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95)
- 2023(11646)
- 2022(9743)
- 2021(9010)
- 2020(7955)
- 2019(18309)
- 2018(17967)
- 2017(36322)
- 2016(19760)
- 2015(22415)
- 2014(22603)
- 2013(22963)
- 2012(21754)
- 2011(19473)
- 2010(19725)
- 2009(18549)
- 2008(19089)
- 2007(17036)
- 2006(14735)
- 2005(13435)
- 学科
- 济(87078)
- 经济(86975)
- 管理(62088)
- 业(61095)
- 企(49379)
- 企业(49379)
- 方法(44977)
- 数学(40948)
- 数学方法(40676)
- 财(37450)
- 中国(24220)
- 农(23512)
- 务(20811)
- 财务(20792)
- 财务管理(20729)
- 制(20703)
- 企业财务(19902)
- 地方(17096)
- 贸(16885)
- 贸易(16881)
- 业经(16576)
- 易(16397)
- 学(16146)
- 银(15623)
- 银行(15597)
- 农业(15073)
- 行(14737)
- 融(14601)
- 金融(14599)
- 财政(14038)
- 机构
- 大学(294812)
- 学院(292469)
- 济(126461)
- 经济(124005)
- 管理(112631)
- 理学(97280)
- 理学院(96225)
- 研究(95650)
- 管理学(94846)
- 管理学院(94276)
- 中国(74764)
- 财(70144)
- 京(61298)
- 科学(56679)
- 财经(52665)
- 所(48902)
- 农(48310)
- 经(47818)
- 中心(44674)
- 研究所(43610)
- 江(43519)
- 业大(41761)
- 经济学(40752)
- 财经大学(39185)
- 北京(38720)
- 农业(38192)
- 经济学院(37380)
- 范(35471)
- 师范(35118)
- 州(34495)
- 基金
- 项目(188097)
- 科学(148420)
- 基金(139355)
- 研究(135138)
- 家(120830)
- 国家(119857)
- 科学基金(102801)
- 社会(88015)
- 社会科(83699)
- 社会科学(83678)
- 基金项目(73841)
- 省(71258)
- 自然(66308)
- 自然科(64803)
- 自然科学(64780)
- 自然科学基金(63689)
- 教育(62578)
- 划(60849)
- 资助(58405)
- 编号(53540)
- 成果(43988)
- 部(43826)
- 重点(42123)
- 发(39374)
- 创(38588)
- 教育部(37820)
- 国家社会(36905)
- 科研(36902)
- 人文(36566)
- 课题(36420)
- 期刊
- 济(134634)
- 经济(134634)
- 研究(89292)
- 财(59401)
- 中国(52722)
- 学报(45501)
- 农(42120)
- 科学(40477)
- 管理(38712)
- 大学(34334)
- 学学(32710)
- 融(31580)
- 金融(31580)
- 农业(27893)
- 财经(27583)
- 经(23516)
- 经济研究(23317)
- 教育(23025)
- 技术(22197)
- 业经(21078)
- 问题(19212)
- 贸(16567)
- 统计(15205)
- 理论(15121)
- 技术经济(14985)
- 财会(14482)
- 业(14464)
- 商业(14115)
- 会计(13778)
- 版(13603)
共检索到4334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德才 谢海东 何宜庆
鉴于单个股票指数无法全面反映股市的状况,文章选取上证综指、深证综指和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三个股票指数,应用马尔科夫状态转移模型构建了我国股市的金融状况指数(FCI)。基于1999年1月至2012年6月的月度数据,运用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检验表明股市在长期和短期都表现为负的财富效应,即"挤出效应"。然后运用自回归动态分布滞后模型进一步印证了该结论,并发现股市财富负效应存在明显的非对称特征。因此,加强股市改革,改善股市环境对促进消费,扩大内需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
股市 财富效应 非对称性 金融状况指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国进 陈创练
文章基于生命周期消费模型,利用门限协整、惯性-门限协整及DOLS模型,考察了我国股市财富效应的非对称性特征。研究发现,在股市"下跌"阶段,人们迅速调整其消费,因而实际消费与目标消费间误差调整的收敛速度比较快;相反,在股市"上涨"阶段,由于我国股市在长期上更多地体现出"挤出效应",说明人们没有将从股市中获得的收益进行消费,而是由于非理性躁动的投机动机而将获得的收益用于股市的再投资,从而在短期内进一步推动股市的继续上涨,并使得实际消费与长期均衡消费之间的差距保持一定的持续性,最终导致误差调整的非对称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德才 谢海东 谌卫学
本文选取上证综指、深证综指和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三个股票指数,应用马尔科夫状态转移模型构建了股市的金融状况指数(FCI)。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了股市负财富效应,且其存在明显的非对称特征。因此,加强股市改革,改善股市环境对促进消费,扩大内需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
股市 财富效应 非对称性 金融状况指数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振明
本文研究了财富效应的存在性 ,并通过回归分析 ,估计了中国居民资产的财富效应的系数 ,并据此对中国股市 1 999年 5月 1 9日行情后的财富效应进行了分析 ,否定了通过启动股市来拉动内需的主张。
关键词:
财富效应 边际消费倾向 生命周期假说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曲丽清 汪红丽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股市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是根据股市周期性波动而发生反转。2001年6月至2005年5月,在股票投资者人数增长缓慢、股票市值占GDP的比例逐步跌至谷底、个人金融服务系统不发达、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的合力影响下,股市下跌时居民消费支出反而增加。但是,2005年6月之后,随着我国股票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明显提升和上市公司质量不断提高,股市上涨显著地刺激了居民消费,这一时期股市财富效应增强。
关键词:
股票市场 财富效应 上市公司质量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骆祚炎
本文以1992—2002年的经济数据为样本,对中国股市财富效应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中国股市存在微弱的财富效应。金融资产的MPC=0.0486,股市财富效应对总消费的影响较小。一是因为股市财富效应对消费的影响占总消费变动的平均比例仅为1.33%,1995年、2001年和2002年的股市财富效应甚至对消费起到了减少的反作用;二是因为股票等资产的财富效应相对于收入对消费的影响来说,显得很微小;三是因为总消费中存在的自主性消费减弱了股市财富效应对总消费的影响。为扩大股市财富效应对消费的作用,应扩大股票市场价值占GDP的比例,提高股票类金融资产占居民家庭的比重,维持股市稳定的预期。
关键词:
中国股市 财富效应 消费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朱东洋 杨永
本文选取2006年1月4日到2008年12月31日期间上证综合价格指数日收益率和收益波动率的数据,建立二者变量指标的GARCH模型、AGARCH模型、EGARCH模型,对我国牛熊市轮替过程中股票市场波动的非对称性和杠杆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股改后牛熊市期间我国股票市场的波动表现出显著的长记忆性、非对称性和杠杆效应,股票市场波动性对"利好"和"利空"消息呈现出不平衡性反应,我国股票市场出现了强市恒强、弱市恒弱现象。最后,从投资者心理预期、过度反应与反应不足、投资者构成和交易机制等方面对该结论进行了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家鹏 苏涛
文章运用Markov状态转换模型对深证指数周收益变结构进行了分析,通过与随机游走模型、收益转换模型、方差转换模型比较,诊断证实收益和方差存在动态结构变化特性,收益和方差在两个状态之间发生非对称频繁转换。模型对现有数据及历史事件具有良好的解释能力,对未来收益的预测也好于其它模型。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段军山
关于股市财富效应的解释很多,本文从传统经济学和行为金融学的角度以及实证检验角度对此进行了多重解释,并分析了中国股市财富效应弱化的行为金融解释。如股市上的套利限制造成了投资者交易的滞后和财富效应的削减,获得性偏误使得他们的财富效应有结构上和时间上的改变,最后进行了总结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
财富效应 行为金融学 传统经济学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郑华 谢启超
通过建立包含居民消费、收入以及资产价格的均衡模型,并纳入通胀预期变量,运用状态空间模型以及广义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对不同资产的边际消费倾向时变特征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房地产在短期具有较强的正向财富效应,但在长期正向财富效应具有减弱的趋势;股票资产在短期具有财富效应,但在长期财富效应消失;不同资产的财富效应具有非对称性,房地产的财富效应要远远大于股票资产。
关键词:
通胀预期 资产价格 财富效应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季明发 谢启超
通过建立包含居民消费、收入以及资产价格的均衡模型,并纳入通胀预期变量,运用状态空间模型以及广义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对不同资产的边际消费倾向时变特征进行了刻画。结果发现(:1)房地产在短期具有较强的正向财富效应,但在长期具有减弱的趋势。股票资产在短期具有财富效应,但长期财富效应消失。(2)不同资产的财富效应具有非对称性,房地产的财富效应要远远大于股票资产。最后对增加城镇居民资产性收入,带动全社会消费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刘毅 张宏鸣
本文运用T-Garch-M模型对我国股票市场的特征风格指数和不同样本期的综合指数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市道(牛市或熊市)、市盈率高低、盈利状况(绩优或绩差)、股价高低和股票风格特征(价值股或成长股)等因素对我国股票市场信息非对称反应有显著影响,股票规模大小(盘子大小和市值大小)对非对称性反应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段进 曾令华 朱静平
本文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动态相关系数分析以及Granger因果检验,对我国1997年至2004年的季度数据进行了当期及滞后期的实证研究,指出我国股市财富效应对消费存在微弱影响,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股票市场 财富效应 消费 协整分析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谢明华 叶志钧
股市不仅是一国经济的晴雨表,它还在影响着宏观经济的运行。其中,股市的财富效应是人们近来关注的焦点。我国股市不具财富效应,本文就详细分析了制约我国股市财富效应发挥的各种因素。并认为股市制度的完善是解决问题之本。
关键词:
财富效应 股市功能 指数虚假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李春红 汤杰 王冬吾
本文分别检验了不同驱动因素所致的油价波动(结构性油价波动)对我国股市收益波动的非对称性影响,并探寻了油价波动对我国股市产生非对称性影响的来源。首先利用SVAR模型将油价波动分解为供给、需求和预防性购买三种驱动因素所致的油价波动,发现三种驱动因素所致的油价波动对我国股市收益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GARCH非对称模型检验及其信息影响曲线结果显示供给和预防性购买因素所致的油价波动是对我国股市的产生非对称性影响的主要原因。在应对油价波动策略时,区分油价波动背后的驱动因素有助于政府机构采取行之有效的宏观调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