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74)
2023(11881)
2022(10523)
2021(10085)
2020(8581)
2019(19943)
2018(20085)
2017(39688)
2016(21570)
2015(24125)
2014(24303)
2013(24353)
2012(22475)
2011(20132)
2010(20166)
2009(18712)
2008(18470)
2007(16274)
2006(14281)
2005(12667)
作者
(62985)
(52045)
(51802)
(49505)
(33251)
(25119)
(23643)
(20322)
(19659)
(18772)
(17777)
(17407)
(16542)
(16402)
(16075)
(16033)
(15716)
(15400)
(15011)
(15008)
(12933)
(12812)
(12543)
(11856)
(11688)
(11671)
(11652)
(11580)
(10532)
(10279)
学科
(84499)
经济(84398)
管理(64344)
(62866)
(52232)
企业(52232)
方法(41225)
数学(36150)
数学方法(35797)
(24724)
中国(23451)
(22686)
(18511)
业经(18074)
(17993)
(16826)
财务(16766)
财务管理(16736)
地方(16594)
企业财务(15797)
(15559)
贸易(15552)
(15122)
农业(14868)
(14216)
银行(14179)
(13496)
(13350)
技术(13300)
理论(13262)
机构
大学(311552)
学院(308735)
管理(124552)
(121551)
经济(118826)
理学(108008)
理学院(106802)
管理学(105058)
管理学院(104489)
研究(100685)
中国(75398)
(67168)
科学(62720)
(59134)
(50656)
(48074)
财经(47724)
研究所(45972)
业大(45825)
中心(45572)
(43716)
(43361)
北京(42957)
(39871)
师范(39513)
农业(37831)
(36502)
(36393)
经济学(36116)
财经大学(35774)
基金
项目(208631)
科学(163501)
基金(151785)
研究(151781)
(131782)
国家(130697)
科学基金(112207)
社会(94376)
社会科(89376)
社会科学(89354)
基金项目(81587)
(79970)
自然(74360)
自然科(72610)
自然科学(72588)
自然科学基金(71283)
教育(69341)
(68288)
资助(63081)
编号(62411)
成果(50739)
(46562)
重点(45891)
(43370)
(42886)
课题(42046)
科研(40146)
创新(39949)
教育部(39813)
人文(38996)
期刊
(131834)
经济(131834)
研究(92356)
中国(53825)
学报(48755)
(45092)
管理(44880)
科学(44710)
(42962)
大学(36597)
学学(34554)
教育(31522)
农业(29964)
(28680)
金融(28680)
技术(24959)
财经(23302)
业经(21810)
经济研究(20982)
(19648)
问题(18154)
理论(16882)
图书(15681)
实践(15556)
(15556)
技术经济(14738)
(14579)
科技(14507)
现代(14268)
商业(13821)
共检索到4457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苏冬蔚  
本文通过研究中国股市的交易制度、流动性和执行成本,深入分析A、B股价差形成的原因,发现:(1)A、B股之间存在显著的信息不对称,B股投资者具有较大的信息搜寻成本,导致其知情交易者执行成本高于而流动性低于A股;(2)投资者对B股交易要求较高的风险报酬,因此B股的买卖价差大于A股;(3)在B股对境内投资者开放前后,A、B股买卖价差的特征没有显著的不同;(4)倘若控制住执行成本中普通交易者对知情交易者所要求的风险补偿,A、B股买卖价差的区别就消失了。因此,本文认为:证券市场投资主体的结构变化不是影响流动性和买卖价差的主要因素,在目前形势下,政府应在B股市场引入做市商制度并加强交易监管,才能提高B股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苏冬蔚  
运用市场微观结构理论来分析中国股市的交易制度、流动性和执行成本后发现:(1)在佣金和交易税相等的条件下,B股的知情交易者执行成本普遍大于A股,导致B股的流动性小于A股,买卖价差显著大于A股,表明投资者对B股交易要求较高的风险报酬;(2)一旦控制住执行成本中普通交易者对知情交易者所要求的风险补偿,A、B股买卖价差的区别就消失了。因此,证券管理部门应在B股市场引入做市商制度并在微观结构理论的指导下,加强交易监管系统,从而提高B股的流动性并降低其执行成本。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麦元勋  
文章根据Acharya和Pedersen(2003)的研究成果,把股票的流动性风险划分为三种形式,分别以三个流动性Beta系数——"2、"3和"4作为衡量指标,对我国股票市场的流动性风险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流动性越低的股票,流动性风险越高,而且,在这三种形式的流动性风险中,"3和"4所体现的流动性风险要比"2所体现的流动性风险更加突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向华  胡飞  
流动性风险和流动性溢价是影响资产价格的重要因素。基于自由流通量调整的收益模型假设系统流动性风险为资产价格的风险因子,资产的流动性价差与其自由流通额的倒数成比例。中国股票市场全流通条件下的股本结构为利用FARM模型研究流动性风险与流动性溢价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文章通过选取2006年7月至2010年6月深圳股票市场与上海股票市场共1168只样本股进行实证分析。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李延军  王丽颖  
长期以来,股市流动性被认为是决定股票收益的基本因素。本文选取我国A股市场非金融类股票(沪市425种和深市400种)2002—2012年的数据为样本,分别运用Fama-French三因素模型和调整的三因素模型(引入流动性因子和动量因子的五因素模型),对我国A股市场流动性与股票价格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样本期内股票流动性对其预期收益的影响非常明显,同时还发现公司规模的大小和流动性水平的高低也会影响流动性与股票收益率之间的相关关系。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沈豪杰  黄峰  
羊群行为会产生流动性共性的聚集效应,而"飞向流动性"行为会产生流动性共性的分散效应。基于本文构建的模型,检验了羊群行为以及"飞向流动性"行为对流动性共性影响的作用机制。实证显示,当市场整体流动性变弱的时候,我国个股流动性的分化程度增大,个股之间的流动性共性下降。"飞向流动性"行为的效应强于"羊群行为"效应,这说明随着我国投资者结构的变化和市场的完善,我国投资者趋于理性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延军  刘华堂  葛林洁  
文章从股票短期回报可预测性的角度度量股市效率水平,选取沪深300成分股作为样本数据,通过分段线性回归,分析股票流动性对我国股市效率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熊市中,随着流动性的不断改善,股票市场效率随之提高,市场质量明显改善;牛市中,市场效率随流动性的改善则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综合来看,流动性对我国股市效率的影响同牛市行情,在流动性达到一定水平之前,市场效率随流动性水平逐渐上升,随后出现下降。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孙云辉  
本文以我国股市2001~2004年间6个具有代表性的政策事件为样本,利用事件分析法对各政策事件发布前后股市流动性的变化进行考察,分析政策事件从整体上是否影响股市流动性的走势。研究结果表明,政府政策对股市流动性有显著影响。当利好政策出台后,股市累积异常流动性明显上升,而当利空政策出台后,股市累积异常流动性大幅度下降。同时也证明中国股市存在信息提前泄露,以及中国股市的流动性具有非常大的波动性等结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姚登宝  施腾  邓潇潇  
在对金融杠杆影响股市流动性的状态转换机制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从宏微观视角和"价量结合"视角构建金融杠杆和股市流动性的测度指标,并基于MS-VAR模型检验了金融杠杆影响股市流动性的状态转换效应。结果表明,金融杠杆对我国股市流动性的影响存在明显的状态转换效应。金融杠杆过低时容易引发股市流动性紧缩不足,金融杠杆适度提高时股市流动性则由紧缩状态转换为相对充裕状态,而金融杠杆过度提高则会导致股市流动性由充裕转为过剩,不断积累泡沫从而引发流动性危机,进一步造成股市流动性紧缩枯竭。此外,在不同状态下,宏观金融杠杆和微观金融杠杆影响股市流动性的持续时间及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宏观金融杠杆对股市流动性的影响要高于微观金融杠杆。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周晔  
本文通过对自2005年以来流动性变动的阐述,指出流动性变动与股市巨幅波动之间具有同步相关性,进而分析了央行在控制流动性政策方面的不足以及流动性变动给股市带来的负面冲击,最后提出化解流动性变动影响股市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杨旸  林辉  段文  刘逖  
以往大量研究运用股票期权隐含波动率反映股票价格波动所导致的市场风险,但是,如何通过股票期权来反映股票的流动性,即股票期权隐含流动性的研究则相当匮乏。本研究构建了隐含流动性计量体系,提出隐含相对价差(IRS)、隐含相对深度(IRD)和隐含流动性比率(ILR)的计量方法,实证估计并将其应用于股市危机早期预警系统研究中,取得了良好的检验效果。本文从股市系统之外——股票期权市场来揭示股市的流动性问题,具有"旁观者清"的效果,为刻画证券市场流动性、进行早期预警、防范股票市场危机提供了一个新途径。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一红  吴世农  
本文根据股票市场流动性溢价理论,采用换手率(TURN)和非流动性(ILLIQ)两个指标,对上海股票市场的流动性与预期收益的关系分个股数据和组合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同时研究两者关系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个股数据,换手率对预期收益具有负向作用,非流动性对预期收益具有正向作用,支持流动性溢价理论;此外,在不同市场态势、有无政策或重大事件和基于组合数据分析的情况下,换手率与预期收益之间仍然保持显著的负向关系,而ILLIQ与预期收益之间的关系不稳定或呈现相反结果。由此可见,我国股票市场的流动性与预期收益的关系受流动性度量、市场态势、政策或重大事件和估计的数据构造的影响。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梁丽珍  孔东民  
结合常见的换手率、Amihud测度和Pastor-Stambaugh测度等流动性指标,从流动性测度和未预期的流动性测度两个方面对中国股市的资产收益与流动性的关系进行检验。结合常数收益、CAPM模型和三因子模型3种收益生成过程均发现一致的结论,中国股市的流动性风险被市场明显地定价,即存在非流动性溢价,未预期的(非)流动性与同期股票收益呈现正(负)向关系。整体而言,换手率和Pastor-Stambaugh测度在捕捉流动性方面要差于Amihud测度。因此,建议在研究中国股市流动性问题时更多地采用Amihud指标,以取得更合适的代理变量。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黄峰  杨朝军  
基于机构投资者的交易需求,结合对15家机构投资者的调研,通过实证数据发现:我国股市的流动性水平高于美国NYSE等世界其他主要证券市场,机构投资者一般对国内股市整体流动性水平比较满意。但是我国股市流动性波动率高,并且和市场回报率之间存在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对机构投资者来说,当前我国股市主要的流动性问题不是流动性水平过高或过低的问题,而是流动性风险过高并难以和价格风险相分散。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杨之曙  李子奈  
本文实证研究了上海股票市场日内和日际流动性———深度的变化和决定因素。上交所属于纯委托单驱动型市场 ,没有指定的做市商。市场流动性是由投资者个人和机构投资者提交的限价委托单提供的。利用从 2 0 0 0年 1月 1 0日到 2 0 0 0年 6月 3 0日之间在上交所上市的 3 3 1只股票的日内数据 ,研究发现沪市存在显著的周内和日内流动性图形。总体上看 ,日内深度图形呈倒S形。在选择了反映深度决定因素的变量如交易量、平均交易大小、方差、价格、流通市值等变量以后 ,深度的周内和日内图形仍然成立。深度和价差成负相关关系的一个重要隐含意义就是深度和价差的共同作用能够加大对流动性的影响 ,这意味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