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35)
- 2023(8761)
- 2022(7150)
- 2021(6784)
- 2020(5754)
- 2019(13194)
- 2018(13395)
- 2017(25906)
- 2016(14589)
- 2015(17009)
- 2014(17316)
- 2013(16698)
- 2012(15395)
- 2011(14075)
- 2010(14653)
- 2009(13654)
- 2008(13612)
- 2007(12484)
- 2006(11344)
- 2005(10488)
- 学科
- 济(48945)
- 经济(48850)
- 管理(44932)
- 业(39860)
- 企(33081)
- 企业(33081)
- 方法(19163)
- 中国(18755)
- 制(18020)
- 财(16855)
- 数学(16369)
- 数学方法(16124)
- 农(15509)
- 业经(12516)
- 体(12402)
- 银(11898)
- 银行(11874)
- 行(11368)
- 贸(11018)
- 贸易(11009)
- 易(10809)
- 理论(10736)
- 体制(9866)
- 融(9817)
- 金融(9814)
- 务(9673)
- 财务(9638)
- 财务管理(9608)
- 学(9425)
- 教育(9325)
- 机构
- 学院(209822)
- 大学(207854)
- 济(81919)
- 经济(79876)
- 管理(74285)
- 研究(69019)
- 理学(62468)
- 理学院(61774)
- 管理学(60730)
- 管理学院(60358)
- 中国(53295)
- 财(44826)
- 京(44398)
- 科学(39366)
- 所(34936)
- 财经(34015)
- 江(33737)
- 中心(30953)
- 研究所(30873)
- 农(30859)
- 经(30560)
- 范(30121)
- 师范(29819)
- 北京(28784)
- 业大(27393)
- 州(26778)
- 经济学(25491)
- 技术(25145)
- 院(24981)
- 财经大学(24963)
- 基金
- 项目(126896)
- 研究(99741)
- 科学(98790)
- 基金(87754)
- 家(75170)
- 国家(74495)
- 科学基金(62628)
- 社会(60606)
- 社会科(57262)
- 社会科学(57246)
- 省(51357)
- 教育(49944)
- 基金项目(45619)
- 划(43490)
- 编号(43263)
- 成果(37861)
- 自然(37751)
- 自然科(36783)
- 自然科学(36773)
- 资助(36108)
- 自然科学基金(36087)
- 课题(32174)
- 重点(29541)
- 制(29373)
- 部(29197)
- 发(27862)
- 创(27102)
- 性(26599)
- 年(26582)
- 项目编号(26116)
共检索到3313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欣旖 闫志利
我国职教师资培育制度经历了四个历史阶段的发展,重要性日益凸显,培育体系日渐完善,并逐渐向教师教育转型,呈现出联合培养趋势。基于培育主体多元、类型需求多样的现实,我国职教师资培养目标应确定共性目标和个性目标两个层次,积极推进培育范式转换,包括培育主体由"单独"转换为"联合",培育方式由"单一"转换为"多重",培育内容由"供给"转换为"需求",培育标准由"无序"转换为"规范",培育环境由"封闭"转换为"开放"。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师资培育 制度 范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路宝利 刘延翠 盛子强 周琪
鉴于"知行分离""零整分离"和"形实分离"问题,职教师资培养的"学科范式"招致学界普遍质疑。在吸收传统学徒制示范、指导等合理内核基础之上,认知学徒制为职教师资培养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范式,基于师范技能习得的"亲知""默会"等属性,"认知学徒范式"成为职教师资培养新的选择。
关键词:
认知学徒制 职教师资 培养范式
[期刊] 改革
[作者]
孙晓华 刘小玲
从新旧技术范式转换的视角,可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演化过程分为范式导入期、范式构建I期、范式构建II期和范式成熟期四个阶段。现阶段,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突破面临四大障碍,分别是:创新因子储备不足、创新主体合作缺失、创新资源供给有限、创新环境建设滞后。借鉴战略生态位管理理论,新能源汽车技术生态位培育应着力创新因子培育机制、主体激励机制、资源供给机制和环境优化机制。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唐晓菁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在教育民主化进程下,法国政府以师资整合和职业培训为导向,对传统的师资培养体制进行改革。然而,新体制的建成虽然改变了旧有师资培育的格局,但过去的问题却以新的方式得以延续。自二十一世纪以来,师资培育体制的性质又发生了新的转型。本文从"教师培训大学学院",这一师资培养机构的历史演变切入,简要分析其产生的背景、形式和内容、目标和问题以及当前的新转向,旨在对二十世纪法国师资培育制度改革的脉络略窥一斑。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查吉德
满足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需求程度、教师资格认证的有效性以及制度执行的有效性是检验教师资格制度有效性的重要指标。我国现行职教教师资格制度总体表现低效,未能有效满足政府、学校、教师和学生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需求;职教教师资格认证低效,认证标准未能有效反映职教教师的专业性,认证方式不能有效审核申请人真实的教育教学素质与能力,认证结果缺乏预测效度;作为职业准入制度的职教教师资格制度执行低效,大量中职教师属于"先上岗,后拿证",多数中职学校在教师招聘中对教师资格证书并不作硬性要求,且实习指导教师的持证率,大量实习指导教师属于无证上岗或持无效证件上岗。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教师资格制度 有效性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王生升 季雷
通过对有关资本主义福利制度发展与分化研究的代表性成果进行回顾和比较,发现已有研究集中于对福利制度本身进行孤立分析,忽视了其调节和维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属性,未能认识到福利制度的发展和分化是内嵌于资本积累过程中的系统性变化。这种分析范式使大量研究将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显著因素视为影响福利制度变化的决定性因素,导致研究结论的碎片化和局限性。尽管如此,各历史时期的研究议题变迁却在不知不觉中呈现出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逻辑。基于此,可以构建一个基于马克思主义解释福利制度发展和分化的理论框架,将上述零散的研究有机地统一到历史唯物主义更加宏大的理论框架中,做到理论与历史逻辑的统一。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晶 贺文瑾
随着我国职教事业的快速发展,对职教师资的需求也日益迫切,建立健全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的保障制度是建设职教师资队伍的重要基础。文章针对目前我国职教师资培养的现状,提出应采取高校、职业学校、企业三元合作的培养模式,并通过多方面的保障制度来推动三元共生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黄兴瑞
我国法律高职教育规模发展迅速,但就业状况不容乐观。社会对法律职业人才的需求已从法院、检察、律师等传统的就业领域向农村、西部地区非传统就业领域转移。法律高职教育要定位在培养基层法律执行、法律辅助和司法技术人才,其人才培养模式应根据专业特点分别采取警学结合、教学练战,校所结合、服务与学习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模式。
关键词:
法律高职教育 需求 定位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孙晓华 王林
战略性新兴产业以重大技术突破和发展需求为基础,代表着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的方向,对经济社会具有全局带动和重大的引领作用。本文从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视角,分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演化的过程及阶段性特征,基于战略生态位管理理论,考察了技术和市场生态位在新兴产业发展不同时期的作用,针对市场生态位构建中存在的障碍因素,以新能源汽车为例,探究了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生态位培育的机制设计,包括新技术与市场需求的连接机制、消费者偏好的引导机制、基础设施的供给机制和公共政策的激励机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温晓琼 唐林伟
乡村"一专多能"职教师资不仅要具有职业教育的"某一"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具备从事教学、科研、管理和持续学习等"多项"能力和素质,同时拥有"善乡愁、会乡技、懂乡知"的浓乡教育情怀和责任。培育"一专多能"教师对于乡村职业教育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通过政府、企业、社会、高校与乡村职业学校的彼此相互合作,各子系统协调运行,形成一种互动交流的空间,从而促进乡村职业学校教师在原有专业能力基础上,以潜在能力为拓展点,将新知识、文化和技能不断融合,产生和提升新的"多种"能力,进而实现"一专多能"乡村职教师资培育系统的有效运行。而保障培育系统有效运行的关键在于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即以评价过程全程化、评价指标动态化、评价方法灵活化为基本原则,通过教学能力、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管理能力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庞凤喜 王绿荫
在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新时代,消费税改革应以抑制有害性消费、调节奢侈性消费、促进健康性消费、拓展消费税税收增收潜力为目标定位,并在改革目标的牵引之下,明晰消费税改革的实施路径,从而为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央地财税体制完善、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的制度支撑与财力保障。
关键词:
消费税 目标定位 制度优化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静琦 胡旭 朱珣
随着国内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国际金融自由化的进一步发展 ,市场的信用关系日渐复杂 ,信用风险日益加大 ,为我国的资信评估工作增加了新的难度。本文拟从一个完善的资信评级制度应具备的条件出发 ,分析我国资信评级业的现状和问题 ,寻找建立我国资信评级制度模式的道路 ,并为培育我国的资信评级市场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
资信评级 制度模式 现状和问题 建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庄西真
高徒靠名师,名师靠培养。精准分析职业院校教师的工作特征,是确定新型职教教师规格类型的前提。职教教师的工作特征表现为:工作对象的异变性、工作内容的生成性、工作方式的交互性、工作空间的延展性、工作时间的续断性。具备首要道德、核心知识和关键技能,是中国职业院校教师素养的标配,以此为依据,可以把新型职教教师定位为“优秀的研究型职教教师”。从职教教师培养历史的经验教训和职业院校的实际出发,基于我国国情,硕士层次的“12345+N”模式是现在和未来一段时间优秀研究型职教教师培养的主流模式:“1”是指一个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2”是指校内教学研究导师与职业院校教学导师两个导师;“3”是指专业硕士学位证书(学历证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证书(《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证书》)、相关专业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个别专业是职业准入类证书)三张证书;“4”是指公共类(师德类)课程模块、知识类课程模块、技能类课程模块、综合应用类课程模块等人才培养的四类模块课程;“5”是指学习—见习—研习—实习—毕业等五个阶段构成的人才培养过程;“N”是指遍布不同地区的N个教学实习基地(职业学校)。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孙翠香
《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开启了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之旅,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应用技术大学成为体系构建的重中之重,而博士层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是应用技术大学发展的关键。由此,博士层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其目标定位应是"职业性、技术性、师范性、研究性"于一体的高层次职教教师;在此基础上,构建以"项目课程"为主,"专业课程+教育课程+职业课程+研究性课程+实践课程"相整合的课程体系,才能培养出真正契合应用技术大学需要的、独具职教特色的博士层次的"双师型"教师。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育锋
职教教师是一种具有自己职业特色的职业,应该制定反映职教教师职业特色的资格制度。职教教师资格的制定要有一定的基础,这种基础应该包括职教教师资格制度的法规基础——现行教师资格制度,职教教师资格制度制定理论基础——职教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化职业,职教教师资格制度制定的经验基础——国际社会职教教师职业资格,和作为职教教师资格制度制定的事实基础——职教教师对职教教师职业资格制度的认识。综合以上基础,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制定具有职教教师职业特色的职教教师职业资格。
关键词:
我国 职教教师资格 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