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62)
2023(11417)
2022(9746)
2021(9370)
2020(7824)
2019(17906)
2018(18088)
2017(35231)
2016(19483)
2015(22042)
2014(22562)
2013(21955)
2012(20854)
2011(19061)
2010(19810)
2009(19307)
2008(19674)
2007(17947)
2006(16607)
2005(15699)
作者
(55763)
(46223)
(46007)
(44549)
(29735)
(22033)
(21106)
(17737)
(17532)
(17087)
(15759)
(15478)
(15067)
(15023)
(14728)
(14275)
(13705)
(13513)
(13484)
(13478)
(12129)
(11313)
(11296)
(10649)
(10558)
(10523)
(10470)
(10433)
(9458)
(9060)
学科
(74599)
经济(74433)
管理(63014)
(56318)
(47797)
企业(47797)
方法(28334)
(26266)
(26024)
中国(25046)
数学(23323)
数学方法(22817)
(22765)
业经(18149)
(17238)
银行(17223)
(16519)
(16483)
(15585)
(15544)
贸易(15533)
(15165)
(14968)
金融(14966)
(14816)
理论(14609)
(14296)
财务(14221)
财务管理(14175)
体制(13678)
机构
大学(286046)
学院(283715)
(119499)
经济(116532)
管理(105190)
研究(98445)
理学(87653)
理学院(86660)
管理学(85117)
管理学院(84554)
中国(80221)
(66537)
(61878)
科学(54709)
(50222)
财经(49168)
(46579)
中心(44924)
(44200)
研究所(43695)
北京(40634)
(40486)
(38531)
师范(38223)
(36929)
经济学(36681)
财经大学(35980)
(35164)
业大(34657)
经济学院(32546)
基金
项目(164784)
科学(129559)
研究(127532)
基金(118179)
(100350)
国家(99429)
科学基金(84851)
社会(80584)
社会科(76053)
社会科学(76035)
(62812)
教育(60474)
基金项目(60196)
编号(53522)
(53075)
自然(51559)
自然科(50296)
自然科学(50281)
资助(50037)
自然科学基金(49362)
成果(48429)
课题(38680)
(38333)
重点(37039)
(36253)
(34742)
(34685)
教育部(33589)
(33202)
项目编号(32964)
期刊
(149662)
经济(149662)
研究(98872)
中国(68564)
(53143)
管理(43670)
教育(40266)
(38625)
学报(37567)
(36389)
金融(36389)
科学(35602)
大学(30246)
学学(27764)
财经(25866)
农业(24993)
技术(24825)
业经(23179)
经济研究(22959)
(22353)
问题(19682)
(17399)
理论(15242)
国际(15025)
图书(13504)
实践(13441)
(13441)
技术经济(13349)
会计(13322)
现代(13241)
共检索到4713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谷献旦  
一、筹资比例的确定与变动 用人单位按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缴费,使医疗基金有了比较稳定的来源,有利于保证职工的基本医疗需求。但是,由于职工年龄结构与疾病谱变化等客观因素,职工医疗费增长速度必然快于工资增长速度,对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应当贯彻,‘收”与“支”完全同步也不现实。筹资比例定多少为宜?应组织力量,根据提供医院保障的水平,财政、企业、个人经济可承受程度,以及对医药费用控制的力度,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任苒,李东光  
根据我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目标和基本原则,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价职工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成效。 1.医疗服务筹资与保障的公平性。职工医疗保障制度的保障对象是广大劳动者,因此应不断扩大医疗保障的覆盖面,不仅覆盖国有企业和城镇职工,还应广泛覆盖合资、私营以及农村地区企事业劳动者,使广大职工公平享有医疗保障。在资金筹集和费用分担方面的公平性体现在对低收入人群和高需求人群应给予适当补贴,例如对离退休职工及相对贫困职工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徐金水,陈资灿  
近十几年来,我国职工医疗保健费用猛增:1980年仅为60亿元,1990年增至283.4亿元,1993年已高达460亿元,年平均增长率高达17%,其中,1990~1993年间年平均增长率更是高达27%,1994、1995年年平均增长率仍维持在20%左右,大大超过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增长速度,造成国家财政不堪重负,企事业单位叫苦不迭。所以,职工医疗保障制度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许淑兰  
青海省级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医疗保险改革试点工作,于1997年2月在省级行政事业单位正式启动,有200多个单位,参加试点人数约4万,经过一年多的试行,运转良好,已初步建立对医患双方的制约机制,逐步完善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合理利用;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提高职工健康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林  
为了推动全国职工医疗制度改革,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医疗保险制度,国务院确定在九江市、镇江市进行职工医疗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我市根据国务院批转的《关于职工医疗制度改革的试点意见》精神,制订了《九江市职工医疗社会保险暂行规定》和6个配套办法(细则),实行了社会统筹医疗基金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试点近半年来,进展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蔡全  
以建立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医疗保险制度为主要目的的职工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以下称医改)与医院息息相关,对医院的影响巨大,既有负面的,也有正面的;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医院如何面对,关系到医院未来的前途和命运。1 医改对医院的影响1.1 负面影响1.1.1 随着医改的深化,日益完善的医疗费用支付制度将大大削弱医院创收的主动权,以往卖方市场条件下由医院单方面控制需求的局面将被患者、单位和医疗保险机构三方共同监督医疗费用的机制所取代,医院经营变得透明,医院想通过“诱导需求”创收的路子将被堵死。1.1.2 降低了医院收入的增长幅度。以保障职工基本医疗需求为主要目标的医疗保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职工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宝三  
果洛藏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果洛州)地处青海省西南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全州总人口12.6万人,平均每平方公里1.57人,其中,以游牧为生的藏族人口占94%。是一个自然条件差,患病率高,经济基础薄弱,医疗管理起步较晚的地区。州政府根据这一客观条件,于1997年首先在州直机关行政事业单位制定了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实施细则。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本文仅对自然条件较差的牧区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在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做一探讨。1 果洛州医疗改革的主要成效1.1 首先建立了以个人账户与统筹基金相结合的模式 这一模式充分体现了公、私积累与共济相结合的原则,有效地增强了广大职工的保险意识和“无病防病”的积累意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印梦筱,汪雪麟,吴爱勤  
我国职工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经过3年试点和1年的扩大试点,从接近改革目标角度衡量,应当说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也积累了极宝贵的经验。但也提出了一些深层次的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现仅就职工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对医院行为的影响这一方面提出一些思考意见,以供探讨。1 职工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目标及对医院的期望 综观各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动力之一是力求把医药费用的增长控制在一个较为合理,各方可以承受的范围内。为此,改革的内容不仅涉及到需方,也涉及到作为主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田政国  
职工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以下简称医改)在镇江市经过3年多的试点,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是,由于目前企业负担重、效益不理想,加之在医改初始阶段,经验不足也带来一些困难与矛盾,亟待努力改进和完善,本文就此谈些个人的看法。1 医改试点的成效与问题 医疗试点的成效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1 建立了统筹基金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 这一模式体现了公平与效率和积累与共济相结合的原则,职工基本医疗得到保障,广大职工增强了保险意识和“无病防有病”的积累意识。因而,盲目就医,追求高档药品的现象明显减少。1.2 医疗费用过快的增幅得到遏制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吴筱  
农村合作医疗在一定时期曾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在当前新的经济环境下,这一模式已不能解决广大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因此,迫切需要探索出适合当前农村现实情况、满足农民需求的新型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一、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现状 1、现行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成就及经验 由于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农村卫生改革以及医疗保障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国自1986年在大部分省市区农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马修强,张罗漫,熊林平,曹阳  
职工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尽快建立科学、合理的医疗保障制度,对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正在全国范围内铺开。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桂林  李长明  
我国大力推进的医疗保障制度体制的改革,是整个经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又关系到经济发展以及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成败。近几年,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事业单位,都为医疗费用超乎寻常的上涨而担忧。一方面,稳定是第一位的,而广大人民的安居乐业则是稳定的基础与保证。目前,贫富差距迅速扩大,低收入阶层已难以承受动辄便上万元的医疗费。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医疗保障制度的欠缺造成的人心不安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沈思玮  邢炜  俞自由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启林,李福黎,劳云飞  
该文根据云南省曲靖市1997年实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医疗市场供求关系发生的变化、医院运营情况(包括医疗服务量、医疗效率、业务收入、医疗费用等)、医院经济效益等方面的具体情况,结合翔实的数据,就医改运行对医院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分析。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汪宏  
1 前 言 医疗保障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亿万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全民素质的提高。中国共产党十四届三中全会、五中全会决议以及八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 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都明确地提出了加快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任务。尽快建立科学合理、适应我国国力水平和人民负担水平的医疗保障制度,对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国的医疗保障制度主要由城市地区的公费医疗制度、劳保医疗制度(两者合称为职工医疗保障制度)以及农村地区的合作医疗保障制度组成。在历史上,这些保障制度在保障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服务,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方面发挥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