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30)
- 2023(11831)
- 2022(10114)
- 2021(9158)
- 2020(8113)
- 2019(18463)
- 2018(18178)
- 2017(36084)
- 2016(19851)
- 2015(22269)
- 2014(22121)
- 2013(22197)
- 2012(21000)
- 2011(19107)
- 2010(19191)
- 2009(18146)
- 2008(18271)
- 2007(16544)
- 2006(14509)
- 2005(12964)
- 学科
- 济(85921)
- 经济(85821)
- 业(58076)
- 管理(57870)
- 企(46087)
- 企业(46087)
- 方法(44386)
- 数学(40483)
- 数学方法(40225)
- 财(24957)
- 农(23392)
- 中国(22312)
- 贸(18241)
- 贸易(18237)
- 易(17723)
- 制(17670)
- 业经(16988)
- 学(16939)
- 务(16292)
- 财务(16277)
- 财务管理(16238)
- 企业财务(15537)
- 地方(15490)
- 农业(15419)
- 银(14139)
- 银行(14076)
- 融(13487)
- 金融(13485)
- 行(13375)
- 环境(12446)
- 机构
- 大学(300520)
- 学院(297783)
- 济(124682)
- 经济(122301)
- 管理(113803)
- 理学(99044)
- 研究(99036)
- 理学院(97914)
- 管理学(96375)
- 管理学院(95823)
- 中国(75003)
- 京(62751)
- 科学(62253)
- 财(59210)
- 农(58293)
- 所(51584)
- 业大(49128)
- 财经(48086)
- 研究所(46926)
- 农业(46790)
- 中心(46065)
- 经(43763)
- 江(43643)
- 北京(39264)
- 经济学(39255)
- 范(36302)
- 经济学院(36090)
- 财经大学(35912)
- 师范(35789)
- 州(34867)
- 基金
- 项目(198537)
- 科学(155251)
- 基金(145883)
- 研究(136965)
- 家(129532)
- 国家(128479)
- 科学基金(108758)
- 社会(88372)
- 社会科(83971)
- 社会科学(83942)
- 基金项目(78119)
- 省(76573)
- 自然(72733)
- 自然科(71081)
- 自然科学(71053)
- 自然科学基金(69867)
- 划(66086)
- 教育(63479)
- 资助(60154)
- 编号(53716)
- 重点(44984)
- 部(44862)
- 成果(42901)
- 发(41948)
- 创(41174)
- 科研(39270)
- 创新(38610)
- 计划(38203)
- 教育部(38008)
- 大学(36822)
共检索到4264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刘毅 张宏鸣
本文运用T-Garch-M模型对我国股票市场的特征风格指数和不同样本期的综合指数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市道(牛市或熊市)、市盈率高低、盈利状况(绩优或绩差)、股价高低和股票风格特征(价值股或成长股)等因素对我国股票市场信息非对称反应有显著影响,股票规模大小(盘子大小和市值大小)对非对称性反应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德才 谢海东 何宜庆
鉴于单个股票指数无法全面反映股市的状况,文章选取上证综指、深证综指和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三个股票指数,应用马尔科夫状态转移模型构建了我国股市的金融状况指数(FCI)。基于1999年1月至2012年6月的月度数据,运用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检验表明股市在长期和短期都表现为负的财富效应,即"挤出效应"。然后运用自回归动态分布滞后模型进一步印证了该结论,并发现股市财富负效应存在明显的非对称特征。因此,加强股市改革,改善股市环境对促进消费,扩大内需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
股市 财富效应 非对称性 金融状况指数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何兴强 李涛
本文以上证股市为例,首次同时考察不同市场态势下收益和波动的非对称反应,发现牛、熊态势下股市收益的均值回归特征差异明显,理性预期假设不成立:牛市阶段负收益均值回归的速度和幅度更大、呈反转趋势。正收益则具有一定持续性;熊市阶段正负收益均呈反转趋势,其中正收益反转趋势更明显;牛、熊市阶段股市对"坏消息"都反应过度,牛市阶段市场对"好消息"反应不足,熊市阶段市场对"好消息"比对"坏消息"的过度反应更明显。
关键词:
非对称均值回归 牛市 熊市 过度反应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胡娜 薛燕
本文运用T-Garch-M模型对我国股票市场的特征风格指数和不同样本期的综合指数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市道、市盈率高低、盈利状况、股价高低和股票风格特征等因素对我国股票市场信息非对称反应有显著影响,股票规模大小对非对称性反应的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非对称效应 T-Garch-M 股市信息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刘洋 陈守东
本文将股票价格分解为持久性成分和暂时性成分,实证分析了深沪股市股票价格对分红变动的非对称反应。结果表明:深沪股市股票价格对分红变动的反应存在非对称性,符合不完全信息理论假设;深沪两市对分红历史变动的反应差异明显。非对称冲击反应视角下的实证分析为研究资本市场系统性风险提供了新思路,股票价格对分红变动冲击的动态反应过程,突显监管部门引导上市企业加强现金分红连续性、合理性和透明度的重要性。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李旭升
本文应用行为金融理论和分析方法,搜集1993年~2002年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所有 A 股的月收益率数据,对中国股票市场是否存在过度反应现象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第一,输家组合在检验期内的累积平均超常收益率高于赢家组合;第二,输家组合的平均贝塔系数低于赢家组合;第三,形成期超常收益越大,随后的反向修正越明显。这些发现说明,在我国股票市场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过度反应现象,该现象与形成期长度有关,且无法用风险的不同加以解释。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孔东民 付克华
本文选取了较为稳健的数据考察中国股市增发中的市场反应,并根据大盘走势对市场反应作进一步分析;然后对有可能影响市场反应的因素进行检验。结果发现,市场对增发有负面反应,但是在大盘上涨阶段市场反应更为平缓,这说明投资者情绪对市场反应有一定的影响;在不同的事件日,市场对不同因素的反应有所变化,但对于一些因素,我们只得到了较为模糊的结论,这应该归因于中国股市特有的制度因素。
关键词:
增发 市场反应 累计超额回报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靳云汇 杨文
本文研究了交易量、收益率的波动、股票价格等因素对流动性指标 (价差和深度 )的影响 ,发现在上海证券市场 ,交易量、收益率的波动和股票价格对流动性指标都有显著的解释能力。并通过对指令流进行买卖方向分类研究 ,发现交易者在不同的指令方向上选择的指令类型是不同的。
关键词:
价差 深度 流动性 买卖方向 日内数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春玲
本文以实行询价制后沪深两市首次公开发行的A股为研究对象,选取2005年1月到2007年8月的144家发行新股的公司作为样本,搜集了公司上市前披露的信息、大盘运行状况以及行业特征等资料,建立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逐步回归等方法构建了IPO定价的多因素模型,并据此判断IPO定价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财务状况、经营成果、新股发行数量、行业特征等因素对IPO定价有较为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IPO定价 因子分析 逐步回归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家鹏 苏涛
文章运用Markov状态转换模型对深证指数周收益变结构进行了分析,通过与随机游走模型、收益转换模型、方差转换模型比较,诊断证实收益和方差存在动态结构变化特性,收益和方差在两个状态之间发生非对称频繁转换。模型对现有数据及历史事件具有良好的解释能力,对未来收益的预测也好于其它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林辉 孔亮
文章选取我国上市公司的行业组合和风格组合,通过条件相关系数和条件BETA来研究我国股市系统性风险的非对称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股市波动较小的情形下,系统性风险表现为负向非对称,而当股市剧烈波动时则表现为正向非对称,行业特性是系统性风险具有非对称效应的关键要素。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孟勇 岳婷婷 宋安
过度反应是股市非理性的一个显著表现,我国股市历史已有20多年,历史经验的积累是否会消除非理性?本文以上海股市和深圳股市分别作为研究个体,采用1995年12月至2013年12月两股市所有A股股票月度收盘价数据,研究了两股市过度反应及其成因,实证结果表明两股市长期都存在过度反应现象,深圳过度反应程度强于上海股市,说明经验的积累以及信息量急剧增加并不能消除过度反应,我国股市整体看是非理性的。实证分析还证明得出风险因素及日历效应不是过度反应的原因,而规模是过度反应的原因。
关键词:
过度反应 规模效应 日历效应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李春红 汤杰 王冬吾
本文分别检验了不同驱动因素所致的油价波动(结构性油价波动)对我国股市收益波动的非对称性影响,并探寻了油价波动对我国股市产生非对称性影响的来源。首先利用SVAR模型将油价波动分解为供给、需求和预防性购买三种驱动因素所致的油价波动,发现三种驱动因素所致的油价波动对我国股市收益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GARCH非对称模型检验及其信息影响曲线结果显示供给和预防性购买因素所致的油价波动是对我国股市的产生非对称性影响的主要原因。在应对油价波动策略时,区分油价波动背后的驱动因素有助于政府机构采取行之有效的宏观调控。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周孝华 傅能普
选取公司市值、账面市值比、净营运资产、市净率和管理费用作为解释变量来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利用2007—2011年我国A股市场中573家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探析这些财务指标对中国A股市场的股票月收益率的解释力度。研究结果显示:上述解释变量对股票月度收益率具有显著影响,说明这些财务指标对股票收益的解释力度较强;公司市值和账面市值比与股票收益率正相关,在研究期间存在明显的账面市值比效应;净营运资产、市净率和管理费用与股票收益率负相关;中国股票市场是一个弱式有效市场。
关键词:
A股市场 股票收益 面板数据 横截面回归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延军 刘华堂 葛林洁
文章从股票短期回报可预测性的角度度量股市效率水平,选取沪深300成分股作为样本数据,通过分段线性回归,分析股票流动性对我国股市效率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熊市中,随着流动性的不断改善,股票市场效率随之提高,市场质量明显改善;牛市中,市场效率随流动性的改善则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综合来看,流动性对我国股市效率的影响同牛市行情,在流动性达到一定水平之前,市场效率随流动性水平逐渐上升,随后出现下降。
关键词:
流动性 指令不平衡 市场效率 市场行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