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14)
- 2023(14286)
- 2022(12575)
- 2021(11658)
- 2020(9946)
- 2019(22929)
- 2018(22886)
- 2017(45357)
- 2016(24325)
- 2015(27499)
- 2014(27522)
- 2013(27419)
- 2012(25344)
- 2011(22942)
- 2010(22985)
- 2009(21407)
- 2008(21296)
- 2007(18875)
- 2006(16844)
- 2005(15105)
- 学科
- 济(100993)
- 经济(100839)
- 管理(77485)
- 业(72980)
- 企(60837)
- 企业(60837)
- 方法(48305)
- 数学(42621)
- 数学方法(42258)
- 财(30709)
- 中国(27308)
- 农(26912)
- 制(24306)
- 业经(22121)
- 务(19341)
- 财务(19273)
- 财务管理(19233)
- 地方(19232)
- 学(18934)
- 贸(18810)
- 贸易(18801)
- 企业财务(18362)
- 易(18238)
- 农业(17448)
- 银(17252)
- 银行(17215)
- 体(16477)
- 融(16419)
- 金融(16416)
- 行(16375)
- 机构
- 大学(358302)
- 学院(354529)
- 济(146737)
- 经济(143648)
- 管理(143229)
- 理学(124150)
- 理学院(122840)
- 管理学(121003)
- 管理学院(120345)
- 研究(114207)
- 中国(86976)
- 京(76141)
- 财(73281)
- 科学(67202)
- 财经(58451)
- 所(55949)
- 经(53088)
- 中心(52080)
- 农(51599)
- 江(51118)
- 研究所(50223)
- 业大(49907)
- 北京(48570)
- 经济学(45277)
- 范(44625)
- 师范(44266)
- 财经大学(43697)
- 州(41558)
- 院(41492)
- 经济学院(41152)
- 基金
- 项目(237114)
- 科学(187629)
- 研究(175607)
- 基金(174334)
- 家(149742)
- 国家(148542)
- 科学基金(128969)
- 社会(112446)
- 社会科(106716)
- 社会科学(106692)
- 基金项目(92885)
- 省(90341)
- 自然(82956)
- 自然科(80983)
- 自然科学(80965)
- 教育(80455)
- 自然科学基金(79533)
- 划(76266)
- 资助(72081)
- 编号(71596)
- 成果(58353)
- 部(53876)
- 重点(52051)
- 发(49249)
- 创(49071)
- 课题(48371)
- 制(47115)
- 教育部(46918)
- 国家社会(46230)
- 人文(45978)
- 期刊
- 济(159805)
- 经济(159805)
- 研究(109326)
- 中国(64277)
- 财(56122)
- 管理(52763)
- 学报(51762)
- 科学(47926)
- 农(46308)
- 大学(40159)
- 学学(37827)
- 教育(35688)
- 融(34807)
- 金融(34807)
- 农业(31624)
- 财经(29353)
- 技术(29058)
- 业经(25847)
- 经济研究(25589)
- 经(24889)
- 问题(21761)
- 理论(19307)
- 实践(17523)
- 践(17523)
- 技术经济(17111)
- 贸(16920)
- 图书(16598)
- 现代(16307)
- 商业(16086)
- 科技(15971)
共检索到5201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孟卫东 江成山
本文利用我国沪市ST股和普通股的5分钟高频数据对我国股市涨跌幅限制的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虽然普通股和ST股在接近涨跌幅限制时均存在趋势反转现象,但普通股10%的涨跌幅限制存在一定的磁吸效应,而ST股5%的涨跌幅限制不存在磁吸效应。这与国外其他研究以及国内基于其他方法得出的研究结论存在差异。本文的分析还说明,国内所谓涨跌幅限制的冷却效应只是股价正常的均值回复,与涨跌幅限制制度无关。
关键词:
涨跌幅限制 日内效应 磁吸效应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杜军
本文在对我国股市价格限制机制进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有关股票价格限制机制效应的理论与经验研究成果,对我国股市的交易价格限制制度与价格波动及交易流动性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我们以为,在增加市场透明度的基础上,应对我国股市价格限制机制进行适当调整,具体作法是:对小盘股、绩差股、信誉低的上市公司继续实施涨跌幅10%的限制,而对大盘股、绩优股、高市值股和信誉高的上市公司则放宽或取消涨跌幅限制。
关键词:
涨跌幅限制 波动性 流动性 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建江 杜军 陈俊文
本文结合国内外有关股票价格限制机制效应的理论与经验研究成果,对我国股市的交易价格限制制度与价格波动及交易流动性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股价达到涨跌幅限制后,产生了股价波动性溢出效应和价格发现延迟效应,还导致了流动性干扰效应。鉴于我国股市已不断成熟,在增加市场透明度的基础上,可考虑对其价格限制机制进行适当调整。
关键词:
涨跌幅限制 波动性 流动性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劳平 叶钦燕 叶金凤
本文采用了事件分析法和分组比较法结合的方法,并利用非参数检验方法对权证涨跌幅限制的波动溢出效应、价格发现滞后效应及流动性干扰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权证市场涨跌幅限制的效应存在不对称性,即涨幅限制导致了波动溢出效应,增大了权证达到涨幅限制后的流动性;权证的跌幅限制不存在波动溢出效应,但对权证的流动性产生干扰效应。此外,权证的涨跌幅限制产生了价格发现滞后效应。涨跌幅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权证市场机制的运行,给权证市场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关键词:
权证 涨跌幅限制 市场微观结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杜修立
本文结合稳定分布理论和长记忆模型ARFIMA,研究股价行为的长记忆特性和分布特征,从股票市场结构及有效性的角度,通过涨跌幅限制实施前后的对比,分析涨跌幅限制对我国沪深证券市场股价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涨跌幅限制前后,沪深两市都具有非线性和分形结构,但涨跌幅限制对沪深二市的影响并不相同,上海证券市场有效性得到了提高,而深圳证券市场有效性没有显著提高,却有减弱的迹象。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学源 陶亚民 余晓明
本文采用指数加权移动平均方法(EWMA)来估计涨跌幅限制下不同换手率的股票的VAR风险 ,得出股票在考虑涨跌幅限制前后的VAR值不相同以及对于具有不同换手率的股票组收益调整前后的VAR值变化不是非常明显的结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焦瑞新 孙学举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证券交易所都设立了涨跌幅限制措施,但理论界对于涨跌幅限制是否有利于市场质量的改善存在争议。文章以上海证券交易所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涨跌幅限制对于价差、深度、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等不同流动性代理变量的影响。利用分笔交易数据,得到了涨跌幅限制改善了信息不对称程度,减小了交易成本和价差并提高市场深度的证据。这些结果意味着针对个股的涨跌幅限制改善了价格发现过程,增加了市场的流动性。
关键词:
涨跌幅限制 流动性 价差 信息不对称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曾江洪 佘坚
本文运用广义矩估计(GMM)方法,对沪深上市公司价格触限频率与股本规模之间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流通股本规模越小的公司,其价格触限频率更高,而中小企业板股票的价格触限频率高于主板股票近两个百分点。研究说明中小企业板的涨跌停幅度应大于主板幅度,以更好地体现价格限制制度的作用。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吕江林
本文从有利于促进广大中小投资者理性投资、有利于保护广大中小投资者利益、有利于规范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的行为、有利于倒逼上市公司行为规范和出现优胜劣汰,以及有利于尽快推出注册制五个方面,论证了当前实行无涨跌幅限制的T+0制度是促进我国股市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
股票市场 T+0制度 无涨跌幅限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冯阳 赵会玉
文章选取沪市42家上市公司1997~2008年的日交易数据,运用随机过程的阈值确立方法计算股票的平均涨跌周期。文章发现,在放宽考察的期限之后,发现我国沪市股票市场的涨跌周期在2.2天。在既定10%涨跌幅的限制之下,除事件对上市公司带来的股价冲击外,7~10%区间内的频率并不高。
关键词:
涨跌周期 涨跌幅限制 阈值确定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恺妮
本文以2009年7月至2015年7月我国沪深两市A股市场上的非金融类新股发行数据为样本,本文从影响IPO抑价率因素与限制新股首日涨跌幅政策交互效应的角度,对上市前审计质量与IPO抑价水平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为了得到更加深入的研究结果,本文引入对信息环境的考虑,研究发现在我国新股市场中,上市前审计质量更多的是发挥着信号作用,且这一作用受到限制新股首日涨跌幅政策的影响。在首日涨跌幅被限制的情况下,上市前审计质量对提高IPO抑价的作用效果更显著,且这一作用效果在不同的信息环境下存在差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林嘉永 李霁友
我们采用经济学实验研究方法构建了信息不对称的实验室证券市场,研究收取交易费用和价格涨跌幅限制对市场的影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董琦 孔东民
可转换债券是兼具债券性与股票性的较为成熟的金融衍生工具之一。我国于1990年引入可转换债券,经过20多年的发展,可转换债券已经成为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的一种重要手段。但我国的可转换债券一直价格过高,大大偏离了业界公认的估值方法所得出的理论价值,从而导致可转换债券投机行为盛行,使得我国可转换债券市场的发展受到限制,发行规模一直偏低。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首先通过事件研究法研究了股票涨跌幅限制制度对可转换债券估值偏离产生的影响,然后通过实证检验证实股票涨跌幅限制制度对可转换债券估值偏离产生了显著影响,最后提出了我国应放开股票价格涨跌幅限制、提高股票市场自由度的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耕云 李传乐
文章在现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引入公司治理水平,建立比例logist模型,区分涨幅和跌幅限制、牛市和熊市的不同情况来研究中国股票市场涨跌幅的作用机制及其影响因素。为了得到可靠结果,模型采用GMM估计,处理了异方差和内生性问题。实证结果表明:系统风险、非系统风险与流动性越大,对股票达到涨跌停板的影响就越大;公司治理结构越好,对股票撞击涨跌幅限制的影响就越小;在牛市与熊市期间涨跌幅限制影响因素的作用具有较大差别。本文研究结果为监管机构因类、适时地调整涨跌幅限制幅度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涨跌幅限制机制 公司治理 流动性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秦芳 吴昱 何勤英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与管理研究院 黄伟
本文以H股作为控制组,研究A股涨跌幅限制对价格和交易行为的影响。论文研究发现涨跌幅限制降低股票价格有效性,减少了触及涨跌停板交易日股票流动性,但没有发现交易阻碍效应。此外,涨跌停时,H股价格变动幅度越大,A股价格发现延迟越严重。本文以A+H股为研究样本,剔除了以往文献控制组和达到涨跌幅限制组股票之间基本面的差异,保证了研究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
涨跌幅限制 价格 流动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