沪深300指数收益率波动具有显著正向净溢出效应,沪深300股指期货成交量对沪深300指数收益率波动也具有显著正向净溢出效应;在股票市场剧烈波动时,波动溢出效应和信息溢出效应均会增加,沪深300股指期货成交量的增加会放大股指期货对现货的波动溢出效应。因此,在我国股票市场持续不稳定波动的背景下,对股指期货成交量和
关键词:
股指期货 沪深300 溢出效应 成交量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袁萍
股指期货的推出不仅能为投资者带来一种新的具有杠杆效应的投资工具,也为我国的股票市场基金提供了一种规避市场风险的管理工具。本文通过模拟不同的股票指数价格运动路径,讨论了利用股指期货进行基金风险管理的实际效果。在实际应用时,还要注意其他的相关风险以及我国期货市场缺乏做市商制度而带来的流动性风险。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成立 王朝晖
本文利用包含牛市疯涨、股市危机和危机后修复三个阶段的高频数据,通过Johansen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分位数回归和滚动窗口法,对我国上市交易的上证50、沪深300和中证500股指期货与股票市场之间的价格领先关系和风险预警作用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期货价格对现货价格的引领呈U型特征,不同涨跌情形下,期货对现货的引领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在暴涨和暴跌行情中,期货对现货的引领作用更强。股指期货对股票市场有很强的风险预警作用,并且风险预警强弱与市场风险正相关,市场风险越大,风险预警作用越强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成立 王朝晖
本文利用包含牛市疯涨、股市危机和危机后修复三个阶段的高频数据,通过Johansen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分位数回归和滚动窗口法,对我国上市交易的上证50、沪深300和中证500股指期货与股票市场之间的价格领先关系和风险预警作用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期货价格对现货价格的引领呈U型特征,不同涨跌情形下,期货对现货的引领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在暴涨和暴跌行情中,期货对现货的引领作用更强。股指期货对股票市场有很强的风险预警作用,并且风险预警强弱与市场风险正相关,市场风险越大,风险预警作用越强。即便受到交易限制,股指期货仍然具有很好的价格引领作用和风险预警作用。股市危机期间,交易所于2015年7月6日率先出台限制中证500指数期货交易的政策是正确且有效的措施。市场稳定后可以逐步放开股指期货交易,首先放开上证50股指期货限制交易,其次是沪深300股指期货,最后是中证500股指期货。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钟晓兵 钟琰
我国于2010年4月16日正式推出沪深300股票指数期货,截至目前股指期货推出也不过两年多的时间,相关的法制法规和监管措施尚不完善,加上交易自身具有的投机性及高杠杆性,这使得投资者会面临较大的风险。为了防止股指期货交易风险向股票融资市场和实体经济扩散,必须稳定股指期货市场收益,降低股指期货市场的投资风险。文章正是出于对我国股指期货市场风险进行预警的角度,选取2010年4月到2011年12月期间内五只典型股指期货合约为样本,对其进行统计特征分析,并根据研究需要,选取8个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构建GED分布下基于GARCH-M模型的CVaR方法来度量中国股指期货市场的风险,研究表明,文章模型选取合理,...
关键词:
股指期货 风险度量 风险预警对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孟祥兰
文章分析了我国股指期货市场的基本构成,并借鉴海外学者就股指期货上市对股票市场波动性影响的基本结论,以及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分析了股指期货推出对股票市场短期和长期的影响,提出我国推出股指期货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并建议尽快推出股指期货以防范股票市场的大幅波动。
关键词:
股指期货 股票市场 影响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许滨
我国证券市场发展迅速、规模庞大,已经成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10年4月16日股指期货的正式挂牌上市是我国证券市场的重大里程碑事件,是不断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举措。股指期货可做为一平衡手段来套期保值,锁定持股成本,规避股价下跌的风险。股指期货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是管理股票市场价格风险的工具,又可能成为风险之源。股指期货的风险是客观的、不确定的、可放大的,但仍可以预测和控制。本文首先介绍股指期货的功能,进而分析股指期货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影响,最后提出防范风险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证券市场 股指期货 股票市场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强
本文认为股指期货的推出,可以增加股票现货市场的流动性;使机构投资者数量增加、抄盘策略改变;在股指期货合同到期日造成股价的巨大波动;也有许多经济学家认为股指期货是诱发世界股灾的导火索之一。尽管观点见仁见智,但至少可以给即将推出股指期货的我国以重大启示。
关键词:
股指期货 股票市场 影响 研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喜安 王晓娟
正态随机误差项的GARCH模型并不足以描述金融时间序列中的尖峰厚尾性,考虑正负资产收益对分位数冲击的不对称性,文章采用贝叶斯分析和MCMC方法来估计TARCH-CAVia R模型,对HS300期指日收益率的实证分析显示,市场杠杆效应比较明显,利空消息对股市的影响往往要比相同规模的利好消息来得强烈。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石智超 许争 陈瑞
从产业链的角度分析了中国股票市场与商品期货市场间的传导关系,并采用风险GranGer因果检验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铜、铝、锌、原油、白糖价格的上涨(下跌)和上游公司股价的上涨(下跌)存在双向风险溢出关系;铜、铝、锌、原油、白糖价格的下跌和下游公司股价的下跌存在双向风险溢出关系。这说明这些大宗商品价格受下游需求的影响较大,但其价格波动对上游企业的冲击较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倪敏 蒋彧
本文运用Copula模型对股指期货市场和股票市场的相关性与尾部相关性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显示股指期货收益率与上证综指收益率之间表现出高度的正相关性和尾部相关性,t Copula模型能较好反映两者间的相关性;股指期货成交量变化率与上海股市成交量变化率之间具有正向相关性,表明两个市场之间具有互补效应,但尾部相关性低,正态Copula模型能较好反映两者间的相关性。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庆富 华仁海
为探索股指期货市场与股票现货市场之间的风险传递效应,本文从日间交易信息和隔夜信息两个角度对沪深300股指期货市场和沪深300指数现货市场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显示:股指期货市场与股票现货市场之间的风险传递是双向的,股票现货对股指期货的风险溢出要大于股指期货对股票现货的风险溢出;并且,一市场收益对另一市场收益的影响具有正向杠杆效应,一市场风险对另一市场风险的冲击却具有反向杠杆效应;此外,尽管只有股指期货市场的隔夜信息对其日间收益具有预测能力,但任一市场的隔夜信息对另一市场的日间波动均存在显著的冲击效应。
关键词:
股指期货 风险传递 隔夜信息 杠杆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